作者:刀慢
听说直到这些年,北境的那些妖怪一听他的名儿,都吓得闻风丧胆——那些年轻的妖怪可没见过他,但恐惧已经被刻进血脉本能里,代代相传了。
不过这老头儿回来以后,就一直在京城外的釜乐县颐养天年,不怎么来京城这边。
兴许是八皇子周助的死,让他想出来走走吧?”
似乎想到了故人,文圣老头儿的声音有些唏嘘。
余琛在一旁听着,微微点头。
与此同时,那老头儿似乎也注意到了目光,抬起头来,看向余琛。
那一刻,余琛只仿佛从那一双浑浊的老眼里,看到了无尽尸山茫茫血海!
好似有震天的冲锋声在他耳旁响起,好似亲眼目睹了千军万马所向披靡的恐怖景象。
两道目光,交汇片刻,彼此收回,一切如常。
乐师奏乐,礼官唱词,皇室宗亲点燃黄纸,几个敛官早已把坑挖好了,一具具尸首,井然有序,埋进土里。
入殓,盖土,立碑……走完整个流程,已是夜深。
浩浩荡荡的丧葬队伍,下了山去。
一桩事儿,就这么了结。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时,余琛用纸人分身去了趟相府,问了问宋相关于仁德王和铁棺的事儿。
——因为鲁钝对那神薹的破解进度缓慢,而八皇子周助又被杀人灭口,所以这事儿一直就没个结果。
余琛就寻思着宋相是不是晓得点儿什么。
结果他失望了。
宋相和文圣老头儿一样,虽然当初都挺看好仁德王继承太子之位的,但实际上对于这些七皇子的了解也并不深。
他们都不知晓这位究竟是为什么突然以病为由,远赴海外去了。
余琛又旁敲侧击,问了宋相一些关于铁棺,神薹的事儿,结果对方似乎同样毫不知情。
倒是那以驭字符杀了万永宫几百人的凶手符箓师,宋相倒是熟悉。
说那是几十年前的先帝时期的一个灵佣,因为道行高深,手段诡秘,所以一时风头无俩。
但诡异的是,在凶名赫赫的时候,销声匿迹,直到如今。
可再见他时,却已经是一具无头尸首了。
于是这一下山,余琛并没探出什么消息,便回不归陵上去了。
日复一日,吐纳修行。
转眼就是一个月过去,时光如水。
终于在一个月后的某个早晨。
平静,被打破了。
今儿天一大早,余琛难得下趟山,带着石头和虞幼鱼去街上吃了个早茶,又拐进一个剧院听了场戏,最后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在正午饭点儿时候回到了山上。
石头去了灶房烧火做饭,余琛和虞幼鱼在门口晒太阳。
正巧青浣下学回来,和秀萝打打闹闹,加上七月初的蝉鸣吱吱不休,倒是为本来荒凉的不归陵带来了别样的生气。
“如果可以的话,日子就这样过也不错。”虞幼鱼撩了撩耳边发丝,望着院子里打闹的秀萝,听着灶房里锅碗瓢盆晃荡的声音,突然感慨到。
余琛一愣,旋即叹道:“谁说不是呢?可惜和你同宗的那个怪物还活着,这看似平静的京城也藏着秘密,稍不注意……这些阴暗的东西就会张开大嘴,把你我都全吞了。”
虞幼鱼看了他一眼,心思敏捷的她自然轻易猜到了。
“还在想那神薹和仁德王的事?”她问道。
余琛点头,看向底下当他的京城,“不知为何,我总有一种感觉,这件事……恐怕比那个和你同宗的怪物还要来得严重。”
虞幼鱼一挑眉,“可哪怕这样,你也急不来啊,要么等鲁钝老头儿破解那神薹,要么就等那仁德王回来,亲自找他问个清楚。”
正当这时,院子里的青浣听到了俩人交谈,突然凑过来,挠了挠头,“仁德王殿下?老爷,青浣今天好像听到书院的人在说——那位远赴仁德王殿下已经被陛下派去的人找到了,正准备回来呢!”
余琛一愣。
仁德王,要回来了?
但还没等他说什么。
突然之间,京城北方。
浓浓的火光里,漆黑的硝烟升腾而起。
与此同时,京城的天钟,毫无征兆地响了起来!
咚!
咚!
咚!
第370章 妖王入道,边关告急
烽火连城。
——那滚滚火光和无尽硝烟的名字。
这玩意儿余琛晓得,还见过。
因为在这个世道,通讯并不像上辈子那般方便。
而以大夏堪称恐怖的国土疆域面积,倘若等某个偏远的地方出了什么事,再让人快马加鞭一路传到京城的话,等皇帝看到情报的时候,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名为烽火连城的传信方式应运而生。
在大夏的官道驿站和城池之上,每隔几十里,设置一个烽火台。
一旦哪儿出了紧急的事,立刻燃起烽火,烽火台一传二,二传三,很快就能传到京城里。
而这种传信方式的严重性,平时也被严禁使用,据余琛知晓的,能用烽火连城传递的消息只有一种。
——战争。
要么是外敌入侵,要么就是……叛乱。
战乱发生时,狼烟燃起,根据不同的燃烧方式,大夏内阁会将其破译,转换成简洁的文字信息,打成快速传递情报的目的。
余琛上一次见这玩意儿,还是在当初江州坠落,五万妖族被神武王的余孽放进来的时候。黑红色的狼烟,当时染红了从漠北边关到江州一路。
现在,它又燃起来了。
只能说明一件事儿。
——出大问题了。
与此同时,天钟震响。
平静的京城,被瞬间惊醒!
仅半个时辰以后,满朝文武,皇亲国戚,齐聚朝堂!
金銮殿上,启元帝脸色严肃。
殿下,国师南神君,宋相,御史大夫……衮衮诸公,垂首而立。
偌大朝堂之上,气氛压抑而凝固,针落可闻!
大伙儿用余光你瞟瞟我,我瞟瞟你,还不晓得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呢!
终于,启元帝深吸一口气,环顾殿下,沉声开口,
“诸卿,烽火连天,狼烟传信,漠北急信,妖族侵攻,巨阙沦陷,边关告急!”
话音落下,整个朝堂,如死一般寂静。
无数文武,抬起头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不敢相信。
——什么妖什么族什么侵什么攻?
他们宁愿相信是顺天叛军的余孽打过来了,也不相信那龟孙在寒苦北境的妖族敢攻打漠北边关。
原因无他,正是因为这几百年来,妖族几乎是被大夏摁在地上摩擦!
虽然妖族天赋异禀,举族皆兵,但要知道,妖族那些个妖王之中,最强大的也就是相当于神薹圆满的妖王罢了。
要不是北境寒苦,妖族气运所在,人道大能进去会无限削弱和压制。
大夏那些个激进派的历代皇帝早就把北境推平了去!
什么?
你问保守派的皇帝?
保守派只觉得激进派太保守了。
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北境妖族存在的意义,一是因为剿灭他们没什么好处,付出的牺牲远大于收获——毕竟那地儿也完全不适合人类生存。
二就是作为一把磨刀石,磨砺大夏的军队,使其不因安逸而腐化衰弱而已。
现在你跟我说,磨刀石跳起来想把刀给折了?
玩儿呢?
这就是众大臣听到这事儿的第一反应。
——陛下您开玩笑呢?
但很明显,没有。
启元帝脸色沉得快要滴出水来,也不可能拿这种事儿给他们开玩笑。
对于诸多大臣的疑惑与茫然,他只解释了一句。
“——北境妖族七大巅峰妖王,已尽皆突破入道之境。”
那一瞬间,金銮殿上,倒吸冷气!
巅峰妖王,对应神薹圆满。
也是北境妖族的最高战力。
如此格局,已经持续了数百年。
现在,七大妖王,突然突破入道境了?
大伙儿听了,只感觉……做梦一样。
要知道,现在的大夏,入道也就俩而已,一个刚刚突破的新国师,一个只能窝里横的宋相……
妖族一下多了七个?
这都不是祖坟冒青烟了,这是祖坟一口气烧到渣都不剩都烧不出来的泼天富贵啊!
“故此,朕宣布,大夏举国进入战时戒备状态,重任周竖为天策大将,带兵远赴漠北,荡平妖族,护我大夏山河!”
启元帝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
话音落下,诸多大臣一个激灵!
周竖?
那个煞星?
那个朝廷最激进的激进派都觉得他太激进了的那个疯子?
一个老头儿,缓缓从人堆里走出来,拄着铁龙拐,手一拱,“臣……听令!”
话音落下,好似尸山血海,在这三个字儿背后酝酿成型!
于是,大伙儿望着这佝偻的身影,终于是明白过来。
——为啥一个月前八皇子死了这种“小事儿”,能把这尊煞星招来了。
恐怕是北境的事儿早有预兆,启元帝未雨绸缪了。
莫名的,他们想到了,那个在一个多月前逃去了北境的海外邪修。
心头,隐隐有所明悟。
一次临时急朝,没用多久,说了该说的事儿,自然就结束了。
上一篇:重生为狮,从自律开始
下一篇:天命:刚穿成皇帝,就被清君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