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36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而紧随着霍英东之后,邵逸夫也上台发表讲话:“我代表邵氏集团向中国水灾灾民捐款260万港币。”

这两个都算是大数了。跟在他们之后捐款的港商们,就显得数额较少了,毕竟这个年代几百万港币对于港商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念在同胞的份上,捐出了五十万到200万之间的捐款。

但是这些款项加起来距离雷月星当时所保证的至少筹得3,000万港币的捐款,还是有相当规模的差距。加上港英政府的那些官员捐款,目前一共筹集的善款也才1800多万。

而现场只剩黄德发等人了。

现在黄德发等人看看时间都晚上8点多了,那些外商肯定是不来了。

黄德发率先上台说道:“我黄某人的纸制品厂,虽然说生意不错,但是毕竟比不得各位。我就捐个38万,图个吉利。"

这话说的,台下人都直摇头,刚刚那个叫李嘉诚的年轻人,他经营的塑胶花工厂,大家听都没听过。他还咬着牙捐了50万港币。

你黄德发现在可是香港最大的纸制品大王。生产的纸制品不仅仅是在香港销售,还远销东南亚,甚至是日本。

你黄老板随随便便松松手都能捐出一两百万港币,就捐38万还图个吉利,这是恶心谁呢?

雷月星等人面露不喜,但是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画了一个清单。

而在黄德发之后,跟着他的那群人一个个的爆出了他们的捐款额度,每一个都比黄德发还要低。

尤其是轮胎王。这可是个在50年代相当赚钱的橡胶生意啊。

才捐了区区36万,说是不能抢黄老板的风头。

这些人捐完钱之后还有脸在下面笑。

当真是将需要帮助的几百上千万受灾群众当成笑话一样。

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让一些港媒尤其是外媒,拍手称赞。

"这些人反而比那些港英政府官员还要有骨气。毕竟是跟我们英国人做生意的商人。

“对呀,毕竟我们的商人展现出了骨气,这些跟我们做商人的中国商人也要展现出相应的骨气嘛!”

这群记者打算在之后用他们的妙笔生花好好夸一夸这群在他们看 来颇为忠诚的香港商。

而黄德发等人捐完款之后聚在一起讨论了一会儿,最后以黄德发为首对雷月星说道。

“雷老板,我们这些人呢还挺忙,厂子里都有不少事情,要是没什么事我们就先走了。“说完,也没等雷月星有什么反应,这些人就打算一起走,想要给雷月星好好晾一晾。

但是这群人刚走到宴会厅的门口呢。黄德发就看见了一人匆匆走了,进来是葛兰素史克的高管。

自己的纸制品有很多都是靠格兰素史克购买的。

毕竟药品的包装极其复杂。需要的包装也更加精美,给的价钱也更高。

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的,黄德发微微弯下身体,低下头,脸上堆上笑容,向着那名葛兰素史克的高管走去,并且伸出双手想要和对方握手。

“史密斯先……”

黄德发的语气中都透露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谦卑。

但是这名叫做史密斯的高管却压根没有搭理他的心思,他快步向前,一把将这群堵在门口的港商推开。

在宴会进行到尾声,那些港媒外媒都准备好写自己的文章的时候。

这名史密斯先生快步跑步上台,拿起话筒对着雷月星的方向说: "葛兰素史克公司向中国政府就遭受水灾的中国百姓进行200万英镑的捐款。并且在向中国灾民捐赠价值120万英镑的药品”国这话话音刚落,全场哑然无声,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原本打算好好夸一夸自己国家这些商人有骨气的英国媒体记者也呆住了。不是说好的有骨气吗?

不是说好的不捐款吗?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还没有等他们反应过来呢,拜耳制药的代表,仅仅落后他30秒也冲进了会场,一把走上讲台推开了葛兰素史克的代表。

“拜耳制药向中国受灾群众捐赠380万马克的捐款,同时捐赠220万马克的药品!”

他们的语言就像是巨大的冲击波一样,把现场很多人冲得晕晕乎乎的,但是还没有等这种晕乎反应过来呢,越来越多的外商像是约定好了一样赶了过来。

"星牌半导体向中国受灾地区百姓捐赠320万美元的捐款,并且捐赠一批价值不低于70万美元的设备……

“法国电子向中国受灾百姓捐赠400万法郎的捐款并且捐赠。 ."冲击波一浪接一浪,黄德发微微弯着腰弓着身,站在宴会厅门口呆立着,就像是一尊迎宾雕塑一样。

第三百零二章 喂公子吃饼

所谓小丑,往往都是丑而不自知者。

如黄德发之流的人其实在全世界都挺多的,不管是在普通人的圈子还是在商人圈子和官员圈子。

他们这些人你说他们傻?倒也不是傻,有的时候会被小利益蒙蔽双眼。这也是大多数普通人的思考方式。

看上去他们挺傻,只是因为类似他们一样的人站在风口,上的时候被吹了起来,到了一个原本不属于他们的高度。

风向一旦改变,那些没能长出翅膀的猪迟早是要摔死的。

黄德发等人就将是那些被摔死的猪。这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罢了。做生意,尤其是现在这个国际形势下做生意,要摆清楚自己的位置。

当然也有可能是黄德发的这个群体之中有的人不是不懂这些,只是他们真的不喜欢新中国大陆政府。巴不得新中国多死一些人。最好是再打一次中原大战。

有的人是蠢,有的人是坏,还有的人是又蠢又坏。

而当慈善捐款的第二天,港督葛量洪如往常一样早上七点四十坐在自己港督府内花园旁的休闲椅上,让佣人端来丰盛的早餐。

随着早餐一起送上来的还有几份报纸。葛量洪随意的翻了翻,他可没有时间把这么多报纸全都仔细看一遍。

他就扫一眼标题,看看有没有重要的新闻需要看。

扫了一圈,最重要的新闻也就是关于香港这边的慈善捐款了。

葛量洪找来了BBC旗下的新闻报纸,想看看昨天那个小记者是怎么骂自己的。

但是他失望了。

[中国水灾已经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并且中国政府可能无力救灾。在这里我们的英国官员和企业组都充分的展现出了大英帝国绅士风范。即便是我们和中国有部分的冲突,但是出于人道主义考量。我们的这些绅士们依旧向中国灾民伸出援手。]

[包括葛兰素史克在内的英国企业,以及如拜耳制药,星牌半导体等欧美企业纷纷向中国灾民捐钱捐物。在这里我们的官员也展现出了高风亮节的风范。香港总督甚至变卖了家中不少藏品。筹集了20万港币,捐赠给中国水灾受灾民众。]

[反观在这次慈善晚宴中部分港商却表现表出了市侩贪婪的一幕。对于他们的同胞受灾,他们没有任何表示,甚至显得一毛不拔。 ]

[相比于我国商人和自由世界的其他商人所展现出来的广阔胸襟和伟大胸怀,以及跨国援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些香港的本地商人却显得无耻下作许多。] [某黄姓商人仅仅捐助了三十几万港币,而类似他这样的港商还不在少数。他们眼看着自己的同胞受灾却不救助,和我国绅士们的伟大仁爱形成鲜明的反差。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葛兰素史克高管史密斯先生,史密斯先生称对于这样的商人,葛兰素史克集团将会终止和他们的合作关系……葛量洪看了半天,那个宣称要好好骂骂自己的记者,他是一句骂自己等人的话都没有啊。反而是疯狂的夸赞自己等人。

而昨天说的要好好要夸赞的那些港商们,今天却在报纸上被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不仅如此,看起来他们的生意也完蛋了。

葛量洪把报纸一丢,冷笑了一声:“年轻人的一腔爱国热情看起来抵不过每月几百英镑的薪水。""原本还以为会如何呢,结果就这? "葛量洪摇摇头,继续吃他的早餐,喝他的咖啡。

港督大人无所谓,而黄德发之类的港商则是倒霉了。

当然他们的倒霉并没有多少人关心罢了。

大家只关心。为什么英国人会捐这么多钱?

甚至比邵逸夫和霍英东这些香港商人捐的还要多。

这多少有些不正常,因为邵逸夫和霍英东这些香港商人至少说还是中国人还和内地有些联系,英国人这样是图什么呢?

当真是觉得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做的坏事太多了,现在想要补偿一下,还是觉得占了香港这么多年要交点租金了?

这里面的水很深,反正是不会为外人所知。

但是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或者是法国德国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老百姓,在看到了这些新闻之后,他们心里涌起的可不是说对于自己国家的这些商人和官员对中国捐款的佩服。

他们可不会觉得自己国家的这些商人这样大量的捐款是一种仁慈和伟大的表现, 哪怕BBC这一类的新闻媒体吹得再狠也是如此。

就比如说现在在英国和法国以及欧洲大陆,甚至在北美洲都开始有一定销量的独角兽日报就发表了不同的言论。

独角兽日报的主编贝尔可是一个相当会深挖痛点,寻找时代需求,结合多种打法满足读者消费的实用性主编。

独角曾日报发表文章《英国的绅士,请等等你们的同胞》。

文章先是引用了BBC新闻的一段原话,并且赞扬了一波葛兰素史克为首的资本主义商人向中国水灾捐款的高风亮节。

但是这夸奖的话还没说几句,他们就立刻话风一转。

[陈然,我们的商人和我们的官员都是伟大的,他们有着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关怀。]

[但是我也希望我们的商人和官员要搞清楚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你们大肆向外国捐款的时候,我们英国还有很多地区的人,生活并不那么如意。]

[有的人失去了工作只能领微薄的救济金度日,有的人甚至连救济金都没有。伦敦的公园里面躺着的流浪汉日益增加。]

[伦敦大雾带来的坏气候,让医院里面排满了长龙。而更可悲的是,有的穷人连支付诊金的钱都没有。他们终日在家中咳嗽,去听听东区那些工人剧烈的咳嗽声吧! ]

[我们伟大的绅士啊在你们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的时候,能不能先拥抱一下我们自己的同胞! ]

[我们的同胞更需要药品也更加需要资金捐款。]

[不要将你们的国际主义用错地方,请睁开眼看看我们自己的老百姓吧! ]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迅速在英国引起了广泛热议,不仅仅是英国,包括欧洲与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都引起了热议。

因为民众是很容易不满的,你们如果一毛不拔那也就算了,但是你们现在拔了这么多毛却是给外国人送钱去的。

这我们怎么能忍?闹事闹事,狠狠的闹!

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一个思想极度容易遭受冲击的时代。也是东西方文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激烈碰撞的时代。

很多人很多事情被轻轻煽动一下就很容易起来,而这正是独角兽日报最擅长的事情。

而偏偏贝尔主编还是以一副悲天悯人站在英国百姓立场上叙述这件事情。他说的有错吗?肯定是挑不出错的,因为他站在了道德最高点呀。

而且民众的不满也需要得到发泄的。

于是乎,之前还在嘲笑中国水灾会死多少人的英国媒体,现在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去嘲笑了。

因为在伦敦的工人们又在举行罢工了。

抗议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这该死的伦敦大雾在今年已经影响了很多人,明明是夏天,但是早晨起来却伸手不见五指浓雾一直弥漫到了中午十分。

很多人都患上了慢性气管炎以及其他的咽喉病。

他们更加需要药品和治疗。伦敦东区最开始是由1000多名没有钱治病的底层工人开始进行游行。

但是很快这一队伍就发展到了上万人。

这些人穿着统一的工作服走上街头。发起了50年代英国最激烈的一场抗议示威游行。

伦敦的环卫工人拒绝走。上街头打扫垃圾。仅仅三天的时间,整个伦敦臭的就像一个大粪坑一样。

同时公交车司机与伦敦地铁司机都通通罢工。造成了伦敦通勤变得前所未有的困难。

伦敦市政府甚至不得不批准马车暂时进入伦敦市区内进行通勤和载客。

整个国家好像就像吃了火药桶一样,被人一点就炸了。

而作为这个炸药引信的葛兰素史克集团却默默的藏了起来,非常低调。

甚至于说他们都不屑于和这些英国老百姓去争论什么。

因为他们刚刚得到了准信。中国方面决定将辅酶整个产品线中利益最大的一块分包给他们。

并且将维生素市场中的一部分分 包权也交给他们。

甚至还获得了一份非官方的承诺,那就是中国现在手。上正在研究的关于关节炎,风湿病以及心绞痛类的特效药。还有一个专门作为心脏急救用的速效救心丸等,只要一旦成功,就将优先交给葛兰素史克集团在欧洲地区进行分销。

没有拿到抗生素,伟哥和胰岛素这几口大饼的葛兰素史克集团这一次终于是吃到饱了。

虽然这个饼还不完全,有一部分还是中国政府给画出来的,还没真正做好。

但是想必中国人不会骗我们的对吧?毕竟是社会主义政府呀。他们不能干资本主义政府那么恶心的事情,对吧?

你看我们都把英国搞成这样了,他们不能对我们那样。

葛兰素史克集团只能这么想了。

而不管他们怎么想,反正远在北京的李锐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笑的,鼻涕泡都要出来了。

香港这一波筹款总金额已经突破了1亿港币。

这对于之后的抗洪救灾以及灾区重建工作可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有雪中送炭的效果。

当然李锐没有忘记他的本职工作。这次抗洪不仅仅是一场救灾,同时也是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一场考验。

更是一场重要的对外输出。

所以李锐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问自己的通讯员:“那个法国人塞宾在哪?还有我们的摄影干事吗?拍摄的怎么样?”

第三百零三章 人能堵住洪水吗

塞宾在哪里?塞宾在经历着一场自己人生中都没有预想到的巨大蜕变。

或者换一句话说,塞宾在经历一场剧烈的文化冲突。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