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152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这事儿放在谁身上,谁不激动啊!

  特别是他们这群向来只靠俸禄生活的御史们!

  所以说此时此刻,他们的激动完全就是真情流露。

  其他文武百官见到这一幕,也纷纷回过神来,除了一些本来不缺钱的官员还算平静之外,大多数的官员内心也是一阵激动。

  虽然知道这有可能是崇祯为了改革商税做出的妥协,但他们却实打实的得到了好处啊!

  这一举措,必将震惊整个官场!

  于是,其他的官员也都赶紧跪到地上,口中大呼: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真是千古圣君!堪比太祖、成祖啊!”

  “就算唐太宗在世,也比不过陛下分毫啊!陛下真乃千古第一圣君啊!”

  这一刻,在场的所有文武百官全部都跪倒在地,一个个对崇祯感激涕零。

  即便有少数官员内心依旧不满,但在这一片山呼万岁声中,也不敢表露出来,而是乖乖跟着一起叩头谢恩。

  同时暗自感叹崇祯的手段之高明!

  之前大家都以为商税改革就是为了朝廷多收税,所以才有人反对。

  可现在呢?

  朝廷收商税是为了给文武百官们涨俸禄,而且还直接涨一倍!

  总共每年也就收一千五百万两,直接拿出一千万两给文武百官们涨俸禄。

  试问还有谁反对呢?

  谁要是在这个时候反对商税改革,那就是和全天下的文武百官作对!

  走在路上说不定都会被人吐口水,夜里睡觉都不敢闭眼睛,就怕哪个吃不起饭的官员半夜抹了他们的脖子。

  就连六部尚书、几位内阁大臣,同样也是跪在地上直呼陛下圣明。

  说实话,他们也没有料到崇祯会愿意拿出一千万的银子来为文武百官涨俸禄,这完全和崇祯之间的所作所为不符。

  但金口玉言一开,谁都知道这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所以这个时候,什么话都不要说,光是磕头就行了!

  崇祯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山呼万岁,心中难免感到一阵舒坦。

  特别是那一句千古第一圣君,可是让他感觉浑身酥麻!

  想想数月之前,大明叛乱四起、财政入不敷出,连军队的军饷和百官们的俸禄都拿不出来,大有一副亡国之势。

  可仅仅只是过去了两个月,大明不仅补齐了军队的军饷和百官们的俸禄,内帑和国库加起来更是约有一亿五千万两白银!

  除此之外,陕西那边孙传庭正在练兵准备剿灭李自成。

  辽东那边,建奴粮草不济,只需再拖数月便可不战而胜。

  大明内部,虽说依旧天灾不断,但朝廷救灾的事宜却进行的有条不紊,甚至还让灾民们帮忙建造起了新的城池。

  更别提眼下居然还有钱给文武百官们涨俸禄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大明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着。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赫然便是他眼前的这个逆子!

  一时间,崇祯看向朱慈烺的眼神不由得热切了几分。

  因为他知道,这个逆子将来一定会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思绪回转,崇祯收回了心神,这才看向依旧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道:

  “行了,诸位爱卿都起来吧,朕还有事要说。”

  文武百官们听到这话,这才站起身来。

  大多数人眼中还闪烁着泪光,脸上满是感动与欣喜,看起来是真的被感动到了。

  不过想想也是。

  原本拿三千的,以后可以拿九千。

  原本拿六千的,以后可以拿一万八。

  原本拿一万的,以后可以拿三万。

  谁又能不高兴呢?

  遇到这种好事儿,今晚怎么着也得去喝上几杯庆祝一下。

  等到朝堂安静下来之后,崇祯接着说道:

  “即日起,朕就会把涨俸禄的圣旨下发到两京十三省,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实施,要看大明两京十三省里哪个省份最先把商税改革的事情办好。”

  “总而言之,哪个省份先完成商税改革,下个月就给这个省份的官员发双倍的俸禄。”

  文武百官们听到这话,自然没什么意见。

  毕竟涨俸禄这件事情就是建立在商税改革之上的,要是连商税改革都无法实施,那还有什么资格要求双倍俸禄啊?

  一时间,众臣纷纷拱手道:

  “陛下圣明,理当如此!”

  眼见无人反对,崇祯突然喊道:

  “户部尚书何在?”

  户部尚书倪元璐听闻传唤,急忙站了出来。

  “回禀陛下,臣在!”

  崇祯道:

  “从今日起,成立大明税务局,由户部掌管,此部门专职收取天下商税。”

  “此外,为确保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从锦衣卫、京营、腾骧五卫中挑选士兵组建一支专职收税的军队,名为大明税务军。”

  “大明税务军只负责收取商税,暂时也由户部掌管。”

  “至于具体该怎么实施,之后与太子商议即刻!”

  文武百官听到这话,顿时哗然。

  倪元璐更是一脸震惊,心中惊恐万分。

  要知道从古至今,户部向来和军队毫无关联,如今皇上这突如其来的旨意,居然直接让户部有了军权,这简直就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

  但见崇祯神色坚决,倪元璐深知圣意难违,也不敢说些什么,只能领命道:

  “臣谨遵圣命。”

  其他人还想要说些什么,但这个时候崇祯已经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了。

  随即,站在崇祯身边的王承恩喊道:

  “退朝!”

  这句话,硬生生把那些人想要说的话给逼了回去。

  就这样,回到京城之后的第一次早朝就这么结束了。

  早朝结束后,朱慈烺没有马上回东宫,而是去了一趟火器研究院。

  见到毕懋康后,和毕懋康聊了几句,然后又去查看了一下燧发枪的生产情况。

  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燧发枪的产量已经提高到每天五百把了,现在已经生产了差不多两万把。

  这两万把燧发枪优先装备给关宁铁骑和腾骧五卫,然后是京营和其他边军。

  毕文轩那边,因为最近灾民增加,需要大量的消毒物品,所以他最近的精力都放在了香皂、酒精之类的消毒用品上。

  至于朱慈烺想要的热气球,恐怕还要再等一段时间了。

  不过朱慈烺也不在乎,毕竟灾民的安全远比热气球更加重要。

  除此之外,汤若望也没有让朱慈烺失望,在宋应星的配和下,他们再次改良了大明原有的火炮,不管是威力还是距离,都有了显著提高。

  总的来说,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着。

  回到东宫后,朱慈烺闲来无事召见了夏德武,想了解一下京城如今的物价。

  见到夏德武,不等他行礼,朱慈烺便开口问道:

  “这一月以来,京城的粮价如何?”

  夏德武恭敬的回答道:

  “回禀太子殿下,现在京城的粮价还算稳定,还是三两银子一石,和您离开京城之前一般无二。”

  朱慈烺点了点头,又问道:

  “之前本宫让你把粮食卖给那些想囤粮的商家,你卖了多少给他们?”

  夏德武听到这话,突然笑着回答道:

  “回禀太子殿下,臣把五百万石粮食全部都卖给他们了!”

  什么?

  闻听此言,朱慈烺心中当下便是一惊。

  虽说之前他确实说过要是这群商人能吃下的话,就把这五百万石粮食全部卖给他们。

  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商人居然真的能吃下五百万石粮食。

  要知道京城目前的粮价是三两银子一石,五百万石粮食那可就是整整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啊!

  这群商人真的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来?

  不得不说,这还真是超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第138章 没办法,都怪崇祯给的太多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再次开口道:

  “这么说,那五百万石粮食真卖了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夏德武笑着回答:

  “回禀太子殿下,确实是这样!而且这一千五百万两白银,臣已经送到东宫的后仓了。”

  朱慈烺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心里突然觉得有些好笑。

  因为要是把这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算上的话,他现在能够调动的银子已经多达一亿四千万两!

  这还不算之前拨给户部的三千万两。

  他现在的钱,多得都不知道该怎么花了!

  而这些钱当中,大部分都是八大皇商、勋贵以及文官集团贡献出来的。

  看吧!

  大明并不是没有银子,只是崇祯不知道该从哪里去找罢了。

  回过神来之后,朱慈烺马上派人去查户部目前的粮食储备情况。

  得到确切消息后,他暗自松了一口气。

  户部现在的粮食储备,还够整个京城以及那三十万灾民吃四个月。

  而海外的粮食大概两个月后就能运到,不仅如此,三个月后番薯和土豆也能成熟,再加上夏天要征收的粮税,目前在粮食方面暂时不用担心。

  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朱慈烺还打算免除今年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一带的税收。

  在这期间,夏德武一直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没有离开。

  只是因为朱慈烺没有让他走。

  就在这时,朱慈烺抬头看着夏德武,又问道:

  “你说说,之前那些买了粮食的商人难道不着急吗?他们就不怕粮食砸在手里卖不出去?”

  “毕竟粮食这东西也不能存放太久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