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41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拿笔来。”陆光达伸出右手。

立马有人将挂在上衣口袋里的钢笔递来。

陆光达在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大名。

随后说道:“启运! "

伴随着陆光达的一声令下,现场忙碌了起来。

“邱小姐要出嫁了啊。”陆光达左手边一人摘下眼睛用自己的衣角擦拭眼镜片。

"我要多看她两眼,看清楚咯。”那人把擦干净的眼镜戴上。他仔仔细细的盯着[邱小姐],想要把上面的每一寸纹路都记下来。

哪怕里面的原子分裂方式他们以及验算过几百上千次,但每一次他都小心翼翼。就像是他看见自己的宝贝疙瘩被装运上火车,那种感觉真的像是看着自己的女儿出嫁一样。

陆光达看了看自己的老伙计,他笑了笑没说话。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

当负责押运的团长来到陆光达面前,团长敬礼道: “邓总师,请您放心,我们部队一定安全顺利完成原子弹押运工作,一定会将其平安的送去目的地!”

陆光达点点头,手掌用力的在团长肩膀上拍了拍: "好,我相信你们。”

“请您放心!”

“原子弹开始运输了。"罗布泊基地里,冯石接到了中央军委的委指令。

“基地里的战士们,除了维持基地安全的之外,准备开始咋爱火车经过的路段开始站岗。各地军区也安排了人手,每二十米一岗,防止铁道被敌特份子破坏,造成原子弹实验的意外。”

李锐和陆光达听到冯石的传信后,两人的嘴角忍不住挂上了笑意。

“走吧,跟我一起去迎接咱们的邱小姐! "

伴随着中央军委的指令传达下来,原本有些松弛的基地再度忙碌起来。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冥冥中的感觉,大的要来了。

这一波是真的,大的要来了。

基地里一多半的战士被调去守铁路去了。这些战士还算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

而沿途军区的战士们则是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但是军区命令了,那么就服从命令听指挥。

大家都在铁路两边守,等着火车经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才被撤下来。

大家猜测着火车里运送的是什么东西,猜是什么的都有,但是没有人猜对。

不过很快他们就会能猜对他们运送的什么了。

李锐、冯石、陆光达三人坐在铁道旁的大石头上,李锐架起摄影机,对准了铁路的尽头。

现在火车还没到,三人在大石头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现在我们国家的国际关系其实很微妙。” 长期在北京这个政治中心待着的李锐比冯石和陆光达看起来更清楚现在的国际局势。

“我们基地搞了很多远超时代的科技。其实已经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了。今年已经抓了三个想要刺探我们基地的特务了。他们还没靠近曙光厂外围就被发现了。现在我们整个厂都开始向外搬迁,估计十月一号就能全部搬完。”

“之后全部转移到山里去。整个曙光厂外围全部作为破晓基地的警戒。

曙光厂和破晓基地是两个部分。破晓基地是以网咖为核心的国家最高机密所在地。曙光厂则是将网咖带来的技术进行实际生产的地方,机密度要低一些。

但是这两个地方都很重要,要是泄密了就是巨大的问题。

曙光厂搬迁到深山去是早就有的计划,只是现在才算是完成了深山里的基建。

而网咖最大的作用是链接网络,所以无法搬迁,只能加强安保了。

"被抓的探子成分复杂。“李锐这话说的很简单,但是含义很深刻。冯石和陆光达对视一眼,没有在这个问题是深入去问,至少不是在这个地方问。

“不管是半导体、随身听、磁带灌录技术、导弹制导技术、制糖技术等等。都开始引人眼热了,如果不是朝鲜战争把美国人的腰给打断了,怕是已经有豺狼虎豹扑上来了。”

冯石默默抽烟: "是啊,想要让人心平气和的跟你讲道理,首先就是要让他知道,他要是不和你讲道理倒霉的是他。美国佬已经撞上过一次了。但是他们不会死心的。”

“我听说了,在朝鲜战场上被俘的那些美国军官,哪怕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中校,也敢在彭德怀面前大放厥词,说要用原子弹炸平中国。”

"别看现在美国佬好像老实了,但是要我说,他们是贼心不死的。他们就像是一头狼, 只要你不注意他们就会扑过来咬你一口。他们只会想着欺负人,只要你比他弱小,他就会肆无忌惮的欺负你! "冯石骂道,"要是有机会,我想对着麦克阿瑟的脸喷他一脸口水,骂上一句:去你妈的!”

陆光达目视远方:“我们现在所掌握的各种技术犹如小孩闹市抱着千金。其实网咖里还有很多可以在两三年内转化成生产力的民用技术,但是李锐一直压着不让发。想必李主任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李锐点点头:”是的,利益太大了,我们会成为众矢之的。是人是鬼都会想要来分一杯羹。我们需要有绝对的自保能力。俾斯麦曾经说过: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虽然这话有着一股子强权主义,以强权践踏他人尊严的意味。但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按照这套玩法去玩的。我们也不能置身事外。”

“但如果我们想要建立一个真正讲道理,而不是讲拳头的世界。那么我们需要先有最大的拳头!”

陆光达站了起来指向铁路的尽头:“李主任,拳头来了。”

地平线。上,一列火车鸣着汽笛缓缓而来。

罗布泊爆心点铁塔。

负责建造铁塔的刘团长最后检查了一遍铁塔的各个基础构建,检查各个插头是否稳固。技术员则在他身边检查所有的信号线是否正常。

大家检查的很细致。

“一组正常。

“二组正常。”

“三组正常。"

“上塔! "伴随着刘团长的命令,重达一点八吨的邱小姐被缓缓请上了她的花轿。

铁塔上的“伟大革命万岁”的标语也被撤了下来。

技术员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工作。所有人员按照预定班次有序立场,只留下一支部队看守核弹。

而在明早的核爆前,他们也必须要撤离到二十公里的安全距离外。(注: 两万吨当量核弹安全范围是6.8公里外,十万吨为10.8公里。原子弹杀伤除了冲击波等物理手段外,主要是早期核辐射,但是原子弹的核辐射强度只要远离到安全区,并且度过早期核辐射,之后便会严重衰减,破坏力不如核电站发生泄露事故。

而罗布泊基地里除了一些确实神经比较大条的人之外,大多数人是睡不着的。

第一次,所有人觉得夜晚是如此难熬。

等到第二天天色慢慢放亮,很多人已经迫不急的的起床了。起的比起床号的时间还要早。

所有人都比原本的作息起的更早。有的人吃不下早饭,因为莫名的紧张到胃抽搐。

所有人都在看着表,时间过的真慢啊。

而当冯石代表中央军委传达指令,基地人员在冯石的命令下各就各位。该点火的点火,该安保的安保。

所有在外观看核爆(安全距离外)的人都配发了墨镜,防止强光刺伤眼睛。

李锐早就安排人手在核爆区域各个视角假设了专门的摄影机(并 且还要使用专门手段才可以回溯核爆画面,摄影机也是放在专门的掩体内)。

而他本人则架设着一台大型摄影机在安全区的拍摄台上,遥遥的对着爆心铁塔处。

当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广播大喇叭开始倒计时。

“倒计时一小时,所有人员撤离核爆危险区域。”

“倒计时半小时,所有核爆附近防护掩体进入封闭状态。”

“倒计时十分钟,所有人员确认穿好防护装备戴好墨镜。

“倒计时一分钟,各单位注意。"

“倒计时十秒,九,……”

李锐俯身看向摄影机摄影窗口。

战士们盘腿而坐。

技术员和科学家们互相依在一起,有人捂着自己的嘴,有的人捂着自己的脸。

“5”

“4”

有的已经紧张的想要呕吐了。有的女同志全身紧绷到发抖,旁边的人立马抱着她,让她好缓过来。

“1, 起爆!“

现场进入一片绝对的安静,只有风卷黄沙的呼呼声。

而在这片安静之中,远处一团炙热的光火从地上冉冉升起。如第二个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一般,剧烈的光和热映照着整个地平线。

古印度诗《罗摩衍那》写道:漫天奇光异彩,犹如圣灵惩威。唯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

奥本海默曾经引用过这一段用在美国的原子弹爆炸上。这一刻,李锐明白了为什么奥本海默会引用这一段古诗了。

当火光冲天而起,当爆炸声的余波穿越几十公里抵达自己的耳朵,当火光散去一朵硕大的蘑菇云——冉冉升起。

当现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跑啊!跳啊!欢呼啊!他们哭着!喊着!笑着!叫着!

李锐缓缓直起身,忽然吟诵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今日,定风波! ”

第三百一十章 两岸猿声啼不住

美国,阿拉斯加。

即便是九月份,阿拉斯加也不算是一个多好的季节。因为这个地方很靠近北极了。

即便是在历史上七十年后,阿拉斯加在全美国都不算是一个多么适合人居住的地方。更不用说本时空的五十年代了。

地广人稀都算是说的客气的了。

除了一两个城市还勉强算是热闹繁华之外,现在的阿拉斯加简直是不毛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每天的乐趣就是和阿拉斯加犬一起龇牙。

城里要是能新开个酒吧或者脱衣舞俱乐部的话,那消息能从从阿拉斯加的东边传到西边。

"就是这么个见鬼的,无聊透顶的地方,居然要浪费老子的大好青春,真他妈的是狗娘养的,真他妈的操蛋的生活。”

去年刚刚从麻省理工毕业的布卢曼骂骂咧咧的在城里(镇上)唯一的超市(大型杂货店) 购买物资。

这个人口才一万人左右的小城别说和自己的老家纽约相比了,就连自己念书时候的麻省理工都没法比啊。麻省理工大学周围都比这个破地方更繁华和热闹。

至少麻省理工大学周边总是有足够的酒吧、咖啡厅、书店、电影院的。这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是超小号的。城里唯一的电影院播放的还是一两年前纽约。上映过的电影。这里的一切都严重滞后。

甚至连美国的电视台都收不到几个。但是自己堂堂麻省理工的高材生却来这里工作了。

没办法,因为自己要支付助学贷款。麻省理工的学费不便宜,自己又没有拿到全奖,光是支付学费都够家里喝一壶的。

所以还没毕业自己就早早的和政府部门签订了就业协议。因为只有政府部门可以先预支一部分薪水给自己,让自己从压得喘不过气的贷款压力下缓过来。

不然自己那普通家庭的收入就要被榨干了。刚拿到这个政府职位的时候,布卢曼是充满感激的。

但是当他得知自己的工作是在阿拉斯加某处观测站,并且至少要在这里工作七年之后,所有的感激都烟消云散了。只剩下怨愤了。

因为他工作的观测站是一个比这个叫不上名字的小镇还要偏远的地方。

需要开车两个小时才能抵达这个小镇。而自 己所在的观测站加上自己在内,一共只有三个人。

而每个星期,才有一次来小镇采购物资的权力。其他时候都必须要在观测站待着。

按照上面大人物的话说:我们正处于战争状态,你们要随时瞪大眼睛看着对面(苏联)的动静!

看着什么?有必要吗?自己三人所在的观测站最多只能检查一下 苏联是不是进行核试验了。毕竟数万吨、数十万吨、甚至百万吨的爆炸直接爆发,是可以通过仪器检测到的。

这种规模的能量爆发在全球都很少见,还是很好检查到的。

但是这有什么意义?我们在检查站就算是查到了他们核试验了,还能怎么样?你去军方去阻止吗?

毫无意义。

这是布卢曼对自己工作的评价。

就像是每个星期从小镇采购的花生酱一样无聊。

但是谁叫这就是生活呢。真糟糕。

布卢曼开着车回到自己所在的观察站,自己的两个同事,一个秃顶,一个光头。他们已经在这工作十年了。

真可怕,要是自己工作十年是不是也会这样?想到这里布卢曼就打了个抖。

“花生酱到了吗?我的面包已经没有花生酱可以沾了!“秃头同事看见布卢曼开车回来后,就忍不住高喊一声。

“到了。你真的不腻吗?都吃了十年花生酱三明治了。"布卢曼把花生酱拿出来。

秃头同事却道:“不腻。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会知道,花生酱三明治就是世间美味。这世上所有的一尘不变都是。上帝的馈赠。"

布卢曼悄悄翻了个白眼。

“可惜不好弄到苏联产的喜悦罐头。上次市 集里有过几罐,味道可真好啊。比我们产的罐头强多了。"光头同事在检查物资的时候发现只有美国罐头,他有些失望:“要是有鱼子酱也好啊。”

“别想了。"布卢曼觉得自己的两个同事是已经完全没有精气神了。

任由他们制作花生酱三明治和罐头肉三明治,布卢曼去看了眼仪器。

有一段能量峰值的打印。

“这有能量波峰,你们不收一下吗?”布卢曼拿起打印纸问道。

”差我们吗?反正苏联老是核试验,记不记没什么必要。而且你看看这能量波峰,最多十万吨当量。不值一提。"秃头同事啃着花生酱三明治道。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