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满洲里电鳗
缓缓开动,踏上了未知的征途。
赵锋站在长亭内。
目送着大军远去,直到最后一面黑龙旗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
他才缓缓收回目光。
脸上那股铁血的杀伐之气,已然尽数敛去。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穆。
赵锋高坐龙椅,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
“诸位爱卿,大军已然出征。开疆拓土,有赖武功。但守成治国,更需文治。”
他的目光,落在了位列文臣之首的李伯智身上。
“李爱卿,还有半月,便是我大楚立国以来的第一次科举大典。此事,关乎国本,筹备得如何了?”
李伯智闻言,手持玉笏,从队列中走出。
他躬身行礼,声音沉稳而清晰。
“回陛下,科举诸般事宜,已尽数准备妥当。”
“其一,考场设置。我大楚五十二郡,三百余县,皆已设立考场。”
“考场内外,由当地驻军与锦衣卫共同戒严,确保万无一失。”
“其二,考官选派。此次恩科,总主考官由臣担任。各郡县主考,皆由礼部与吏部共同考核,选派德才兼备之士担任。”
“另,陛下之前派出的三十六名督察御史,已于三日前,全部抵达各自辖区,潜伏于市井之中,暗中监察,若有舞弊之举,可先斩后奏!”
“其三,试卷命题。此次考题,由臣与夏侯大人,并礼部几位学士,共出十稿,封存于宫中。”
“考前三日,由陛下亲自抽选其一,连夜印刷,八百里加急送往各郡县。试卷运送途中,全程由锦衣卫精锐押送,人卷不离,确保题目不会提前泄露。”
李伯智条理分明,将所有细节一一道来。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所有官员都听得暗自心惊。
这科举的保密与监督之严密,简直是闻所未闻!
尤其是那三十六名手持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的督察御史。
如同一柄柄悬在所有考官头上的利剑,谁敢动一丝一毫的歪心思?
赵锋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欣赏的,正是李伯智这种滴水不漏的周密。
赵锋站起身,踱步走下高台。
“此次科举,虽然只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看似仓促。但这却是我大楚广纳天下英才的最好机会!”
“朕要的,不只是会引经据典的腐儒。朕更要的,是懂得农桑、水利、算学、格物的实干之才!”
“传朕旨意,此次科举,分设文、理两科!”
“文科,考经义、策论,为国选相!”
“理科,考算学、格物、水利、营造!为国选匠!”
“两科同榜,不分高下!凡上榜者,皆为天子门生,量才录用,授予官职!”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尤其是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旧臣,更是脸色剧变。
将那些工匠之术,与经义策论并列?
这……这简直是斯文扫地!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出列,正欲开口劝谏。
“陛下,此举……”
赵锋的目光,冷冷地扫了过去。
那老臣只觉一股冰寒刺骨的杀意将自己笼罩。
剩下的话,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赵锋没有理会他,而是看向李伯智和夏侯昱。
“此事,就这么定了。”
“朕要让全天下的读书人,和能工巧匠们都看看。”
“在我大楚,只要你有真才实学,无论出身,无论贵贱,朕,都给你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
第39章 大楚的爷才是爷!
半月时光,弹指即过。
大楚的第一次恩科。
在无数士子的翘首以盼中,如期而至。
而与此同时,一支由上百艘巨舰组成的庞大舰队。
在经历了漫长的航行之后,终于抵达了东海之上的第一站——东瀛郡。
港口之上,早已是人头攒动。
东瀛郡郡守傅山,与郡丞熊彪。
率领着东瀛郡的大小官吏,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傅山年过五旬,身着大楚二品文官的绯色官袍。
面容清癯,眼神中透着一股读书人特有的刚正与执拗。
他本是大乾旧臣,因刚正不阿,得罪了权贵。
被一贬再贬,最终流落至此。
赵锋平定天下后,广纳贤才。
在老丈人大儒方鼎的举荐下,破格提拔他为这东瀛郡的一郡之主。
而在傅山身侧。
站着一个铁塔般的壮汉,正是郡丞熊彪。
熊彪身披武将的制式铠甲,脸上有一道狰狞的刀疤,从眉角一直延伸到下颌。
他曾是郑茂麾下的一名都尉。
作战勇猛,杀伐果断,是军中典型的铁血派。
被派来担任郡丞,名为辅佐傅山,实则也是一种制衡。
一文一武,一个刚正守礼,一个铁血强硬。
两人共同治理着这片大楚最东方的疆土。
当赖小五与尤用二人。
身着国公的华服,从主舰的甲板上走下时。
傅山与熊彪对视一眼,立刻领着众人,快步迎了上去。
“下官东瀛郡守傅山!”
“下官东瀛郡丞熊彪!”
“恭迎平西国公!恭迎军师大人!”
两人齐齐躬身,行以大礼。
他们身后的官吏,更是直接跪倒了一片。
凌云阁功臣!
这五个字的分量。
足以让任何一个边疆官吏,都感到发自内心的敬畏。
“傅大人,熊大人,快快请起。”
尤用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亲自将二人扶起。
他目光扫过港口那些被驯服得如同牛马一般的东瀛土著,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此次奉陛下之命,远征海外,途经贵地,叨扰了。”
“军师大人言重了!二位大人远道而来,乃是我东瀛郡的荣幸!下官已备下薄酒,为二位大人接风洗尘!”
傅山捋着胡须,笑呵呵地说道。
接下来的几日,舰队在港口进行补给。
尤用与赖小五,则在傅山和熊彪的陪同下。
对整个东瀛郡,进行了一番视察。
傅山领着尤用,走遍了东瀛郡的几座主要城池。
尤用看到,城内城外。
随处可见正在进行苦役的东瀛土著。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在监工的皮鞭下,修建着水泥路,开采着矿山,干着最苦最累的活。
而大楚的子民,则作为管理者。
或者经营着商铺,生活得优哉游哉。
整个东瀛郡。
就像一个巨大的、分工明确的蜂巢。
楚人是蜂王和雄蜂,而那些土著便是工蜂。
日夜不停地为这座蜂巢,贡献着自己的血与蜜。
“傅大人,治理有方啊。”
尤用站在一座新开采的银矿前。
看着下方无数如同蝼蚁般忙碌的土著,由衷地赞叹道。
“只是,如此压榨,难道他们就不反抗吗?”
傅山闻言,抚须一笑。
笑容里带着几分文人特有的狡黠。
“尤大人,您这就说错了。下官可从未“压榨”过他们。”
他指着那些正在卖力干活的土著。
“我大楚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穿,生病了还有大夫给他们看病。”
“干得好的,甚至能分到一小块属于自己的田地。”
傅山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了一丝不屑。
“您是不知道,在咱们大楚来之前,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他们之前的那些所谓“大名”和“将军”,视他们为猪狗,税负高达八成,动辄屠村灭户。如今跟着我大楚,虽说累了点,但好歹能活下去了。”
“所以啊,他们非但不反抗,反而感激涕零呢。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
尤用听完哑然失笑,摇了摇头。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还是傅大人手段高明,润物细无声啊。”
他心中暗道:这老狐狸,比夏侯昱那毒士,也差不到哪去了。只不过一个喜欢用刀杀人,一个喜欢用笔杀人罢了。
熊彪则带着赖小五,来到了东瀛郡最大的军事基地。
巨大的校场之上。
上一篇: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