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590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老罗在汕头也是工作了五年了。已经在这里安家落户,把自己父母家人都接了过来。

虽然从江西到广东来生活有很多习惯都让人不习惯,比如说老罗是江西新余人,父母老家人都爱吃辣椒。

可是在广东这个地方想要买到辣的辣椒太难了。

菜市场上卖的青红辣椒,那些小菜农拍胸脯保证:“绝对狠辣的!”

但是拿回家炒个豆鼓炒辣椒,一家人吃着都觉得是甜的,一点都不辣。

广东人的辣在江西新余人的老罗看来就像是开玩笑一样。

当然,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

实在不行还可以托朋友帮忙弄些干辣椒来吃就好了。

饮食和生活上的习惯不适应都是可以慢慢改的。

但是最让老罗一家难以接受的是汕头这边的风俗。

简单来说就是汕头这个地方乡绅宗族势力抱团极为厉害。

老罗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有麻烦。家人虽然生活在汕头市区,但有的时候也会因为一些生活上的细碎事情和人发生口角。

如果对方是在某个宗派之内有点能量的人,那事情就会变得麻烦。

在江西境内虽然会有同村的人帮着一起对付外村的人的时候,但是总体来说不算很严重。

因为江西革命老区的名号还不是白叫的。

从二十年代开始到三十年代、四十年代。

从红军到解放军,江西打土豪分田地拆宗族,分势力。

再加上在瑞金建立了第一个中华苏维埃政权……

江西这个原本宗族势力盘根错节的地方早就被拆的不成样子了。

历史上后世人老说广东、福建的宗族势力强。

可实际上在清朝到民国时期,广东福建的宗族势力可强不过江西。江南四大书院三家在江西。

江西自古是科举大省,明清两代出的进士数量多达五千多人,举人不胜枚举。

依靠这些做官的进士、举人,各种宗族攀附其上,在江西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宗族力量。

主席当年在江西建立革命政权时就要面对这个问题。

其手段除了打土豪分田地外,还有尽可能开办手工业、矿业(江西产钨)、开办火柴厂、造纸厂等。

将雇农、佃户的人身依附从宗族大户上剥离出来。

在通过反复的教育和学习,花了很多年的功夫才算是把江西的宗族势力消除的七七八八。 但是这些东西说来简单,实际操作的时候有多少麻烦?

其中又有多少障碍?不是所有人都有主席那般解决各种麻烦的手腕和能力的。

广东解放后也进行了打土豪分田地,但是又如何呢?这里和江西不一样,江西田地算好,贫农和雇农分了田成为自耕农后勉强是能吃饱饭的。

可以摆脱对宗族大户的依附。但是广东不行,广东这边如浙江一样,七山二水一分田。

雇农、贫农、佃户即便是分了几分地依旧是难以糊口。

想要活着就要抱团。这种抱团是在险恶环境下的一种利益纠结,他们天然的具有排外性和攻击性,攻击一切可能会破坏他们利益纠结的外人。

老罗在汕头工作五年,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负责民兵。组织上的要求很简单,即便是民兵也必须是在党指挥下的一支为人民而战的武装力量。

地方势力也宗族势力但凡想要向里面伸手,不要客气,直接把爪子斩断了。

这个命令是在1950年5月多的时候下达的。

算是上头给他稍微松绑了一下,这才让老罗的工作好做一些。

不然就算是久经考验的解放军营长的老罗,也有好几次想要撂挑子不干了。

这破地方谁爱干谁干,自己不如回家种田或是去县里当个教书先生算了。

想着这些乱糟糟的事情,老罗走到了汕头市潮阳区政府办公楼。

罗厚才所在的镇子就是归潮阳管的。

老罗轻车熟路的找到自己要去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一个年轻人正在用心阅读着《毛泽东文集》。相比于《毛选》,《毛泽东文集》收入的文章更多一点。

其中就有一些关于主席年轻时期在江西地区开展工作的文章。

年轻人看着若有所思,老罗进了门他都没发现。

一直到老罗忍不住咳嗽一声,然后说道:“习的这么用心呢。”

听到老罗的话,张集才猛地抬头。 “哦!老罗你来了,快坐,我给你倒茶。”

张集笑呵呵的站起来忙活。

老罗也不客气,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坐下,一边说道:“那个罗厚才已经安排回家了。和你一样都是朝鲜的战斗英雄呢。也都是解放战士。” “呵呵。”

张集闻言笑了笑,然后把茶递给老罗。 “你俩还挺像。都是在朝鲜立功了,都是家里一堆烂事。不过我觉得你运气不错,有焦裕禄带了你一把。这罗厚才要是没人帮他一把,怕是有麻烦。”

老罗吹了口气,把茶水表面的热气吹散,然后浅浅的吸了一口。 “是啊,我这两年跟着焦裕禄书记身边学了很多东西啊。大营区也是一堆烂事,民国残余的封建力量,未能清除的地方恶霸,拦路收费的村霸,都是烂事啊。”

张集眼神中透露出了回忆的神色。 “焦书记现在去党校学习了。学习完之后应该是高升的。要么是地级市的二把手。要么是县级市的一把手。

不过以焦书记的性格,怕是不愿留在城里享福,而是跑去攻克难关。不像我,有机会向上升,我就屁颠屁颠的跑到市里面来了。” 张集这么说有些调侃自己。

老罗却是摆摆手:“话不能这么说,别人不清楚,我还不清楚嘛。你说的好听是升官,其实还不如留在大营区一步步稳步走呢。

这汕头潮阳区的区长让你当凭什么啊?不就是组织上想要扫除汕头以及类似地区的宗族势力吗?” “这活好干?别人都躲着!你自告奋勇过来,这打的是硬仗,弄不好是会死人的。你把家人都留在安徽是对的。我都打算把家人找机会送回新余老家去避几年。” “组织上大概也是看着你对宗族势力的不留情和下狠手才派你来的。”老罗说道这里他留了一句话没说。

那就是张集在安徽对家乡宗族势力开刀,第一个宰的就是他的生父。说是生父其实和张集毫无亲情。

当年强奸了他的母亲才怀上了张集。而他那个生父原来就是个镇霸,建国后还颇有地方势力,人民公审时当地村民都不敢举报他,让他逃过一劫。

谁知道张集回来到焦裕禄手下做事,刚好撞张集枪口上了。对于这个生物学上的父亲,张集是没有任何感情可言的。

中央有扫除地方黑恶势力、宗族势力的打算,张集直接拿他开刀。当时焦裕禄在旁不断引导他,让他把控好了处事的力道……

才没让他对家乡宗族势力的处理从公事公办变成泄私愤。

焦裕禄把这事儿交给张集办,这件事张集办的很好,在组织上都挂名了。

所以汕头这边要动的时候,张集毛遂自荐后组织考虑了下就同意了他来。

割地方腐肉,要用快刀。张集就是这样的快刀。但是张集来了广东才知道,相比于安徽这种地方,广东的宗族太强了。

都新中国了,他们这边还在搞“公权不下乡”的套路。张集也好,老罗也好都觉得这活不好干。

所以他们也想要能再有些帮手。 “这罗厚才就不知道是不是和你一样的性子。”

老罗突然说道:“都是战斗英雄不要让人看扁了。” “这事儿管不到的,个人有个人的想法。是封建还是先进,总是要经过考验的。”张集淡淡说道。

……

罗厚才家中,看着满院红绸和大红喜字,以及冲出来抱着自己又哭又叫的娘亲和满院宾客。

罗厚才的耳朵里什么都听不到,他双目瞪得通红……随即走到最近的一张桌前,猛地一掀开。

随后如雄狮一般怒吼一声:“都给我滚!”

第二百二十二章 老脑筋

罗厚才的家中一地鸡毛。

因为这位刚回来的战斗英雄二话不说把家里直接掀了个底朝天。

就差拔刀子砍人了。原因也很简单,家里人帮他“娶媳妇”了。嗯,相当于拿枪顶着他脑袋的那种“娶”。

这一地鸡毛啊,麻烦。

罗厚才想不想娶媳妇?

当然想!非常想!他都二十八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大龄青年了,说不想娶媳妇那是假话。

罗厚才也不是不能接受相亲说媒。但是相亲,那也要自己看上吧,至少是要双方看对眼,互相不排斥才行吧。

罗厚才在朝鲜想要一个大奖章为什么啊?

就是想着自己成为战斗英雄,以后如果和女方相亲或者是谈对象的时候,自己能找一个好点的对象。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谁都希望自己的伴侣是优秀的。罗厚才求上进,他自然也希望自己的伴侣以后也是个求上进的优秀人。

在朝鲜战场最后一年因为出于对峙状态,所以部队基本都有轮休调整的机会。

如果不打仗了,连里的指导员就会和战士们讲故事说学习。

在李锐的支持下,现在的山药蛋派文学、乡土文学、民众进步思潮在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阵飓风。

进步思潮下,对中国传统封建进行了深刻入骨的批判。

作为指导员的李延年只要有空就给战士们教育这些先进思想。

可以说解放军群体是现在全中国思想最先进的一个群体,也许学历和见识不如知识分子群体。

但是在接受思想的先进度上却远高于这些群体。

包括什么是婚姻自由,什么是自由恋爱,什么是孝顺,什么是愚孝等等。

这些东西都有讲,而在部队这样的集体里,大家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新思想。

在这种进步思潮的影响下,罗厚才也是极度反对盲婚哑嫁。尤其是逼迫式婚姻。

因为罗厚才又不傻,在部队这么多年了,接受了这么多年新思想的教育。

他现在回头看看也看得出来自己老家里那些家伙是什么样的人。

按照指导员所教育的故事里的说法,那就是一群愚昧而封建的人。就像是现在这样,他一回来就迫不及待的让他结婚成亲。并且如果他没搅局的话今晚肯定要逼他入洞房了。

只不过现在是不能这么做了,因为罗厚才家已经被他自己给掀了。这个小院里乱糟糟一团,就二伯和堂弟坐在一边一声不吭,自己娘闹了几次,自己不理之后她也就是在一边抹眼泪。

而在大厅另一边,坐着一名局促不安的女子,女子年纪不大,约莫二十岁左右的样子。

模样不算漂亮,但也算是周正。

尤为难得的是在广东这个气候炎热光照很足的地方,这个女子却有着白皙的皮肤

要知道广东这太阳光照可是很毒的,别说乡下去下地干活了。

就是普通人正常上街上班或者是做店卖货都很容易把皮肤晒的黑黑的。

一个女子皮肤这么白,不正常。罗厚才在连里就很机灵,战场上知道用夜光弹给战友打照明。

也知道根据敌人巡逻的次数判断敌人是打是撤。

回到家乡,这种敏锐的心思是不会丢的。他又看了看女子的手,纤细修长,很好看。

一看就是没干过农活的那种,别说农活了,可能一点杂事都没干过。罗厚才心里有了计较,他闷声闷气道“说吧,到底怎么回事。”屋子里没人开口,二伯转过头去抽了一根烟,老娘还在抹眼泪。

堂弟罗宇气哼哼的看着他。 “瞅啥瞅,瞅啥瞅!”罗厚才一口东北话,同时一巴掌削堂弟脑袋上:“你再瞅老子削你信不信?!”罗宇被打了一个趔趄。

二伯上来扶住自己儿子,然后气的全身哆嗦的指着罗厚才道:“罗厚才,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就是个白眼狼。你这么多年没回家,就几个月发一封信回来。家里和你死了一样。” “你都二十八了,你爹前些年死了,你不该娶妻生子给你爹留个香火? “呵,那娶什么老婆不该是我自己说了算的?”罗厚才根本不吃这套。 “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了!再说了,娶媳妇的钱是你出的吗?!这姑娘什么地方配不上你了。你还有脸了!”二伯吼着。

罗厚才却根本不想听,这种事情如何能听得下去?

他直接一把手拉起了那个女子的衣袖:“你家哪儿的?我送你回去。”

但是女子却奋力的摇头,整个人都蜷缩在一起,罗厚才又不敢用力拉扯她怕把她弄伤,所以也没把她给拉起来。

他更愤怒了:“这到底是是哪家地主老财的女儿!你们是要把我弄死才甘心是吧!”

他这一吼,到是把家里几个人给镇住了,原本在抹眼泪的老娘突然抬起头,也不抹眼泪了。

她看着罗厚才道:“儿啊,我们是为你好啊。你知不知道现在娶媳妇也是要花很多钱的。” “咱们罗家没什么家底子。张罗不起好人家的女子。”

老娘絮絮叨叨的念着,思想里全是封建的那一套。 “我们知道你成了战斗英雄,镇上有些人来说亲。但是哪家也比不上李有才那家啊。我们怎么会害你呢……”

老娘絮絮叨叨的算是把话说清楚了。

厚才缴获了军旗受了表彰后,过了个把月他在朝鲜立大功的消息就传到老家了。

那个时候大家伙只是恭贺罗厚才老娘,但是没人说结亲的事情。但是伴随着朝鲜战争结束,大家知道罗厚才还活的好好的,没缺胳膊少腿,不少人就开始动了心思了。

平民小户且不去说他们,就说镇上有几个大户。李有才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新中国建国之后搞土改,这些大户的田地都被分了。但是李有才只是分了田地,但是没有被没收财产房产之类。

因为按照新中国的建国时斗地主的方针是对待口碑良好没有作恶事无人举报的大户只分田,不夺财产。

田地是生产资料,是必须要公平化处理的。而作恶的地主和大户会被罚没财产,还要根据其做得恶事进行定罪处罚。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