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85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所以杨振宁那边其实很不好劝说的。

  不过现在美国这样的搞大清查,就怕这些人糟糕。

  所以组织在考虑是不是要想办法把这些人给接回来。毕竟人活着才是最有价值的。就像是金无怠的位置很重要,但是如果他死了,那么一切都没意义了。

  这边组织上在考虑如何把这些人安全保护下来。

  那边李锐则收到了一个比较特别的消息。

  消息是由美国那边传来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那就是有一个美国人死了,自杀死的,在机场跳下来。死的时候手里还紧握着山姆大叔的海报。

  这件事之所以会传回到中国,完全是因为当时就在旁边的那个好莱坞编剧劳伦斯在旁边,他传回来的消息。

  而他怎么会把这件事传到中国,这就有点弯弯绕,需要细细讲来了。

  简单来说,美国对左翼的迫害不是一天两天了。

  之前对科研界还是比较尊重的,没有动学术界教育界的左翼人士。但是好莱坞就不行了,毕竟下九流就是下九流,在哪个国家都是如此。

  麦卡锡还在的时候,美国对好莱坞之类的地方就有严格管控。

  当时就有很多人被迫害了。其中有一人叫做麦凯恩,是个导演。(前文第一 卷,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都因为左翼倾向被排挤到只能拍童装广告了。后面更是童装广告都拍摄不了,如果不是海明威当时去捞了他一把,他可能就死在FBIB的电椅.上了。

  当时海明威还没来中国,当时麦卡锡主义和FBI还没现在这么疯狂。如果是现在,海明威别说捞人了,他自己不搭进去就好了。

  而麦凯恩之后在海明威的安排下去往了南美。而当时中央已经在南美开始布局了。

  危地马拉利用冠腐病对抗联合果品的种子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种下。(这些前文都有 提到过)

  而麦凯恩当时在南美接受了中国方面的资助,就是要拍摄美国迫害左翼人士(按照麦凯恩的说法是:有良知的美国人)的记录片。

  同时也在想办法帮他们文艺圈的同行跑路。毕竟美国还有一条从墨西哥跑路的办法。FBI在牛 逼也无法解决这条路线。只要墨西哥那边有人接应,还是可以跑出来的。

  而劳伦斯在机场目睹了大卫的死之后,他经过一些打听后知道大卫也被FBI请 去检查过,并且知道了他的身份,他影影约约的猜出了大卫的死因。

  他越发的不敢在美国国内待着了。他想到了麦凯恩,麦凯恩在墨西哥的走线业务现在进行的如火如荼。而自己当初在好莱坞和麦凯恩也有许多次的合作,两人私交也不错,这次只能摆脱他了。

  原本劳伦斯并不想要墨西哥走线的,毕竟比较危险。但是现在却顾不得许多了,他联系了麦凯恩直接走线。

  好不容易,九死一生的走线过来后,他和麦凯恩闲聊到了这件事。

  原本就是做相关纪录片的麦凯恩当即有了想法,他立刻将这消息传了过来。

  毕竟他是受了中国的资助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嘛。

  而一并传来的还有大卫的详细资料。以及劳伦斯当时用相机拍摄的大卫坠落在计程车上的照片等等。

  李锐拿到这些资料后猛拍大腿。

  “好啊!真的是好啊!瞌睡就来人送了枕头。这胡佛和麦克阿瑟,以及非美的那帮人是真的不当人。这个大卫博士有点惨,但是他的惨死却是揭露这群美国非人的丑陋面目的武器啊!”

  “麦凯恩的纪录片已经拍了好几年了,拍好了没有?“李锐转头问专门负责相关事物的负责人。

  “拍好了,但是这个教法语的大卫博士,我们没有什么影像资料啊。我们该怎么做片子宣传? "相关负责人有些为难。

  李锐摸索了一下最近没什么剪片的手,他淡淡道:“没事,交给我吧。虽然不想这么做,但是这件事一出, 看来我只能让营销号视频提前出世了。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个人的死亡

  法国,巴黎。

  法语保护协会的埃尔登教授看着心力憔悴的小女儿,他有很多话想要说,但是却什么都说不出来,最后只能默默叹息一声。

  今年四十岁的佩吉是他最疼爱的小女儿,虽然佩吉也是个大人了,但是在埃尔登老教授的眼里,她还是三十多年前那个赖在自己怀里撒娇的小女孩。

  可惜现在哭泣的小女儿已经不是用一块巧克力半块糖就能哄好的小姑娘了。

  看着她哭泣,老埃尔登的心都要碎了。

  佩吉的两个哥哥坐在客厅的沙发里,脸上又是愤怒又是无奈。

  佩吉的三姐抱着佩吉,拍着佩吉的背:“佩吉, 这是一场意外。 没有人能预想到的。”

  “谁能知道大卫从机场的护栏哪里失足落下…… ..

  三姐的话还没说完,在巴黎警察局当警察的大哥就爆了一句粗口:“胡说八道,机场的护栏最少有一米五那么高。 都到成年人胸口上面的位置了,怎么可能失足。

  “而且纽约机场我也去过,护栏外面还有一层窗户需要打开。只有站在护栏上面打开窗户,才能从那个地方掉下去!”

  “现在看看纽约警方开的死亡通知和死亡证明是什么玩意儿?大卫埃菲尔系死于失足高空跌落。而且验尸报告还不完整。“作为有着三十年从警经历的大哥对于纽约警察的[业余]感到愤怒。

  都是老警察,谁不知道这行里面的弯弯绕啊。

  又不是只有中华民国时期的警察会捂盖子。这全天下的玩意儿都是一般黑的。

  从警三十年,大哥也不是没有做过或者见过类似的事情。

  验尸报告含糊其辞,死亡原因潦草马虎,并且纽约警局在第一时间就处理了尸体。根本没有给家属回去检查P体进行详细尸体检查的可能,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烧错了。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大哥是信了。

  这里面没有猫腻儿才是见了鬼的。

  大卫妻子娘家这一边,老爹是一个专门教法国文学的老教授,现在是法语保护机构的委员。(注: 由戴高乐支持成立的一个机构,其主旨是提升法语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提升法国人民的国民骄傲等。

  大哥是老警察,二哥是一名报社编辑,三姐是在这个年代堪称凤毛麟角的女律师。

  佩吉自己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壁画家,在美国为教堂、博物馆、有钱人的大别墅、庄园之类的地方绘制壁画。

  她的丈夫大卫是州立大学的法语教授。

  可谓一家子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阶级了。

  但是就这样的高级分子家庭,现在却对大卫的死显得非常的无能为力。

  “纽约警方肯定在隐瞒什么。"老大哥不满的哼唧着:“大卫过的好好的,他又没有疾病,怎么可能会突然死掉?他多半是被他杀的。或者是[被自杀]。这种玩意儿我这三十年见多了。”

  “而且这件事处处透露着蹊跷,纽约警方的举动太过于[业余]余了。

  “你能不能在报纸上写一下这件事,以媒体的方式施加一点压力。让纽约警方重新调查?“大哥转头看向二哥。

  作为报社主编的二哥却摇摇头道:“难, 那是纽约警方。我只是任职于巴黎的报社。我在这发的新闻,对美国是不会形成舆论压力的。而且说实在的,大卫只是一名法语教授,他的死不会引起多大关注的。

  "嘿!那可是佩吉的丈夫!“三姐不满的给二哥一个白眼。

  二哥无奈的叹息一声,不好在说什么。

  家里的气氛很压抑,没人能说什么。因为感觉说什么都是错的。

  现在就连家里老父亲的生日都不能挑起大家原本应该快乐的情绪了。

  埃尔登老教授又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大卫死的太蹊跷了,就算没有大儿子的说法,埃尔登老教授也觉得奇怪。

  佩吉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摇了摇头道:“大哥,二哥,三姐。你们不用麻烦了,我不想..不必了。美国现在烂透了,非美和FBI的大清查原本就让大卫很难接受。他曾经在欧洲战场上为了抗击纳粹而

  拼命。他响应了美国政府的号召。

  "而最近两年美国政府做的事情让他越来越难以接受了。他最近一年喝酒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也许他真的是对国家失望了.佩吉说着说着又哭了。

  毕竟是相爱了十几年的丈夫,怎能不哭呢?虽然说了一堆理由,但是佩吉连自己都无法说服。

  毕竟大卫虽然对国家失望,经常喝酒并且有时也会发表一些负面的政治看法,但是他本人整体还是乐观向上的。

  埃尔登老教授非常无奈,他不想看着自己的女儿如此伤心,他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了。除了振兴法语这个重任之外,没有什么比在这个年纪看见自己的孩子们生活和睦过的开心更重要。

  想到这里,埃尔登老教授想到了什么,他和老伴打了声招呼里开车离家。

  一直到一家音乐俱乐部才停下。

  俱乐部的大招牌上写着[三日后演出嘉宾:皮耶尔马丁]。

  这是巴黎市内最大的一家室内演出场所了,可以容纳三千多人。皮耶尔现在已经是法国最火的摇滚乐新星了。依靠着从碧瞳战俘营学习到的音乐知识,他融合法国民谣,搞出了属于法国味道的摇

  滚。在法国乃至欧洲都开始流行。

  再加上之前战俘营真人秀积累的人气,现在的皮耶尔是真正的大明星了。

  埃尔登老教授要找的就是皮耶尔。因为作为现在法国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皮耶尔本身也受法国总统戴高乐的邀请,加入到了法语保护组织里。

  就像是这唱演唱会吧,也是法语保护组织帮着支持一起操办的, 现场还有录音设备,准备录制专辑呢。这也是法语保护组织弄得,毕竟要推广法语的话语权,流行摇滚乐就是很好的武器啊。

  所以皮耶尔和埃尔登老教授也算是半个同事吧。宣传法语影响力也需要皮耶尔这样在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

  正在做最后走位彩排的皮耶尔没想到埃尔登教授会来找自己。他可清楚,老教授年纪大了,对摇滚乐的接受度一般般。 他更喜欢那些轻柔舒缓的音乐和小提琴协奏曲。

  那些曾经在巴黎[沙龙时代] (注: 文艺复兴时期由法国贵妇主办的一种社交活动所流行过的时代)所流行的小品钢琴曲(如: 月光曲、蓝色多瑙河) 才是老教授的最爱。

  皮耶尔不相信老教授是来找自己要演出门]票的。当然,他如果要的话,自己也是愿意给的。

  毕竟自己还挺尊重这个老同事的,宣传保护法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不过这位老教授的拜访显然不是为了要音乐会的门票的。

  他将皮耶尔请到后台,然后将自己女婿大卫的事情和皮耶尔说了一遍。

  “马丁,你的影响力比较大,还有很多美国歌迷。我也不是想要你帮我做什么,我就是想请你帮我去问问,大卫到底是怎么死的。搞清楚他真正的死因,我们一家至少不用在胡乱猜测了。”

  埃尔登知道自己的请求很无礼,但是为了自己的小女儿,他已经不要自己的面子了。

  皮耶尔听罢,有些为难的挠挠头。这事..怎么说呢?

  他只能对埃尔登道:“教授, 那我只能帮你打听一下。但是我不保证能不能打探到什么结果。

  “谢谢。“埃尔登知道不能在请求皮耶尔做出什么保证了,不然太过分了。

  就在埃尔登教授离开后不久,一名年轻人拿着一份包裹走了进来。他把包裹交给了皮耶尔。

  包裹里是一份录像带,还有一封信件。年轻人交了东西之后就匆匆离去。

  皮耶尔把录像带藏了起来,等到回到家后才用自己从走私渠道购买的中国产盒式录像带播放机播放视频。

  映入其眼帘的便是黄底黑字的标题:《大卫 埃菲尔: 一个人的死亡》。

第三百八十四章 接的大活) L与演唱会上的宣传

  皮耶尔演唱会当日,巴黎的歌迷们都沸腾了。

  虽然演唱会只有三千张票,但是这不妨碍歌迷们对他的巨大支持和热情,乃至于很多人都涌到了剧场前进行围观。

  听起来好像很傻,人家看室内的音乐会,你们涌到剧场外面能干什么呢?看剧场的外立面吗?

  好吧,本来可能确实是这样的,确实感觉很傻。

  但是吧,这个巴黎市最大的室内剧场最近进行了一些改装。 让外立面有了一些巨大的变化。

  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他们把原来一面专门用来放海报的举行落地窗进行了 改造。

  那些曾经的海报被移走了,巨大落地玻璃窗内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小型特丽陇 显示器组成的一块屏幕墙。

  这些特丽陇显示器单个都很小,平均每一块的大小都在 长宽二十七厘米左右。

  但是这些小小的显示器组成列阵,形成了一个足足有一百一十五平米的巨型屏幕墙。

  这些显示器再由复杂的信号分段投影控制台,进行复杂的信号分段投影,最终组成了一块巨大的屏幕。

  当然,它和后世真正的屏幕墙相比还是由很大差别的。首先就是受限于机能,每块屏幕的投影无法做到无缝连接,也无法做到毫无延迟(肉眼可见为标准)。

  再加上现在的屏幕也不是液晶纯平,相反还有一些弧面,所以视觉观看效果也相对较差等等。

  还有比如总控制器后台巨大的发热量让机房里面热的和火炉一样,还有墙壁内侧为了给这些发热量巨大的屏幕散热而安装了堪称冷库阵列级别的散热空调等等。

  就这么一个一百平米左右的电视墙,已经绕是绞劲脑汁耗费无数力量才能完成的一个巨大壮举了。

  而有趣的是,这个电视墙在安装的时候,很多巴黎市民看见了一群黑头发黑眼睛,有着明显亚洲人特征的工人和工程师在这忙活工作来着。

  真奇怪呢,是日本人吗?不太像啊,没听说日本现在有这些技术啊。倒是听说中国人好像在这方面的技术不错。毕竟东柏林那边还摆着一个巨型彩电呢。

  难道是中国人?不会吧…… .应该不至于,对不对?

  巴黎人如此猜测着。

  但是除了电视墙之外,这栋剧场还在安装了全新的线阵喇叭系统。那些喇叭上有英文字母[TianYin] ,嗯?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为什么用英文读者怪怪的?

  无所谓了,反正好听就好了。

  就像是现在这样,这个巴黎最大的室内剧场的电视墙正在播放着场内皮耶尔的音乐会。

  同时阵列音响喇叭也将现场内的音乐播放出来。热烈的音乐声音传播到了几个街道外的距离。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