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东西生产出来不给我们老百姓用有什么意义呢?苏州的狮子林很漂亮,但是盖狮子林的工匠住过狮子林一天吗?我们解放了,把狮子林修了,然后开放给全苏州老百姓参观。这样狮子林的艺术价值才能最大化。在科技产业上也是一样的。”
“不要害怕让我们的老百姓去接触,去使用。只要好好保护就可以咯!”
李锐在获得了一些其他中央领导的支持下,也把这些事情给推进了下去。
李锐始终相信,只有发动广大群众,才能真的搞出创意无限的发明创造
而且赚钱不就是为了发展国家,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嘛。
衣食住行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同步搞,哪怕慢一点都没关系。
但是不能不搞。
所以当中国的老百姓看着华沙方面正在直播的内容时。
大家伙并没有出现太多羡慕的神色。
在大杂院里,老张一家和其他大杂院里的邻居们正在看着电视直播。
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奶香味木薯粉的味道。
是有人在冲泡奶泡味木薯糊糊。
“这波兰我看了这么久的直播了,感觉也没有多好啊。感觉街面上啥都没有啊。”正在喝奶味木薯糊糊的邻居王大爷如此评价道。
“还行吧。至少人家波兰粮食不缺。你看咱们的记者同志之前在波兰的直播,人家的粮食店总是开着的。咱们这粮食都缺。”在磕着炒黄豆的李大叔皱着眉说道。
在粮站工作的小李不乐意了:“说啥呢,老李你这说的好像国家亏了你的一样。这不是都在受灾嘛。南方几个省又是被水淹了呢。国家这不是从国外弄来了这么多粮食。你还有闲心磕黄豆呢。”
“你知不知道就咱们国家现在受灾的程度,要是搁在十几年前民国的时候,你全家都饿死了!还有黄豆、土豆粉、木薯粉给你吃?你想瞎了心呢。别才吃几天饱饭就不知道肚子多大了。”粮食站工作的小李是对粮食最敏感的。
因为他清楚知道各地粮食有多难收,工作会议上都是有讲的。
国家有没有粮食,有多少粮食。
小李心里是清楚的很的。
反正没有亏过老百姓就是了。
今年很多受灾的地方不收粮了,让粮食自留救灾。
很多城市里吃的商品粮都是从苏联、东南亚等地弄来的。
还有从海南搞得各种救灾应急食品等等。
这样势必会让普通人的这张嘴得不到什么满足。
毕竟前些年国家发展的好,大家吃的也好了。
现在受灾了,食品肯定会有影响。
再加上一些人也会说怪话。
所以小李每次都会和人解释,向老李这种他都是直接,丝毫不客气。
小李这话一出,周边的邻居也是帮腔:“对啊,咱们受灾了。不受灾不就好的多吗。电视新闻里都说了,波兰是个农业国家。整个国家都有大片的耕地,还有很多平原良田。不受灾的话,粮食生产都能多到吃不完。你这还要跟人比?”
“你觉着波兰好,那你看波兰要是脱离了咱们社会主义体系,他们除了粮食还买得到啥?美国商场开业的时候,老百姓连瓶花露水都买不起。”
隔壁的赵大娘把香水和花露水花了等号。
不过倒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在元时空后世有留学时花露水拿去法国给法国人闻一闻,法国人觉得花露水装在一个漂亮的瓶子里可以卖五十欧。
这下把磕黄豆的老李给弄得不知道说啥了,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说道:“我不就随口一说嘛。”
“同志,你的思想不坚定啊。”
最后还是张祥出来打圆场,他哈哈笑着拍着老李的肩膀道:“困难是一时的,咱们可以过得去。你看,咱们的这些产品在波兰在欧洲那么受欢迎。工厂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欧洲那些国家换粮食回来。到时候还怕什么呢?”
大杂院里的这些人都有着一种信心,一种坚定相信国家会越来越好的信心。
哪怕现在国家遭受灾荒,但是大家伙却还能一条心。
越是在物资短缺的时候,越是要做好精神建设。
而精神建设不是喊两句口号说几句空话。
而是要切切实实的让所有人都相信,给大家伙一个目标。
并且实现了这个目标,真的会对国家对人民,有巨大的神益。
这样的精神建设和教育才是整个新中国所需要的。
第二百六十一章 舒适品
话分两头说。
中国这边的老百姓有自己的想法和信仰。
能够为国家的未来和自己的前途都充满信心。
但是远在波兰那边的美国代表团可就惨了。
在中国发布了中兴2号电脑之后,尼克松总统紧急召集了代表团里的一众智囊成员,开始了连夜的会议。
要开会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事情的发展和他们所预想的不一样。
这一次美国在波兰搞这一场超市辩论。
一开始的主题就是以科技和创新为切入点。
但是现在他们最重要的创新武器却输给了中国。
这样一来,他们的优越性好像瞬间就少了。
这下麻烦了,和科学家们说的情况不一样了。
科学家只要考虑如何研发。
但是政客们却需要思考政治、宣传等更多的东西。
这一下,原本那些政客们都计划好了的事情却不能顺利的实行下去了。
“这样去参加辩论,总统的威严可能会受损。”
在幕僚团队内有人做出了非常中肯的发言。
“我认为尼克松总统明天不适合去参加辩论。”
不过这位幕僚的话才说完呢,就被另外一名幕僚打断:“可是苏联的莫洛托夫已经到了。总统阁下不参加辩论的话,那就等于直接是我们输了。”
“我们现在舆论上已经处于劣势了。如果直接不去,那我们会输的更厉害。”
这些幕僚在争吵着,尼克松总统要不要去参加辩论。
而在套房的大班台后面坐着的尼克松则是眉头紧锁。
他是来出风头的,不是来丢大人的。
这样一弄,可是会影响自己的选票啊。
所以尼克松既不想要出丑,也不想要输掉辩论。
所以,这些幕僚团需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们这样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不让尼克松参加辩论,这本身就是输了。
这两年美国在舆论上的劣势很明显了,他们需要扳回一城。
所以在吵了一段时间之后,陪着尼克松一起来出访的基辛格伸了伸手,示意大家不要吵了。
“总统阁下不参加辩论是不行的。”
这话说出,那些支持参加辩论的人脸上有同意之色。
但是尼克松的脸色却沉重了几分。
“就怕是我参加辩论,会被莫洛托夫的辩的哑口无言。”
尼克松皱起眉头:“毕竟我们的宣传项目目前看起来并不能和苏联集团的相比。”
“中国作为苏联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盟友,他们给与的支持太多了。”
尼克松无奈的辅助额头。
基辛格却继续说道:“在来波兰之前,我就对莫洛托夫进行过分析。莫洛托夫和斯大林不一样,莫洛托夫是一个没有急智的人。他擅长的是坐下来慢慢的冷静思考。”
“就像是下国际象棋一样。有的棋手可以下三十秒一手快棋,但是有的选手只能下有三小时长盘思考的慢棋。莫洛托夫就是后者。他能够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制定策略。”
“其实他并不擅长真正的快速辩论。”
基辛格笑着说道:“没错,我们现在出现了小小的偏差,但并不是无法挽救。我们有其他办法。”
“总统阁下,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辩论思路呢?您的口才和反应可比莫洛托夫好多了。只要我们能赢下一程,那么我们就是赢了。”
作为一名智囊,基辛格打算出损招了。
而苏联方面对此却毫不知情。
也正如基辛格所说的,莫洛托夫是一个没什么急智的人。
他不是那种反应很快妙语连珠的人。
他擅长坐下来慢慢思考,把所有事情都想清楚之后在后制定计划。
所以再来波兰之前,苏联这边就已经把和美国人辩论的调子给定了下来。
莫洛托夫和他的同志们觉得把可以预想到的问题都走了一边流程。
他们都觉得万无一失了。
尤其是中国那边都提前通知过他们,说中国的中星二号可以杀爆美国的新电脑,让苏联不要担心。
事实还真就是如此。
美国的图灵一号被杀爆了。
他们要搞什么创新,什么科技,都不成功了。
在苏联方面看来,明天的辩论就是走一个过场了。
五月三日,美苏之间的超市辩论正式开启了。
今天,辩论广场上是彩旗飘飘旌旗招展,管乐队在现场吹奏着美苏两国的代表曲目来欢迎两边代表的入场。
李锐带领的中国代表团是跟在苏联代表团后第二个入场的。
这一次李锐和他的同伴们心情很轻松。
这场论战都给苏联搭好了台子,弄好了玩意儿,这苏联那边还不嘎嘎乱杀?我们buff都给你们上齐全了。
我们就是来看看戏。
顺便看看咱们国家还能不能获得一些更多的外贸订单。
还可以看看欧美国家这些年有没有整一些新玩意儿出来。
于是李锐带领的中国代表团在参加完了华沙广场大合照之后,就去参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了。
还真别说,美国也不愧是世界大国。
这个年头美国的创新能力还是极强的。
李锐带领团队看着美国人带来的东西也是很感兴趣。
比如说洗碗机这种东西,中国和苏联现在都没生产。
但是美国那边已经开始大量应用了。
并且从商用走进民用。
从1960年开始,很多美国人家庭里面也开始装洗碗机了。
“这玩意儿洗碗确实好啊。这么大的机器,把碗放进去就行了。省了很多事啊。”
代表团里有的同志看着新奇,同时好奇的问道:“咱们国家为什么不生产这东西啊。”
李锐瞧着六十年代的洗碗机摇摇头:“这东西太大,太占位置。而且耗水耗电,咱们国家生产出来都不合算。不要说家用了,给大工厂的食堂用都不合算。人家为了省电省水,肯定还是手洗。而且这玩意儿价格不便宜。”
还有的同志看到了美国现在生产的吸尘器也在喷喷称奇。
是的,吸尘器这东西在中国也有生产,但都是工业项目用的那种。
这种漂亮的民用吸尘器,现在的中国没有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