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55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现如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已经试播了几天,目前因为基础建设和信号网络的铺设还不够好,只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哈尔滨等重要城市以及这些城市周边的区域可以收到电视信号。

  其他地方需要慢慢的铺设开去了。

  基础建设先建立起来,三百八十块一台的黑白电视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说虽然贵,但并不是高不可攀。

  李锐相信十年后,中国城市内电视普及率应该不低了,农村地区的电视覆盖率低于城市,但是也能有电视入村了。

  现在电视台在试播的时候,为了保证效果,大部分节目采用的都是录像节目播送。除了已经播出了三天的晚七点开始的新闻联播节目有尝试直播,其他全都是录播,因为直播颇为困难。

  但是现在一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李锐和他所带领的团队上。

  因为他们要开始进行两场新中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直播。

  第一个是在9月30日下午一点开始的赠刀仪式。

  由来自日本北海道共和国的坂本龙英向主席赠送名刀【虎阵】,仅以此砍下朝香宫鸠彦王脑袋的名刀作为日本北海道共和国加入社会主义联盟的凭证,也以此来证明日本北海道共和国与传统日本军国主义的不同。

  而在这次赠刀仪式上,中国和来自日本北海道共和国的代表也将发表一些重要声明,关于中国支持日本北海道共和国的成立,并且承认其合法地位等等。

  除了这个直播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场直播,那就是一九五四年一月一日的国庆大阅兵。

  这可是太重要了,中央电视台的这群技术员和导播们,现在都觉得亚历山大。在班组开会的时候,大家都说了:就算是自己累死,也不能把这个直播搞砸。

  李锐对此也没什么可安慰的,他现在明白为什么会有那句【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了。因为有的事情真的是时不我待啊。

  就像是现在,九月二十九日,他们已经把需要调试的设备都反复做了测试。从技术上来说,他们已经找不到任何问题了。但是现在大家伙就像是等待着明天就要大考的学生一样,所有人都睡不着觉。

  “组长,你说咱们直播能行吗?要是老百姓收不到信号怎么办?

  夜晚,忙活了几天的技术员小刘看着现场布置好的各种机器,虽然经过了各种测试了,但是他还是内心不安,生怕这次没有干好。

  组长老张劝慰他道:“别想那么多,咱们这几天不是也播了新闻联播了吗?那直播不是好的很?”

  “不一样,在楼里干活和外面还是有些不同啊。”小刘撇撇嘴。他说的没有错,户外直播的不安定因素太多了。万一有个路过的猫猫咬电线什么的,那可就是直播事故了。

  “不行,组长我实在是睡不着。我今晚就在这打地铺吧,我不看着这里我难受。”小刘道。

  老张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这里有值班的战士,你留下来能干嘛?你是不相信我们的战士们吗?”

  “没有……”

  “那就是了,赶紧回家吧。”老张驱赶着小刘回去,小刘一步三回头,但还是被赶回家睡觉去了。补充好精力,等待明天的直播。

  只不过在小刘回去后,老张从自己口袋里掏出香烟的手有些颤抖。

  看起来他也没有劝慰小刘时显得那么镇定,或者说他就是强装镇定吧。

  今天晚上睡不着人的显然不止一个。

  就在坂本龙英等日本北海道共和国代表团所住的地方,坂本龙英穿上自己最好的一套衣服,一套藏蓝色的改良中山装(立领)。这套衣服是他来了中国之后,北京这边派了最好的裁缝,在几天时间内赶制出来的。

  在他所住的酒店里,坂本龙英穿着中山装腰上挎着虎阵在酒店的走廊里走正步呢。

  还真别说,他抬头挺胸练习走正步的姿态还挺不错的。而这个时候,黑田士郎和重信末夫等人派遣坂本龙英来中国送刀的原因之一也被揭晓了。

  那就是他的身材不错,相貌也很不错。坂本龙英身高一米七五体重在一百四十斤左右,别说在这个时期的日本了,放眼整个东亚这个时期这个个头都算是高壮了。

  “诸君,我这样走比较好,还是刚刚那种步伐的速度比较好。”坂本龙英已经在酒店的走廊上练习很多次了。

  一开始还只有他们代表团的人帮他纠正动作和姿态。不过他练着练着,酒店里的工作人员,还有住在这的一些其他代表团的成员也来凑热闹了。

  当他们知道坂本龙英是来献名刀【虎阵】的,他们都来劲了。尤其是中国的服务员们和大堂经理就显得特别兴奋。他们在这种负责外事接待的宾馆上岗前都是接受了培训的。

  尤其是关于仪态的培训,他们也是非常兴奋的帮着坂本龙英进行步伐的改进,让其走的更好看一点。

  坂本龙英是打算给日本北海道共和国好好争一下面子了。

  而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北京正在搞的工农业展览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但是大家看着报纸上的新闻都觉得有意思。

  在上海工作的李若梅拿着新闻仔细的看着,而和她一起合租的王玉珠则在一旁说道:“若梅姐,之前那个追求你的那个什么团长,不是挺好的嘛?你怎么没有在深入接触呢?”

  作为解放妇女,王玉珠和李若梅可以算是这个群体中的代表。

  不仅仅是因为她们长得好看,更重要的是她们现在真的开始有属于自己的事业了。

  之前的舆论风波,认为不该由妓女在外国反串出演解放军之类的破事,最后由李锐组织了一波新闻进行反击。

  妇女解放运动是新中国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新中国反对数千年封建的重要表象之一,轮不到这群喜欢在嘴巴上说清高,实际上不知道多龌龊的家伙来讨论。

  李若梅和王玉珠在舆论风暴的中央,还好李锐一直支持她们,并且派遣组织上的人去给她们撑腰,不然还真不好说她们的后果。

  为了保护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解放妇女事业,不能这么被吹散了。

  但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王玉珠原本也是非常喜欢做设计衣服和模特事业的,但是经历了之前的风波之后,她就有些退缩了。

  原本她并没有打算很早结婚的,但是现在对组织上安排她相亲这件事,她还蛮积极的。

  希望找一个各方面都登对的人嫁了,以后把事业放在家庭后面。

  而李若梅则截然不同,风波之后她的性格反而越发的强悍了。追求她的人很多,包括一些解放军的中高层干部在听说了她的经历后,也被她的经历和自强打动,希望能和她结成连理。

  就像是王玉珠所说的那个团长,就写了一封也不知道是情书还是结盟书一样的东西过来示爱。

  什么【愿意和李若梅同志一起在新中国的事业上携手进步……】

  诸如此类的东西。

  李若梅摇摇头:“我现在对结婚没有任何兴趣。王玉珠,我觉得我们要不要把我们的姐妹组织一下?”

  “嗯?”

  “我们的收入不错,我们可以买一台电视,我今天路过南京东路的时候看到第一百货有在卖了,我们买一台吧。”

  “把姐妹们都召集起来,一起看这个直播吧。”李若梅指着报纸上的两场直播的时间说道。

  “咱们这些姐妹们也有很久没相聚了。”李若梅道:“我想看看大家都过的怎样了。看看大家有没有要互相帮助的地方。”

  王玉珠有些哑然的看着李若梅,她说道:“若梅姐,我怎么感觉你……”

  “怎么了?”李若梅看着王玉珠她笑着问。

  王玉珠摇摇头,没说什么。她心里的话没说出来,感觉之前的风波之后若梅姐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从前她就是个很坚毅的人,而现在她似乎变得更加坚定了。她好像要做一些什么事情,王玉珠说不出来。

  但是冥冥之中的预感告诉她,自己的若梅姐似乎要走上一条和自己截然不同的道路了。希望不会和自己渐行渐远吧。

  她是要翱翔于长空的丹顶鹤,从前在旧社会被束缚于囚笼之中不得飞舞,而现在她似乎已经挣脱出了一切束缚,要在一片新的天空振翅翱翔。

  可惜自己就是个小家雀,撑死了也就是一只玄凤鹦鹉,飞不了多高,飞不了多远。更喜欢在安稳的地方好好活着,而不是于天空战斗,去探寻最远的天,去飞跃最高的山。

  想到这里,王玉珠忽然跑到李若梅身后抱紧了她。

  “哎呀,你干嘛呢。”

  “若梅姐香香的,让我多抱抱吧以后我怕抱不到了。”

  ……

  在北京,曹文清的家中。

  曹爸爸看着自己的女儿,他挑着眉问道:“你是说你有男同学想来咱们家看电视直播?”

  “嗯呢。”曹文清非常干脆的点点头:“他家没有电视,想来蹭电视看。你要答应啊,所谓吃人嘴软嘛。”

  “我什么时候吃他东西了?”

  “我前两天带来的葡萄咯。”

  曹爸爸:“……行,你让他来,我好好招待他。”

  曹妈妈在一旁摇摇头,脸色似笑非笑。

第三百三十二章 凤凰

  “老李,你买了电视机啊。”

  “对啊,这把这两年的存款都花掉。这电视贵是真贵啊!”

  “嗨,不能这么说,这东西它高档啊。以前下了班只能听一听收音机,现在你家能在家看电影了啊!这是把电影院搬回家了啊!”

  “嗨,我这算什么把电影院搬回家。我在展览上看到的那台大彩电才是把电影院搬回家呢。”

  “你这话说的,那大电视可是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才能享受的东西,咱们怎么可能买到,再说了也买不起啊。听说那一套大电视和那个什么家庭影院系统,咱们的工作人员对外报价是二十万美元呢。我现在上班的酱油厂,把设备和我们工人全卖了,都不值二十万美元呢。”

  “呵,这话说的,谁还能卖你们酱油厂啊。把你们酱油厂卖了,我们街坊拿什么做红烧菜啊。”

  老李和街坊们闲聊着。嘴上说着非常谦虚的话,但是脸上的笑容是藏不住的。

  就像是胡同里的张祥当年得了厂里奖励的收音机一样。别看收音机的外包装被张祥里三层外三层的捆着密密实实的,但是人家可是把收音机的标志给专门露出来的。

  就和现在的老张一样,电视机的外包装包的严严实实的,但是包装上印刷着【金陵电视厂】的标志和外包装上的电视图画都要露出来。

  而且逢人就和街坊打招呼,招呼对方来自家看电视。

  今天正逢休息日,张祥端着一杯茶站在胡同里和街坊们下棋聊天,老李路过的时候还特别招呼了一下张祥:“老张,下午来家里看电视啊。”

  “今天下午直播,可以看日本人给主席送刀。就是砍下朝香富鸠彦王的那把。”老李拍了拍张祥的肩膀。

  张祥喝着茶,脸上堆着笑容说道:“行,一定去。”

  不过等着老李走远了,张祥觉得这象棋是看不下去了,索性回家。

  “这老李,买了个破电视就知道瞎显摆。好像谁不知道他家有个电视一样。”

  张祥端着茶在自己厅堂里碎碎念着。这生活发展太快了啊!自己之前厂里给自己发的收音机才几年啊,现在老李就能买电视了。

  好吧,不说电视了。从前自己的收音机在胡同里算稀军物,每天下班之后很多邻居都会过来蹭收音机听的,那个时候小院多热闹啊。

  结果这些年收音机的价格是一直在跌啊,五零年的时候,一台收音机还要两百多块呢,现在一百块就有了。

  如果买上海飞燕牌那种喇叭用的比较差的那种,八十块钱就能买到了。

  现在胡同里不说家家户户都有收音机吧,至少每两户人家就有一台。

  来蹭收音机的听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自己向大家伙吹嘘自己怎么当上劳模,怎么拿到厂里和北京是里的奖励然后拿到收音机和自行车的故事也就说的少了。

  哎,咱劳动人民就这么点朴实无华的爱好了,咋就这么被剥夺了呢。

  张祥的媳妇桂花在家里摘菜呢,她听着张祥跟那长吁短叹的,她笑出声:“正好,打击一下你的嚣张气焰。你每次都要说自己怎么增产怎么研发新技术,怎么拿到劳模怎么获奖。你说了八百遍了吧,你没说腻味,我都听腻味了。现在好了,以后你没得说了。”

  张祥有些生气,但是想了半天,又觉得生气毫无理由,最后只能闷闷的在那生闷气。气呼呼的坐在官帽椅(一种椅子的形制,椅背像明朝官员乌纱帽而得名)喝着绿茶。

  “怎么?生气了?”桂花逗自家男人:“要我说你还是比老李厉害。老李是花了两年的积蓄买的电视,你收音机和自行车是奖的,没花钱。你比他厉害。”

  听到这话,张祥嘴角又翘了起来:“那是,我一分钱没花!是国家奖的!”

  “对啊,三百八十买个电视多不值啊。”桂花顺着竿子说道,“你要是想在老张面前扳回一城,我看你啊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再让国家奖你一台电视呗!”桂花笑着说道:“你今年可是有些懈怠了,厂里发下来的新技术书都没怎么看,你可落后了。我在居委会上班,听街道里的领导说了,咱们北京市这两年会搞全产业的比武和技术比拼。你知道奖什么吗?”

  “什么啊?”张祥被勾起兴趣了。

  “我听说啊,最大的奖励是一台汽车!就是我们在展览上看的那台,两千五百块的车。不光奖车,还奖油票!你想啊,要是你能拿到北京市里的大奖开着车带着我们娘几个在四九城里转一圈,什么风光没有啊?”

  张祥听到这话,他把茶杯往桌上一放道:“孩儿他娘,你说的对。这两年我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了。这不行啊!中午我就不会来吃了,家里的饼子给我热一个。”

  “你去哪啊?”

  “图书馆!”

  看着张祥穿戴整齐,带着两个热好的饼子就出门了,桂花捂嘴一笑。这样才对嘛,人不学习咋行,不能和胡同里在酱油厂上班的那位一样,上班几年了,技术也不学,劳动积极性也一般。到现在还只能在酱油厂里负责搬搬抬抬。

  “娘,北京那什么劳动比武的大奖真的是一台汽车啊?”儿子张福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身边。

  桂花被吓了一跳,她拍拍胸口:“你走路怎么没声啊!男孩子走路别轻手轻脚的,不大气。和你爹一样,昂首阔步,走的雄赳赳气昂昂的。”

  她上下打量了一下张福,张福把自己最好的一身衣裳都穿上了。

  “出去?”

  “嗯,和你说了。我今天去我同学家看电视。”

  “曹文清家?”

  “……娘!”

  “行行行,我不多打听。你小子比你老子机灵。带东西了吗?”

  “啊?”

  “刚夸你机灵,你怎么这么蠢。五毛钱,还有这张点心票,去前门大街提盒点心匣子,在给曹文清他爹买包烟,大前门的,在买罐橘子罐头。应该还能剩下几分,抓些便宜的糖果,量大就行了。记住把兜子撑满了。”

  “哦。”张福看着妈妈,他只能点点头。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