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75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也因为北海道现在这种颇为鸡肋的情况导致了日本虽然调集了重兵向北海道集结。准备收复北海道。

  但实际上军队内部包括政府内部,心都是有些不太齐的。还是同样的问题。美国过早的解放了日本的武装力量,导致了没有死透的军国分子和贵族分子们卷土重来,他们现在可还没有和后世一样,直接改头换面,换一个皮,成为文官系统和政客系统。

  在原时空后,他们自己成为文官系统和政客系统的一部分之后,倒是在极力的维持着这个国家的基本利益,可是现在文官系统和政客系统还没有接纳这一群军国分子和贵族分子的转化。

  他们还没有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合纵连横以及政治联姻和集团并购,将他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现在这两帮主要的利益群体还是在勾心斗角,毕竟蛋糕这么大,谁都不舍得少吃一口。

  这也导致了日本军队虽然向北海道方面集结,但是到目前为止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针,到底是怎么样渡过海峡去进攻北海道。

  军方想要直接开打,因为只要打起来了,他们的权力就会很多。

  以吉田茂为首的官僚系统不想他们那么顺畅的打过去,因为一旦国家进入了全面战争状态,他们这些文官可是要给武官让路的。

  双方之间各种理由都说的极为充分。官僚系统,不想武将这么早就开启全面战争模式,他们的理由就是军队中隐藏了太多的共党。真打起来到底是打北海道还是打我们自己?

  而军方则说如果不打,那么以赤军共党的渗透能力,你们这些政客就能保证官僚系统里面还能够都是自己人嘛,他们真的都不会被赤军全部渗透掉吗?

  现在不打,以后可能连打的机会都没有了!

  反正两帮人架是吵飞了,但是却没有一个能够决定走向的说法。

  原本这个时候,日本人所有的父亲:美国。他应该站出来指挥大局了。应该由美国来断定这场战争该怎么走。

  但是现在美国自己国内也有这一摊子烂事呢。

  现在美国内部的权力斗争波谲云诡。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国防部长艾森豪威尔现在并不敢轻易的下达任何战争决定。

  麦克阿瑟之前可是做了全民表演,把朝鲜战争的锅分了一大半给他。艾森豪威尔对麦卡阿瑟的容忍已经快到极限。

  更不用说朝鲜战争打成那个屁样,现在美国还没有完全缓过气来,再加上现在的柏林墙事件。

  即便美国国力雄厚,如此多的事情交织在一起,也会让这个国家所有的有志之士觉得颇为难办。

  所以在这期间,北海道共和国居然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和平安稳的时期。

  当坂本龙英带着中国和苏联以及其他好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签订的外交草案回到北海道时,他和代表团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

  他们是乘坐海船回来的,中苏两国的舰队一直将其护送至北海道。这让一直远远吊着这些船的美国舰队颇为难办。

  他们甚至怀疑中苏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期盼着美国舰队对他们开火。好让他们有借口介入到北海道的问题。

  美国现在是真的退无可退了,他们已经丢了鲜半岛,如果再把日本给丢掉了,那他们在亚洲就真的别玩了。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史之下,坂本龙英带着中国的礼物回到了北海道共和国。

  在获得中国苏联以及朝鲜的支持。北海道共和国底气大增。

  朝鲜以贸易的名义向北海道共和国运输了大量的武器。这些武器大多来自于朝鲜战争结束后的战利品和缴获。

  而苏联和中国打着保护伙伴贸易通道的名义对其进行护航,虽然中国和苏联的海军,在美国亚洲舰队看起来就像个笑话,但是现在的美国真的不想再把中国和苏联扯进到日本问题之中了。

  攻击这些舰队是小事,之后是否会引发中国和苏联对日本的全面介入这是大事。

  时间就这么无惊无险的度过了1954年的11月。而在1954年12月的第1天。北海道共和国就给日本政府送上了一份大礼。

  日本政府还没有向他进行大规模全面战争。

  但是北海道共和国居然主动发起了进攻。日本北方,瞬间战事告急。

  朝鲜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去,日本战争的阴霾已经笼罩在整个亚洲的上空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寇可往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一日,海风和煦,风平浪静。

  日本海上一艘渔船之中,伊达令闭着眼睛养神。在渔船之中,还有五十名赤军士兵也在船内。

  “伊达长官,我们已经要到岸了。”一名士兵从船舱外走了进来。

  “好。”闭目养神的伊达站了起来:“所有人准备,我们的同志们已经在前面准备好迎接我们了。”

  “记住我们的任务!这一次我们势必要解放日本!”

  “嗨伊!”

  渔船缓缓靠岸,这是日本的一个渔村。就像是其他任何一个日本渔村一样,平凡的让东京的大人物们一眼都不想看。

  这里没有特产,没有特色,甚至连渔获都不算多。除了在收税和征兵的时候会想起他们,其他时候县里的领导们根本懒得看这里一眼。

  而现在,他们要为自己的轻视而后悔了。

  因为现在,这里有几百名赤军士兵在此集结。而作为这支队伍的领兵者,从中国回来的佐藤山正等着最后一帮士兵在此集结。

  解放战争时期,四野解放东北之后,有很多日本士兵被吸纳入解放军队列。

  不要说那些后勤、医疗等兵种了。就那些正儿八经打仗的士兵数量都不少。

  其中有很多日本士兵在一开始是对解放军持暴力不合作态度的,给解放军添了不少麻烦。

  不过当时解放军的政工工作当真是天下无敌,有一批信念坚定且工作能力过硬的指导员和政委。由他们对这些日军士兵做各种工作。

  同时解放军也真的是按照建设共产主义的方式前进着。也因为这样,很多人在了解并且看到实际情况之后,他们的思想开始了转变。

  根据四野的官方记录,其中很多日军士兵在改造后转投解放军不说,他们中不少人对共产事业的支持甚至比中国人还高。

  在元时空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就开始分次分批的遣返这些日军士兵。其中很多人哭着喊着不想走的毕竟在解放军的队伍里虽然穷,但这里可以当人啊。

  回到日本,他们这些大头兵不仅继续穷,而且连狗都当不上。他们自然不愿意走了。

  元时空之中,为了给日本种下革命火种,中央是让这些人都回去了。毕竟按照毛主席当时的思想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要让这些星星之火在日本掀起燎原之势。

  虽然说在元时空之中,日本没有革命燎原,但是也不能说这些人回去了就都没用,毕竟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日本浩浩荡荡的左翼运动也不是凭空出现的。

  只不过这个时空之中,有了李锐和他带来的网咖,很多事情都变了。

  就像是本时空没有大肆鼓励朝鲜族士兵在建国后返回朝鲜去支援金将军对南面的攻势一样。

  本时空之中,中国也没有把这些进行过改造的日籍解放军放回日本。

  因为他们是一个重要的力量,在必要的时刻他们是可以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的。

  而现在,就是他们发挥作用的重要时刻了。

  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日籍战士佐藤山觉得自己现在身上充满了使命感。

  因为他们是【志愿军】。

  是的,就和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样,当年那些被吸收并且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日籍解放军们,他们要以志愿军的身份来解放他们的祖国了。

  中国政府不会插手他国内政问题。

  但是这是日本人民内部的阶级矛盾,身在中国的日本人有权力也有义务为他们所处阶级的老百姓发声出力。

  于是佐藤山来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上万名日籍解放军。在他们后面还有数万名日籍解放军还在来的路上或者正准备来的路上。

  他们带来了新中国方面为他们制定的作战方针。

  【快速穿插】

  【城市包围农村】

  【对日本国内阶级敌人进行全民公审】

  【宣传队要跟着部队一起行动】

  “所以,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在第一次战役中拿下青森、秋田、山形、新泻和福岛。”

  “之后来自中国的宣传队会立刻跟上。帮助我们宣讲我们的主义,并且进行更加深刻的土改!”

  “我们要在第一次战役中打蒙日军。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需要在日本军方和文官系统达成一致之前,在美国反应过来之前发起第二次战役。”

  “趁着他们立足未稳的时间,一举拿下群马、长野、静冈!尤其是静冈,这是东日本最重要的工业重镇。这只要拿下了,我们才有可能在东日本站住脚跟。而这甚至还可以让我们包围东京!”

  “中国和苏联的同志已经答应我们了,他们会源源不断的支援我们的,只要我们的革命可以成,他们会倾尽全力让我们对日本进行社会主义化改造。帮助我们抵御压在我们人民头上的大山。”

  从中国回来的坂本龙英带来最大的礼物就是这个了。

  来自中国和苏联的承诺。

  如果是往常,斯大林也许不会做出这样的承诺。因为这样做的战略风险大大了。这个时期的苏联如果能够按照他的计划稳扎稳打的走下去,其实是更能让斯大林有信心的。

  但是在之前经历了一次晕倒之后,他就有一种急迫的感觉。这个冬天,他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

  虽然说上次的晕倒没有要他的命,但是他的身体大不如前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的他非常害怕寒风,在隆冬时节的莫斯科,他在外出的时候不敢将自已的左手从口袋里拿出来。

  因为他不想被人看见他左手微微的颤抖。

  钢铁的领袖还不能出现任何软弱,不然可能就会有豺狼冲出来咬断他的脊柱。

  他要坚持住,让自己的革命继续往下走。

  他还要支撑,多撑会儿。

  也因为身体原因,斯大林现在的一些政策都开始有些激进了。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但对于现在的日本革命而言无疑是好的。

  坂本龙英在北海道札幌的北海道共和国临时政府大会上发言道:“我们的机会不多,这一次我们利用了渔村进行大规模运输和藏兵,可以打日本政府一次出其不意。”

  “但是机会也只有一次了。只要有了防备,我们就不会有第二次这么好的机会了。第一战,必须要尽全功!”

  北海道政府临时主席野坂参三在会议上最终拍板了十二月的进攻计划。

  或者说这不是他拍板的,而是远在东京的重信末夫拍板的。

  重信是赤军威望最高的领导人,但是他却没有悄悄来北海道。他还在日本东京地下活动。

  因为按照他的话来说,那就是只有危险之地,才是能筑造英雄的胆魄与组织的铁血。

  他一直在催促北海道临时政府尽快发动全面攻势,他会在西日本各地发动革命起义,牵制日本政府的精力。

  于是才有了最开头的那一幕。

  当伊达令的部队来到青森县的小渔村之时,已经恭候多时的佐藤山对他点了点头:“伊达君,准备好了吗?”

  “自然!教官您交给我的穿插战,袭扰战,我都熟悉了!”

  “好,那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营的指导员,西宫三石。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就起义去了解放军部队,在延安抗大学习毛思想。以后他就是我们的指导员了。”

  伊达令闻言看向佐藤山左手边的那个男人,他穿着一身和大家一样的土蓝色军服,带着大黑框眼镜微笑着。

  赤军在成立北海道政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军队结构进行改制。

  因为日军的结构和传统本就是压迫的人一座大山,它必须要先被推翻。日本军队结构形制不改,就是滋养军国主义份子的温床。

  于是赤军军改也很简单,就按照解放军的方式去改。毕竟从解放军过来的日籍解放军数量不少,让他们直接照搬就好了。虽然改造的过程很痛苦,但是成果还是比较喜人的。指望着日本军队一口气变成解放军不现实,但是他们有解放军六七成实力就足以对付现在他们需要对付的情况了。

  而如伊达令和佐藤山这样按照解放军规制改造的部队不少。

  他们都集结在海边的渔村之中。青森,来自东京的中佐熊本中二,正郁闷的喝着酒,和他的副官吐槽着。

  “到现在都不开打,我的宝刀都要不快了!”

  他的副官则安慰道:“熊本中佐,不要着急。战争总是要开始的。到时候有的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机会!”

  “哈哈哈!借你吉言了。”

  就在熊本和副官吐槽着他们一身勇武,却不能杀敌报国的时候,突然之间一声巨响在他们营地中爆开。

  砰~!

  来的正是107火箭弹。

  还未等胸心壮志的熊本反应过来,又是十几枚火箭弹铺天盖地而来。

  “叛军打过来了!”刚刚好雄心壮志,说是要如何如何杀敌的熊本中佐,现在只恨自己爹妈少给自己生了两条腿,自己跑的太慢了!

  说好的自己大兵压境去杀敌的呢?

  你们这些叛军怎么能拿我的剧本打我呢?你们这么做不对!

  你们这个样子让我显得很蠢啊!

第三百六十六章 我已可往

  熊本中佐只觉得自己跑得慢。

  别看他刚刚和副官吹牛逼吹的狠,说什么要是上了战场,自己一定要发扬武家精神,建功立业。

  说什么自己从小苦练剑术和枪法,现在也是【洋枪上手】的水平。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