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579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碧潼:最后的圣诞》的预告片,每天放出来的小片段都不多,大概也就一分钟左右。

但是每天放出来的片段都不一样。有欢笑,有悲伤,有热血。很多人的兴趣都被勾起来了。

大家的期待感都被拉起来了。

大家都想要在圣诞节的时候看这场战俘营纪录片的最后大结局,战俘们会怎样。

而在东德的老百姓们除了期待这个之外,他们还期待一个别的东西。没错,那就是产自中国的菠萝!

要知道欧洲可没有能种植菠萝的地区,菠萝这种东西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仅仅是存在于传说中的神秘东西。

它长得什么样子,闻起来是什么味道,吃起来是什么味道?没人知道。

也许只有那些能去菠萝产地度假的贵族和大富豪们才能享受它的甜蜜。

而在1952年,中国的四季菠萝果开始种植,然后开始生产菠萝罐头,并且在冬季第一次把菠萝运送到了苏联。

莫斯科人第一次看到冬天的菠萝的时候,那种惊讶和兴奋是难以言表的。

去年因为运力和菠萝数量的问题,菠萝并没有运送到东德以及沿途的东欧国家。

所以东欧沿途国家只能看着苏联人在冬天啃菠萝而暗暗流下泪水。

可恶啊!为什么嘴角的泪水怎么擦都擦不干啊!

留了一个冬天,太可恶了!而今年,东德和其他国家加强了自己的运输能力,扩展了向东方的运力,以便能更好地接收来自中国的轻工业商品。

当然,冬天的菠萝也是必不可少的。冬季里菠萝如果做的防护够好,最长可以保存一个月,这个时间其实也挺紧的,基本运到东德之后,就只剩下几天的保鲜期了。

但是没关系,因为中国商城在卖这些菠萝的时候,开启了伟大的预售工作。

也就是说这些新鲜菠萝还没到的时候,东德的老百姓基本上就已经定完了。

而且因为新鲜菠萝运输不易,中国商城推出了一个政策,那就是必须持有东德合法证件(工作证、军人证等有效证件)的东德公民才有权采购。

并且每人最多只能购买两个。没办法,现在这个时代,运输真的是个大问题。

还需要科技继续向上攀登到一定程度。不然仓储和物流可以锁死很多东西的。

而新鲜菠萝运到德国之后,价格更贵了,平均下来一个新鲜菠萝的价格……

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东德普通工人三到四天的全部收入。

没办法,冬天的热带水果,这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妥妥的属于奢侈品的级别。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阻挡不了东德老百姓的购物热情。

新鲜菠萝早早的被预售一空。当然,除了东德老百姓自己买回来吃之外呢……

还有一批菠萝被东德的一些人通过地下市场悄悄转卖去了西德。

而在西德则可以转卖到法国和意大利周边。

当然这个时间会很紧,基本上拿到菠萝之后就要日夜兼程的送过去……

因为菠萝可能只剩下几天时间的保质期了,再放下去就会因为过度糖化而开始发酵变坏了。

不过即便是有这样的风险,在西德做这样走私生意的人依旧不少。

因为在英国、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地有的是有钱的大富豪愿意花上这样的大价钱。

就像古时候乾隆皇帝想要吃新鲜的荔枝,命人用大船挪了十几棵荔枝树来北京,在运输途中,荔枝树死的死伤的伤。

最后能送到皇帝手上的新鲜好荔枝仅仅只有十八颗。

而为了吃这十八颗荔枝,乾隆动用了数千民夫,数十海船,沿途补给损耗不计其数,突出一个败家有道。

封建帝王可以做到的事情其实大资本家也可以做到,不过就是包飞机送菠萝罢了。

有什么关系呢?是希腊船王出不起钱,还是英国银行家缺钞票花呢?

这些家伙可是嗷嗷叫的花钱从倒爷手上送钞票呢。

一个在东德卖到四天普通工人工资的菠萝,到了意大利卖给那些富豪们,最少可以卖出工人一个月的工资,甚至还可以更高一点。 “这菠萝倒卖的生意可真好,我都想要把菠萝卖了。”

威廉手上拿着一个菠萝,有些犹豫。

威廉之所以有这个菠萝完全是因为他的姐夫。

自从上次蓝孔雀和绿光计划在德国引起巨大的危机之后。

威廉家里开了一个会,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决议就是决定分开迁移家庭。

威廉的姐姐和姐夫彻底倒向东德。刚好威廉的姐夫也有这样的意向。这样家庭看似分开,但实际上却保证了鸡蛋不在一个篮子里。

按照威廉父亲德鲁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只是普通老百姓,无法确定这场美苏争霸的最后赢家……对于我们这样的小老百姓来说,两边下注是唯一能确保我们家族延续下去的手段。”

也确实如此,和德鲁做出一样决定的家庭在柏林不少。

就连小老百姓都隐约的感觉到美苏之间不能善了。

当然才二十岁的威廉并不是很在意这些……作为一名牌佬和桌游佬和摩托佬,他有许多更需要他关心的事情。

比如说新出了什么卡组啊,新出了什么桌游啊,摩托车还有什么可以改的部件啊,等等等,我都要忙死了!

谁有空理美国和苏联啊!而现在圣诞节要到了,姐夫就让自己去他家拿菠萝。

因为他和姐姐预定了四个菠萝,其中一个被送去了姐夫的父母家,另一个送给姐姐父母家,另外两个他们自己留着吃了。

这个价格不便宜。好在姐夫在东德的公司做到了部门经理,收入相对不错。

骑着闪电摩托,威廉的左手把上用网兜挂着一个新鲜的菠萝。

他就这么大剌剌地在西柏林的城区穿行。

很多人都投来艳羡的目光,不是羡慕摩托车,是羡慕菠萝的。 “哥们,菠萝卖不卖?我这里有现钞。”

在威廉等红绿灯的时候,一辆轿车停在他旁边。

司机摇下窗户,手上挥舞着一沓马克。 “只要你点头,这些钱都归你,菠萝归我就行了。”司机如此说着。

威廉笑着摇摇头。绿灯亮了之后,直接走了。回家的一路上,都是想要和他买菠萝的人……

因为今天就是圣诞夜了,西柏林也不缺个有资产的人,他们没办法和大富豪一样,加价不眨眼,但是也确实可以加点钱买一个菠萝。

但是市面上的菠萝在圣诞节这一天早就被清空了,也就是中国商场可能还有几个,但那估计也是买不到的。

所以威廉的这个大菠萝可惹眼了,这个两斤重的大菠萝明晃晃的招摇过市。

回家的路上,威廉至少被人问了四次菠萝卖不卖。还好现在西德还不流行零元购。

不然估计有人都要上来抢了。今天威廉家还是很热闹的,因为除了威廉一家之外,还有伊娃一家也来了。

当然是威廉的母亲邀请伊娃家来一起过圣诞的。

因为威廉的母亲和伊娃的母亲最近两年来开始交朋友,处成了闺蜜。而且在了解的伊娃的家庭之后,威廉的母亲就极力邀请他们来一起过圣诞节。

因为伊娃的父亲在战争时期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做些稀碎的工作,现在家里就剩下母亲和他有工作能力。

这年头女人工作并不容易找。伊娃的母亲没有一个正经工作,只是在餐厅打零工。

弟弟还在上学。伊娃的收入是家里的大头。要支付房租,又要支付实物的费用。

伊娃一家的日子虽然不说很贫穷,但肯定是不富裕的。所以伊娃总是喜欢身穿白色的裙子。

很多人认为是伊娃喜欢穿白色裙子,而且白色裙子显得她很漂亮,很有仙气。

实际上的原因是白色的布比起花布更便宜,伊娃和妈妈用这个布料做衣服能省更多钱。

就这样的家庭经济条件,就算是圣诞节也不要想过得多富裕了。

肉当然还是有点的,但是其他的嘛……反正威廉的妈妈去自己新认识的闺蜜家拜访……

见识了他们家的圣诞储备后就极力邀请一家人来一起过圣诞。

一开始伊娃妈妈还有些拒绝,说圣诞节这种日子这样过是不是不太好,这是一家人的节日。

威廉妈妈则直接说道:“什么一家人两家人,我们何必分得那么清楚,对吧。”

这话说完,威廉妈妈对伊娃妈妈挤眉弄眼的,两个中年妇女露出了互相知晓的笑容。 只有威廉去接妈妈的时候,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

就像是现在他提着菠萝走进家门,也不知道为什么伊娃笑得那么开心一样。 “伊娃,菠萝,还是活的,你见过吗?” “威廉,你说的太可怕了。水果请不要用活的这个名词来形容好吗?” “噢,好吧。我一直觉得用刀把水果杀死前,它们都是活的。你要杀个菠萝吗?”

伊娃无奈地从威廉手上接过两斤重的大菠萝,同时给了他一个白眼。 “这个菠萝没冻坏吧。”

威廉的母亲听到声音之后也过来了,同时给威廉一个更大的白眼。 “威廉,带伊娃去客厅休息吧。” “妈妈,伊娃已经来我们家很多次了。我觉得她现在比我对家里都熟……” “你怎么这么多废话?今天是圣诞节,别逼我找拍打衣服用的藤条。(一种晒衣服时拍打衣服和被子,让衣服被子松散开的工具,通常也用来打孩子。)”威廉屁股只觉得一阵阵的疼痛感袭来,马上没有二话,牵起伊娃的手就往客厅走。

客厅里,伊娃的弟弟正在研究威廉的桌游。看着威廉牵着姐姐的手走进来,小鬼头吹了个口哨。

伊娃瞪了弟弟一眼,小鬼头才正经危坐,不敢造次。来自血脉的压制还是有用的。

这个圣诞夜,威廉家过的和以往都不一样……不仅仅是因为多了伊娃一家,还因为餐桌上多出的新鲜菠萝。

说真的,威廉和伊娃两家人都不知道菠萝应该怎么吃。

好在中国商场考虑到了这个情况,印刷了很多关于新鲜菠萝怎么吃的小册子。

可以直接当水果吃,也可以放在披萨饼皮上一起烤成菠萝披萨吃,还可以做成汉堡等。

后面几种对相对保守的威廉母亲来说有些离经叛道了……所以他还是选择最简单的把菠萝杀了,然后切成片当水果吃。这种橙黄色的水果风味十足,而且品种用的是后世品种……

远不是现在夏威夷或者是其他地方种植的那种扎嘴品种。

这种强烈的酸甜味,让晚餐吃了肉酱千层面这种口味很重的菜的众人依旧能吃出水果的甘甜。

吃完之后,伊娃的弟弟恋恋不舍地舔着手指,因为上面还有点菠萝汁水。 “这玩意儿可真好吃。只有中国能生产吗?” “如果你要问冬天的菠萝的话,那么是的。目前全球只有中国能生产,新闻里都介绍了,中国独有的农业技术。” “噢,我真想长大了之后去中国来一场为了菠萝的旅游。” “你别太荒谬,为了吃菠萝而跨国旅行。” “说说而已,但是万一呢……”

“好了,别吵了,战俘营的大结局节目要开始了!”在家人们吵吵嚷嚷中,关于中国碧潼战俘营的最后大结局节目终于要来了。

和威廉一样,几乎所有能收到东德电视信号的家庭都把自己的信号转到了东德的电视台。

包括一些法国靠近德国的地区也是如此。

而如果不是信号覆盖面有限,很有可能今天全欧洲可能会有百分之八十的电视台来收看战俘营最后的大结局节目。

当舒缓的音乐响起,威廉家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开始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屏幕。

碧潼战俘营的节目开始了。那个陪伴了大家两年多,大家已经习惯了的旁白声音响起。

【碧潼,一个边陲之地。从前这里籍籍无名。】【但如今,这里却备受全世界的关注。】

【因为我们中国向全世界公开我们对战俘的管理。不虐待,不侮辱。向所有人保证人格尊严和人生安全。】

【我们为战俘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而战俘们也为碧潼创造出了一片新的天地。现如今战俘的故事要走到结局了。】

【战俘营的管教们也要为所有战俘上最后一堂课了。】伴随着这个旁白的声音,镜头穿过朝鲜的山川河流,穿过碧潼的一砖一瓦,最终定格在了大食堂里。

大家通过战俘营真人秀所熟知且广受世界观众群体喜欢的王管教,就站在大食堂里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上。

他正在对大食堂内的所有战俘们大声的说道:“你们要回家了,我们也不知道最后该和你们说些什么了。那么我就说说你们以后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吧。尤其以美国为主。” “我现在希望美国的学员(战俘)们好好听讲,因为这事关你们的未来。” “如今全美范围内麦卡锡主义严重到偏执。尤其是你们的总统麦克阿瑟重用胡佛后,FBI的权力更大了。美国现在一年内打着反共的名义查处的案件超过四万件。” “简单来说就是你们国家是极度反共的。而你们待在我们战俘营这么久。很有可能是会被FBI认为是共产主义分子。你们回国之后一定会遭受各种调查。” “FBI可能会对你们进行做的事情如下……”

王管教一字一句地将FBI所有可能做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

包括一些FBI现在还没想出来(但是早晚想出来)的点子都说了。所谓真诚就是最好的必杀技,这句话用在美国身上特别合适。因为不需要抹黑它,只要把它做过的事情说出来就好了。

第二百零四章 阳谋

王管教都不需要去编造什么东西。

因为李锐直接提供了很多资料给战俘营的管教们,让他们给战俘们讲就好了。

历史上里FBI对那些回国的战俘可是进行了非常严厉的监视。

尤其是在战俘营里因为管教们宣传人人平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让很多在美国饱受歧视的黑人特别受感触。

所以有很多黑人战俘是极其支持共产主义的。

历史上中向志愿军投降的黑人连是受FBI迫害最严重的战俘群体。

那名黑人连长被 FBI严刑拷打之后,即便是恢复了自由也无法找到工作……

因为他只要在什么地方工作,FBI就会找上门。

这样一来哪个老板敢雇佣他?

他也只能是穷困潦倒的渡过了一辈子。

但是历史上之中这些黑人战俘回去美国也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发挥。

其中最大的作用就是将毛选和毛思想带到了美国。

FBI查他们,他们也真的在私下传播毛主席思想和阶级斗争观念。

历史上之中美国黑豹党的成立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主要领导人少年时期接触学习了毛思想。

并且在成立黑豹党遭受FBI迫害而流亡海外时,黑豹党魁罗伯特?威廉在古巴写信给主席,希望主席公开支持美国黑人民权斗争。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