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估计他们半夜都得来找朱慈烺算账!
就连那些还活着的王爷和宗室子弟都得闹腾起来。
而且这样做也违祖训!
虽然朱慈烺并不在乎什么祖训不祖训的,但有些事情还是需要顾忌一下的。
所以他退而求其次,打算给李自成一个督师的职位。
不过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督师不算正式官职,所以还得加几个别的官职。
李自成不是想要陕西总兵这个官职吗?
那朱慈烺就给他!
除此之外,把山西、河南也一起给他,让他做陕、豫、晋三边总兵,外加督师!
如此一来,李自成也就是名副其实的‘西北王’了!
与此同时,史可法这会儿却是有点懵逼了,只见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
“殿下,恕臣直言,给个总兵就已经够要命的了,为何还要给个督师?”
“给他督师之位的话,那岂不是说整个陕西的兵马到时候李自成都能调动?这这如何使得?”
“臣”
话说到这里,史可法突然又是一愣,仿佛想到了什么,喃喃自语道:
不对,既然都知道李自成是在诈降了,那就算给他这样一个职位,他又怎么能指挥得动陕西的兵马?
就算他是真投降,那投降的条件也是先将他的农民军全部迁移到辽东,到时候陕西皆是朝廷的兵马,谁又会听李自成的指挥?
想到这里,史可法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忙道:
“臣大概明白殿下的意思了,既然知道了李自成是诈降,那索性就把他捧高一些,以此展现朝廷的诚意。”
“如此一来,等他再反叛的时候,朝廷也没有任何损失,反倒是李自成会落一个贪得无厌的骂名。”
“而且就算他真的投降了,那也没关系,因为投降的条件是把所有的农民军都迁往辽东,到时候就剩李自成一个人,他又怎么指挥得了陕西本地的兵马?”
这话一出口,一旁的秦良玉也是恍然大悟。
朱慈烺微微一笑,果然这些读书人就是聪明,都不用他明说就彻底明白了过来。
随后朱慈烺继续说道: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反正所有人都知道李自成是假投降,给他一些更高的官职也没什么,不过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他要是假投降,那么朝廷没有任何损失。”
“他要是真投降,那么朝廷就能兵不血刃的解决掉农民军的事情,不过众所周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此之外,本宫还有一些其他的打算。”
“那就是除了李自成投降可以获得封赏之外,他手下那些将领但凡愿意投降朝廷,也会授予相应的官职,并且之前所犯的罪过一概不究。”
“而官职的大小,取决于他们可以带来多少农民军投降朝廷。”
“若是带来一百人,便封为百户,一千人,封为千户,五千人,封为指挥同知,上不封顶。”
“要是有人能带来三五万人,给他一个总兵的职位又何妨?”
“并且这些封赏和对于李自成的封赏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哪怕李自成不投降,但只要有人带着农民军来投降,朝廷还是会按照人数对他进行封赏。”
这话一出口,秦良玉和史可法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愣在了原地,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的震惊与不可思议。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年轻的太子爷,居然会想到这么一个绝妙的办法来对付农民军。
毕竟他们也都知道,农民军的团体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其实是由很多小势力组成的,内部从来都不是一条心。
那些将领们,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对李自成也并非完全忠心耿耿。
要是这个消息传到农民军中的话,恐怕那些农民军首领可就坐不住了。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可不比以前,经过这半年以来的整顿与发展,朝廷有钱又有粮,兵力也日渐强盛,甚至还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建奴!
在这个时候继续造反,能有他们什么好果子吃?
但要是他们愿意带着部下投降朝廷,那么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官职。
要知道这些官职在以前,那可都是需要多年的积累、历经无数次的征战才有可能得到的。
可现在,只需要带着一些农民军投降朝廷就能得到,你说谁能不心动?
第283章 崇祯:朕虽然很不爽,但朕还是认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慈烺看待问题的态度和古代人是不一样的。
所以刚看到这份奏疏的时候,他很快就想到了这样的办法用来分裂李自成的农民军。
因为他深知那些农民中的将领和一些小首领并不是完全忠于李自成的,只要朝廷拿出十足的诚意来,还是会有人愿意投降朝廷的。
当然,朱慈烺也不是单纯的哄骗他们投降,也不会先接受他们的投降,然后再对他们下杀手。
要知道辽东可是幅员辽阔,等将来打下辽东之后,肯定需要更多的卫所来驻守和戍边。
而之前辽东的卫所基本上都已经废了,兵力空虚,设施破败,刚好可以用这些农民军来填补辽东的卫所,让他们为大明的边疆稳定贡献力量。
所以他给出的这些官职都是实打实的,并非空头支票。
就在这时,秦良玉和史可法二人已经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了。
随后两人看着朱慈烺,眼中满是敬佩之色。
史可法道:
“太子殿下真是圣明,若此法真的施行下去,那么李自成的部队肯定会有不少人反叛。”
“他们为了那高官厚禄,定会纷纷脱离李自成,转而投向朝廷的怀抱。”
“如此一来,明年再对付李自成可就轻松多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神色间透着一股沉稳与自信,随后又道:
“此事宜早不宜迟,刚好史大人在这,就有劳史大人亲自写一封奏疏,将刚才的内容总结一下,然后发往朝廷,好让朝廷尽快下发圣旨。“
“毕竟时间不等人,若是拖得太久,恐怕陕西那边生出变故。”
史可法听到这话,赶忙站起身来,神情庄重地说道:
“臣义不容辞!”
紧接着,马宝屁颠屁颠地端来了笔墨纸砚,整齐地摆放在案几之上。
史可法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走到案几前,提起笔来,略一思索,便将朱慈烺之前所说的事情全部写了下来。
写完之后,朱慈烺接过奏疏,仔细地看了看,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因为这上面的内容跟他之前所说的相差不大,只是表述更加文绉绉的,用词也更加考究罢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史可法是文官出身,文官写东西就是喜欢文绉绉的,讲究引经据典,文辞优美。
不过无所谓了,只要表达出原本的意思就行,毕竟朝廷的那些大臣们也习惯了这种文风。
做完这一切之后,朱慈烺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又唤来一个锦衣卫。
然后将奏疏郑重地交给他,严肃地说道:
“你即刻将这封奏疏送回京城,不得有误,此信关乎朝廷大事,务必小心谨慎,不可出任何差错。”
那千户听到这话,赶忙单膝跪地,双手接过书信,小心翼翼地封进匣子里,然后恭敬地说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将这封奏疏安全送到京城。”
说罢,他站起身来,大步流星地走出府衙,翻身上马,如一道黑色的闪电般消失在远方。
就这样,从接到孙传庭的奏疏,到想出办法以及解决这件事情,朱慈烺仅仅只用了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
当然,最主要还是他根本就没有把这件事情当做一回事。
这是因为在他看来,无论如何李自成都不可能真心投降大明,也就是说大明和李自成之间必有一战。
所以对于这些‘诈降’的小事儿,他压根就没有心思多浪费,只等着明年开春再和李自成来一场终极之战!
至于现在,他最关心的还是草原这边的事情。
忙完这件事情后,朱慈烺的目光缓缓落在史可法和秦良玉身上,随后语气沉稳的说道:
“对了,方才本宫已然与土默特首领就投降的大致事宜达成了共识,不过,具体的细节和条款,还需史大人亲自派遣得力官员,与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商谈。”
“另外,军队方面也不可懈怠,需提前做好万全准备,待大军班师回朝之时,便能在土默特顺利驻军,稳固草原局势。”
秦良玉和史可法自然早已听闻土默特首领来到宣府的消息,只是对于其中的细节并不知晓。
但此刻听到朱慈烺这般笃定的话语,他们心中顿时了然,知晓投降事情已然谈妥,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紧接着,二人赶忙恭敬地抱拳应道:
“臣领命。”
然而就在这时,史可法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他微微皱起眉头,略作思索后问道:
“对了殿下,您之前提及,要让一部分土默特人来到宣府充当武将和官员。”
“只是,不知这些人具体要如何挑选和安排呢?”
他目光紧紧盯着朱慈烺,眼神中满是探寻之意,显然对这个问题极为关注。
朱慈烺听到这话确实毫不在意,而是说道:
“你们看着办吧,这件事情本宫不插手,但你要明白这件事背后的深意。”
“那就是我们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要让土默特人逐渐熟悉我们汉人的文化,当他们深入了解汉人文化后,便会将这种文化带回土默特的部落中去。”
“本宫并不奢望所有的土默特人都能了解汉人的文化,但只要有一部分人能够学习并理解汉人文化,这便足够了。”
“到那时,土默特便会自然而然地逐渐向大明靠拢,成为大明稳固的领土。”
史可法何等聪明,自然瞬间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图。
这是要把土默特慢慢同化,融入大明的文化体系之中。
他心中暗暗钦佩朱慈烺的高瞻远瞩,当下赶忙应道:
“既如此,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朱慈烺听到这话,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便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史可法和秦良玉可以离开了。
二人再次恭敬地行礼,然后缓缓退出府衙。
等到他们离开之后,朱慈烺顿时感到一阵百般无聊,然后又继续开始了等待。
等什么呢?
当然是等从草原传回来的好消息了。
自从大军出发,直到今日已经过去了七日。
按照时间推算,大军应该已经差不多抵达卫特拉联盟了。
接下来,估计就是一场激烈的战斗了吧?
不过这些都只是朱慈烺的猜测罢了,由于这次是深入草原,消息传递极为不便,所以朱慈烺也不知道那边具体发生了什么。
但他对于大明的将领们还是充满了信心,知道这些人定能不负众望。
所以目前他能做的,也只是静静地等待好消息传回来了。
时间悄然流逝,一眨眼,便又来到了两天后。
这一天,兵部衙门,李邦华正埋头处理着手中的公务,突然就在这时,一名官员匆匆走了进来。
手中还拿着一个密匣。
“大人,这是从宣府发来的奏疏。”
李邦华听到这话,当下就吃了一惊,他赶忙抬起头,目光紧紧盯着那密匣,心中满是疑惑。
怎么这么快?
他当然知道这封奏疏是朱慈烺从宣府发来的,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这封奏疏会来得如此之快。
毕竟算算时间,距离上次孙传庭送来的信到京城也不过四天时间而已。
要知道,四天时间也就够往返宣府一趟,这岂不是说朱慈烺在接到孙传庭发来的军报之后,立刻就做出了决断,然后马上又发往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