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844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这次赫鲁晓夫提出的条件就已经是很有诚意了。

  苏联和中国货币互持。

  当赫鲁晓夫说出苏联人的这个底线时,曾培洪的眼睛亮了。这样就有得谈了。虽然具体数额和细则还没详细讲,但是货币互持就是中央一开始追求的中苏货币政策。

  中国不怕拿产品帮老大哥的卢布背书。关键是条件和好处是声明。

  和赫鲁晓夫关于中苏互换货币的事情,曾培洪和他聊到半夜。

  印度人第二天来请求中国人继续开会。还是坐下来好好谈谈吧,最好是先把你们装着核弹的导弹瞄准移开。

  结果曾培洪和赫鲁晓夫在酒店里谈中苏货币问题,压根就没空搭理印度。这搞得印度很紧张,拉邦什又跑去找美国的杰克逊。希望他出面斡旋。

  杰克逊都懒得理那个印度人。要不是华盛顿的命令,他早就想撤了。这摊子浑水,他是一点都不想要趟。

  直到拉邦什说道: “可是中国人要对印度发射核弹了啊!”

  “啊?!”杰克逊这才从沙发里起来,他双眼瞪大的看着拉邦什,他问道:“真的假的?!”

  “真的。那个苏联的赫鲁晓夫和我说的,中国人已经把核导弹对准了印度,只要印度不同意他们的条件,他们就会将恒河平原从地球.上抹除。”拉邦什可怜兮兮的说到。

  拉邦什算是吧尼赫鲁说的话栽赃到中国人身上了。当初印度人集结几十万大军准备打进中国的时候,尼赫鲁说过:要把中国从地球上抹除!

  拉邦什说的信誓旦旦的,说中国要对印度发射核弹。希望美国对印度进行核保护。阻止一波中国人。

  就在中苏关于货币问题畅谈,并且达成初步意向的同时。杰克逊和美国政府在和印度政府私下秘密沟通之后。他们忽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既可以把乱七八糟的印度捏合起来,又可以在南亚投射美国的影响力。

  关键是还可以反制中国和苏联的一个办法。

  那就是在印度秘密部署导弹部队。

  如果是从前,印度肯定不会允许美国人在他们境内搞这事情的。但是现在..

  拉邦什信誓旦旦的和印度高层说,中国准备向印度投射原子弹,印度高层都慌了。

  因为人是无法思考自己思维外的东西的。按照印度人的思想,他们觉得自己要是又原子弹和导弹的话,那么一定会丢给中国人尝尝。那么按照这个思维来思考,中国人一定会把原子弹种满德里平原的。

  于是乎.

  “同意!同意美国在印度部署反导弹系统!”

第一百九十二章 成为笑话

  印度人是真的够敢想敢干的,他们真的敢把赫鲁晓夫瞎说的东西当成真事去宣传。

  而且还真的想把美国人的导弹给弄过来。

  本时空之中没有诞生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印度人却要搞个印度导弹危机出来。

  这印度人是真的不嫌自己的命长,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能猜到印度人脑子里想什么。那才是真的叫做神奇呢。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知道印度印人脑海中想什么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张国华到达列城之后,为了配合中国外交团在泰国曼谷与印度的谈判,所以让前出的5个团向印度施加了一些压力。

  原本这种施压只是希望印度快速通过曾沛鸿为代表的中国外交团提出的请求。

  其实中国的请求并不过分第一就是 印度美国承认拉达克地区和阿克塞钦地区中国所拥有的法理权。承认中国是解放这两个地区收复故土,而不是所谓的侵略战争。

  第二取消非法的马克麦红线。中印之间重新商定边界。

  如果这两件事情都办成了的话,那么新中国将会收付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虽然说这些土地在经济价值上都不算很高,但是在政治意义上却非常重要,在战略意义上也非常重要。

  而第3点就是要求印度进行战争赔偿。

  中国这些年发展的虽然很快,但也没有余粮啊。尤其是接下来三年将要面对三年自然灾害的问题。

  中央里面,尤其是以李锐为代表的曙光系的官员。在要求印度赔偿的这个问题上,非常的强势。

  印度可以不赔钱,不赔黄金,不赔外汇。但是印度一仓库一仓库的粮食都可以拿来抵债。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李锐在开会的时候,都很像是鹰派了。

  当然还有一些更加鹰派的,他们直接提议将印控克什米尔邦旁遮普邦和北方邦几个邦内的国家粮库直接搬空。

  如果是从前的话还没办法,但是现在既然站住了裂痕,那么就可以将这些粮食全部运到拉达克,即便是从拉达克运回国内很困难,但是慢慢运总归是能够满足四川西藏云南的需求。

  搬空印度三个邦的粮食,解决中国三个省未来1~2年内的粮食短缺问题。

  也许也是中国年轻一代官员。尤其是曙光系官员对印度的战略谋划并没有过度隐藏。毕竟外交谈判的时候也要谈这些条件的。

  只要谈了,那就不可能保密。中国需要印度赔偿之前违反粮食购买协议的粮食,又要赔偿战争中的粮食。

  这要粮食数额不小了。根本不是印度老爷们刮地三尺就能解决的。因为屁民已经没有油水可刮了。

  印度战争的失败,也导致了前年开始向印度投资的外国投资商全面撤资了。

  也因为他们输给中国输的太惨了,所以原本很多人对印度的忌惮变成了觊觎。

  印度也没有其他来钱的路子了。换句话说,其实印度的脊梁骨已经被打断了。

  实际上本时空之中,印度已经失去了和原时空一样当不结盟运动盟主的可能了。

  国际形势变化剧烈,他们要么完全投向西边,要么完全投东边。

  而现在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全面投向西边。

  哪怕是让美国人在他的境内部署导弹都可以。

  本时空之中,美国丢失了韩国和日本两个前哨基地。现在只余下越南南部、菲律宾等地区。既然印度现在愿意投靠了。

  那就自然是最好了。在印度架设一个导弹发射基地的话,那么就可以威胁到了中亚和中国西南地区。

  这对于美国来说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一个成果。将印度纳入自己的保护国。

  而在之后的谈判中,美国多少有帮印度的拉邦什进行说话。并且在谈判期间,美国也打算悄悄的在印度境内布置发射基地。

  没错,印度说是要反导导弹,但是美国人想要装什么,那就是美国人自己的事情了。你们印度人还管得到我?

  印度也算是用这种方式向美国交投名状吧。

  但是印度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印度人的保密能力大约等于零。

  美国的导弹都还没装船,美国人的基地都还没开始建设呢。

  远在泰国谈判的赫鲁晓夫和曾培洪就已经收到了消息了。

  在第三次会谈上,曾培洪和赫鲁晓夫盯着杰克逊道:“我们收到确切的消息。美国和印度达成协议,准备在印度安置一个导 弹基地。”

  “对于美国这样的行为,严重了中苏安全。如果美国一意孤行的话,中苏可能将要对印度采取极端措施了。”

  这不是商量,也不是警告,而是事实成立的打招呼。

  因为在印度人没有保守住秘密的时候,中苏已经开始向边境地区增兵了。

  苏联向欧洲边境增兵,只要美国敢把导弹运过来,斯大林就要下令直接进攻欧洲。

  中国则是继续向西藏增兵。并且四川那边的二炮部队真的已经准备好了搭载着核弹头的导弹了。如果美国人真的敢把他们的核导弹弄来印度,那就不能和他们客气了。

  还是那句老说:美国人说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

  全球局势一瞬间紧张了起来。大家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要打起来了。

  但是和原时空之中的古巴导弹危机一样。古巴导弹危机最终成为一场闹剧。而本时空的印度导弹危机也注定是一场闹剧。

  只不过这次闹剧的主角换人了。从苏联的赫鲁晓夫换成了美国的尼克松。

  当然,尼克松不会和赫鲁晓夫一样写一封莫名其妙举止失措的信。而是美国方面强压着印度的尼赫鲁认错了。

  而也因为这个闹剧,和造成的国际局势的混乱。美国实在是不想在这谈判上继续扯淡了。

  麦克马洪线和拉达克地区现在被中国实际控制。美国和印度也无能力拿回来。所以最后的谈判结果是:关于边境线的问题,还在扯淡。印度还没承认。但是印度同意赔偿一部分粮食, 以此换取进攻印控克什米尔、旁遮普、北方邦等地。

  于此同时,印度需要对之前撕毁的粮食协议进行赔偿。按照合同中的规定赔偿。除了要完成合同上的粮食需求之外,还要额外赔付百分之五十。(大额购买订单, 百分之五十的赔付已经极)

  另外作为战争赔款,印度政府最后费劲巴拉的清空了一些国内权力背景不足的老爷们的仓库,凑了一堆粮食送来。

  好了,粮食给你们了。说好了的,你们不能打我们了!

  印度在外交谈判上颓势尽显。印度之前号称第三世界国家领袖,现在这个名称则是被中国拿走了。

  不过中国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因为对于中国中央来说,最困难的时间马上就要来了。

  1958年的时间要结束了。

  时间划入1959年,一月。北方(华北地区)今年(农历)的天气来的特别邪乎。入冬的时候天气没太冷,比往常温度高不少。但是到了一月的时候,整个北方突然间连续的疯狂降温。打的很多人措手不及。

  倒不是北方人不习惯大雪, 而是气温变化太大了,很多人没有做好准备。而这突如其来的天气剧烈变化,导致一些老年人没有做好保暖准备,结果因为天气变化引起各种老年病突变,整个医院都排满了人。

  北京的医院都挤满了人。李锐偷偷来北京市里的医院进行调研,没有惊动太多人。

  “北京的医院都满了。天津也是。其实北京天津这样的城市还好。毕竟医疗实力还是有的。关键是一些农村和小城市。 这种温差剧烈变化, 各种心血管疾病能要了人命。抵抗力差的孩子就怕来个重感冒或者只是发烧烧成傻子。

  负责华北地区卫生健康的负责人站在李锐身边低声的说道。

  “这天气奇了怪了。十二月的时候都不怎么冷。甚至河北很多地区都没下雪。这到了一月,跳水跳崖一样往下掉。”卫生健康的负责领导直摇头。气温变化对他们搞医疗工作的也是巨大的压力。

  但是李锐知道,这还仅仅只是1959年的开始罢了。

  1959到1961,中国将经历整整三年的反常自然气候。

  李锐深吸一口气道:“华北地区的乡村赤脚医生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将会负担更大。不仅仅是华北地区,全中国都是。

  "我们将要加大农村赤脚医生的投资。尤其是在传染病等疾病的控制上。”

  李锐对负责华北卫生健康的领导人如此道。这位领导人自以为是计划委员会在新的一年里的常规工作。

  但是他并不知道,李锐已经开始担忧1959年接下来的大灾了。

  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今年,北方干旱南方大水。疫病绝对不会少。已经计划好的净水片、杀毒水等等已经在大量生产,生产一批运走一批。直接运到各地的仓库之中。

  今年,中国的医药生产规模又将提升不少。因为之前搞来的生产线已经开始全面投产了。

  药的问题,在本时空应该不难。

  归根结底,还是粮食问题。

  而在海南,已经晒的乌漆嘛黑的张福站在魔芋田里,他双手叉腰和一样晒得乌漆嘛黑的厂长陈来福说道:“厂 长,去年九月到十一月,全海南的魔芋田都大丰收啊。平均亩产破了五千斤。

  “今年看着气候和水土,咱们的魔芋田又要大丰收啊! ”张福笑呵呵的说道。

  陈来福大手一挥道:“走,去看看咱们的生产线,在见见咱们供销渠道上的同志。”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全面上架

  工厂里,工人和机器都在流水线化的作业。

  海南这个地方的气候其实还不错。当然,这个气候是对于植物来说的不错,对人来说就稍微有点糟糕了。古代中国把海南当成流放罪犯的地方不是没有道理的。

  海南后来能成为旅游胜地,说来还是因为基础建设起来了,不然真没什么人愿意去那么热的地方。

  一月份的海南不冷,甚至把北方来的一些同志给热到了。一月份的海南还有二十度的平均气温呢。要是赶上连续大晴天,中午最热的时候气温能给你飙到二十五度呢。

  “哎呀,这海南啊。这一月还这么热呢?我这外套都脱了,都还能热流汗啊。”有个明显是北方来的同志,他已经把外套给脱了,穿着长袖衬衫在那一个劲的扇风。

  “小张啊,还是年轻啊。火力壮。”一个上了点年纪的人笑道:“我们这些老同志从冰天雪地的北方来这海南,到算是的了救了。我这腿啊,就怕冷。这里多暖和啊。”

  还有人说道: "这魔芋是很厉害啊,亩产能有五千斤呢。刚刚和人打听,去年他们这边有一些地亩地产量极高啊。产量最高的那一亩地有八千斤产量呢。”

  听到这话在场的众人都发出啧啧声。

  有人感叹道: "八千斤亩产啊!要是小麦也有这个亩产就好了。那全国人民吃饭的问题,一夜之间就解决了呢!”

  这人这话刚说出来,就有旁边一人笑道:“还真别说,去年有个人民公社的社长吹牛逼,说他们公社的亩产做到了水稻一千两百斤。这牛逼还没吹出去两天呢,宣传部的干事们就下乡采集资料啊,几十台摄像机,还有土壤分析仪,还有一堆农学院的专家。一天的时间就把那个公社吹的牛逼给吹破了。然后中央台还立刻出了相关农业科普。”有个同志在这二十多度的气温下,还要喝着热茶,一边吹气边说。

  “那个人民公社的领导后来被拉去审查了,一查啧……有人为了谎报他们的功劳,真的是连客观事实都不顾了。

  穿着长衬衫的小张道:“还真是。现在咱们国家的电台、电视台传播消息的速度多块啊。除了偏远地区和大山区之外,已经做到了村村通大喇叭呢。这种骗人的玩意儿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不是一戳就破嘛。”

  “嗨,有的人当官当道官眼里了,主席反复强调的[为人民服务]。他们是一点都没听进去啊。要是吹个牛就能解决全中国老百姓的吃饭问题,那这些在海南辛苦的技术员、农民、工人都是在折腾啥呢。”腿脚不好的中年人道:“这次也好,把一堆人给搞下去了。瞎折腾。”

  “同志们,久等了啊!”当陈来福带着张福来到厂里会客用的休息室时,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采购员已经聊了五块钱的了。

  “哎呀,妈呀!上次在天津 看到陈厂长你还是个白净书生呢。今天看了你这模样 ,我还以为你去非洲帮助非洲人 民打解放游击战了呢! ”有一个和陈来福相熟的采购 员笑道。

  陈来福哈哈一笑: “去非洲推翻当地的反动派还轮不到我们。不过听说我们有同志在南美搞的很好呢。古巴那边已经革命了。了要是有机会,我倒是想要去古巴看看呢。”

  众人哈哈聊着。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