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97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金无忌自然是不会跳黄浦江的。毕竟他祖上可是姓爱新觉罗的。现在爱新觉罗最大的头子还在功德林里待得好好的呢。

  并且还在非常诚恳的写着自己的悔过书呢。(注: 溥仪是否真的悔过,不好下定论。从王耀武和沈醉的回忆录里看,王耀武认为溥仪悔过了,沈醉觉得没有。在此引用官方论据,认为溥仪悔过了。)

  爱新觉罗溥仪都只能在功德林里乖乖求活。

  他爱新觉罗无忌(注: 共和制后,爱新觉罗改姓金)又怎么可能被杜致仁的几句话刺激的跳江呢。

  不过和这位无忌公子一样的人其实也还是有的。 这批科研人员是分批次抵达的。他们这一船是第一批。

  负责接待的是从北京来的同志姜明远。他早已在码头做好了等待接待工作了。

  “明远,这批从美国回来的科学家可不好搞哦。听我们同志的话,这些人中未必都是我们的同志哦。”站在姜明远旁边的是比他大几岁的周海。

  “在接收这批科研人员的时候就知道了。"姜明远说道:“在美国那样的地方待久了,又不是每个都能和钱学森同志、陆光达同志、华罗庚同志这些大科学家一样,甘愿放弃美国的别墅和牛排。回我们

  新中国啃馒头喝小米粥。

  “所以组织上对这批人也是有考量的,还是需要考察他们。其中一些人可能还是要接受一下贫 下中农在教育才行啊。“姜明远如此说道说。

  周海倒是来了兴趣,因为说让这批人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这件事,他没听说啊。

  钦,你说的这接受再教育是怎么回事呢?把他们放到乡下去种田,感受一下老百姓的人间疾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姜明远道:“还不至于那样,那样太浪费这些人的能力了。组织上听说是要做鉴别,其实这批人来的时候就做过背景调查了。这一路 上咱们的同志也是暗中观察着他们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嘛。就怕美国佬里有深谋远虑的战术战略家,给这些批人里掺沙子。等到二三十年后再收线,那咱们国家就损失惨重了。”

  “这批人里有的人有说怪话。他们还以为咱们不知道呢。有的人是心怀不满呐,却没有想过若不是咱们的同志和苏联同志携手把他们从美国的火坑里救出来,他们在美国还能有多少好日子过?能不能活着都是问题。” 姜明远没有把话说的很透。

  但是到他和周海这个层级,很多话不用说的很透了,这种话已经是很重了。

  周海摸了摸这两天太忙而没有刮的胡子,他道:“所以这批人要分开两拨?”

  “嗯,大体上是这个意思吧。不过应该是会更细。根据组织上的意思是这批入里有的人时同志,有的人可以争取为同志,有的人经过改造可以成为同志,而还有一些人则是只能放任自流,让其投闲置散了

  周海咂摸了一下嘴巴:“有点可惜。这里很多人都带着美国的技术回来呢,你说他们要是用带来的技术作为交换,组织上会有别的考虑吗?”

  “老周啊,那就不是你我考虑的问题了。我们只是负责接待安排这批科研人员的。” 姜明远没想在这上面多说。

  他比周海高一个级别,刚好可以知道一些周海不能知道的信息。有的信息可以和周海聊,因为有的资料上面也没想瞒着,过一段时间大家都会知道的。

  但是上面耳提面命不能透露的信息,那是一点都不 能说啊。

  就像是上次去开会,中央新成立了一个部门。叫做科学战略统筹规划部。简称科战部。

  由钱学森、陆光达、钱三强、钱伟长、华罗庚、童第周、竺可桢等几十位中国最顶尖科学家组成核心的一个部门。

  这个部门的作用就是规划统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与科研。就像是搞计划经济一样,把科学研发也做成战略规划和计划发展。

  毕竟科研不能搞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

  这个在迎接这批美国的华裔科研人员回国的时候,科战部就在会议上聊过关于回国这批人的待遇问题。

  作为科战部会议代表的钱伟长匆匆而来,并且没有多座,在会上直接开口道:“先对这批人的工作意愿进行询问,在进行工作能力考核,再政审背调,待遇比照我们国内科研人员的给就好了。不用做过多优待。

  当时参与会议的姜明远举起手来:“钱同志,我是生活部的姜明远。我就想问一下,如果有的人背调不过关,甚至.能…… 嗯.. '姜明远 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词,他想说:里面万一有叛徒或者奸细什

  么的,但是想想又不合适。科战部里很多大佬也是外国回来的。所以他一时之间有 些语塞。

  钱伟长知道他要说什么了,于是他揉了揉疲惫的眉头道:“我知道你要说的是什么。我们内部也开了会,如果有这样的情况,那就让他们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

  “啊?让他们下乡种田吗?”姜明远有些惊讶,他担心这些人下乡后糟蹋土地、良种和化肥。

  钱伟长笑了:“那不用,他们还是有些能力的。现在咱们正在大力发展乡村,但是急缺有能力的技术员。把他们放去那些需要的地方,让他们去当乡村的技术员就是很好的一种方法。让咱们其他的乡

  村的环境和村民们教育他们。或者是去工厂当个技术,接受工人阶级的教育。

  “那钱伟长同志,如果他们说手上有很重要的技术作为交换的话呢?”姜明远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钱伟长已经开始收东西准备走人了,听闻姜明远的问题后,他皱了皱眉:“不用理会,我看过名单了和他们的单位了,他们手上没有任何我们需要的技术。

  说罢钱伟长就匆匆离去了,他也是忙死的。这批回来的科研人员中,网咖早就进行过调查了。包括他们所任职的部门、大学,所作的研究等等。

  除了杨政宁确实无可替代之外,其他科研入员所能带来的技术,网咖是真的看不上。这些人要是愿意实心实意的为新中国的国力发展与百姓福祉而努力的话,那么大家自然是无比欢迎。再为国家为

  老百姓做贡献的基础上追求一些个人发展, 这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单纯的只考虑个人享受,甚至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之上,只想着成为人上人。那种是不可被接受的。

  这批船上又多少人是抱着这种心态的?不好说,但肯定是有的。

  就像是这位爱新觉罗无忌一样。

  他虽然是冷哼了一声不在理会杨振宁一行人,但是他却自觉地自己就算是回到国内也当高人一等才对。

  自己在美国学的那些技术,在这个国家何等重要啊。都说钱学森偷来了美国的技术,咱们这些人也掌握了不少技术,不也应该成为座上宾吗?

  如他一般思量的人其实不少。这些人身负重要技术,和一些科研领域的资料,自觉地自己很重要。所以在沿路上说些怪话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毕竟自己还是很重要的嘛!

  姜明远和周海准备了一排大巴车来接这些人。 直到这个时候那些喜欢说怪话的家伙们才有些收敛。

  毕竟他们也不是真傻,在船上说不过是自以为隐秘罢了。只是他们真的不知道,新中国的生活部也不是吃干饭的。

  在没成为同志之前,他们也都是审查的对象。

  因为背调已经做的很清楚了,其实对于这些人的去向都有相对明确的确认。

  所以当爱新觉罗无忌在上海休息了两天后,关于他与那些和他有着一样想法的人的工作安排很快就下来了。

  而这一拨人听到自 己分配的工作和待遇后一时之间哗然。

  “要我去乡下教人怎么用化肥和农机?!'

  “进厂去当热处理技术员?!”

  “开什么玩笑?我们在美国辛辛苦苦学了这么多年,不是为了进工厂打螺丝的!”

  “走,去找他们算账!”

  “哼,算什么账?真以为我们手上没有技术?朋友们,写些大纲条目上去,等着他们来求咱们!

  爱新觉罗无忌与他的同伴们觉得要给新中国政府一个大的亏吃吃。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写的东西传到科战部后,值班的钱三强扫了一眼就丢进垃圾堆了。

第四百零三章 随你们的意愿

  那帮需要拉去改造的人且不提,把他们拉回来其实就两个目的,一个是尝试看看能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改造,如果改造成功能不能成为新中国的助力。毕竟这也是新中国的尝试,能改造则改造,

  反正机会给你们,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第二就是为了削弱敌人了。毕竟这将近两千名科研人员留在美国或者西欧都是一种资敌。 有科研能力的人在全世界都是宝贵的人才。

  美国现在的反共很魔怔没错。但是万一哪天正常了,或者哪天突然又不压迫这些华裔科研人员了。那这些人又会成为美国科研发展的助推剂了。

  尤其是李锐很了解这里面中的一些 人是有一种“皈依者狂热"的。他们被美国压迫的越狠,他们不会怪美国反而会怪中国。恨中国为什么不乖乖当美国的狗,导致他们没有狗粮可以吃。 这些人最后反而

  会想方设法的和中国作对。

  留下这批了解中国的人在美国,还不如把他们全接回来。还是那句话,能为国家人民所用者,那必然不负他们。不能为国家人民所用者,那也不能便宜了敌人。

  所以爱新觉罗:无忌这样的人必然是要吃些苦头'的。只不过他们的这些苦头在广大的中国老百姓看来都不算苦。去厂里当技术员,去乡下当农技员之类的,这算哪门子苦?顶好的事情叻!

  要是他们连这些事情都做不好,那就有真正的苦头等着他们吃了。

  对这些人还可以,那是因为出于人道主义,而不是无休止的退让。还是那句话,给你机会如果你不中用,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就像是这些人闹腾着,想要提高待遇,但是组织上压根不打算搭理他们。要么服从安排,如果真的觉得安排的不行,那也可以。

  来自北京的特派员直接和他们说道:“如果真的真觉得安排不行,也可以将各位送回美国。可以自己选吧。

  口气很生硬,没有拒绝的余地。

  这一下让这群人面面相觑了。因为他们现在要是回美国,猜一猜他们还能不能活 下去?这登船漂洋过海的这段时间里,美国风云变化。更加反共的赫克托尔全面上台。自己等人消失这么久在出现,

  猜一猜会不会被拿去祭旗?

  而他们引以为傲,觉得自己学握的技术,那个特派员也说了:“各位要是愿意分享,那就分享。不愿意分享也不勉强,自己留着就好了。我们倒也没多大用处。

  这一波直接击溃了不少 人的心防。说好的挟技术自重呢?怎么人家完全不在乎啊!

  两条路在这,要么乖乖服从安排,要么滚回去。

  但是有人不信,觉得这就是新中国政府在恐吓他们罢了。比如说爱新觉罗无忌,他在这批约百人的队伍里站了出来道: "那就把我送回美国吧!”

  “好。”特派员想都不想的就同意了。这倒是让爱新觉罗无忌惊呆了,怎么回事?

  “上级领导的指示不是传到给你们了吗?我们尊重各位的意愿,愿意回去的站到右边。"特派员如此道。

  还真有不信邪的人,有那么几十个人站到右边去了。

  “好,我为你们安排。”特派员如此道。

  这些人想着闹一闹或许会比较好。因为当天他们连住的地方都安排到别处去了。他们觉得自己的闹腾起了作用。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打算待价而沽和新中国政府谈判的算盘还没打响呢,那边政府就安排了一条船。

  爱新觉罗无忌等人直到上船那一刻都没想明白,怎么就没人和自己讨价还价呢?等到船真的离港了,这才有人坐不住喊着要下船了。但是事已至此,还有他法吗?

  他们又被再次送回美国了,而至于回到美国后他们将要面对什么,那么就由不得他们了。

  当然杨振宁自然不用关心这些事情。因为他要去北京和杜致礼姐弟一起见一见自己的岳丈泰山杜聿明。

  这是功德林第一次允许外人来探视里面的学员。而除了杜家姐弟与杨振宁之外,还有一人也赶在了1955年春节前匆匆赶来了北京。

  那就是陈瑞章的夫人曾若萍。

  功德林里的学员中,陈瑞章和夫人的曾若萍的感情最为真切。

  在功德林几年了,组织上也帮着他们寻找自己的家人妻儿,毕竟不是所有人的家眷老小都去了台湾。有不少人滞留在了香港。

  而现在的香港基层几乎被内地过去的基层人员给控制住了。想要找一个人有点难,但也不是没办法。

  陈瑞章的夫人是最先被找到的那个。并且在沟通之后,陈瑞章和曾若萍两人都互相表达了思念,并且通了几封信。

  功德林里其他的人要说不羡慕,那可真的是太假了。

  这天陈瑞章又收到了曾若萍的来信了,这是两人之间通的第四封信。当所长王英光亲自来图书馆送信的时候,功德林里的学员们都发出羡慕嫉妒的声音。

  当然也不乏他人凑上来,想要看看曾若萍给陈瑞章写了什么。还有一些人是知道 了陈瑞章联系上曾若萍后,看看曾若萍能不能帮着找找自己的妻儿老小。

  每到这个时候,学员里的老好人王耀武就长吁短叹。

  哎,还是老陈的媳妇好啊。五年了,不离不弃。不像我老婆,卷了钱就跑了。哎呀,哎……王耀武难受的就像是武大郎看见西门庆一样。

  “老王,算了,算了。老婆跑了,大不了以后再找嘛!“其他学员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关键是王耀武的老婆跑了也就算了,还把王耀武的毕生积蓄都卷走了。

  别的国府将军的钱大多是贪污受贿来的,而王耀武的钱基本上是开饼干厂之类的实业赚回来的。卷跑了这些钱,那是真心疼啊。

  王耀武也不说话,就是看着陈瑞章的方向羡慕道:“还是老陈好啊。”

  那边陈瑞章看着信,突然大叫了一声:“哎呀!我老婆要来功德林看我了!”

  这一叫把周围的人都给震惊了。

  因为探亲这档子事还没发生在功德林过呢。

  这下子功德林的众人都轰动了。而伴随着陈瑞章老婆要来探亲消息一并传来的还有杜聿明的一双儿女和女婿要来探亲的消息。

  这下功德林内炸开了锅。只有蒋二公子纬国面色有些不太好看了,因为他怕这探亲的人把他爹在台湾干的烂事都抖出来。

第四百零四章 购物与探亲(6K6大章)

  当知道陈瑞章的媳妇和杜聿明的儿女、女婿要来功德林之后,功德林里的众人都忙碌了起来。

  大家该收拾的收拾,该搞卫生的搞卫生,还有人想要把功德林给好好的搞一遍,收拾出一种张灯结彩的感觉。

  大家都很热闹,有一种比过年还要隆重的气氛。是啊,过年那有和亲人团聚重要啊,功德林里过年还是这群大老爷们,都没变的。

  上次美国佬有家人来探亲,但是美国佬的家人来探亲管我们国府将军什么事儿?他们又不会给咱带些什么好东西。

  再说了,咱们和他们又不熟。就丘行湘和叶立三几次和人家[推心置腹]的聊过天罢了。就这美国人还记仇呢!

  史密斯那几个美国师长从功德林出来回美国之后,还多次发表公开讲话,说在中国遭受了虐待呢。

  天地良心,连一点伤都没有,你们受哪门子的虐待了。

  美国人就是矫情。有本事你们验伤啊。

  对于史密斯那些美国师长,功德林的人没多少好感。就像是对现在的蒋二公子一样。

  及不排斥,也不接纳。反正蒋二公子有一种游离在外,感觉着一种名为校园冷 暴力的东西。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