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487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阁下难道不知道上邦之臣不拜下邦之君吗?我大明乃上邦大国,你们大清不过是藩属小国,我为何要向你们的皇帝下跪?”

  豪格顿时气结,脸色涨得通红,如同猪肝一般。

  就在他准备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皇太极却伸手打断了他。

  豪格见状也就不好再说些什么了,至于在场的其他几人虽有不满,但这个时候却也不敢开口。

  与此同时,只见坐在皇位上的皇太极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随后说道:

  “不跪就不跪吧,只是虚礼而已,我们大清与大明本应友好相处,不必在这些小事上计较。”

  最后皇太极又看向济尔哈朗说道:

  “之前有些误会,希望明使不要在意,朕已经处罚过济尔哈朗了。”

  其实按理说这个时候建奴已经投降了大明,所以皇太极是不能自称朕的,只能自称寡人或者孤。

  但是李定国毕竟是农民军出身,对这些弯弯绕绕也不懂,因此也就并没有在意。

  因此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无妨,他之前已经道过歉了,我也不是小气之人,此事就此作罢。”

  这话听的济尔哈朗又是一阵怒火中烧,可偏偏就是不敢多说什么。

  紧接着,李定国也不想再浪费时间了,只见他转身从身后的一人手中拿出诏令,缓缓展开,然后宣读了起来:

  “大明礼部为恭贺圣寿事:

  今上皇帝万寿圣节将至,普天同庆,大清素称恭顺,着即遴选东珠、貂裘、人参等精雅方物十数事为贡,务必上品,速遣熟稔礼仪、通汉语之使臣三员,率从人五十,星夜兼程,尽快抵京。

  抵京后,先至礼部核验贺表、贡物,由鸿胪寺教习仪轨,届时随班行礼。

  若贡品粗陋、使臣失仪,本部必奏闻严惩,望恪遵毋违,以彰藩属恭顺之义。

  礼部钤印。”

  简单来说,诏令的内容就是崇祯马上要过寿了,要求建奴准备点像样的寿礼,并尽快派人过来参加。

  并且等到了京城之后,还要教他们礼节,以防止他们君前失仪。

  当然,这贡品肯定不能太差,如果太差的话就派兵打你们!

  当听到这群人千里迢迢的过来一趟居然是因为崇祯过寿要他们准备送礼,皇太极一伙人鼻子都要被气歪了。

  其实在这一路上,建奴多次打听李定国等人此次前来到底有什么目的,但李定国一直缄口不言,这就导致建奴这边所有人都以为肯定是有什么大事儿。

  结果他们万万没想到,居然只是崇祯过寿这样的小事儿!

  一时间,在场所有人的眼神中皆透露出愤怒和不满,心中暗自咒骂崇祯的无理要求。

  豪格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双手紧握成拳,恨不得冲上去将诏令撕碎。

  只有皇太极这个时候还算冷静,因为他深知此时不宜与大明发生冲突。

  只见他先是微微闭上眼睛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这才缓缓睁开眼睛说道:

  “大明皇帝寿辰将至,我大清作为藩属国理应进献贺礼和贺礼以表心意。”

  “还请明使先下去休息,贺礼不日便会备好!”

  李定国听到这话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对着皇太极拱了拱手之后便离开了。

  反正他的任务如今也算是完成了,继续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了。

  而等到李定国等人离开之后,原本压抑的宫殿内瞬间炸开了锅,愤怒的气息一下子如汹涌的潮水般弥漫开来。

  很明显,多尔衮等人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了.

第338章 皇太极又又又又又吐血了!

  只见多尔衮猛地一拳砸向身边的柱子,满脸愤怒的大声吼道:

  “这崇祯也太过分了!不过是个寿辰而已,竟如此刁难我们大清,还以如此强硬的口吻让我们进贡,简直是欺人太甚!”

  豪格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咬牙切齿的说道:

  “哼!什么上邦下邦,我们大清如今兵强马壮,何惧他大明!这群该死的汉人竟敢在我们面前如此嚣张,等以后本王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说着,他一脚踢翻了脚边的椅子,那凳子“哐当”一声倒在地上,在寂静的宫殿中显得格外刺耳。

  济尔哈朗之前先是再李定国那里受了气,之后又被皇太极责骂,心中本就憋着一股气,此刻也忍不住跟着附和道:

  “就是就是,我大清何时受过这样的窝囊气!这崇祯分明就是故意羞辱我们,我们绝不能就这样忍气吞声!”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怨恨和不甘,仿佛要将千里之外的崇祯生吞活剥一般。

  皇太极坐在龙椅上,原本就苍白的脸色此刻变得更加阴沉,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他的双手紧紧地抓住龙椅的扶手,身体也微微颤抖着。

  虽然他知道此刻与大明发生冲突并非明智之举,应该万事都顺从对方,但崇祯的这份诏令还是像一根尖锐的刺,深深地刺痛了他的自尊心。

  他都快要死了,崇祯却正在筹备自己的三十一岁寿诞,这是何等的讽刺啊?

  他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来平息众人的怒火。

  然而还没等他开口,突然他便感觉胸口一阵剧痛,仿佛有一把锋利的刀子在心脏内狠狠地搅动。

  一时间他的眼睛瞬间瞪大,脸上露出极度痛苦的神情,双手不自觉地捂住胸口,身体也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

  下一秒,只见他张大嘴巴,一口老血喷了出来,那鲜血如同一朵妖冶的花朵,在空中绽放后,溅落在他华丽的龙袍上,同时也都在了地上,形成一片触目惊心的红色。

  随后,皇太极的身体一软,直直地向后倒去,再次昏迷了过去。

  正在争吵的众人见此情景顿时大惊失色,当下便愣在了原地。

  一时间,宫殿内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但下一秒,一阵惊恐的呼喊声就打破了寂静。

  “陛下!陛下!你怎么了?”

  在一旁服侍的太监吓得脸色惨白如纸,双腿发软,差点没瘫倒在地上。

  反应过来之后嘴里不停地喊着:

  “快,快叫太医!”

  多尔衮等人这才反应了过来,随即一拥而上的来到了皇帝身边,一脸焦急的喊道:

  “陛下!陛下你怎么了?”

  “阿玛,阿玛,你快醒醒啊!”

  然后面对几人的呼喊,皇太极依旧双目紧闭,仿佛真要死了一般。

  就在这时,一群太医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

  他们一个个神色紧张,脚步匆忙,有的背着药箱,有的手里拿着银针。

  为首的老太医额头上满是汗珠,他快步走到皇太极的面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要为皇太极把脉。

  多尔衮等人见状也是赶忙让开了位置。

  紧接着,皇太极就被一群太医给包围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为皇太极把脉的老太医缓缓放下皇太极的手,站起身来,对着身后的众人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

  “陛下本就身体虚弱,此次又怒火攻心,导致气血逆流,情况十分危急!我们只能尽力施救,至于能否醒来,还要看陛下的造化了。”

  众人听了老太医的话,心中都沉甸甸的,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

  但现在这种时候他们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医们继续救治起了皇太极。

  只见此刻的太医们个个神色紧张,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他们的双手在皇太极身上忙碌地操作着,有的手持银针,精准地扎入皇太极的各个穴位,每一次下针都带着小心翼翼的谨慎。

  有的则帮皇太极按摩着一些穴位,有的端着冒着热气的药碗,将苦涩的药汁一勺一勺地灌进皇太极的口中,药汁顺着嘴角流淌下来,他们赶忙用帕子轻轻擦拭。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变得无比漫长,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煎熬。

  好在太医们一连忙活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皇太极那原本微弱而急促的呼吸终于还是渐渐平稳了下来。

  太医们见状,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个个瘫坐在地上,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虽然皇太极并没有及时醒来,但他们已经算是保住了皇太极的命。

  他们心里清楚得很,若是皇太极此刻死了,他们这些太医必然难辞其咎,到时候自己丢了命不说,说不定还会连累家人。

  不过好在,皇太极终究还是活了下来。

  紧接着,在太医的吩咐下,侍卫处的将士们则是小心翼翼地抬起龙榻上的皇太极,然后向着寝宫的方向走去。

  因为此刻的皇太极需要安静的环境来休养身体,而寝宫就是最合适的地方了。

  按常理来说,这个时候多尔衮、豪格以及其他一众王爷都应该识趣地退下了。

  毕竟皇太极都已经病成这个样子了,根本没法商量什么正事。

  而且刚才在崇德殿里,该商议的事情也都已经商议得差不多了,皇太极也都同意了,他们只需要按照命令办事即可。

  然而眼下这几位王爷却并没有丝毫想要离开的意思,他们紧紧跟着皇太极后面,一直来到了寝宫外。

  至于他们为何如此执着地不肯离开,原因其实很简单。

  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皇位的归属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每一个有野心的人。

  他们实在害怕皇太极会突然一下子没了,再加上皇太极并没有指定下一个继承人,到那时,皇位的归属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引发无数的纷争和动荡。

  此时的多尔衮,心中无疑是最庆幸的。

  因为早在昨天晚上,他和大玉儿就秘密地商量着这件事。

  并且他们还制定好了一个周密的计划。

  那便是下次皇太极再昏迷之时,大玉儿便悄悄打开暗格,看一下那份传位诏书上面的名字究竟是谁。

  虽然他们已经猜到了不是福临,但这种事情还是得眼见为实才行。

  万一是福临的话,那他们也就不用那么麻烦了,但如果真的不是福临的话,那么接下来他们就要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下一步的计划也很简单,那就是找人仿制一份一模一样的即位诏书,只不过要把上面的名字改成福临。

  然后在皇太极快死的时候,神不知鬼不觉地替换一下。

  如此一来,等到皇太极死后,这份诏书一拿出来,众人一看到是福临,也就不敢再说些什么了,这样福临就能顺利继位了。

  多尔衮和大玉儿的计划也算是成功了。

  不过当然,这件事情想要实施起来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毕竟谁也不知道皇太极会什么时候死。

  也许明天?

  也许下个月?

  也许半年以后?

  也不知道皇太极会不会在死前每天都把诏书拿出来确认一下。

  所以在什么时候替换诏书就成了关键所在!

  不过现在想这些还太早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先看看皇太极到底能不能挺过今天。

  万一皇太极要是今天就没了,那么什么计划也来不及了,他们所谋划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豪格这会儿也担心得不行,他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心中真是忧愁到了极点。

  虽然按理来说他是皇太极的长子,在军中又素有威望,无疑是最合适继位的人选。

  但是话说回来,他的这几位叔叔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多尔衮老谋深算,野心勃勃,其他几位王爷也各有各的心思和势力,他们是不会眼睁睁看着他继位的。

  万一皇太极真这么走了,又没留下任何传位诏书,那他想要顺利继位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说不定会引发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到时候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与此同时,寝宫内的大玉儿其实早就得知了皇太极病危的消息。

  按照常理来说,大玉儿原本应该立刻赶到崇德殿来看望皇太极,但她却并没有这样做。

  因为她想趁着皇太极不在寝宫的时候,看一下那份诏书上面的名字,这也是他们计划中的第一步。

  然而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哪怕皇太极不在寝宫内,皇太极也在这里安排了人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