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206章

作者:无垠石

  就这样,局势逐渐发生了逆转。原本是唐军主动出击、频频得手,而现在却转变成了靺鞨一方组织起大规模的围剿行动。

  此演变成了如今的对峙。

  薛仁贵深知敌我力量悬殊巨大,自己这边仅有区区数百名唐军将士,若要从正面强行冲击敌阵,无疑是以卵击石。

  因此,他故布疑阵。独自一人手持长枪出来迎战,让靺鞨的将领摸不清意图。

  “嗖!”

  随着一声尖锐的破空之音响起,整个战场仿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所震慑。

  只见薛仁贵稳稳地松开弓弦,眼神专注而凌厉盯着对面。

  一支利箭如闪电般飞射而出,速度快得惊人,以至于人们只能听到那刺耳的破空声,却根本无法看清箭矢飞行的轨迹。

  此时,位于前军的那些军卒们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

  紧接着,他们的耳边就再次传来了一声沉闷的巨响。

  众人惊愕地低头望去,只见靺鞨军中的一员将领竟然已经直直地从马上坠落下来。

  那将领的身躯重重地砸在了雪地上,溅起一片雪花和尘土。

  与此同时,一股殷红的鲜血迅速流淌开来,眨眼间便将洁白的雪地染成了触目惊心的红色。

  擒贼先擒王。

  薛仁贵专门瞄准对方的将领放箭,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瓦解敌人的士气。

  靺鞨骑兵不是没有想过要反击,但是他们所射出的箭矢,连薛仁贵的一半距离都不到。

  面对如此恐怖的箭术,原本还气势汹汹的靺鞨骑兵们顿时变得惊慌失措起来。

  越来越多的领头将领开始下意识地向后退缩,再也不敢像之前那样站在显眼的位置上耀武扬威了。

  毫无疑问,这样的情况对于靺鞨军队的士气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而致命的打击。

  不多时,只见靺鞨那密密麻麻的骑兵军阵之中,竟如同潮水般向两侧分开,让出了一条宽阔的通道来。

  “敌将,休要再暗箭伤人,有种便与我堂堂正正地一战!”

  紧接着,一名身材魁梧、满脸凶悍之色的靺鞨勇士从通道中疾驰而出。他手中紧握着一杆寒光闪闪的战枪,口中不断发出震天的咆哮,气势汹汹的朝薛仁贵冲去。

  一军之众自然不可能轻易被薛仁贵一人所吓退。

  面对来犯之敌,薛仁贵却显得异常镇定自若。只见他右手轻轻一挥,便将那张威力惊人的宝弓稳稳地别在了马鞍之上。

  做完这个动作后,他竟然就这样静静地端坐在马背上,仿佛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似的,再也没有其他更多的举动了。

  看到薛仁贵这般反应,那名靺鞨骑士不禁大骂道:“好个狂妄的家伙,竟敢如此轻视于我,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话虽如此,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是难以抑制地涌起一股兴奋之情。

  原本他还有些担心眼前这位唐将会有什么厉害的手段,毕竟能在万军之中取敌首级之人绝非等闲之辈。

  但此刻看来,对方似乎只是擅长射箭罢了,对于真正的战阵之道恐怕并不精通。

  要知道,无论是单人对决还是军团冲锋,骑兵最为重要的便是依靠战马的冲击力。而他现在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冲锋,不仅是独自一人在战斗,更是充分利用了马匹狂奔时所产生的强大惯性力量。

  这一击之下所蕴含的力量,相较于在平地上单纯挥舞兵器可要大出三四倍不止。

  狂风呼啸而过,一道寒光骤然破空而出,一柄长枪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刺而来,目标正是薛仁贵的面门!

  然而,令人震惊的场景并没有发生——想象中的脑浆迸裂、血花四溅并未出现。

  相反,那锋利无比的枪尖在距离薛仁贵额头仅仅半寸之遥时,戛然而止!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犹如一幅震撼人心的画卷,深深烙印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眼眸深处。

  众人皆瞠目结舌地望着眼前的景象,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

  只见薛仁贵面色沉静如水,他的右手稳稳地握住了那柄来势汹汹的长枪,就像是铁钳夹住了猎物一般,任凭对方如何挣扎发力,也无法让长枪再前进分毫。

  要知道,这可是一人一马全力冲刺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但薛仁贵却仅凭一只手臂便轻而易举地将其遏制住了,如此神力简直匪夷所思!

  那些亲眼目睹这一切的靺鞨骑兵们,心中不约而同地闪过了一个极其荒唐的念头:“这……这还是人吗?”

  他们作为常年生活在马匹背上的民族,对于骑士冲锋的威力自然再清楚不过了。

  这种程度的冲击力,即便是身强力壮的勇士恐怕也要避其锋芒,又怎会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正面抗衡呢?

  可此刻,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薛仁贵的双眸突然爆射出两道凛冽的杀意,宛如实质一般摄人心魄。他握着长枪的右手猛地一用力,只听得一声闷哼响起,那名原本气势汹汹的靺鞨骑士竟然连同手中的长枪一起,被硬生生地扯到了近前!

  紧接着,薛仁贵的左手迅速探出,如同闪电般抓住了那名靺鞨骑兵的衣领。

  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居然就这样毫不费力地将这名身材魁梧的靺鞨骑兵像拎小鸡一样提了起来!

  要知道,这名被提起的靺鞨骑兵可不是普通角色,而是在众多靺鞨骑兵中都堪称佼佼者的猛士。

  如今,却被薛仁贵赤手空拳生擒住了。

  “砰”

  薛仁贵怒目圆睁,双臂肌肉虬结,青筋暴起,他用尽全身力气猛地一挥,那名靺鞨骑兵如断了线的风筝般被狠狠砸落在地。

  只见那靺鞨骑兵重重摔在坚硬冰冷的地面上,发出一阵沉闷的声响。

  他的嘴角瞬间溢出汩汩鲜血,如泉涌般流淌而下,染红了身下的皑皑白雪。

  遭受如此重创,这靺鞨骑兵已然失去了战斗能力,只能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

  就在这时,薛仁贵口中突然爆发出一声怒吼:“杀!”

  这声怒吼如同惊雷炸响,伴随着吼声,他右手急速挥动,手中的战枪拔地而出,如带起凌厉的风声和漫天飞舞的雪渣,直直朝着敌人冲杀而去。

  此刻的薛仁贵身着一袭洁白如雪的战袍,胯下战马嘶鸣,马蹄踏破冰雪。

  他孤身一人,手持长枪,冲向敌军阵营,那身姿矫健如龙,气势磅礴似海。

  面对眼前成千上万的靺鞨骑兵,他毫无惧色,勇往直前。

  此情此景,不仅让那些靺鞨骑兵们惊呆了,就连隐藏在暗处的唐军军士们也都瞠目结舌,不知所措。

  然而,在短暂的惊愕之后,他们心中涌起一股对薛仁贵无畏勇气的深深敬佩与感动之情。

  于是,这些唐军军士们纷纷扬起背上覆盖的厚厚白雪,从藏身之处一跃而起。

  虽然唐军人数不过区区数百,但由于分散得极为广泛,远远望去,仿佛四面八方皆是唐军,给人一种铺天盖地、无穷无尽的感觉,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浩大的声势。

  “杀啊!立下赫赫战功!”

  随着一声声激昂的呼喊,唐军军士们迅速翻身跃上战马,挥舞着手中寒光闪闪的兵刃,如潮水般向着靺鞨骑兵冲杀过去。

  一时间,喊杀声、马鸣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原野上。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尽是飘扬的唐军旗帜,猎猎作响。

  “有埋伏,撤退!”

  靺鞨骑兵们本来就被薛仁贵的气势所迫,加上唐军的暴起,前无战心。

  刹那之间,在得到了将领的命令后,靺鞨骑兵们,均齐齐掉头逃离。

  一人逐万骑。

  场面何其震撼。

  天空之下,一袭白衣,单枪匹马,追击万军。

  气势何其浩瀚。

  但是,这比起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来说,显然还是差了点意思。

  这一日,靺鞨雪地被鲜血染成了一片猩红之色。

  放眼望去,整个战场呈现出一种令人触目惊心的景象,那是一场毫无悬念、完全压倒性的单方面屠杀!

  唐军的旗帜所到之处,靺鞨骑兵们纷纷毫不犹豫地主动放下手中的武器,并俯身跪地投降。

  就这样,这场战役唐军是以近乎于零伤亡的微小代价,成功地将靺鞨各个部落联合起来的重兵集团一举歼灭殆尽。

  夜晚。

  在一个靺鞨部落里,薛仁贵正悠然自得地坐在营帐之中,大口咀嚼着美味可口的羊肉。而他身旁,则站着几名向其汇报战况的手下将士。

  “启禀薛统领,此役,我军共歼灭敌军两千余人,俘虏敌方战将多达三千余人,此外还缴获了整整十万头牛羊!”

  其中一名将领恭恭敬敬地说道。

  听到这个消息后,薛仁贵微微点了点头,但表情依旧显得十分淡定从容。

  然而就在这时,帐内另一名较为年轻的军领突然开口道:

  “薛将军,眼下咱们虽然取得了大胜,可战俘数量实在太多了,而我军只有数百名士兵而已。若是稍有不慎,恐怕这些战俘就会趁机造反反噬,届时后果不堪设想。”

  此小将是新罗人,名为金法敏,是随德善女皇来辽东的亲卫将领,也是属于新罗皇室的嫡系。

  如果没有李承乾的蝴蝶效应,他是新罗下二代的帝皇,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武王。

  但是如今,他也只是薛仁贵手底下的一偏将。

  不过,其见识和智谋,并未改变。

  薛仁贵也不由放下了手中的羊腿,面色变得凝重了几分。

  他又岂能会不知。

  “你既然知道忧患所在,想必也有解法了,这事便交于你去做了。”

  薛仁贵看向金法敏,微微点头,其意再明显不过了。

  自古以来,面对战俘多的问题,无外乎,均是坑杀之。

  薛仁贵可也不是什么善人。

  世人均知,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事迹。

  而然,那因此投降了的铁勒十数万军士的结局,却鲜为人知。

  无一例外,全部被薛仁贵下令坑杀掉了。

第252章 李世民驾崩消息传来,李承乾的反应

  坑杀敌军,实乃最为妥善且高效之处置手段。

  自古以来,兵戎相见即为血腥杀戮之事。

  故而,对于兵之道,不可轻率论及,畏兵如虎,足见世道的残酷无情。

  “此外,需留下一支队伍,负责管理牲畜,并与辽东保持紧密联系,源源不断地将物资转运过去。其余众人,则休整三日,而后继续向深处挺进。”

  薛仁贵目光扫视着在场的其余几位将领。

  此时的他,心中所想唯有效仿昔日冠军侯霍去病之壮举,勇往直前,深入敌境,一举击破并斩杀靺鞨王庭。

  “遵命!”

  数名将领齐声应道,随后各自依令行事,有条不紊地退下。

  经过多日的征战,薛仁贵凭借自身超凡的勇武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赢得了全军将士们由衷的敬意。

  四道的军士,无一不对薛仁贵心悦诚服,对他的统领深信不疑。

  ……

  辽东城中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一匹快马如闪电般疾驰而过,马上的骑士高声呼喊:“急报,急报!”

  那激昂的嗓音瞬间传遍整个街道,引得沿途的几名行人匆忙避让。

  “太子殿下,有八百封加急信件送达!”

  百家学堂内,武行神色匆匆地手持一封信件,一路狂奔至李承乾跟前,然后恭恭敬敬地将信件呈递上去,双手微微颤抖着,可能是因为走的太急,也可能是因为信件内容。

  对此,李承乾仿若未闻一般,他整个人如同雕塑般伫立原地,全部的心神和精力都汇聚在了眼前那台气缸之上。

  确切地说,这可不是普通的气缸,而是一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蒸汽机!

  只见蒸汽机正呼呼地冒着滚滚热气,犹如一头咆哮的钢铁巨兽。

  而其左右两侧的铁轮,则像是不知疲倦的舞动,不停地来回旋转着,带起一阵又一阵的疾风。

  历经数月的艰难攻关,无数次的失败后,他们终于成功地突破了技术瓶颈,将蒸汽机的核心部件——气缸给制造了出来。

  此时此刻,在李承乾的眼中,世间再无其他事物能与之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