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264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想到这里,皇太极在心里叹了口气,随后这才说道:

  “放心吧,朕之前答应你的事情一定算数,等你回去休息几天之后,朕就会给你调拨人手,让你重组正白旗。”

  “以后可不要让朕失望了。”

  多尔衮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赶忙再次谢恩道:

  “陛下放心,臣弟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随后,他又是深深一拜,这才恭敬地退了下去。

  等多尔衮走后,皇太极缓缓坐在椅子上,无奈地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疲惫的神情。

  随后看向一旁的范文程说道:

  “范先生,这明军的要求是不是也太多了一点?这些东西拿出来,朕还真有些舍不得。”

  范文程向前走了两步,微微躬身,神色平静地说道:

  “陛下,臣也知道明军的要求有些过分,可事到如今,不妨就先答应他们。”

  “等到再过几年,我们兵强马壮之时,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再抢回来。”

  “忍一时之辱,吃点亏不算什么,而且吃的这些亏,我们还可以从朝鲜找补回来。”

  皇太极闻听此言,微微点了点头,脸上的神色也逐渐缓和了些。

  虽然看起来他们这次损失惨重,不过这些损失完全可以从朝鲜想办法弥补回来。

  别看现在朝鲜穷得叮当响,可要是再狠狠压榨一下,还是能榨出不少油水的。

  想到这里,皇太极的心里这才稍微好受了一些。

  于是乎没过多久,皇太极就下令按照商议结果进行土地、人口以及财物的交割。

  经过三天准备,双方军队再次碰面。

  这一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双方士兵的旗帜。

  战场上一片寂静,只有风吹旗帜的猎猎声。

  明军这边,祖大寿带着二十万兵马前来完成交割。

  建奴那边,则是代善出面完成交割。

  双方所处的地方赫然便是在长宁堡,也就是约定划分领土的地方。

  而且这一次,双方没有爆发任何冲突,各自率领军队井然有序地完成土地割让与人口交接等事宜。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

  土地交割完成之后,不远处,一大群的汉人百姓在建奴的驱使下冲着这边而来。

  这些都是建奴归还大明的百姓,人数约有五万之众!

  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建奴百姓,正是朱慈烺点名要的那些。

  不过当然,等完成交接之后,这些建奴百姓就会成为大明的百姓。

  与此同时,当刚看到这些汉人百姓的时候,祖大寿心中难免有些感慨。

  而对面的百姓们更是激动得几近落泪,他们中的大多数并非辽东本地百姓,而是被建奴从大明劫持而来的。

  他们原本以为这辈子都回不去大明了,结果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还能回到大明,而且还是由大明的军队亲自来迎接的。

  在这一刻,所有百姓都忍不住痛哭流涕,他们有的相互拥抱,有的跪地不起,口中呼喊着感谢的话语。

  等到人口交接完成之后,数百箱的金银珠宝就被送到了祖大寿面前。

  祖大寿冲着身后挥了挥手,当下边有士兵出列,然后开始清查起了数量,确认无误之后,这才依次装车,准备运回锦州。

  一切完成之后,代善没有丝毫停留,随即便带领军队车到了十里之外的地方,然后驻扎在了此地。

  因为他担心明军会突然反悔,真要这样的话,他们也能立刻做出反击!

  不过很明显,他这是想多了,因为到目前为止,大明已经彻底完成了在辽东的布局!

  随后,祖大寿开始实施下一步计划。

  也就是以交割地为中心,向两边延伸修建一道防线。

  此时的祖大寿站在长宁堡破败的城墙之上,俯瞰着这片土地,同时在脑海里规划着防线的位置和走向。

  在他身后,士兵和民夫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修建城池了。

  至于那些刚刚被解救的汉人百姓,此时也被分配了一些简单的工作。

  虽然这些汉人百姓非常想回到大明,但很明显这并不现实。

  因为目前大明内部天灾人祸、矛盾众多,要是让这十万人回到大明,又该怎么安置他们?

  所以让他们继续留在辽东才是最好的选择。

  紧接着,祖大寿从中挑了一些年幼和年老的百姓送回了锦州,剩下的青壮年全部就地转为军户,然后分散到四周。

  百姓们对此虽然有些失望,不过一想到这里以后就是大明的领土了,最终还是默默接受了。

  而对于祖大寿所做的一切,朱慈烺自然也是知晓的,甚至这就是他决定的事情。

  虽然这一决策有些不近人情,但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眼下大明正在想办法把人口从内地迁到辽东,用来移民戍边,这个时候总不能再把人迁回内地吧?

  为了大明,也只能委屈百姓了。

  总的来说,到此为止辽东应该算是安定了。

  最起码两三年内,大明和建奴应该不会再爆发冲突。

  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朱慈烺终于可以从辽东战事中脱身,专心对付李自成了。

  只要解决完李自成,他就可以集结所有兵力,一举将建奴彻底消灭。

  如此一来,这天下也就能彻底安定下来了!

  另一边,锦州城上。

  夕阳西下,余晖将整个锦州染成了橙红色。

  朱慈烺站在城楼之上,衣袂随风飘动。

  他望着远处辽东的壮丽美景,只见远处山峦连绵,河流蜿蜒,一时间居然有些怅然若失。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恍惚,似乎始终还是有些无法相信,自己居然真的带领大明打赢了这场关乎大明生死存亡的‘松锦之战’!

  这一切当真是如梦似幻,让他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不过事实摆在面前,他确实赢了!

  而且赢得十分漂亮!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合格的。

  因为他真的拯救了大明朝,拯救了数十万的百姓和军队!

  想到这里,朱慈烺缓缓闭上眼睛,最后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胜利后的宁静与喜悦。

  又过了几天,从京城运来的银子抵达了锦州,足足有一千五百万两。

  折算下来的话,这些银子居然有一百多万斤!

  也就是整整五百五十吨!

  对!

  你没有听错!

  就是整整五百五十吨的白银!

  这些银子要是走陆运的话,最起码也得需要几千辆马车来拉,所以这次户部并没有选择走陆运,而是走了海运。

  除此之外,户部还运来了两百万石的粮食,这些东西全部加起来,足足塞满了十几条大船。

  至于京城外的灾民,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迁移。

  毕竟银子这玩意儿只要装上船就能运走,但是百姓迁移需要做很多准备事宜,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不过也没关系,毕竟户部不是摆设,他们知道该怎么做,自然会安排好这一切的。

  拿到银子之后,朱慈烺也没犹豫,随即开始了战后的赏赐。

  就这样,大批的银子被发放到士兵和将领手里,那些需要驻守回不来的士兵也不用担心,他们的赏赐也会由专门的队伍亲自护送过去。

  总之就是要确保每一笔银子都能准确无误的发到士兵手里。

  毕竟现在崇祯和朱慈烺还在锦州,所以没有任何人敢打这些银子的主意。

  因为要是这个时候伸了不该伸的手、拿了不该拿的银子,而这件事情又恰好被皇帝和太子知道,那么这个人也基本上算是活到头了。

  那些武将们虽然平日里喜欢克扣士兵的军饷,但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一个人敢伸手,唯恐一个不小心就人头落地。

  再说了,他们自身也有赏赐,而且他们的赏赐比普通的士兵要高十几倍,甚至还会升官,实在没必要为了这点银子去冒险。

  就这样,按照之前计划好的,几百万的银子就这么被分发下去了。

  加上战死士兵的抚恤,总数大概有九百五十万两。

  比之前计划的还要多出五十万两。

  不过在这场大胜面前,这点银子根本不值一提,朱慈烺也根本不在乎。

  而光是发完这笔银子,就用了整整五天的时间!

  除此之外,建奴赔偿的金银珠宝,朱慈烺也没打算带回京师,而是将大部分都分发给了辽东的将领,至于剩下的,全部用来安置百姓。

  光是洪承畴这次就分到了整整五万两银子,吴三桂等人稍微少了一些,但每个人也分到了三万两。

  祖大寿最多,分到了十万两白银和一些其他赏赐。

  这些武将平日里就算贪财,一年也就贪个几千几万两,而且那些银子他们多半要撒出去豢养自己的亲兵,自己真正能到他们手里的并不多。

  可这次,士兵们都有赏赐,这些银子自然也就全部入了他们的手里。

  就这样,但凡参与此战的士兵,不论是本地的军户还是边军,最少都得到了三十两银子,最多的更是多达几万两。

  所有人都得到了确切的实惠,自然更加感念朱慈烺的恩德。

  可以这么说,朱慈烺这个太子在他们眼里的地位已经远远超过了崇祯。

  不过当然,这种事情大家可没敢说出来,毕竟说出来就是大不敬了!

  而且对于他们而言,赏赐的银子并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册封的各种爵位。

  发完银子之后,就开始授爵了!

  授爵仪式就在总兵府的前庭举行,这里被布置得庄严肃穆,只不过因为身处于辽东,仪仗什么的也不齐全,所以只能稍微应付一下了。

  但这爵位可是实打实的!

  只不过封爵这种事情朱慈烺暂时还是没资格的,所以只能由崇祯亲自上了。

  授爵仪式开始后,崇祯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亲自宣读着册封旨意。

  好几个侯爵、伯爵以及子爵、男爵分封下来,这些受封的武将们简直都要乐疯了。

  他们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接过爵位诏书手都在颤抖,更有甚者,激动的眼眶都泛红了。

  毕竟银子这玩意儿花完可就没了,但是爵位这东西只要这辈子不出什么大错,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地位象征。

  现在朱慈烺还没有下旨说爵位不能世袭,所以在他们看来,他们得到的爵位都是可以世袭的。

  想想看,自己只是拼了一次命,结果就换来了子孙后代的世代荣耀和富贵,你说他们怎能不高兴?

  毫无疑问,现在明军的气势达到了空前的高涨。

  如果不是因为之前建奴已经求和了,只要朱慈烺一声令下,这群人就会立刻踏破盛京!

  一切结束后,当天晚上总兵府内灯火辉煌,热闹非凡。

  朱慈烺下诏宴请所有的武将。

  太子爷有请,诸位武将自然不敢推脱,所以全部都来赴宴。

  宴会上灯红酒绿,到处都是一片祥和之情,众人面前的案几上也是摆满了珍馐美馔,一时间酒香四溢,好不快活。

  朱慈烺坐在主位上,身着一套常服,头戴翼善冠,面带微笑的和诸位武将举杯相庆。

  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整个宴会看起来一片和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