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院有枇杷树
茗烟哽咽道:
“二爷,屋里头没银子厚葬太太了,往后二爷如何养活自己?二爷赶紧去找赦大爷和蓉爷,听听他们怎么说。”
贾宝玉抬指怒吼:“不去!!”
.......
傍晚,安邑坊。
几座青瓦红墙的宅院,“贾”氏匾额高悬彩带,已经工部小吏在匾额上涂抹鎏金色,而贾赦贾蓉满面红光,胸前更是簇着大红花,嘴巴都快笑裂了。
“大.......大大伯。”远处响起嘶哑的声音。
贾赦贾蓉转过头来,便见到形容枯槁的贾宝玉。
两人笑容瞬间凝固,找个借口支开了工部官吏。
贾赦指着贾家匾额,暴怒道:
“你还有脸立在贾氏门下?速速滚离!”
贾宝玉强忍着屈辱,痛苦哀嚎道:
“母亲大人驾鹤西去了。”
贾赦深深皱眉,陛下称帝再联想到那毒妇的恨意,看来是活活气死了。
他点头道:
“死了好,活着还得日夜诅咒陛下龙体。”
看着春风得意的大伯,听到恶心的言语,贾宝玉歇斯底里地痛骂:
“卑躬屈膝的东西,还有你贾蓉,你亲父就死在他手里,你现在挂着大红花,你以为你能在那畜生手里封王?一群让我作呕的怵头鳖,我呸!!”
贾赦气得火冒三丈,勃然大怒道:
“过去,我是糊涂善妒,误以为陛下六亲不认,然而我贾家面临灭顶之灾,祖坟祖祠都被扬了,遭受前所未有的屈辱,是陛下悖逆犯上,拔刀政变,让祖宗含笑九泉,让祖宗在地府锣鼓喧天,也让我贾家血脉能抬起头做人!”
“你这样烂了心肺的蛆虫,数典忘祖的孽畜,天下谁不嘲笑你?王子腾他姓王,你姓什么?当初还站在那里趾高气昂耀武扬威,莫非不愿让陛下背负杀兄的骂名,老子现在就打杀了你!”
贾赦说完,连贾蓉都按捺不住怒火,厉喝道:
“九族差一丁点全诛后,我就洗心革面了,还跟锦衣卫下了血书,往后若是违法乱纪,甘被砍头!”
“我们现在是贾氏皇族,是宗人府成员,只要不胡作非为,就能保世世富贵。”
“贾宝玉,你是想来要安葬钱吧?王子腾和你母亲做过的恶事,休想让贾家掏钱!挖个坟地简办!!”
闻言,贾宝玉目眦尽裂,反唇相讥道:
“没有骨气的墙头草,倘若是我登基了,你们现在跪在我脚下谄媚阿谀!”
贾赦贾蓉向前几步,打量他许久,心中确定其有半疯的趋势了。
已经在幻想是自己和陛下对垒,然后败下阵来成为输家,心中有枭雄的落魄感,其实他就是一只鼓噪声势的虫蚁,无论是谁让陛下受挫,他就得意呐喊。
“滚滚滚......”贾赦摆手,懒得多看。
贾宝玉强压憋屈,一字一顿道:
“我要回金陵祖宅。”
贾赦断然拒绝,毫不留情道:
“宗人府会把你除名,皇族族谱永远没有你的名字,你别脏了贾家那块地,你也别想在外面逍遥,你这个蠢脑子活着容易被霄小利用。”
“要么有血性自尽而亡,要么剃度出家,伴着青灯木鱼磨平心里的恨意毒意,终生不能离开方寸之地!”
话音落罢,礼部官员来商议宗人府事宜,贾赦贾蓉赶紧走过去,看到贾宝玉就想到那一晚祖坟被掘,简直是厌恶至极。
贾宝玉踉踉跄跄,脑海里浑浑噩噩,眼睁睁看着礼部官员对贾赦贾蓉躬身施礼,隔壁的贾琏一身华服,也在迎接鸿胪寺官员。
贾家的族人都富贵了!
他们都富贵了啊!
而自己被贼老天记恨了!!
为什么!
远处的茗烟袭人失落至极,他们看到昔日的丫头仆役都喜笑颜开。
过了许久,茗烟上前搀扶贾宝玉,悲声道:
“二爷,安葬好太太,就剃度出家磨平心性,早日醒悟过来。”
贾宝玉一把扯开,脸庞涨得通红,绝望嘶吼道:
“我要日日夜夜活在痛苦中,听着外面皇恩浩荡,凭什么?我才是麒麟儿,我不要做和尚,我不要再承受煎熬!!”
茗烟心力交瘁,喟叹离开。
落得人人厌恶的下场,二爷又不敢自尽,只能疯疯癫癫日夜煎熬了。
.......
平安坊,连绵阁楼外满朝权贵,院子里,赵姨娘贾母和前朝太后陈氏聊得兴高采烈,贾赦贾蓉前来禀报。
“失陪。”赵姨娘跟前朝太后稍表歉意。
来到偏僻的廊角,贾赦先是朝赵姨娘行跪拜礼,再向贾母问安,接着如实阐述。
赵姨娘冷着脸,寒叱道:
“那头憎恶的苍蝇自作自受!”
“至于贾宝玉,任他自生自灭!!”
贾老太太同样表态,语气更是果断绝情:
“人人唾弃的孽畜,自尽更好,活着别污了皇族名声!”
毁祖祠掘祖坟鞭尸那一晚,贾她早就跟不孝孙子断绝任何关系,昔日的宠溺太过愚蠢,一想到那孽畜耀武扬威的模样,她时时刻刻都在泛恶心!!
贾赦恭敬领命,看来自己处理得没错。
赵姨娘正要离开,便被凤丫头喊了过去。
寂静无人的别院里,王熙凤笑吟吟称了一声太后娘娘,接着拉住赵姨娘来到里屋,故作好奇道:
“陛下大婚,谁能入宫为妃。”
赵姨娘斜睨着她,饶有兴致道:
“凤丫头,你怎么跃跃欲试?”
“胡说!”王熙凤即刻否决。
赵姨娘盯了她许久,突然挽着其手腕,笑靥如花道:
“怎么会少了凤丫头。”
望着她捉弄的笑容,王熙凤美艳不可方物的脸颊渐渐滚烫,小声问:
“你何时知晓?”
赵姨娘轻笑了两声,“环儿还是百户时,我给他清洗飞鱼服,看到内襟的胭脂印,那时便猜到了,故作不知罢了。”
王熙凤稍显尴尬,抿唇不语。
然而。
赵姨娘加重语调,脸颊笑意更深:
“她们都知道了,同在屋檐下,你做得再隐蔽都有破绽,林丫头宝丫头全都知道,时不时跟我说你呢。”
王熙凤脸蛋酡红,别过脸去,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赵姨娘倒是非常认可凤丫头,搂着她低低道:
“环儿是皇帝,礼制他说了算!!”
........
.........
同一天,翰林院气氛肃穆,群贤列座。
内阁诸公和六部尚书都在,包括翰林院资深大儒,还有宗人府代表“太上皇”贾政。
今日便要议定三个国号年号,让陛下做决定。
礼部尚书率先开口,悠悠道:
“贾氏溯源,源于殷商末期贾国,以国为氏,又担任虞官,我建议国号为“虞”,大虞帝国,江山社稷长久无虞!”
话音刚落,学识渊博的翰林院大儒登时否决,肃声道:
“殷商末期的虞官是掌管山川野兽,以虞为国号,你委实可笑!!”
礼部尚书不敢再言。
至于贾政虽坐在首位,却一声不吭,他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兵部尚书小心翼翼道:
“陛下武力盖天,神威笼罩万万里,若不如就以武为国号,大武王朝!”
群臣都看透了他的小心思,兵部尚书当然希望江山偏武。
众人同时否决,礼部尚书冷笑道:
“陛下登基之前就制定了前所未有的利民国策,免田税八年,摆明了注重文治民生,陛下的赫赫功绩在华夏史书上都格外璀璨,何需以武为国号炫耀?”
兵部尚书也不说话了。
群臣继续议论,接着便是“楚”国号,提此的翰林编修被骂得狗血淋头,贾家祖地是金陵楚地,但“楚国”偏居一隅,岂能适合于大一统帝国?
诸葛首辅沉思许久,目光明亮道:
“日月为明。”
“幽而复明。”
“大明帝国,再适合不过!”
“陛下乃当世神明,既是煌煌大日,又是照亮苍生黎庶的月亮,况且意在追求更光明的社稷治政,让天下民生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几位重臣思虑再三,纷纷颔首附议。
就连贾政都觉得大明帝国非常不错。
然而,饱读百书的翰林院大儒又出言否决了:
“西域更西方,有明教,拜明教,火明教,以明为国号,实为不妥,朝廷如今疆域辽阔,不可侧重一方。”
众臣深深皱眉,这个理由太过牵强,没有多大的说服力。
翰林院大儒神色严肃,语气坚定道:
“最相斥的是什么?贾五行属水,明五行乃火,自古水火不容,绝不可以‘明’为国号。”
听到这,群臣立刻闭嘴,贾政也息了心思,五行相克,绝对行不通!
翰林院大儒站起身来,不疾不徐地说道:
“礼乐昌民莫过于周,国泰民安莫过于周,虽说历史上有几个以周为国号的朝代,但“周”国号非常合适。”
“周,圈内大吉,放在江山百姓,便是苍生黎庶大吉大利,国祚绵长,走向盛世。”
略顿,他继续提议:
“亦或是大宁王朝,百姓生活安宁平和。”
“从陛下颁布的免税国策,百姓追求于藏富于民,民生安定,且希望后世子嗣必须遵从。”
“要么‘周’,要么‘宁’!”
中枢重臣们闻言沉默不语,确实难以反驳,这两个国号应该符合陛下的心愿。
诸葛首辅环顾四方,见无人反对,便撰写公函,亲自觐见陛下。
一个时辰之后,他手拿圣旨返回。
“首辅大人?”众臣赶紧询问。
诸葛首辅毕恭毕敬地将圣旨放在案桌上,肃声道:
上一篇: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下一篇:重生后,我成了青梅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