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83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所以在这种勾心斗角之中,其实朝鲜丧失了第一时间控制疫情蔓延的最好机会。

本来细菌疫病又不是后世如同病毒肺炎一样拥有超强的传染能力。

只要第一时间把源头按住了,就算是造成了损失,损失也不会太大。

但是金日成考虑着武亭等人借着在南边土改已经收获了不少威望了。

他们是不是想要在通过这件事直接把自己的权力给架空啊?

一想到这里,金日成反而先坐不住了。

他没有第一时间开始去管细菌武器的问题,而是在内部开会,开始搞权力倾轧了。

而等到这群人为了朝鲜这屁大的地方的权力争斗的时候,他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防治时间了。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朝鲜的基层组织力量先垮掉了。

所以归根结底这此事件与其说是美军的细菌武器多厉害,还不如说是朝鲜内部高层的不和给予了一个可乘之机。

疫病这种东西最开始掐死源头,那么确实没什么厉害的。但是它一旦成规模了,开始大面积感染了,那就是个大问题。

实际上中国这边在得知美军在投放细菌武器之后就开始准备了。

包括口罩、消毒水、各种药物都已经备齐了。

甚至早在几天前就已经运送了一批到东北。

就等着朝鲜方面如果有需要,那么就马上送入朝鲜。

朝鲜要是爆发大规模的瘟疫对中国一点好处都没有。

唇亡齿寒的道理没有几个人不懂。

反而是金日成为了防止延安派进一步做大,他舍近求远的先跑去向苏联求援了。

各方情报汇总过来之后,中国中央都无语了。苏联的精华基本在欧洲,你朝鲜要等苏联的援助,你们准备等到什么时候?

但是有的事情又实在是太龌龊了,根本没法挑在台面上说。这搞得某湖南人大发脾气。

“金日成同志有什么问题不能等到事后在弄?!”

“美国佬的匕首都伸过来了,还在兄弟窝里斗。”但是骂归骂,臭脾气的湖南人还能怎么办呢?

他还不得不写一封信去问金日成同志朝鲜内的情况。

得到的回复还是冠冕堂皇的,说一点事都没有,一切尽在掌握。

好像边境线上逃难过来的朝鲜人都是假的一样。

因为你们的争权夺利,造成了延误了最佳的抗疫时间。

导致瘟疫开始横行后才开始想起按照中国提醒的方式进行全面抗疫。

但这个时候基层力量已经散掉了,短时间内根本组织不起来。

反而因为医院收治了超额的病人导致城市里的瘟疫愈演愈烈。

金日成的想法其实也颇为简单,现阶段先大致压制一下疫病的扩散。再过一两个月天气转冷了,细菌战自动失效。

只要撑过这一两个月就好了。毕竟只要到十月份,朝鲜的天气就会变冷了。

而下意识的,金日成不想向中国求援。因为高层内的延安派已经很多了。

如果再向中国求援,延安派势力将会进一步的壮大。

这对他这样游击派出身的领袖是不利的。

以后开会说话都不敢大声了。所以金日成做出的选择看似无厘头,但是却又有几分道理。

只是这几份道理却异常的让人觉得恶心。

因为他在意大量无辜百姓的性命在开玩笑。

而更加搞笑的事情发生在之后。

金日成向苏联的求援信发出被斯大林接收后。

斯大林直接转给了毛主席,并且附带上了一份斯大林的信件。斯大林信中的大意是,苏联现在不可能腾出手来帮助朝鲜,只能运送药品过去。

而朝鲜现在缺少的不仅仅是药品。

更重要的是缺少大量的基层组织力量,以及具有医疗常识的医生护士等。

苏联方面愿意提供药品,但可能需要从欧洲运过来,速度没有那么快。

但是人手方面苏联表示无能为力。

他们没法动员几千上万的基层人员前往朝鲜。

所以斯大林希望同处于社会阵营的中国出手帮助。

动员一批基层力量去帮助朝鲜。其实金日成在朝鲜打的什么主意,不光是毛主席猜得出来,斯大林也猜得出来。

对于金日成的所作所为,斯大林真的是半点好感都欠奉。在给毛主席信的同时,斯大林同志还给金日成去了一份带有批评性质的信件。

对于斯大林来说,朝鲜半岛上这群人的争权夺利。

不管是游击派还是延安派或者是苏联派,其实都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你们先把半岛局势稳定住啊。

小金你现在这样闹,和没打着野猪就开始讨论野猪该怎么吃而打起来的猎人有什么区别?

苏联和中国都不满朝鲜的操作。

毛主席这边也立刻给斯大林同志回信,表示中国这边愿意动员基层力量帮助朝鲜。

也希望苏联方面的医药物品尽快送来。

斯大林表示鼠疫疫苗、天花疫苗以及各种疫病疫苗只要有需要,苏联方面将第一时间送过去。

并且苏联将派遣记者前往第一线,将美军惨无人道的罪行揭露,在欧洲进行大规模宣传。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早就准备好的防疫物资和集结起来的基层力量开始向朝鲜方面进发。

朝鲜方面,金日成被斯大林批评过后就不敢作妖了。

另一点是瘟疫的传播速度也确实太快太猛了,已经打的他措手不及了。

所以他乖乖的配合了中国医疗防疫队伍进驻朝鲜。

中国前往朝鲜的防疫队伍迅速集结。

这些都是经过一段时间集训过的医生护士和解放军战士。

英国大使馆领事乔治·布莱克觉得自己绝对是倒了血霉。之前在汉城待得好好的,突然朝鲜就打过来了。

其实打过来也就打过来吧,朝鲜对他们这些外交人员还是比较客气的。

除了让他们在局势没有稳定前不允许踏出大使馆之外,没有对他们做任何不人道的事情。

他们该吃吃该喝喝,朝鲜的官员也来拜会过他们。毕竟外交官是有豁免权的,更何况北朝和英国还没开战呢。

结果他们的好日子还没过几天,远在万里之遥的英国在还没营救自己大使馆成员的情况下直接宣布对朝鲜进入战争状态。

这下好了,布莱克等人突然从中立国的外交人员成为了战争国家的俘虏了。

这一来就不可能让他们继续住在大使馆里了。

人民军把他们从大使馆里都抓了出来,不过也没虐待他们,只是把他们押送到了朝鲜平壤的一所大学的一个宿舍里。

限制了他们的人身自由罢了。条件虽然比不上大使馆吧,除了比较无聊外其实也还行。

大使馆内的一众同僚觉得最差也不过如此吧。

但有句老话说得好啊,人要倒霉起来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倒霉。

就在前不久,大学里面突然开始闹老鼠。最开始大家还没怎么注意,毕竟大学男生宿舍嘛,出现点什么小动物都不奇怪。

天才会知道大学男生宿舍里有多少奇奇怪怪的东西。

乔治·布莱克同寝室的一名翻译被老鼠给咬了一口。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和人民军说了一下之后,人民军的战士带着他去处理了一下伤口,还打了个消炎针。

被老鼠咬了一般也就是这么处理。结果没有想到到了当天晚上,这位老兄就不行了,体温开始上升。

布莱克还以为他是伤口感染造成了体温升高,还照顾了一晚,他还让人去找医生。

结果医生来了之后左右检查,觉得这人不像是伤口感染了。仔细一检查吓了医生一跳,好家伙!鼠疫!

这下不光医生吓到了,布莱克和负责站岗的战士都吓着了。谁能不知道鼠疫的厉害啊。

鼠疫绝对算是人类生命收割机,每一次大爆发都代表着成千上万人的死亡。

两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都赶不上鼠疫对人类的收割。

这位翻译被立马送去隔离治疗。而乔治·布莱克也被关在了一个单独的房间里。

从那时开始,乔治·布莱克就三不五时听见隔壁关押的同伴们传来剧烈的咳嗽,和各种杂音。

还有医生和战士的脚步声。在惶惶不可终日下,乔治·布莱克也没有逃过鼠疫感染这一劫。

在脑子还算清楚的时候,他通过医生知道,是美国佬开始在全朝鲜无差别投细菌弹。

乔治·布莱克想要问候所有美国人的先人!这好像有点不对,美国人的先人好像是英国人来着……

现在,乔治·布莱克已经问候不动美国人了。因为他现在已经烧的迷迷糊糊了,全身就像是被点着了一样的热。

在迷迷糊糊中,他感觉好像有医生进来了。但是他看不清,不过感觉好像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医生。

这名新医生简单的检查了自己的身体之后,就撸起了自己的袖子,然后掏出了一根针筒开始给自己静脉注射。

迷糊之中布莱克昏沉的睡了过去。等到他再次醒来后,他感觉自己身体舒服了很多。

虽然还是有些疼痛,但是身体内那种如火烧一样的触感没有了。

自己对身体的掌控力也恢复了。

“他们给我用了特效药?”布莱克疑惑道。

要知道现在的朝鲜可是没有炼制链霉素的工厂。

所有的链霉素都是进口的。

所以布莱克不是很确定朝鲜愿意花宝贵的进口药用在自己这个敌对国家的领事身上。

就在布莱克疑惑的时候,一名医生推门走了进来。

他上下检查了一下布莱克的身体状况,然后对着旁边的医护人员说了些什么。

布莱克完全听不懂,但是可以确定他说的应该不是朝鲜语。

因为在韩国待了这么久,他还是能分辨朝鲜语的发音的。

不是朝鲜的?难道是中国人?中国人进入朝鲜了?布莱克忍不住开口问道:“医生,你是中国人?”

有懂英文翻译了这段话给医生听,这名医生点点头道:“对,我是中国人。”

“你们中国出兵朝鲜了?”医生皱着眉道:“我们不是出兵朝鲜,而是处于人道主义援助。美国在朝鲜投掷大量的生化武器,坑害朝鲜百姓。这是人道灾难。”布莱克默然。

第一百一十章 中国有神药?

阿廖沙伴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火车摇摇晃晃的从莫斯科一路驶来中国。

和他一起来到中国的还有来自苏联援助朝鲜的各种药物。

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阿廖沙并不觉得坐几千公里的火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相反,他为自己即将报道的事情感到激动和愤怒。

激动的是他终于获得了独立报道的机会了。

而愤怒的是从朝鲜方面穿回来的消息表明,朝鲜正在遭受惨无人道的细菌弹袭击。

自己作为一名社会主义阵营的记者,自己必须要揭露美军的暴行。细菌武器的使用无疑是反人类的。

只有纳粹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所以即便是身体很疲劳了,但是阿廖沙依旧是精神亢奋,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

而和他一起前往朝鲜的还是有中国援助朝鲜的大量医护人员和接受过疫病处理的解放军战士?现在他们都褪去了军装,穿上了白色外套。在中朝边境上,阿廖沙和这群中国战士们会和了。

他举起相机对着战士们就是一顿拍摄。

为了方便阿廖沙的采访工作,中方这边特别为他配备了一名懂得中朝苏三语的翻译。

一名学过俄语的中国朝鲜族战士金福喜。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