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朝中不说都是忠臣良将,也都是一些能办实事的人,总不能人家反对皇帝亲征,朱慈烺就把他们都杀掉吧?
这也太残暴了!
不过这件事情暂时得缓两天,毕竟大明水师那边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来。
对此,朱慈烺并不着急,他对于自己的岳父大人还是很有信心的。
而且他也知道,海上的战争和陆地的战争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是说两支军队拼在一起打一架就完事了。
海上的天气变化莫测,海域又十分广阔,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很多,他不太懂,所以他也不会去随意指点,完全交由郑芝龙和黄蜚全权指挥。
晚上的时候,东宫又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内阁首辅薛国观。
此时此刻,朱慈烺刚吃完晚饭,正和郑小妹东宫在花园里聊天。
听到是薛国观来了,朱慈烺有些不满。
这老家伙,来得真不是时候。
然后拍了拍郑小妹的手说道:
“小妹,你先回去休息吧,本宫去见见这个老家伙。”
郑小妹莞尔一笑。
“那妾身先告退了,殿下忙完正事也早点休息。”
说完,还轻轻挠了一下朱慈烺的手心,随后这才离开了。
朱慈烺心中一阵荡漾,但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压下心中的邪念,随后整理了一下衣服,这才走向正厅。
而薛国观早就在那里等候多时了,手中还捧着一份奏折。
见到朱慈烺,薛国观赶忙行礼:
“老臣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挥挥手示意他起身,随后问道:
“大晚上的,可是有什么要事?”
薛国观连忙道:
“臣确实有要事要禀报太子殿下。”
说完,薛国观便将手中的奏折呈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接过奏折打开一看,发现上面写的是关于盐税和其他各种商税的改革方案。
其中,盐税的改革方案是由他提出来的,剩下的改革方案都是户部尚书和内阁几位大臣商议出来的。
朱慈烺大概查看了一下,还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或许是受到了自己的影响,其他商税的税率也定得比较高,基本上都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看来,内阁也已经猜到了他的心思,索性直接把商税提高到了统一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估计下来的话,以后大明的整体商税绝对超过了四千万两以上。
这对于大明而言,绝对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而薛国观之所以晚上赶来拜见朱慈烺,主要是想让他审阅一下这份商税改革方案,看看是否有需要调整和补充之处。
倘若朱慈烺觉得没什么问题的话,那第二天早朝就可以正式向大臣们宣布,接着下达圣旨了。
要知道,这两天户部和内阁为了这商税改革的事儿,那可真是煞费苦心了。
双方反复研讨、权衡,才总算确定了具体的税收额度。
而做出这样的决定,户部和内阁将要面临的压力都不小。
虽说这商税改革势在必行,可一下子将太祖时期的三十税一全部改成十税二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得事儿。
毕竟范围涉及货物税、营业税、盐税、茶税、矿税、市舶税、通过税。
如此一来,必然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引发他们的强烈不满。
好在之前崇祯给文武百官的俸禄加倍了,这才稍稍缓解了官员们的抵触情绪。
然而,还是有部分官员,尤其是南方的那群官员们肯定还是会强烈抵触的。
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南方的官员与当地商人相互勾结,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如同一张紧密的大网交织在一起。
他们才不在乎崇祯是不是给他们长了俸禄,因为他们压根就不靠俸禄生活。
他们满心只想着怎么能少交点税,或者不交税。
而这次朝廷推行商税改革,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割肉之痛,尤其是食盐方面的改革,更是让南方盐商们瞬间破产。
以前他们凭借食盐垄断,一个个的赚得盆满钵满、富得流油,简直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了。
如今朝廷要彻底改革盐税,瞬间就打破了他们的垄断局面,往后只要符合条件的人都有机会涉足食盐生意,这让他们怎能甘心接受?
到时候,他们肯定会勾结当地的官员闹事儿。
不过,这已经超出内阁的职责范围了,也不是他们该管的事儿。
而是朱慈烺需要去应对的难题。
当然,朱慈烺现在也无暇顾及这些,因为他正忙着全力对付建奴和李自成的威胁,只能等局势平稳之后,再好好整治这些南方的官商。
毕竟这么多年来,这些南方的官员通过走私等非法手段谋取了巨额的不义之财,绝不能轻易放过他们。
好不容易收拢心神之后,朱慈烺这才将奏折合上,然后道:
“这份改革方案没什么问题,本宫很是满意,明日早朝时便向朝臣宣布吧!然后即刻发往全国各处!”
薛国观听到这话,暗自松了口气。
紧接着,正当他准备告辞离开的时候,朱慈烺突然又开口道: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要交代你一下,你得提前做好准备!”
薛国观闻此言,赶忙正色道:
“太子殿下请说!”
朱慈烺直接开口道:
“再过一些时日,父皇要再次御驾亲征,到时候你要帮忙应对一下朝臣们!”
啥?
又要御驾亲征?
薛国观听到这话,脑子差点都要炸了。
不是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咱好端端的待在京城不行吗?为啥总想着往外面跑啊?
崇祯还真把自己当太祖、成祖了啊?
当然,这些话薛国观也只敢在心里吐槽下,可不敢说出来。
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薛国观这才问道:
“敢问太子殿下,陛下这次又要去哪里御驾亲征?”
朱慈烺神色淡然的吐出了两个字:
“辽东!”
薛国观顿时就被震撼到了,刚才好不容易平复的心情再次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本来以为这次又会和之前一样,最多也就是在大明境内折腾一下,他甚至连亲征李自成都想到了,可唯独没有想到亲征辽东!
崇祯这是不要命了吗?
辽东是什么地方?
那是塞外苦寒之力,是大明和建奴的交战之地,稍有不慎,就会再来一次土木堡之变,这是能开玩笑的事情吗?
想到这里,薛国观当下挥动衣袍,就准备下跪。
可没等他跪下,朱慈烺的声音就想了起来。
“别跪!跪也没用,此战涉及大明安危,父皇非去不可,没有任何人劝得了他!”
薛国观听到这话,身子顿时呆愣在了原地,片刻之后只能僵硬的站了起来。
但紧接着,他还是开口道:
“虽是如此,但为人臣子,老臣还是要劝殿下几句,此事万万不可啊!”
“辽东乃是大明和建奴交战之处,若是真出了什么差错,这.这可如何是好?”
此时此刻,薛国观真是后悔今晚来找朱慈烺了,让他知道了这么一个要命的事儿。
而且朱慈烺之所以要把这件事情提前告诉他,就是让他想办法让文武百官们同意这件事。
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吗?
以往皇帝要做什么,他都可以无脑支持。
但现在这可是御驾亲征啊!去的地方还是辽东,他要是在无脑支持的话,那些官员不得把他的脊梁骨戳断啊!
朱慈烺自然也明白薛国观在担心什么,但他却依旧毫不在意,反而开玩笑似的说道:
“本宫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过你且放宽心,事情不会走到那一步的。”
“父皇之所以要御驾亲征,只是为了表明对此战的决心!而且此战本宫早已计划周全,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退一万步说,就算父皇真的被建奴捉了,到时候他也不会和英宗那般贪生怕死,他一定会以身殉国的!”
“如此一来,本宫也会立刻继承大统!”
薛国观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整个人顿时呆愣在了原地,一时间身体都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因为这些话说严重点,简直跟造反没什么区别了
不是
这真是太子能说出来的话?
这真是他能听的话?
正想着,朱慈烺突然起身走了下来,一直走到了薛国观面前,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薛阁老,你是一个聪明人,有些事情你应该也已经看出来了些许端倪,所以本宫也就不瞒你了。”
“这大明,早就已经不是父皇说了算了。”
“整个京城,也早已不在父王的掌握之中了。”
“所以.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朱慈烺这话,就差明着告诉薛国观,自己已经造反成功了.
薛国观不是一个蠢货,相反的,他是一个很精明的聪明人!
再加上之前的各种猜测,他瞬间就明白了所有的事情
这一刻,他只觉得汗流浃背。
要不是他的承受能力够强,现在恐怕早就被吓死了!
过了好一会儿,薛国观这才强行挤出了一丝笑容,然后颤抖的说道:
“殿下放心.臣.臣知道该怎么做了,臣一定会想办法让其他大臣们都支持陛下御驾亲征一事!”
朱慈烺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既如此,那本宫就放心了!”
“果然,大明有薛阁老,实乃大明之幸!”
薛国观嘴角抽了抽,但还是拱手道:
“此乃臣分内之事,殿下廖赞了!”
紧接着,朱慈烺又交代了一些其他事情,这才让薛国观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