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83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这世.上能熬住各种酷刑,然后一句话都不说的人始终是少数,不然也不会有那些英雄故事在流传。

  而这些人的招供,不管是左翼倾向的,还是和福克斯一样切实给苏联提供过帮助的,这些都助长了非美委员会对潜伏在美国国内左派的恐惧。

  要知道美国左派曾经也是轰轰烈烈过的。当年西班牙国际纵队的时候, 很多人是跑去帮忙的。海明威不必说,还有当时很多美国人卷钱捐物,或者是干脆跑去帮着打仗了。

  这些人的老底也被翻出来。一场波及全国的大清查有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

  而在这个时候,赫克托尔非常识相”的将权力大部分移交给了FBI的胡佛,由他的FBI来进行抓捕和调查。FBI的权力进一步膨胀。

  作为司法部长,赫克托尔是有这个权力和能力的。

  为此,胡佛非常高兴。甚至专门为此请他吃了顿丰盛的晚宴,感谢赫克托尔没有忘记自己的提拔之恩。

  不说这个还好,说道胡佛的提拔之恩后,赫克托尔晚宴后就像是吃了屎一样难受。

  在回家的路.上,赫克托尔开着车看着窗外的景色喃喃道: "做吧,做吧。欲使人灭亡,先使人疯狂。胡佛,去吧,去做你的春秋大梦吧!”

第三百七十九章 无题

  与使人灭亡,先使人疯狂,这句话确实是没有错,乃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准至理名言。

  尤其是对一些位高权重者,往往都是因为他们过于的疯狂,而导致了他们自身的灭亡。

  胡佛现在多少是有些疯狂了,赫克托尔将他的权利移交给胡佛之后,FBI就像蝗虫一样啃食着美国科研的基石,那些科学家和高校研究者被一个一个的抓了起来进行调查。

  看上去好像颇有一些自毁长城的意思, 但是对于资本家而言,所谓的科学家和高级研究者不过是另一种情况上的高级农奴罢了。

  这种玩意儿只要开出足够的价钱,有足够的学校进行培养,他们就会像菜地里的韭菜一样一波波的收割。

  即便是培养起来比较难,难道还不能够从欧洲的那边引进一批过来吗?

  现在美国有这么多的左派科研人员,他们可都是美国的潜在危险。

  放任他们不管的话,美国早晚有一天会毁在这些人手里的。

  “你们干什么?我说了我和共产党我们有一分钱关系。 “被请来调查的卢克教授反复强调着自己,并不倾向于左派。

  但是很显然调查的FBI根本不相信他所说的话。毕竟作为一名物理学家, 他和钱学森有过很多交集。

  钱学森当年研究飞弹的时候,卢克就是钱学森所在实验室里的一名参与者。毕竟研究飞弹怎么能够没有物理学家的参与呢?

  其实钱学森当时所在的研究室里,参与者可不仅仅是卢克一人。 还有许多其他的高校教授都有所参与。

  实际上以钱学森当时所在的高度而言。基本. 上美国所有能够排得上号的科学家他都有过拜访。

  所以按照这个思路,其实这拨人都要被FBI搞一遍。而且国会里的老爷们甚至支持他们这么搞。

  元时空中这群老爷们就是如此,本时空不过是更加扩大一点点罢了。一点都不值得惊讶。就像是元时空之中这些老爷们最终在反共浪潮结束后遭受了反噬一样。

  本时空他们所作的事情,也会遭到反噬,也许会更强更早。

  只不过他们现在顾不得那么多罢了。毕竟没有人给他们开预知挂。

  而就这样对美国科研机构和学者搞调查,甚至是清洗就真的全都毫无意义吗?

  对于胡佛以及那些老爷们来说倒也不全是如此。

  因为说到底美国是个资本国家,胡佛就算是再强,权力再大。其本质也是在为资本服务的。

  资本是个抽象的概念,落在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具象化的具有权势和金钱的资本家。他们聚合在一起就是美国最强大的力量。

  而这些大资本家和政府沆瀣一气的时候, 一般没憋什么好屁。

  FBI和非美在这边对美国一堆的科学家和高级技术员进行调查的同时,那么资本家们也动了起来。

  他们派出去的业务员开始在美国境内奔跑了起来。他们跑去各个高校和科研机构,对那些可能会被调查的高技术人才抛出橄榄枝。

  “相信我,教授。只要您愿意签下这份协议,我们可以保证在这场风波之中您和您的实验室安然无恙。”来自杜邦的业务员微笑的对着斯坦福化学系的教授安德鲁说道。

  安德鲁有些为难的看着眼前的这份协议。这是一份杜邦发来的邀请函。一份为期六年的工作协议。

  杜邦提供还不错的薪水,但是要求安德鲁将他在斯坦福任教期间发明的几种小玩意儿”带来杜邦。

  那可不是什么小玩意儿,有几种化工制品里可能用得到的催化剂。安德鲁并没有在短期内出售这玩意儿的想法。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研究还是半成品,这东西必须要真正成为成熟的发明才能有价值。

  但是杜邦现在却以此为条件,向他抛出“橄榄枝”。说的好听,杜邦会愿意继续资助他的研究。

  安德鲁并不是一个法律专业的学者。虽然他是搞科研的,但是不代表他对这些就一无所知。

  一旦签下杜邦给出的协议,他们就能用低价买下自己这个还不成熟的产品专利,然后通过协议上的规定,自己拿他们的钱继续研究下去,得出的发明杜邦将占有大头。因为杜邦是独家出资人。

  安德鲁并不傻,他对杜邦的业务员道:“我在想想吧。

  业务员还是微笑道:“那请您尽快了。我听说最近反共调查越来越严格了。我知道您之前和在这里教材料学的李博士有不少接触。他可是潜逃去了中国的人呐。

  安德鲁心里打了个突,但还是道:“我们只是同事罢了。”

  “希望非美和FBI会听您说的。”业务员站起身来,露出职业微笑道:“如果您有任何需要,请拨打这个电话,杜邦在什么时候都会为您提供帮助。”

  他留下一张名片。

  而就在杜邦的业务员拜访安德鲁的第二天,FBI就找上门了。把这位教授请去配合调查的。

  而这样的事情在美国国内不断的上演。

  所有的斗争其背后大多有利益的纠葛,只是大部分普通人不知道,不了解罢了。

  看似FBI和非美在横行,但又有多少高科技韭菜被收割?这谁能说得清楚呢。

  有人欢喜,有人愁。

  当基辛格再次请赫克托尔喝酒的时候,他的脸色就没那么平静了。

  当赫克托尔一来庄园,他就质问道:“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你正把国家推上一条绝路。

  “是吗?”赫克托尔淡淡的笑着:“但是我知道有一句话,只有绝地才能逢生。也许神经病已经诞生了。”

  “什么?”

第三百八十章 先使其疯狂

  “胡佛做的事情有点过分了。

  “FBI简直让我们的尊严扫地。

  在哈佛大学附近,一家主要为招待哈佛教职工的酒馆里,一群本该衣冠楚楚,谈吐斯文的高级知识分子们,现在却扯开自己的领带,松开自己的衬衫扣。

  他们现在中不少人粗鲁的喝酒骂脏话,和码头那些干了一天累活的搬运工人没有差别。

  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身体更干净,没有臭汗,也不需要喝便宜的烈酒。

  相同的是他们都接收到了来自这个世界的折磨。码头工人的折磨来自与劳动力的被剥削。这群知识分子的折磨则来自于意识形态的压迫。

  在他们的认知中,他们认为自己比那些码头工人遭受的折磨更狠。

  "FBI把我的实验室给查封了。我现在已经无法继续做试验了。”

  “你还算好的,我今天接到电话。是尚恩教授妻子打来的,他在麻省理工任教,做核研究的。他也被带走调查了。他妻子问我能不能想办法帮忙。哎,我有什么办法。

  一群高级知识分子在这里喝闷酒发牢骚。

  他们是真的觉得自己太苦了。怎么生活会变成这个样子。

  “这个国家简直烂透了,我听说奥本海默又被带去调查了。他为这个国家做出这么大的贡献,现在却连一个平 安的生活都无法保证。要我说,我们不……"在一众高级知识分子中, 有一人低声道。

  他的声音不高,但是说的内容却很吸引人。周围的教授、博士、老师都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他用手做了个跑路的姿势。“能行吗?”有人怀疑的问道。

  “其实,这段时间大家都感受到了吧。有大集团向我们中的一些人投了些工作邀约或者是购买专利的合约过来。只要签订了这些合约,好像就没事对吧。。

  这位教授说的话没有说的很明确。但是想要表达的意思却很明确了,大家都是聪明人,没必要把所有事情都摊开来说的那么直白。

  官商勾结,仅此而已,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不爽又怎么样,现在的非美和FBI就像是拿着皮鞭和刀子的牧羊人,把名为科学家的羊群往公司的羊圈赶。

  他们在二战后如何收割它国的外国科研成果,如今就如何收割本国的这些科学家,就是如此罢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愿意被这样收割啊。

  不想要被压迫,又不想要被剥削,对于工人而言或许只有起义。但是对于这群高级知识分子来说还有很多路。

  比如说:跑路。

  “欧洲有公司和科研机构有意愿从美国招一批科研人员过去。给的待遇还算不错,主要是欧洲现在的局势没有那么混乱。“这名教力学的教授这么说着。

  他的话让不少教授和教师都来了兴趣。润欧洲也是个选择啊。

  当即很多人对这位力学教授所说的欧洲那边的招揽来了兴趣,并且开始打听门路。

  还有一些人则直接想到,实在不行,不如直接跑路欧洲。哪怕是没有后路,留在美国也不如去欧洲闯闯。相比于美国的待遇,还是政治上的安全更重要。

  实在是不行,去欧洲的高中教书总可以吧,混碗饭吃不难吧。难道咱们在大学里当教授、当讲师,还不能教中学生了?

  先跑跑吧,等这波风头过了在说。

  很多人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润欧洲去。

  这波科学家和高校教师们的选择不意外,毕竟元时空中他们也是这么干的。

  元时空之中,因为麦卡锡主义的盛行,逼迫的很多科学家和高校讲师们无法正常展开工作。他们要么润欧洲,要么就干脆不搞学术研术究,开始搞其他工作去了。

  导致美国在一段时间内,科研效率极低。也让美国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的科技争霸中,居然有不少项目落后了苏联一步。

  要不是苏联点错了科技树(包括半导体、农业等)导致苏联饶了一个巨大的弯路,不然就那么将近十年的时间,苏联其实可以很快的和美国拉开科技差距。(注: 还有苏联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落地的

  不配套。比如苏联七十年代搞微波设备,还要通过渠道从西欧买关键配件。过了几年考古科研后发现,相关技术早在六十年代早期就有了,只是一直没落地生产罢了。)

  陈赓在抗法援越的时候,法军弱到他难以置信,越军弱到他火冒三丈。最后他说出名言:法国和越南,真是一对绝妙的对手。

  实际上地球的优秀匹配机制又何止是越南和法国呢。

  美国打出一个昏招,嘿嘿,苏联打一个更昏的!

  只不过这个时空之中来了个搅局的李锐,和他带来的网咖,引发的蝴蝶效应实在是过于的大了点。

  有教授和科研人员想要离开美国现在这个混乱的地方,去欧洲找个安全点的地方重新开始。

  而有这个打算的人还不止一个。许多人都这么想的。毕竟政府能把奥本海默都抓了,自己这些小角色算什么?自己等人惹不起,也只能学伟大的喜剧大师卓别林那样移居国外了。

  风波酝酿之中,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高校教师们通过自己的渠道向欧洲方面伸出橄榄枝。

  只要欧洲那边能落地,干啥都行啊。

  有的人是真的怕了,因为有各种流言流传出来。说是奥本海默这样的大咖在FBI里面都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说是掉了头发,上了电椅,注射了化学药品逼他招供等等。

  这些流言也不知道是谁流传出来的。

  但是确实是很离谱就是了。这些受到惊吓的知识分子们都不挑了,能去西班牙、阿根廷、巴西等地都行啊。先离开美国在说。

  美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启了大移民时代。

  基辛格质问赫克托尔:“你这么搞,难道不怕挖掉美国的基石?

  “不怕。“赫克托尔当时笑着说:“为什么要害怕?人都是忘性很大的动物。只要鞭子不落到他们身上,他们是不会记得痛的。

  “即便是鞭子落到他们的身上了,那也没关系。最后只要把挥鞭子的那个人明正典刑,然后再给他们拨乱反正,上一 些伤药,他们不就会自动回来了吗?全世界还有什么地方比美国更有财力和物力搞科研吗?

  “我们想要击倒的对手很强大,所以我们需要做好的准备也更多。胡佛现在还不够让人愤怒。"赫克托尔看着基辛格说道。

  “我现在还不知道你到底是准备支持谁来当总统,但是在搞掉胡佛这种国家害虫前面,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 他需要更过分,更加摧残美国。只有这样,当他的头颅掉落的时候,他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把所有的罪归于胡佛一人。 让所有人恨他,畏他。巴不得他死无全尸,巴不得他寸寸碎裂。而自此,我们国家之前所做的一切反而可一笔勾销。 "赫克托尔如此说道。

  基辛格无话可说,过了许久,他才说道:“即便如此,胡佛一人怕是也不够吧。麦克阿瑟也会被拉着一起陪葬。

  “他值得,在他和胡佛以及那些大人物练手害死马歇尔将军的时候,他就值得为了国家的未来陪葬了。难道你怜悯他吗?”赫克托尔反问着基辛格:“还是 你背后的那些入怜悯他?”

  基辛格没有回答,他忽然觉得也许他们找这位司法部长联合是一个错误。 因为他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操控。

  他的想法太多了。不太好啊。

  这是基辛格的想法。

  而非美委员会里那些老爷们的想法则不一样了。当大量的教授、讲师,乃至于文艺工作者打算离开美国前往欧洲时。

  他们觉得赫克托尔说得很对,真的有很多潜伏在我们国内的苏联探子啊!

  要不是打草惊蛇,这些人哪会这么容易就露头。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