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45章

作者:泡泡的猫

  只要能跟着武松,什么家产不家产,都不重要。

  年轻的女子会为了感情私奔,成熟的女人跟着男人,无非为了两个东西:

  身体好、技术好,晚上爽;

  有钱、可靠,活着舒服。

  武松两者兼备,孟玉楼一万个愿意。

  “你跟着哥哥,好生伺候着,哥哥以后前途无量,你跟着不吃亏。”

  孟玉楼心中的喜悦几乎压不住,努力不笑出声来。

  又吩咐了几句,武松带着孟玉楼离开。

  到了外面,孟玉楼终于忍不住,抱着武松笑出声来。

  “这么高兴?”

  “嗯,没想到今世能跟着官人,这是我的造化。”

  “回去收拾吧,明日跟我回清河县。”

  孟玉楼用力亲了武松一口。

  武松走向自己的房间。

  刚进门,就看见李娇儿穿着睡衣躺在床上。

  “听说哥哥要走了,怎的不跟娇儿说。”

  武松见卧室没有其他人,笑道: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一个人等我?”

  李娇儿轻咬朱唇,说道:

  “当然怕,可哥哥这一去不知几时才来。”

  “娇儿今晚就是死了,也要和哥哥共度春宵。”

  武松走到床边,张开双手,李娇儿爬起来,替武松宽衣解带。

  “那就让你死在床上!”

  孟玉楼披着一袭青色斗篷,婢女兰香跟着,只带了衣服和首饰。

  马车已经准备好。

  孟玉楼先到房间里,和西门庆道别。

  不管怎么说,夫妻一场,总归有点情分在。

  出来后,刚好武松也起床了。

  吴月娘拉着孟玉楼的手,叹息道:

  “妹子,姐姐羡慕你啊。”

  “姐姐以后有什么事情传个信儿,官人一定会过来的。”

  吴月娘看着武松,心中万般不舍。

  “放心,有我武松在,没有人敢对你们动手。”

  吴月娘含泪点头。

  孟玉楼登上马车,跟着武松出了西门家的宅子。

  孟玉楼也不进花子虚的宅子,就停在路边等候。

  武松回到花家,小厮马上禀报,花子虚赶忙迎出来:

  “哥哥回来了。”

  “三弟,我要赶早回去了。”

  “何必这等匆忙?且再住些时日。”

  “春闱在即,我得回去准备,举业才是大事。”

  说到科举,花子虚不好再挽留。

  “哥哥要走,我且去准备一下。”

  “弟妹在房间里,哥哥去看看吧。”

  花子虚笑呵呵走了。

  武松看着花子虚的背影,心中暗道:

  这个花子虚也是个狠人,临走还让我找他老婆。

  武松也不客气,走进花子虚卧室 ,李瓶儿刚刚起床,还在梳妆。

  见到武松,李瓶儿欣喜起身:

  “哥哥回来了,今夜可要陪着奴家。”

  “我要回清河县了。”

  “就回去了?”

  李瓶儿的兴头瞬间没了。

  武松说道:“我要回去准备明年省试、殿试,想中状元,也需好好准备。”

  李瓶儿双眼含泪道:“才在这里几天,便要走了。”

  “你带孟玉楼回去,如何不带奴家走?”

  昨晚就听说孟玉楼要跟着武松回清河县,李瓶儿嫉妒了一晚上。

  甚至半夜跟花子虚说,让他再找一个正妻,她做小妾,也跟着武松回去。

  花子虚当然不肯,哪有这样的。

  武松尴尬地笑道:“你是三弟的正妻,哪有带你走的道理。”

  李瓶儿呜呜哭泣,武松安慰道:

  “若是想我了,你和三弟来清河县找我便是。”

  李瓶儿含泪点头,武松抱起李瓶儿,说道:

  “我再陪你一次。”

  迎春把门关上,秀春把床铺好,李瓶儿乖乖躺下。

第41章 回清河县,惊艳众人

  潘金莲收拾好行装,秀眉也披上了斗篷,换上了紧身的衣裙。

  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多,早晚天气寒凉。

  马车已经准备好,婢女把东西驮在驴背上。

  武松骑马、潘金莲、秀眉乘坐马车,跟随的婢女也有驴子可以骑。

  “官人呢?”

  潘金莲没见到武松,问府上的婢女。

  婢女笑了笑,看向李瓶儿的卧室。

  秀眉低声笑道:“官人临走还要和瓶儿妹妹睡一觉。”

  “我看不是官人想要,是瓶儿想要。”

  潘金莲知道武松快不了,索性就等等。

  等了半个多时辰,武松终于从房间出来。

  潘金莲笑问道:

  “瓶儿妹妹可好了?”

  “起不来了,我们走吧。”

  马车到了前院,花子虚正和武大郎说话。

  武松走过去,问武大郎昨夜睡得怎么样?

  武大郎不好意思地嘿嘿笑...

  花子虚挤眉弄眼道:“大郎哥不可貌相,那两个婢女走路都不稳了。”

  “哥哥家里都是好汉,不愧是一母同胎。”

  花子虚很羡慕,武大郎长得这么矮小,居然这么勇猛。

  两个婢女昨晚上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武大郎本来脸就黑,这下更黑了。

  “你这兄弟真是,那两个丫头跟妖精似的,我赶又赶不走...”

  武松笑道:“哥哥别担心,回到家里,我不敢嫂嫂说。”

  “可不能和秀秀说。”

  武大郎惧内,怕黄秀秀知道他在外面风流。

  “三弟,时候不早了,我得启程了。”

  “日后有什么事情,派人到清河县送信就是。”

  花子虚不舍,说道:“我送送哥哥。”

  “别客气了,你身子骨不好,好好养着。”

  天气转凉,花子虚确实身子骨不行。

  “那...哥哥慢走,路上小心。”

  武松一拱手,翻身上了骏马。

  武大郎爬上驴背,跟着马车缓缓出了花家。

  孟玉楼的车夫见到,马上跟着队伍出发。

  离开清河县赶考的时候,武松只带了潘金莲一个人。

  如今考试回家,已经有了二十多个人跟着。

  如果当绿林好汉、梁山贼寇,哪有这等风光。

  做人,就要读书走正道!

  不提路上风餐露宿,几天后,武松回到了清河县。

  当武松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街上,身后跟着几辆精致的马车,还有二十多个童仆、婢女跟随,立即引起了轰动。

  街坊邻居都来围观。

  “二郎回来了,回来了。”

  “我们清河县的解元回来了。”

  “二郎,你现在是举人老爷了。”

  炊饼铺子前围了上百人,堵得水泄不通。

  黄秀秀裹着围裙走出来,手里还提着一柄菜刀。

  “叔叔回来了。”

  黄秀秀惊喜地迎出来。

  潘金莲从马车里走出来,身上穿金戴银、珠翠满头,看得街坊又是一阵羡慕。

  “呀,金莲这是成了夫人了。”

  “这头饰怕不得千把银子。”

  “这两位是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