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355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得知这个数字时,朱慈烺自己都感觉脑袋嗡嗡的,仿佛置身梦境一般。

  这般巨额财富,实在是多得都有些不真实了。

  但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又觉得并非难以理解。

  因为根据锦衣卫的大概统计,明末这个时期,士绅阶级的人数足足有五十万之多!

  这其中包括科举功名者,也就是秀才、举人、进士,还有现任或致仕的文武官员。

  这些人的数量在明末这个时期的人口总数达到了五十万之多!

  若是加上他们的家人,那么明末这个时候的士绅阶级足足有五百万以上的人口!

  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

  而且在正常情况下,哪怕是级别最低的秀才,一般名下也有五百亩左右的土地。

  当然这些土地一般都是挂名的,为了就是偷税漏税。

  级别最高的,比如之前的周延儒、现在的英国公,名下的土地更是高达几十万亩!

  毫不夸张的说,五十万人的士绅阶级最少占有了大明一半以上的土地!

  并且这些土地之前从来都是不交税的!

  想象一下,百分之二的人口却占据了整个国家一半的土地,而且这些土地都不交税,这是多么让人震惊的事情?

  明末之所以会灭亡,这五十万人最少也有一半的责任!

  而朱慈烺对这些人都是一视同仁,直接收缴从万历年间至今差不多一百年的欠税,所以这才有了这么多的银子!

  总的来说,他也算是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了!

  毕竟从古至今,可从来没有哪一个皇帝或者太子能够一下子拥有这么多的财富!

  当然,银子这玩意儿多了有时候也不是好事儿,因为有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

  不过好在这些银子都在朝廷手里,所以暂时也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而且银子多了,接下来可以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比如修缮那些年久失修的官道,让商旅行人往来更加便捷。

  比如扩充军队,购置精良兵器、粮草,以及继续研发新的火器,提升明军的战斗力。

  再比如继续大量从海外购买粮食等物资。

  亦或者直接修路!

  总而言之,将来朱慈烺要做的事情可多了,而这些事情都离不开大量的钱财支持!

  想到这儿,朱慈烺脸上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满是对大明未来的憧憬。

  如今的大明,总算是越来越好了。

  果然,当天半夜的时候,押送税收的京营便抵达了京城。

  按照朱慈烺之前的交代,三成以上的金银和五成以上的奇珍异宝都被秘密送到了东宫,剩下的才被送到了户部。

  第二天,恰好是上朝的日子。

  太和殿外,晨光熹微,金色的光辉洒在汉白玉台阶上,显得熠熠生辉。

  崇祯在经历了十天左右的求仙问道后,今日也必须出席朝会。

  毕竟他这一去悄无声息的,如今归来,怎么着也得在朝堂上露露脸安抚一下群臣。

  不过朱慈烺有点担心崇祯会因为昨天‘操劳过度’缺席早朝,所以昨天晚上就特意派人前去提醒了一下。

  得到确切的答复之后,朱慈烺这才放下心来。

  这不,第二天一大早,崇祯便身着龙袍,神色庄重地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当看到崇祯那熟悉的身影稳稳地站在朝堂之上,且未身着道士装扮时,群臣们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要是崇祯穿着一身道袍坐在龙椅之上的话,那么最起码有一半以上的官员会直接心态炸裂!

  (PS:查了很多资料,都查不出明末时期具体的白银储量,但根据一些资料,光是京城的勋贵和山西八大皇商就有1.5亿两白银了,再加上这个数字是全国的,所以四亿两其实并不夸张。)

第245章 太子?老子今天干的就是太子!

  与此同时,今日朝堂上的气氛格外热闹。

  众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神色,而这一切都源于昨天半夜税收回京的消息。

  毕竟昨天半夜的时候,街道上的马蹄声、马车声那可是不绝于耳,不少人都被吵醒,然后派下人出去打量了一下。

  再然后,他们便知道了这是南方的欠税送到了!

  一传十十传百的,众人也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而户部那边因为知道税收会在半夜运到,所有户部的全体官员一直熬到了半夜,为的就是能够及时接收这些欠税。

  等户部接收完这些欠税之后,天色已经大亮。

  除了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不用上朝回家休息之外,侍郎级别以上的官员连家都没回,灌了几口浓茶直接就赶来上朝了。

  此时的他们个个顶着一对熊猫眼,看起来困乏至极。

  不过一想到如今户部的银子,他们的脸上还是抑制不住的喜悦。

  因为根据昨晚的统计,户部的如今的存银已超过两亿两白银,黄金更是多达一千多万两!

  这般富有的程度,就连仓库都不够用了,还是昨晚临时又腾出了一个放置文书的仓库,这才放下了那些银子。

  总而言之,如今朝堂内外,几乎无人不知户部如今富得冒油,库房都快被银子撑破了。

  然而,眼下这朝堂上却有一个人始终显得格格不入。

  只见他眼窝深陷、满脸皆是困倦之意,似乎昨晚都没有睡觉,眉头更是紧紧皱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户部尚书倪元璐。

  本来此时此刻,本该是户部扬眉吐气的高光时刻,毕竟户部的银子多得连银库都装不下了,身为尚书的他多少也是有一些功劳的。

  以后他无疑会成为大明历史上掌控钱财最多的户部尚书,也能青史留名了!

  可倪元璐非但没有半分喜色,反而像是被天大的烦心事压得喘不过气来,整个人看起来萎靡不振。

  然而事实上确实也是如此!

  倪元璐昨晚彻夜未眠,因为要忙着给那些银子入库。

  本来这种事情其实不需要他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在场,但倪元璐深知此事重大,所以硬是在旁边守了一整夜。

  再然后,他就发现了朱慈烺做假账的事情。

  朱慈烺行事虽极为隐秘,但毕竟户部的十几位官员一同参与了收缴欠税工作。

  其中还是有一两个心思细腻的官员察觉到了异样。

  所以见到倪元璐之后,这些官员第一时间便把情况汇报给了倪元璐。

  倪元璐听闻顿时警觉起来,毕竟这可是关乎国家大事的税收,丝毫也马虎不得。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没把这件事情和崇祯或者朱慈烺扯上关系,还以为是京营或者锦衣卫手脚不干净,私吞了税收。

  紧接着,他当即召集所有参与收缴欠税的户部官员,将所有的账目一一仔细核对。

  结果这一查,果然发现了诸多不对劲的地方。

  那就是不止是这一次送回京城的税收有问题,而是每一笔的税收就有问题。

  倪元璐瞬间就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因为如果是京营或者锦衣卫手脚不干净的话,他们最多也就是动一两次的手脚,哪里敢每次都动手脚?

  毕竟现在又不是以前,皇帝对于京营和锦衣卫的掌控力不足。

  自从皇帝带领京营打赢了松锦之战后,皇帝对于京营和锦衣卫的掌控力可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倪元璐不相信京营和锦衣卫敢这么做。

  可要不是他们的话,又会是谁呢?

  难道是太监?

  可太监哪有这个胆子?

  等等

  太监是没有这个胆子,可太监背后的主人有啊!

  一瞬间,倪元璐就想明白了一切。

  而且再三思考之后,他直接越过了崇祯,然后把怀疑对象锁定在了朱慈烺身上!

  因为他知道崇祯不可能会这么做,毕竟崇祯可是一个十分要脸面的皇帝,他压根做不出这种事情。

  既然不是崇祯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自然就是朱慈烺了!

  只是朱慈烺手段高明,做的假账十分隐蔽,倪元璐一时之间也难以确定他到底私吞了多少欠税。

  但凭借多年掌管户部的经验,倪元璐心里清楚,这个数字绝对低不了。

  再加上这些收上来的银子虽说名义上进入了户部,可实际上一直被朱慈烺派来的军队和锦衣卫牢牢把守,户部的人根本无法靠近。

  倪元璐越想越气,只觉得胸口有一团熊熊烈火在燃烧,烧得他内心燥热难安。

  手下的官员见他如此,就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

  可这种事情倪元璐哪里敢说?只能推说自己身体不舒服,然后让手下的官员搬来了一张躺椅。

  他就这么躺在躺椅上,一边盯着那些入库的银子,一边默默思索着该如何应对这件事情。

  最终,倪元璐暗自下定决心。

  那就是今日,他定要在朝堂上好好质问朱慈烺一番,问他为何要做假账、私吞朝廷的税收。

  别人做假账,或许是为了一己私利,贪财图利。

  可你朱慈烺身为大明太子,这大明的江山社稷日后都是你的,你为何还要这般行事?

  再者,国家的税收理应归户部管辖,为何又要派士兵和锦衣卫将装了银子的仓库牢牢守住,不许户部的人靠近?

  这不是摆明了不信任户部吗?

  这让户部以后怎么办事?

  倪元璐心中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他也顾不上朱慈烺的身份了!

  太子?

  他今天要干的就是大明太子!

  想到这里,倪元璐抬起头来,目光灼灼的盯向了朱慈烺!

  随即,等众人参拜完皇帝之后,王承恩那尖细悠长的嗓音响了起来: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他话音刚落,倪元璐便一脸肃穆的站了出来,高声奏道:

  “陛下!老臣有几句话想要询问太子殿下,还望陛下可以恩准!”

  嗯?

  崇祯听到这话,一时间不由得有些好奇了起来。

  因为看倪元璐的表情,崇祯就知道倪元璐要说的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儿。

  于是乎,崇祯下意识的看了朱慈烺一眼。

  只不过此时此刻,朱慈烺也在看倪元璐,所以没注意到崇祯看过来的眼神。

  其实朱慈烺早在刚才就察觉到倪元璐有点不对劲了,直觉告诉他,这老头很明显是在憋一个大招。

  而且是针对他的大招!

  细细想来,户部此次参与收缴欠税的官员,皆是倪元璐的下属,他们跟着忙活了这么久,多少肯定察觉到了一些异样,到时候必然会将情况告知倪元璐。

  而只要倪元璐想查,肯定也会查出一些蛛丝马迹。

  毕竟这天下敢对税收动手脚的,还真没几个人。

  朱慈烺也没想这件事情能瞒住所有人,他甚至都想好了解释的说辞。

  不过他本来以为倪元璐会私下找他理论此事,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倪元璐居然直接把这件事情拿在朝堂上来说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