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71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陶德更是夸张的说道:“听到了没,中国打击的这个贪污问题可是真的狠啊。才一两万马克就判处死刑了呢。”

  威廉则是喝了口酒后道:“情况不一样,中国的经济状况和德国不同。在他们那里,一两万马克的价值很高了。”

  “而且你不觉得这样很好吗?”

  陶德砸吧砸吧眼睛:“哪里好了?”

  “对于贪污官员的震慑啊。你看,才贪污这些钱就要判处死刑。他们的那些官员就会更加不敢贪污了,因为被抓到就是死啊。”

  陶德抓了抓自己的络腮胡子,很是认真地思考了一阵:“说的有点道理。”

  “而且行贿也算犯罪,这也很好。公正的人民可以更好的监督政府不是吗?”威廉如此说道。

  不仅仅是陶德听得到,周围的酒客也听得到。

  很多人都出言赞同这种说法。

  人们憎恨贪官污吏这是几乎所有小老百姓的基本想法。

  就像是中国的小说故事里会有包青天、海瑞这样专门的清官话本。其实其他国家的文化里也有。渴望有一个青天大老爷给自己做主。

  但是相比于如同威廉这些普通民众所思所想,在欧洲大陆上好世界其他地区的很多领导人和革命者则是完全看见了不同的东西。

  法国的赛宾现在已经是在法国的舆论界有了相当的影响力。他领导的法国复兴组织这些年也和戴高乐政府合作愉快。

  他专门发表了文章,称赞了中国这样打击贪官污吏的行为。除了他之外,还有很多欧洲的理想主义者以及学者都认为这样做的很好。

  甚至于有的人产生了莫名的制度崇拜。

  人就是这样的,总是幻想着有一个地上天国完美无缺。就像是元时空后世的《知音》《读者》《意林》笔下的外国一样。虽然不知道外国是到底哪国。但是外国肯定是最好的。

  而这样的行为甚至上升到了对中国的认可程度上。

  就像是赛宾的父亲作为老巴黎,其实一直是只支持法国货的。就连美国货他都看不上。更不用说最近几年才在欧洲崭露头角的中国货。

  但是这场事件之后,他破天破荒的买了一些中国货回来。

  当时赛宾好奇的询问,他怎么会像这样用一下中国货了。

  这位老巴黎老神在在的说道:“虽然说我依旧觉得法国货才是最好的。但是中国人这样的反腐,连贪污那么一点点钱的官员都处理了。”

  “这样在我看来他们挺有态度的。虽然他们的产品不一定适合我用,但是质量应该还不错,我就试一下。”

  瞧,这就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了。而和这样老巴黎想法的人不少。

  当然了,有人称赞就有人贬低。就像是英国和美国的主流媒体则把其称为:遥远东方的暴君正在发动暴力的手段清除异己。

  将这一切都归于权力和政治斗争。

  这些东西李锐压根不在乎他们怎么说。因为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但是这一次他们想要糊弄所有人就很难了。因为中国有自己的传播手段了。

  而相比于这些事情达达尼奥在内的一众国际糖商只在乎一点,那就是中国人到底啥时候卖糖啊,他们到底要卖多少钱一吨啊!他们背后的糖企都要揭不开锅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 别嫌贵

  达达尼奥在万豪酒店里焦急的很。

  他刚刚接听了两个越洋电话。一个是马氏糖果的,一个是雀巢的。

  他们都是来催糖的。

  原本达达尼奥这样的中盘糖商是根本没有机会和马氏、雀巢这样的大企业搭上关系的。但是没办法,今年糖业波动太剧烈了。

  谁能想到两家快有百年历史的糖业巨头(美糖、太古糖业)就那么倒下了呢。

  尤其是美糖被华尔街吃干喝尽之后,那些华尔街金融巨鳄们是吃饱喝足立场狂欢了。只留给了美国糖业一地鸡毛。

  大量的种植园需要出售,没有哪一家美国糖业公司能一口气吃下,欧洲也没这个体量的巨头。

  这导致了部分种植园现在进入缺乏管理的状态状。甜菜也好、甘蔗也好,都是需要大量人工介入管理的作物。

  美糖的混乱,导致了很多他旗下的种植园进入到了无人管理的状态。有的种植园已经半荒废了。

  美糖下半年的产糖已经不可期待了。太古更不用说了,死的硬硬的。

  这让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马氏、雀巢等等欧美糖果、副食品公司陷入到了巨大的焦虑之中。

  没糖,他们玩个屁啊!

  这下不是古巴和巴西没糖了,是他妈的美国都没糖了!

  今年真是爽到了。世界最大四个产糖国,古巴和巴西因为天灾完了,美国因为人祸完了。

  现在就剩下一个中国了。

  嗯?为什么不提印度?因为但凡是有办法,这些糖商都不想从印度买糖,印度人做生意一点都不老实,亏得太离谱了。

  达达尼奥都能接到马氏和雀巢的订单,就知道这些国际大厂有多慌了。

  没有糖,那就没得生产。没得生产就会出现市场缺口。有市场缺口就会被其他的产品攻陷。

  想要阻止人们吃糖,那可比让瘾君子戒掉毒品还要难。

  在可口可乐的公司会议上都讨论好几次了。

  “这是一场人为制造的糖货缺口!我现在都快相信了都市传说里中国人掌握了天气武器摧毁了巴西和古巴的故事了。”

  可口可乐董事长说这话的时候都觉得牙疼。

  “现在全球糖货缺口极大。没有糖,我们下半年的生产会收到巨大的影响。”

  “到时候要么美国地区缺货,要么欧洲地区缺货。当然,亚洲地区缺货已经要成为定局了。你们怎么看?”

  董事长都过来开会了,董事局的各位也不能眼观鼻鼻观心了。

  负责公司日常运营的CEO不得不开口说道:“缺糖不光是我们,百事可乐也是缺糖的。他们的糖浆储备肯定是不够的。”

  “百事缺糖浆,那些更小的饮料商缺糖浆只会更严重。他们不可能有那么多钱去追高价糖来抢占市场的。”

  这话说得董事局的各位觉得还挺有道理的。虽然说现在这个年代可口可乐一家独大,百事可乐根本不能和可口可乐比。但是在一众竞争对手里,百事可乐算是大个儿了。

  如果连百事可乐都追不上,那么好像也确实是没什么值得担心的。

  如果我们可口可乐一家摆烂,那就确实是摆烂,是会被同行超过的。

  但整个行业都摆烂呢?这就叫做技术性调整,大家不用慌了。

  虽然说是这么说,但还是有人举手提醒道:“我们今年最大的敌人很有可能不是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而是中国的山海关可乐。大家不要忘记了,山海关可乐背靠中国,他们可不缺糖。”

  这位董事话音刚落,就有人说道:“但是山海关可乐的资产有限,现在国际糖价这么高,他们就算是加班生产,又能生产多少?能满足他们国内和苏联的需求吗?”

  刚刚发言的股东深吸了一口气,以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向他:“哥们,中国有糖。他们卖给国际的糖价和他们给国内工厂提供的糖价可是两个价格。”

  刚刚发言的老兄发现自己好像变白痴了,他嘟囔的骂了一句:“该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点国际竞争意识都没有!”

  董事长这个时候也开口道:“法国达能希望引进中国的饮料,已经谈了很多年了。之前一直没有谈起来,但是今年这种情况,达能很有可能会达成协议。”

  “如果达能和中国达成协议,那么他们会大举进攻欧洲市场。”

  听到这里,董事局的各位终于有危机意识了。

  因为他们也尝过山海关可乐,客观的说味道不比可口可乐差。如果他们趁着今年的势起,那么就是个大麻烦了。

  所以在内部讨论了许久之后,董事局下了决心。

  糖一定要吃下来,一定要满足下半年的生产。

  因为中国打了一把阳谋。

  要么吃中国的高价糖,然后要用低于生产成本的方式来和中国的饮料糖果竞争。

  要么不吃下中国的高价糖,看着中国饮料糖果产业在他们原有的商业版图上攻城略地。

  中国这一波是要可口可乐在内的国际企业吐血。

  就算是能保住一部分商业版图,但是肯定是元气大亏的。

  而那些今年舍不得的企业,怕是要被打的鸡犬不留了。

  所以这一次郭师年所带领的团队,态度前所未有的坚决。

  他们先是约见了欧洲的一些小盘商(人均要货五万吨的级别,五万吨以下的散客不接待)。

  “九十美元一吨粗粒糖,中颗粒糖九十五美元一吨,细颗粒糖一百美元一吨。糖浆一百一十美元一吨,每吨额外收五美元包装费。”

  郭师年面对这些小糖商,他开出了自己的价码。

  听到这个价格,这些小糖商一片哗然,接着就是面面相觑了。

  “郭先生,这个价格也太贵了!”

  “是啊,郭先生,没有这个价格的吧!怎么能这么贵?”

  年初的时候糖价才四十来美元一吨呢,怎么到了年中就飙两倍还多啊。

  这个价格确实不便宜,比元时空还要贵了。但是本时空美糖和太古都破产了,元时空这俩可是趁着糖价上涨吃的饱饱的。

  郭师年端着茶水杯饮了口茶,不咸不淡的道:“你们嫌贵?我还嫌贵呢。你们看看,这全球到底哪里还有糖啊?买不买?不买换人了啊。”

第四百三十八章 咬起来

  郭师年的话语不咸不淡,反正语气里就透露出一个随意。

  你们爱买不买,我们也不逼着你们买。

  郭师年是稳坐钓鱼台的。因为现在这些国际糖商想要拿糖,那就要从自己这边买了。

  别说印度了,印度虽然说是产糖,但是他们的商业信誉和没有一样。

  这些糖商哪一个不是在印度吃了瘪的啊。在印度做生意,你需要和印度相关负责人有很深的关系,让他去帮你搞定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然就很有可能会被坑的血本无归。

  比如说看着国际糖价上涨,然后不断地上调你拿货的价格,吃掉你之前付进去的订金之类的。

  光是这样一项,就能把一些小糖商给玩破产。而且你还没处说理去,因为印度人制定的法律是不会让印度人吃亏的。

  而且就算是能从印度那里搞到糖,而且还是用正常价格搞到的。但是印度生产的糖货质量也堪忧。

  目前这个时代,印度生产的砂糖的纯净度一般,可能还有杂质。而生产的糖浆就更不用提了,里面还会有一些印度特产小蜜蜂的尸体在里面。

  这些糖货买回去,谁知道会不会出事。

  所以郭师年真的很有底气,随便拿捏这些糖商。

  有的小糖商还在犹豫:“郭先生,价格能不能再低一点?”

  郭师年皱起眉头:“怎么?还嫌贵啊?”

  那些小糖商们露出了尴尬但不失礼貌的笑容。他们确实是想要在便宜一点。

  因为前些年中国这边卖糖好像都还比较好说话。

  郭师年也知道这些家伙心里所想的。也就是前些年黄立那些广东经贸局的人把行情给搞坏了。

  他们只管着能卖出糖就好了。只要差不多有的赚就好了,根本不考虑利润最大化的问题。

  这才搞得郭师年现在和这些家伙打交道这么费劲。

  不过没关系,这些外国商人都是欠敲打的妖艳贱货(李主任给他们培训时亲口所言)。你打的他们越多,他们越爽也就越尊敬你。

  所以郭师年也懒得和这些糖商扯淡了。

  “好,既然你们觉得这都贵了,那么咱们就公平一点吧。”

  郭师年淡淡的说道。

  一众糖商眼睛一亮,觉得有戏。但是接下来他们的脸色就难看了。

  因为郭师年直接说道:“我们搞一个投标,价高者得。市场经济的大手会推动糖价到一个合理的价格的,对吧。到时候各位也就不用觉得价格是贵是便宜了。”

  这话一说,那些糖商的脸色难看的向是吃了屎一样难受。

  招标卖糖,这是郭师年和糖业进出口总公司最近讨论好的一个想法。因为感觉上单纯的卖高价是有点问题的。

  现在来香港的有很多还是国际掮客。有很多国际糖果公司并没有直接下场,因为他为们害怕担政治风险。(比如美国反共,连中国的糖也反掉。)

  但是让这一波中间商赚差价在短期内还行,一开始中国糖业规模小,售货渠道有限,让中间商赚了也就赚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需要有自己的售货渠道。

  需要直接和那些国际糖果商人们接触了。这些国际掮客中间商的作用越来越小了,甚至已经阻碍到了中国糖业的进一步发展了。

  所以他们也该是时候离场了。

  在太古和美糖破产前,月星集团就成立了一个皮包公司,就是为了给内地的糖业进出口总公司包一层外包装用的。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