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他们连夜整顿军队,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浩浩荡荡地朝着水泊梁山进发。
一路上,喊杀声震天,军旗飘扬,并且刚好在半路上‘遇到’了李青山率领的部队,随后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生死决战’。
于是乎,就在当天,一则消息就传遍了半个山东:
那就是朝廷派来的军队一路上势如破竹,大破李青山率领的反贼。
杀敌八千后,李青山不敌,选择了归降朝廷!
整场战争,仅仅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
就这样,朝廷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彻底剿灭了拥有三万人的李青山!
很明显,这就是朱慈烺说的那场大戏了!
而之所以非要演这场戏,一来可以向百姓展示朝廷的威严和军队的强大,让百姓们知道朝廷有能力保护他们。
二来也能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有所忌惮,不敢轻易效仿李青山等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
而实际上,这场看似激烈的战役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只有几个倒霉蛋跑得太快摔断了腿。
总而言之,当天下午,朝廷的军队就兵不血刃地接管了整个梁山泊,一切都进行得异常顺利。
仿佛这里本来就是他们的地盘一样。
几天之后,崇祯终于抵达了山东济南。
而此时此刻,朱慈烺早就带着李青山、艾双双、王邻臣在这里等着崇祯的到来了。
当得知这一切之后,崇祯简直都傻眼了!
不是
朕这才刚到山东,这逆子怎么就把反贼给平定了?
不管怎么说,这总归是一件好事儿。
朱慈烺心里清楚,以崇祯这暴脾气,一上头保不准会干出什么离谱事儿。
于是,他先是让李青山几人在外面候着,自己则先去找崇祯打个招呼。
见到崇祯,朱慈烺随即提醒道:
“父皇,之前咱们可都说好了,不杀他们,儿臣已经答应李青山让他当山东漕运参将,你等会千万别乱来!”
崇祯一听这话,鼻子里“哼”了一声,满脸不耐烦地从旁边锦衣卫手里夺过一条极为粗壮的皮鞭。
然后冷笑道:
“你放心,朕说过的话,自然算数!”
朱慈烺这才微微松了口气,不过看到崇祯手中的皮鞭,他还是不由得暗自为李青山等人捏了把汗。
这么粗的皮鞭,也不知道崇祯是从哪里找到的?
随即,朱慈烺扭头冲方正化使了个眼色,示意让李青山他们进来。
片刻之间,李青山三人就颤颤巍巍的地走了进来,三人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但此时此刻却是惧怕到了极点,脚步都变得虚浮了起来。
紧接着抬头一瞧,就看到一个身穿龙袍的中年男子正黑着脸,手里还挥舞着一条皮鞭。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三人顿时吓得腿都软了,“扑通”一声就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他们倒不是被这皮鞭给吓到了,而是被崇祯身上的气势给吓到了。
李青山连声音都变了调,哆哆嗦嗦地喊道:
“罪臣.罪臣李青山叩见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另外两人也跟着附和,同时把脑袋磕在地上邦邦响,身子抖得跟筛糠似的。
毕竟此时此刻,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可是掌握着所有人生杀大权的皇帝啊!
他们能不怕吗?
崇祯帝眼睛一瞪,怒气冲冲地指着李青山骂道:
“好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竟敢起兵造反!还敢把朕和宋徽宗那亡国之君扯到一块儿,朕真想一刀剁了你们!”
“要不是太子拦着,你们的脑袋早就搬家了!”
李青山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赶紧把身子伏得更低,战战兢兢地说:
“罪臣知道错了,罪臣罪该万死,求皇帝陛下责罚。”
李青山心里明白,这一顿打怕是免不了了,另外两人也吓得紧闭双眼,等着挨罚。
反正只要不打死他们,那他们都是血赚!
第135章 昏君啊!居然敢收我们的税,大明这是要亡了!
崇祯拿着皮鞭,大步走到李青山跟前,随后高高扬起皮鞭,仿佛下一刻就要将李青山抽个皮开肉绽。
可就在要抽下去的瞬间,不知为何,崇祯的动作却突然顿住了。
过了一会儿,崇祯便好似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没了刚才的气势。
哎!
他先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又把皮鞭扔到一边,这才摇头说道:
“罢了罢了!朕要是真打了你,不就等于承认那本破小说能决定大明的国运了?”
“真是荒唐!朕可不是宋徽宗那个亡国之君!”
“此事就此揭过,朕不再追究了!”
“只要你们以后好好为朝廷办事就行了!”
“太子之前答应你们的事,朕也认了,你们都滚吧!”
李青山等人一听这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一下后,立马感恩戴德地高呼:
“罪臣李青山多谢陛下!多谢太子殿下!臣等以后一定洗心革面,死心塌地为朝廷效力!”
说完这话,三人如获大赦,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这一趟虽说没挨揍,可他们也吓得够呛,后背的衣服都被冷汗湿透了,就跟刚从鬼门关溜达了一圈回来似的。
朱慈烺站在一旁,看着崇祯就这么放过了李青山他们,心里也挺意外的。
要知道他之前还特意找了大夫,就等着给李青山他们治伤呢。
结果没想到崇祯居然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们。
就在这时,崇祯突然转过头,瞬间就看到了朱慈烺那惊讶的表情。
这顿时让崇祯火冒三丈,大声质问道:
“怎么?在你眼里,朕就是个不分轻重缓急的昏君?”
朱慈烺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弄得有点尴尬,他挠了挠头,赶紧转移话题说:
“父皇,您先消消气,看看这个。”
说着,朱慈烺就把这几天绞尽脑汁写出来的税收方案递了上去。
崇祯帝接过折子,随便看了几眼,脸色瞬间就变了,随后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等等.你把商税提高到十税二就算了,怎么还打算把这十税二全收归国库?”
“朕问你,这钱谁去收?中间的损耗又是多少?又该由谁来承担?你可别瞎胡闹!”
在崇祯看来,就算真把商税提高到十税二,那么中间肯定有一半的损耗和运输成本,这么一算的话,最终能收到国库的能有十税一就不错了。
可朱慈烺居然打算把这十税二全部收缴到国库,就在他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真要这么执行的话,就像他之前说的那样,最终底层官吏收取的税收肯定会达到十税四或者十税五!
这么重的税,商人还不得造反啊!
朱慈烺则是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父皇,你先别着急,听儿臣给你解释。”
“大明的商税朝廷本来就一直在收取,这次不过是稍微提高了些,根本不用额外再加派人手。”
“只要一道圣旨,下面的人自然就会去办。”
“还有,以后货物都统一折成白银收税,价格方面交由户部每个月根据地方、市场情况定价就行。”
“为了防止胡乱定价的行为,每个收税的关口都必须派人监督!”
“对于那些交完税的商人,则发放一张完税证明,只有这张证明货物才可以进行售卖。”
“没交税的货物,坚决不准进入市场,一旦查到,直接没收!”
“另外,儿臣想再组建一支专门收税的军队,就从京营、锦衣卫和腾骧五卫中挑选。”
“他们的职责主要有三方面。”
“一方面是保护那些已经纳完税的商人们不在被官吏额外收税。”
“一方面是针对那些想要偷税漏税的奸商,一旦发现有偷税漏税的情况,这支军队可以直接采取武力措施!”
“还有一方面则是监督各个关口收税的官吏,防止他们贪污税款!”
“除此之外,为了能更好的掌握这支军队,他们的军饷直接由内帑派发!”
“这样的话,这支军队就始终掌握在我们手里。”
“等回到京城,就把商税从户部分离出来,成立大明税务局,主管收取整个天下的商税!”
“以后看情况也可以把田税也并入大明税务局。”
“对了,儿臣连圣旨都给拟好了,你要是觉得没什么问题,等会就可以下发到大明各地了!”
朱慈烺一边说着,一边又从方正化手里接过早已准备好的圣旨递给了崇祯。
这一连串的行为,顿时让崇祯气的脸上一阵白一阵红。
他还没消化完朱慈烺刚才说的那些话呢,结果朱慈烺连圣旨都准备好了?
这不就是先斩后奏吗?
他看不看的,有那么重要吗?
最终,崇祯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
“拿走!朕不想看!你想怎么办都随你!反正朕也拿你没办法!”
朱慈烺听到这话,笑着说:
“既如此,那儿臣这就去安排了!”
说完,他行了个礼,转身就离开了。
当天下午,数百名队伍从山东出发,带着一道道关于改革商税的圣旨直奔大明各处。
没几天,关于税收改革的圣旨就传到了漕运的各个关卡以及山东各地。
于是乎,从第二天开始,就有当地的官员、地主、士绅陆陆续续地来找崇祯,一个个哭天抹泪地抗议改革商税这事儿。
要知道以前他们都是通过一些手段不交税的!
可现在朝廷的这道圣旨直接把他们的路给堵死了,不交都不行。
因为不交的话,他们的货物压根没法进行运输,就算偷摸着运送出去,没有完税证明也没法进行售卖,反而会被军队没收。
这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天塌了!
消息传到南方后,那些南方的商人、士绅、以及官员们更是组团来找崇祯抗议。
光是这几天,来找崇祯抗议商税的人就高达六百多人!
崇祯所在的巡抚衙门,每天都跪着一大群抗税的人!
一个个哭爹喊娘的,好像死了爹妈一样!
这时候,朱慈烺可算明白带着崇祯来山东的好处了,要是没有崇祯在前面顶着,这些人都得把他给烦死。
崇祯当然不可能什么人都见,但也不能一个都不见,所以每天都会挑选一些人觐见。
这些人来了就七嘴八舌地说什么商税三十税一是太祖爷定的规矩,无论如何不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