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128章

作者:请叫我小九哥

  “历朝历代,朝廷对于哄抬物价的处罚确实都很严重,但是这些商人们早已有了他们的应对之策!”

  “他们会把收到粮食分开隐藏到多个地方,然后等到灾荒来临的时候,他们也会按照官府的定价进行售卖,但每次只售卖很少的一部分。”

  “但这种数量肯定是不够的,这个时候朝廷为了百姓能够吃得起饭,肯定会要求他们售卖更多的粮食。”

  “而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故意展示自己的其中一个粮仓,证明自己也没有太多的粮食了。”

  “朝廷一看这样,自然也就没了办法。”

  “再然后,就会有人提议他们愿意从其他地方高价买来一些粮食运来售卖,只是价钱方面也要高一些。”

  “朝廷这个时候为了能够稳定局势,自然也就答应下来了。”

  “最后,他们只要随便从城外拉几车粮食进来做做样子,就可以把他们之前积攒下来的粮食全部洗白,然后统一高价售卖!”

  “如此一来,就算是朝廷也拿他们毫无办法!”

  朱慈烺听到这些话,一时间有些无语。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帮商人居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高价卖粮。

  而且夏德武说的也没错,真要这样的话,朝廷还真的拿他们没办法。

  因为到最后,基本上就是朝廷求着他们卖高价粮了.

  一时间,朱慈烺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要想一个办法解决掉这件事情!

  眼见如此,夏德武和张世泽也不敢说话,只能静静的站在那里。

  片刻之后,朱慈烺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看向夏德武问道:

  “你刚刚说这些人最近都在大量囤积粮食?”

  夏德武点了点头。

  “没错!”

  “他们是以多少钱收购粮食的?”

  朱慈烺继续问道。

  “据臣了解,大概都在三两银子左右。”

  朱慈烺听到这话,突然笑了起来。

  就在夏德武和张世泽有些懵逼的时候,朱慈烺继续开口道:

  “本宫刚从福建那边运过来了一批粮食,大约有五百万石,本宫想把这批粮食交给你去卖。”

  不用想,朱慈烺说的肯定就是之前郑芝龙答应的那五百万石粮食,这些粮食昨天刚到京城。

  夏德武闻听此言先是一愣,随后有些恍然大悟的说道:

  “太子殿下,您是想要臣用低于市场价的价钱卖掉这批粮食,用来稳定京城的粮价吗?”

  一旁的张世泽听到这话,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要是把这五百万石粮食进行低价售卖的话,确实可以稳定京城内的粮价。

  然而接下来,朱慈烺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本宫不是让你把这五百万石粮食低价卖出,相反的,本宫是想让你把这五百万石粮食高价卖给那些想要囤积粮食的商人们。”

  啊?????

  啊?????

  听到这话的一瞬间,夏德武和张世泽都愣住了。

  他们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了朱慈烺,完全搞不懂朱慈烺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种情况下,不是应该拿出大量的粮食冲击市场,然后想办法降低粮价吗?

  怎么还要把这些粮食高价卖给那些商人?

  这样一来他们的粮食越存越多,而市面上的粮食越来越少,那岂不是将来粮食什么价都是他们说了算?

  看到夏德武和张世泽一脸懵逼的样子,朱慈烺也不再隐瞒了。

  他解释道:

  “实话告诉你们,不久之前,本宫已经下令,让大明的水师从海外收购粮食运往大明。”

  “海外的粮食比大明便宜数倍,这些粮食大概三个月之后就会运到,而且源源不断。”

  “有了这些粮食,大明目前的灾荒基本上都可以解决。”

  “而且京城之中目前储备的粮食也足够整个京城的人吃上一年之久,就算加上那些灾民,也能吃上七八个月。”

  “除此之外,再过三个月夏粮就该到了,这也就是说,京城目前根本不缺粮食。”

  “但这件事情是国家机密,外人并不知道,那些商人自然也不知道,所以他们才会误以为京城很缺粮食。”

  “既然如此,那本宫就不妨坑他们一把。”

  “他们不是想高价囤积粮食吗?本宫满足他们!他们要多少就给他们多少!”

  “等到夏粮和海外的粮食运到大明来,你说这群商人慌不慌?”

  听完了朱慈烺的话,夏德武和张世泽瞬间懵逼。

  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朱慈烺居然早就准备了后手!

  这样一来的话,那些高价囤粮的商人们恐怕要破产了.

  毕竟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大明居然会直接从海外购买粮食运往大明

  等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为了少亏点钱,一定会低价抛售粮食。

  到时候粮价自然也就稳定了,甚至粮价很有可能比之前还要低。

  不得不说,这个办法真是太妙了!

  想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两人随即满脸钦佩的拱手道:

  “太子殿下圣明!臣心悦诚服!”

  事实上关于赈灾,朱慈烺也从后世的某一本明朝小说中看过一个颇为有用的办法。

  那就是不用商人们自己提出粮食涨价,朝廷方面直接宣布粮食涨价,最好是把价格提高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然后把粮食涨价的消息告诉更多的商人,甚至是传到全国各地。

  这样的话,全国各地的商人们就会源源不断地将粮食运往受灾的地区,想要赚取高价。

  而等到这个时候,运到灾区的粮食已经多到了无法想象的数量。

  这个时候,粮食的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

  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粮食太多,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但是

  朱慈烺发现这个办法在明朝这个时候是行不通的

  因为第一次使用这个方法赈灾的是宋朝的范仲淹!

  甚至还因此演变成了一个典故,叫‘以智赈灾’!

  不客气地说,只要读过书的,基本上都知道这个典故,也知道这种赈灾的办法。

  而大明的商人们大多数都是读过书的

  所以说,要是有谁真的在明朝用这种办法赈灾,那他的脑子肯定有什么问题!

  再者说,大明现在不只是一个地方闹灾荒,而是全国各地都闹灾荒。

  那些商人们选择的余地实在太多了。

  就算他们把大量的粮食运到了京城,结果一看到京城的粮食价格太低,他们也可以把粮食直接运到其他地方去发横财。

  所以,朱慈烺只能采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对付这些想要发国难财的商人们。

  那就是撑死他们!

  总而言之,无论这些商人们想要多少粮食,朱慈烺都会卖给他们,直到把他们彻底撑爆!

  等到他们再也拿不出钱来购买粮食的时候,朱慈烺就会利用大明日报告诉所有人,从海外购买的粮食马上就要到了。

  到时候,这些高价屯粮的商人们为了不破产,肯定会大量抛售他们之前囤积的粮食。

  京城的粮价自然也就稳定下来了。

  什么?

  你说他们可以带着粮食去其他地方高价售卖?

  拜托!

  真当锦衣卫是吃干饭的啊!

  他们要是敢有这个想法,不等他们开始行动,锦衣卫就会立刻抄家!

  京城的粮食,只能待在京城里!

  除此之外,在这次谋划中,朱慈烺还能再赚一大笔银子,毕竟这五百万石粮食可都是老丈人送的。

  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要是全部卖掉的话,足足能赚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何乐而不为呢?

  思绪回转,朱慈烺又看向夏德武道:

  “就按本宫刚才说的去办吧!”

  “你最好不要亲自出面,派一些信得过的人去联系一下那些想要囤积粮食的商人,他们想要多少粮食就给他们多少粮食。”

  “他们要是能把这五百万石的粮食全部吃下,也都给他们。”

  “不够的话,本宫就调用太仓里面的粮食卖给他们。”

  “总而言之,他们买的粮食越多,对我们越好!”

  “另外,这件事情只有本宫和你们二人知晓,切不可告诉其他任何人!”

  夏德武和张世泽听到这话,赶忙拱手道:

  “臣遵命!”

  “那臣这就去办。”

  可就在这时,朱慈烺又道:

  “张世泽,你先别走。”

  张世泽闻言点了点头,夏德武则是离开了。

  等到夏德武离开之后,张世泽这才开口问道:

  “太子殿下,还有何事?”

  朱慈烺淡淡的问道:

  “朝廷里的那些勋贵们在京城中都有不少商铺吧?”

  张世泽听到这话心中一惊,还以为朱慈烺又要对勋贵们下手。

  但紧接着,他还是老实回答道:

  “没错,勋贵门在京城传承了两百多年,产业和商铺自然也遍布各行各业。”

  “就算之前主动交了些银子,但他们的家产还是颇丰的。”

  说这话的时候,张世泽的额头都在冒汗。

  他实在害怕朱慈烺再对勋贵们来一次清洗。

  然而朱慈烺听到这话却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淡然的点了点头,随后继续说道:

  “你找个时间,把他们聚到一起吃个饭、喝个花酒什么的。”

  “然后再劝劝他们,就说最近一段时间,大明正值多事之秋,让他们别捣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