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81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但是谁能想到啊,中国人连这个都剪辑啊!

  他们给了访谈一些镜头,然后在采访者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切换到了其他拍摄画面了。

  就像是塞宾在采访提问:“你们在朝鲜战争打了一场很艰辛的战争,这对你们有什么感悟吗?”

  画面一转,不再是塞宾坐着访谈三位老兵。而是三位老兵在后院里生火的场面。这明明是采访结束后,这些热情的老兵准备用一顿野外烤鱼来招待大家的画面。

  在画面里,三个老兵和他们的家人们各自忙碌,有人捡柴,有人杀鱼,有人准备调料和铺桌子。孩童在苹果树下嬉戏玩耍。

  而这个时候维克多的声音传来:“我想对我的来说,最深刻的感悟就是战争真的破坏了很多东西。我不评价朝鲜战争的发起和结束,我没有太多的政治智慧,也不知道这场战争的对错到底在谁在。但是我在朝鲜看到了太多太多流离失所的老百姓。”

  “很多人失去了家人和朋友。所以我的感悟是,如果没有战争,那就是最好的生活。平静而又祥和。就像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样。尤其是帮别人打仗什么的,真的太蠢了。”

  这话说的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频频点头,战争的残酷和现在电视画面上展现出来的美好温馨的反差让人动容。

  而接下来塞宾又问道:“那么在碧瞳呢?你们离开了碧瞳十年,你们觉得碧瞳对你们的影响有什么?”

  画面里,孩子们从树上摘下了苹果,更大一点的孩子则从野外采摘回来了浆果。

  母亲用浆果和黄油、牛奶、面粉制作着浆果派。

  维克多正在带着自己的战友从乡村面包店购买新鲜出炉的面包。

  而画外音中另一个老兵则说道:“大概是人和人的尊重吧。在碧瞳,那里不是一个战俘营,更像是一个管理非常严格且物资条件较差的学校。”

  “在那里,我们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学习了一些我们法国人本就该掌握的品德,而不是和某些国家的人一样骄傲自满。”

  伴随着这些话语,三个老兵从面包店买面包归来,顺便帮面包店里那个上了年纪的面包师卸了一木板车面粉。

  这些画面就是有一种难以言说,但是大家都很喜欢的睦领友好,充满乡村人情味的感觉。

  仅仅是这些画面,这些音乐,就把一个大家所理想的田园牧歌的乡村生活给勾勒了出来。

  同时也把碧瞳战俘营出来的这三名老兵的生活给勾勒了出来。

  当夜幕落下,一群人在奶酪作坊的后院就着火光吃着派和烤鱼,吃着新鲜的鲜酪,仰望着干净透亮的夜空时。

  莫名的,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满足感。

  就连最傲慢的琼斯都忍不住低语了一句:“我可真想去这个地方旅游待一会儿,果然法国还真是个好地方……”

  塞宾忍不住看了他一眼,随即忍不住暗道:果然,中国人拍摄的节目就是有一种魔法,他们到底加了什么呢?

  如果是李锐在,他就会告诉塞宾:剪辑,我的视频里加了剪辑!加了特效!加了催泪的音乐和治愈的节奏!

  这些制作理念和手法都是远超时代的。

  所以不仅仅是你们爱看,戴高乐也爱看,以至于法国周边的其他欧洲国家也会爱看的!

第四百五十八章 诚意

  事实证明,中国人加了剪辑和特效,以及各种催泪音乐与治愈感滤镜的节目真的很受欢迎。

  还是那句话,论剪辑,目前全世界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中国相比。

  毕竟在国内李锐可以用电脑和数字设备让专门培养的保密摄影干事们几乎零成本的学习剪辑。可以拍摄几千乃至上万分钟的素材,就是丢给这些摄影干事们练手。

  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定了主题后就不管他们操作的细节,让他们剪辑出各种各样的视频。

  同样的素材、同样的主题,他们却能剪辑出千差万别的效果出来。

  非要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剪辑师们太卷了。已经把欧美同行卷没了。毕竟欧美同行在三十岁的时候可能一共亲自上手剪辑的节目长度也不超过三百分钟。

  而同年龄的中国剪辑师,他们上手的剪辑长度是欧美同行的几十倍。

  海量的经验,怎么比?

  中国这把就是要扶持一下法国的文化舆论力量,撕裂一下英美在欧洲国家的文化统治权。

  欧美如果都是一群各自为战的小强,也好过英美一家独大的霸权。

  法兰西想要有自己的法兰西叙事节奏,那么就给他们。顺便还能恶心一下美国。

  尤其是维克多三个老兵所说的,不远万里为了其他人打仗这件事。

  他们不就是嘛,为了美国打了一场战争,毫无意义。害死了好多战友同袍。

  如果不是运气好被中国人俘虏了,他们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影视作品里一定会有一些政治立场的,或明或暗。这视频节目里就有一些,隐晦深刻的立场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宣传了一波法国的田园牧歌生活,和他们乡村产的奶酪、面包和优美的风景之类的。

  这年代不是没有风光纪录片。也不是没有食品宣传片。但是这些片子还处于初级阶段。

  如果要宣传一个地方的风光好,那么一定是大全景的画面,再配合旁白的使劲吹嘘。

  【阿尔卑斯山余脉的霍格里村是个风光优美温度宜人的美丽村庄……】诸如此类。

  美食介绍也是一样,基本上就是通篇大白话的硬夸。最多就是找几个帅哥美女或者是明星来硬夸。

  像是这种用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搞宣传的,他们是真的还没有见过啊。

  但是不得不说,这一招是真的有用啊。

  因为在试播的第一期结束之后,巴黎的电视台已经收到了全国各地寄来的信件。

  这些信件的数量多到如冬天的雪片一般,几乎要把编辑部给淹没了。

  问题也很简单,无非就是这个村子在哪?村子里的奶酪是什么牌子,哪里可以买之类的。的

  而这宣传的态势还在进一步的扩散,因为节目接下来不仅仅是在法国播放了,还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在周边国家也播放了。

  其他国家的观众也纷纷来信,希望知道这个小村子的名字,他们想要去那个风景如画,且充满人情味的村庄去旅游,并且购买特产。

  到现在这一刻,一开始那些对中国摄影队来法国合作拍摄节目的官员们算是服了。

  他们这些年配合着戴高乐的法国文化复兴行动搞了很多动作,但是效果都一般。

  拉人来法国旅游,一般人家也就是来巴黎。看看巴黎铁塔和卢浮宫,走走香榭丽舍大道就结束了。

  哪里会有人想要去参加什么法国深度游啊。尤其是去乡村什么的。

  这都是他们之前想要做,但是没有做到的事情啊!

  这下真的是要拜托一下中国了,让他们和法国多合作合作。比如说把这个寻人节目给拍摄完,然后在多拍摄一些节目。

  最好是法国的摄制组能跟在中国的摄影队旁边多观察多学习之类的。

  一些法国的影视制作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和中国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啊!

  而对于法国政府的要求,李夏作为这次来法国谈这件事的代表,他倒是乐呵呵的没有否决。

  “当然,对于法国诸位的需求,我们当然是了解的。中法之间是可以存在友谊的。只要我们之间拿出信任。”李夏笑呵呵的说到。

  而这个【信任】,在国家外交层面上就是代指【条件】。

  如果外交辞令里用上了【双方信任不足】这样的句子,那就多半代表【两边条件没谈拢】。

  而对于李夏这样的话,负责来谈的法国官员也回应道:“贵方希望用什么来表达信任呢?我们双方之间已经开始了不错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经济合作也是我们法方所希望的。”

  “不仅仅是经济合作。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开放。比如说对中国电影的审核额度。目前法方一年只允许中方在法方投放五到十部电影,有的时候还更少。”

  “我们希望法国方面能在这方面有所放开。”李夏很认真的说到。

  法国文化部们的官员没有第一时间答应。因为本时空之中的中国电影生产能力太恐怖了,到了1963年,中国一年产出一百部电影。印度人当年吹的牛逼结果被中国人实现了。

  中国的电影产量虽然不比美国好莱坞,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据很大的位置了。苏联电影流派中都隐隐的出现了一批华派导演和演员。这些都是当年去中国留学的学生成长后产生的结果。

  面对法国方面的顾虑,李夏也率先开口来表达诚意:“如果中法之间能更加加深这种信任的话。我方也愿意为法方培养一批新锐的电影和电视节目的人才。尤其是新电视媒体的各种技术,也不是不可教授。”

  这下法国方面意动了。

  因为现在电视转播和整体技术领域,中方不说一枝独秀吧,但也是能比美国强一点,尤其是中国弄的信号格式更好用。

  法国方面在讨论了一会儿后,表示可以考虑多放开一些中国影片的引入。

  而李夏也顺水推舟,把一批早就准备好的影片名单提交给了法国。

  而其中那部被欧美禁封了数年之久的《西嘉尔》第二部也赫然在列。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中国周

  诺玛·简(玛丽莲·梦露)主演的电影《西嘉尔》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拍摄完成,并且上映了第一部。

  实际上当时是一口气直接把《西嘉尔》这部电影拍完的。只是因为电影时间过长了,所以剪辑成了上下两部放映。

  当时还是中国和印度电影打擂台呢。都是拍摄关于犹太人的电影,印度人选择的是神话故事那一出。当年《出埃及记》和《西嘉尔》基本上是同时上映的。

  不过《出埃及记》的风头更大,因为印度人太牛逼了。拍了李锐都不敢拍的电影,李锐现在还收藏了一部印度特供版《出埃及记》的拷贝录像带呢。

  毕竟让湿婆和大梵天什么的教导耶和华然后传下十戒什么的,这个内容太炸裂了。李锐觉得以后的一百年大概也不会有人有胆子拍这样的电影。

  而且全世界的西方教徒都在集资和动用关系把印把度特供版《出埃及记》的拷贝和母带给弄回来烧掉。

  李锐觉得自己手上保存的这个拷贝,指不定就是印度版《出埃及记》唯一的留存了。真的是太有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了。等到那天网络发展起来了,自己一定要上传到视频网站上去。

  让大家奇文共欣赏。这也是造福后人嘛,省的他们都没见过如此有特性的电影。只把一切都当传说。

  这电影的劲太大了,当年上映的时候把《西嘉尔》的话题度全都压下去了。导致了《西嘉尔》原本的下半部本该上映的,但是欧美国家把下半部给封了,完全不给上,就连地下盗版市场都给封的干干净净的都没有在舆论上引起什么水花。

  因为美国之类犹太民族较多的国家发现,《西嘉尔》这电影真的拆他们的台。

  因为不管是美国还是以色列,他们都在用一种民族叙事的方式来读自己的历史。而以民族叙事的方式来解构历史的话,是有很多内容是可以模糊的。

  比如说犹太民族为什么被迫害这件事上,如果以民族叙事来讲述的话,那就是笼统的归咎于民族仇恨。

  而只要归咎于民族仇恨,那么一切都可以解释了。包藏在民族仇恨里的话,什么玩意儿都可以塞。就像是藏在费列罗巧克力球里面的昆虫躯壳一样。

  但如果以阶级叙事来做解构的话,那么就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了。普通犹太人就是犹太资本家用来收割的韭菜。

  不仅仅是替他们赚钱,等到有事情的时候还要替他们来接收和转移矛盾。必要的时候在血流五步,安抚一下那些被犹太资本家剥削的其他民族普通人。

  这种电影对那些犹太资本家来说算不上好事。

  他们算是把犹太资本家最难看的一面给分离出来给大众看了。这可是完全不复合现在的犹太复国主义。

  所以犹太企业家在全球游说,让全球各地把盗版的《西嘉尔》都赶尽杀绝。让那些年轻的小犹太们看了这些不正确的东西就不好了。

  现在李夏旧事重提,想要在法国上映这部电影。多少是有些要打以色列和犹太人的脸了。

  毕竟全世界也就只有新中国一个国家开宗明义的高举【反犹太复国主义】的大旗。

  之前中东战争的时候,中国国内可是搞过反犹太复国主义的游行呢。

  新中国算是以色列在世界上的重要敌人了之一。

  “但是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现在好莱坞里面最多的大佬是那个群体?没错就是那些该死的犹太人!”

  在法兰西的文化部门里面,一场小型座谈会里一名文化部门的官员如此发言道。

  “那些犹太群体一直是如此,他们太傲慢了。而且他们拍摄的电影实际上已经在冲击我们法国的市场了。”

  “所以大家都觉得可以上?”

  “上呗,对我们又没什么损失。”

  “是啊,还可以和中国人在多谈一点条件,其实也不错。”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这场文化部门的内部会议过后,关于中国申报的今年二十部电影在法国上映的问题也算是解决了。

  而上映的影线也不用说了,自然是拉姆的影城了。他在全法国有上百块银幕了,算是影业大亨了。

  对于中国电影的宣传,拉姆也自然是上心了。

  “号外号外,20部中国电影通过审查正式进入法国院线!”

  “号外号外!封杀数年之久的希加尔终于要在法国上映了!这次全法国的影迷可以在大荧幕上一睹多年未见的玛丽莲梦露的风采了!”

  拉姆是懂宣传的。宣传像西嘉尔这样的片子就该把它被封杀的事情拿出来说。毕竟想要宣传一个东西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政府全面封印他们。

  之前西嘉尔这个电影被封的有很多严,现在的宣传效果都有多好。

  不过毕竟距离西嘉尔的第1部上映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所以这一次是两部连映。时间只相差一个月。

  而为了给自己的电影院招势多卖点票房,拉姆可是什么手段都用上了。

  包括各种小道消息。

  “你知道吗。西嘉尔之所以被美国和以色列的犹太财团给全球封杀。就是因为他们拍的太真实了。把犹太财团做的那件龌龊事全都拍出来了。动了那些犹太佬的核心利益。”

  “所以嗯西嘉尔这电影才不能上的。就连盗版都看不见。”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