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190章

作者:无垠石

  对于李世民而言,既不能将他们赶尽杀绝,以免引起更大的动荡。

  但同时,也绝对不会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放过他们。

  不能打死,但也会让其活不好。

  “天可汗息怒,我不是这个意思!”

  阿布思这个草原枭雄,如今也只有瑟瑟发抖于李世民的天威之下。

第239章 拔灼起舞助兴,终归唐土

  “好了,都起来吧!”

  李世民威严的声音响起,仿佛一道赦令,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寂。

  “朕均未有怪罪你们之意。”

  他的语气平缓,但其中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对于气场的拿捏和掌控,李世民可谓是得心应手。

  他那王者之气,即使只是简简单单地坐在那里,也能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威压。

  龙威依在。

  “多谢天可汗陛下!”

  阿布思连忙起身,恭敬地说道。他小心翼翼地静立于一旁,与一同前来的各部酋首都如出一辙,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生怕自己稍有不慎便会再次引得这位圣人龙颜大怒。

  此时的大殿一片静谧,落针可闻。然而,就在这鸦雀无声之中,忽然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哗!”

  虽然只是一点极其细微的声响,但在这安静得可怕的环境里,却显得格外刺耳。众人纷纷循声望去。

  只见李世民稳稳地站起身来,他身姿渐渐挺拔起来,如山岳般巍峨耸立着。

  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薛延陀可汗拔灼不事大国,暴虐无道,不能与奴等为主,自取败死,奴等各部落,不应从薛延陀而去,归命于朕,北地之境,设官司,养欲奴等。”

  “薛延陀不复,既已往昔,以免祸起萧墙,漠北诸部皆入唐土,并为州道,皆为唐臣,各民族如一。”

  “尔等诸部首领,可有异议?”

  李世民俯视而下,宣布了政令他。

  这不是在商量,而是在通知草原各部。

  这次,他不会再对漠北之地不加以理会。

  虽然食之无味。

  但并入唐土,起码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减少边疆之患。

  一众部族首领,面面相觑。

  这在他们的意料之外,但亦是在情理之中。

  他们投诚,那就要接受李世民这样的条件。

  不然何谓投诚。

  “天可汗心似大海,有容乃大,我等皆无异议。”

  没有过多的犹豫,几大首领纷纷表态。

  在唐军的军势之下,他们也不得不同意,以求的一线生机。

  “既如此,尔等回去之后,传告铁勒百部,半月之后,朕在灵州城中举盟,望之皆到,共论州郡划分。”

  李世民再次开口道。

  灵州会盟,这件影响华夏民族进程的历史大事,还是如期的发生了。

  在真实的历史上。

  也是在贞观二十年(646年),在薛延陀被李勣灭亡之后。

  李世民为了安抚各部,巡查到灵州,与漠北百族盟誓。

  将漠北之地划入大唐版图,促进了各大民族的统一。

  “尊天可汗令!”

  几大部族首领皆是一同躬领命。

  如此一来,他们最担心被唐军屠杀的局面也便没有了。

  “崔敦礼,你将各部酋首带下,好生接待。”

  “苏定方,传令各军,停止对诸部的追杀,全部撤回灵州。”

  李世民接着又陆续下令道。

  战局已定,他也并不担心薛延陀会反悔。

  “诺!”

  几人当即躬身退去。

  大殿之上,反而只剩了拔灼这个罪魁祸首。

  “尉迟敬德,去给拔灼松绑了吧。”

  李世民言道,整个人的气势,也在此时陡然一变,变得宛如是一位慈祥的老者。

  “休要惺惺作态?本汗败则败之,用不了你等的怜悯。”

  作为敌首,拔灼知道自己的下场,肯定是没有活路了。

  索性摆烂。

  打不过李世民,但也能过过嘴瘾。

  “朕何需要怜悯你,其实说来,朕还需要感谢你,我大唐也要感谢你呢。”

  “如果不是你将铁勒百族都集聚在了一起,朕想要将你们一举歼灭,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李世民笑道。

  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屡次为患,未能一举歼灭。

  那是源于其特性。

  游牧,便是四处游走,居无定所。

  纵使如今大唐军力强盛,想要扫除北境的这些游牧民族,也是肯定不可能的。

  每一次出征,消耗的财力人力,都是难以想象。

  举兵攻打,取得的战果,也是微乎其微。

  “哼!”

  松绑了之后的拔灼,闻此一言,脸色变得无比的难看起来。

  其实是如此,他就是领着二十万大军,过来送死的。

  不然,李世民又怎么能一战就能平定漠北呢?

  诸多部族都为了保存种族的延续,肯定会投降大唐的。

  如此说道,拔灼确实在打助攻。

  “你说,朕该不该封你个侯呢?”

  李世民看着拔灼,越看越顺眼。

  他并不想杀拔灼,也不会杀拔灼。

  拔灼亦还是一颗可以利用的棋子。

  拔灼遭到回纥各部反噬,北境各部的矛盾已经被激发而出。

  还是之前的那样,北境的游牧民族,不能太安危了,更不能出现统一的王朝出现,不然对中原政权威胁太大了。

  如今,李世民确实是可以利用这一点。

  “漠北之地,不久之后,便都会归于唐土,你亦是唐民,朕向来仁德爱民。”

  “之前,朕没有斩杀颉利,这次也不会杀你,相反,朕还会重用于你。”

  李世民确实很少杀降将,一般情况下,都会降服,收为己用。

  这就是李世民的独特魅力所在。

  不难发现,他手下出名的战将,都是降将。

  对于这些人,李世民也自然有其驾驭之术。

  执失思力和契必何力,以前都是东突厥的颉利的心腹。

  现在不是也成为了为李世民效忠的忠臣了吗?

  “还不谢过陛下圣恩!”

  尉迟敬德在一边咆哮道。

  让拔灼浑身一颤。

  “罪臣拔灼多谢天可汗陛下不杀之恩。”

  拔灼回过神来,对着李世民大行跪拜之礼,之前的神气,只不过是破罐子破摔了。

  能活着,谁不愿意呢?

  “行了,起来吧,先下去洗漱一番,之后朕再对你行之任命。”

  李世民摆手,让其余人员均是退下。

  至此,高悬于大唐边疆的隐患薛延陀就此消除。

  “陛下,我扶你去休息吧!”

  四下无人之后,李世民才敢露出疲态。

  “不用了,朕想出去看,看看朕的江山!”

  李世民拒绝了,在尉迟敬德的搀扶下,缓缓向门口走去。

  随着薛延陀被平灭,支撑在李世民心中的那股忧虑也就此荡然无存。

  其病症,也得到了一些缓解。

  但对于现在李世民来说,也已经无关轻重。

  还是没有几日的活头了。

  在弥留之际,李世民还是想看看他打下的这个大好江山。

  ……

  夜幕下的灵州城,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海洋之中,大街小巷灯火通明,人们欢呼雀跃,庆祝着唐军的大捷。

  李世民坐在府邸的大堂之上,他面带微笑,身着常服,端坐在主位上,他那咄人帝王之气,也被压制在了衣角之下。

  在他的左右两侧分别摆放着两张桌子,尉迟敬德和龙武卫统领李君羡分立而坐。

  在其两人的下方。

  左侧是以苏定方为首的大唐将领。

  右边是以拔灼为主的草原各部酋首。

  李世民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是个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其用意所在。

  拔灼是薛延陀的可汗,尽管他的能力并非顶尖,但在漠北草原依然拥有相当高的威望。

  所以,李世民还是要重任着。

  将这样一个人物放在统率草原的位置上,对于大唐来说,既可以利用他的影响力来稳定局势。

  又不必担心他会对大唐构成太大的威胁。

  毕竟,以他目前表现出来的谋略,是太稚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