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577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但是不签字能行吗?麦克阿瑟不会放过他的。 “妈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尼克松在心里暗骂道。

没错,这话就是好骂麦克阿瑟的。现在尼克松是看出来了,麦克阿瑟当年在日本被刺这件事太走运了。

要不然沃克的职位就是他顶着。就麦克阿瑟那指挥的艺术,鬼知道会打成什么鸟样。

现在真的是让人讨厌啊,麦克阿瑟啊麦克阿瑟,你当年在日本要么被刺死,要么就好好的屁事没有不就好了吗?干嘛一半一半呢?!

尼克松亲切的问候了日本极端右翼群体们的父母,你们没吃饱饭吗?

连个老头子都杀不死!不过恨归恨,自己心里恨得再狠也没用。

因为事已至此还能如何呢?因为自己的一时口误,麦克阿瑟就要把自己钉死了。

现在停战协议我来背,你麦克阿瑟还可以继续演大戏。妈的,美国老百姓也是一群智障,看不出麦克阿瑟在演戏吗?

你们这么喜欢演技派,早晚找个演员当你们总统!尼克松愤愤不平,但是无可奈何。

基辛格或许是看出了他的不满,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叹息一声也说不出什么。

事已至此,还是先吃饭吧。瞧,为了这次谈判签字,中国人很有诚意的送来了菠萝呢。

这玩意儿在这个时节可真的很少见。 “吃菠萝吗?”基辛格拿了一块工作人员切好的菠萝片问尼克松。

尼克松摇头:“不要,我不爱吃这个太扎嘴了。”

基辛格咬了一口菠萝,细细品尝了一下。

然后惊叹道:“天呐!这菠萝可真好吃!酸甜味都很浓郁,关键是还不扎嘴。”

说道这里,基辛格突然放下菠萝叹息了。

尼克松转过头来看他:“怎么了?菠萝又不好吃了?” “不,我突然想到我们真的小看中国了,就像这个菠萝一样。”基辛格指着菠萝道。 “哈?”

尼克松不解,“中国又和菠萝有什么关系了?” “瞧,现在是北半球的十一月底,现在可不是南半球。在这个时间点上的北半球能吃到新鲜菠萝不就是令人震惊的事情吗?”

基辛格讲的话让尼克松陷入思考。 “据我所知,中国出产的波萝是四季果。他们一年四季都在生产。这些果子一车车的运去苏联,再从苏联一车车的拉回拖拉机、卡车。” “苏联人很幸福,中国人也很幸福。”

基辛格突然这么说,尼克松有点没听懂……但 是他没打断,因为他知道基辛格会继续说。

现在全世界已知范围内,只有中国有四季果的菠萝。

这项农业技术我们国家的联合果品很眼馋。

因为他们在中美洲的热带水果产业遭受重创。

基辛格说的是联合果品的香蕉危机,这件事尼克松知道。

因为他也持有联合果品的一些股份了。

虽然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股东,但是因为连续两年出现香蕉危机,导致联合果品股票一路下滑。

尼克松都想把手上的股票全都出掉了。 “听说还有中国生产的芒果也非常好。香港那边有小批量流入市场的广东芒果。品质远胜东南亚果园。” “等等,等等。我不是来听农业问题的。”

尼克松打断基辛格:“能直说吗?你想要表达什么?” “我想说的是,也许我们都错了。对付中国也许不该用强硬的打压。” “嗯?”尼克松看着基辛格。

基辛格继续道:“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中苏已经形成战略互补了。如果他们的联盟牢不可破,那么我们就无计可施了。我们需要的是想办法拆开他们。让他们互生嫌隙。” “怎么拆开?” “中国大陆卖到香港去的不仅仅只有一些芒果和菠萝……”基辛格若有所指。

尼克松也是闻歌知雅意。美国一些大公司屁股下面是什么,老百姓不知道,他们这些人可是很清楚。

但是他们能得罪辉瑞还是得罪星条半导体呢?

还是去得罪杜邦?都是爷,都不能得罪。 “财帛动人心。”基辛格道:“我不相信共产主义者能完全无私,因为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真正完美无瑕的共产主义者。

只要我们和中国展开合作,利益捆绑。最后它总会和苏联闹掰的。到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了。”

尼克松想了想,好像真的是如此。

但是这又怎样呢? “我虽然是副总统,但是你知道我也是个摆设。这次签字完成之后,骂名都是我的。我想要竞选总统机会渺茫了。你和我说这个没用。”

尼克松对基辛格这么说基辛格三两口把自己手上的菠萝全吃光,然后低声道:“未必没有机会的。” ……

十二月一日,中美朝韩四国代表在衣阿华号的甲板上签署了朝鲜停火协议。

(停火,不是停战)美国向中国赔偿美元合计五亿八千万整(包含战俘伙食),美国向朝鲜方面赔偿各种款项合计约一亿美元整。

韩国方面要求朝鲜放弃对济州岛宣战的权利。

不然不会对朝鲜进行任何赔偿。朝鲜直接拒绝了这一提议。韩国代表直接离开。 但是韩国代表走了,完全不影响中美朝签完这个停火协议。

这是美国两次世界大战以来吃过最大的亏。

也是由摄影机全程记录了下来。现在李锐被主席撤了职,他可真的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他准备自己亲自操刀,把朝鲜战争这么多记录的素材整合一下,剪辑出一部《伟大的抗美援朝》纪录片,好流传后世。

这样历史性的时刻自然是要让全世界人民一起观赏才好啊。

而在停火协议正式签署的文件中有一段很明确……

那就是中国要在1954年1月1日起开始移交美国和各国战俘,要求在1月底前将所有战俘移交工作完成。

知道可以回家了,碧潼战俘营里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开心。

第二百零一章 前所未有的

碧潼战俘营,或许这里不该叫做碧潼战俘营了,这里称呼为碧潼小镇更合适一点。

将近二十万的联合国军战俘(以美军为主)生活在这一片鸭绿江畔的地方已经被他们建设成为了一个小镇了。

这里最初是几万人,后面是十万人,再后来是二十万人。

最初的那些临时搭建的木头房子早就不够用了。

还好朝鲜方面提供了不少砂石水泥,中国还派出了一些有修房子手艺的工匠过来……

在这几年里这些战俘们干的最多的活之一就是修房子修路。

因为在整个朝鲜战争中,这边是最安全的地方。美军空军是真的不敢炸这个地方了。

毕竟第一次炸的时候,中国在全球掀起的舆论攻势让美国国内民众都差点炸了。

没有人想要背这个责任,因为中国人真的太会搞舆论了。

那个李锐真的是该死啊!

美国很多政客和军人都恨不得扒他皮吃他肉了。

在这种情况下,碧潼这边得到了一个安全发展的时间。

可以说是战争促进了这个原本地处边陲(对于朝鲜而言)的小地方的发展。

再加上大量的青壮劳力在这里工作,最重要的是美国支付了他们的伙食费,这让碧潼现在已经成了颇具规模的乡镇了(大镇或小县)。

这里有好多家工厂、作坊。甚至还有一片被开出来的集体农庄。农庄里除了农田之外,还有一个小型的养鸡场和养猪场。

另外还有十几个天然水塘利用起来的养鱼塘。

可以说碧潼镇从无到有被建设了起来。

而且在这里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已知的所有战俘营了。

这里没有围墙铁丝网,也没有凶神恶煞的教官到处找犯人的错误然后来虐杀。

这里更多的是管教。而当把老一批的战俘教育好之后,他们就是一个个合格的管教。

他们以身作则带着新来的战俘。

这也是为什么釜山港一战俘虏了十万战俘,碧潼却没有爆的原因。老战俘带着新战俘,向他们耳提面命的教导着在这的生活方式。

在这里所有人都要按照喇叭里喊的时间出操锻炼,然后吃早饭上工。每个人都会被安排工作,如果自己有特长的可以向上申请,申请一个自己擅长的工作。

或者说你想要在这里学一门手艺也可以。

就像是有的美国战俘和英国战俘申请去厨房帮忙,跟着土耳其和法国战俘们学习做菜。

他们学习之后的手艺差强人意,足以令他们回到美国或英国后靠做饭当厨师过日子了。

或者是和泥瓦匠学习盖房子的,或者是和木工学习做木匠活的。这些手艺其实挺有用的,所谓万般带不走唯有技随身。

干完活之后中午再去各个工地(工厂)吃饭。当然这些干活都不是白干的。

都给他们计算成工分。

他们生产的东西一大半被用来支援志愿军作战。

另一半被用来支持朝鲜的恢复建设。(注:不是生产武器,战争中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武器,麻袋、布匹、鞋子、衣服、水壶、玻璃等等都可以是军事物资。当然这些也是重要的民用物资)最开始在搞工分制度的时候,战俘手上的工分还只能和管教进行交换物资。

但是随着战俘人员越来越多,碧潼战俘营搞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那群管教们进行商量,觉得可以搞一个工分商店。

并且让碧潼的运作向着一种更加规模化的方式发展。

这一想法获得了中央大多数人的支持,尤其是主席更是鼓掌欢迎。 “我们的同志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就让他们搞起来吧。让碧潼成为我们的实践场,看看我们走的路在这样小规模的社会里能不能搞起来!”

获得了党中央毛主席的支持,碧潼战俘营的改革大刀阔斧了起来。

工分商店被兴建了起来。

工分商店引入了美国于1950年开始的信用卡制度。

这种信用卡当然不是后世那种带芯片的信用卡。

而是一种核销制度。工分卡制让战俘们的劳动热情更高了。

因为工分商店内售卖的货物更多了。包括中苏合营的喜悦罐头,中国的悠悠糖果还有山海关汽水,还有长春生产的各种土豆淀粉膨化食品。

甚至在工分商店里还放着几个高高在上的随身听和音乐磁带!

在这里的战俘过着一种拥有适度自由,但又受到一定管辖的集体生活。

这种模式该怎么说呢?它有些像大学校园,但是又和校园不同。它没有那么多的自由,它的规矩也许更多。

但是却有一种异常的安逸。每周六天工作,晚上有时会组织学习。如果不组织学习的话,那么战俘营里的俱乐部是开放的。

里面提供国际象棋、康乐棋,以及几十种桌游。

如果战俘愿意的话还可以用工分在工分商店兑换集换式卡牌在这里进行卡牌对战。

没错就是现在在欧洲很火的那个。还真别说,挺多战俘都挺乐意玩这个的。

还有QBA和Q超联赛。每个星期都会有一场比赛,每到那个时候球场就会人山人海。

大家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加油。就连卡牌对战和国际象棋,战俘营里也组织了比赛。

从月赛到季赛再到年赛。这里的生活很简单很存粹,工作日的时候你好好去工作,然后有饭吃有工分拿。

赚了工分下班了学习一下战俘营的思想,空闲时间可以做自己感兴趣且不违反纪律的爱好。

在战俘营里尽可能的消除种族歧视、上下阶级压迫之后,这里的战俘们对碧潼早已归心。 因为这就是全世界大多数普通人所追求的终极生活。

好好工作,只要不是把自己累垮的那种就行。

让自己还有余力在空暇之余享受自己的爱好,感受生活的乐趣与美好。

吃的食物也许不是那么丰盛美好,但是算的上可口且管饱。没有太多的忧愁,不用考虑太多其他的杂事。

就连从国内和苏联来参观的专家学者在看了碧潼战俘营之后都忍不住叹道:

“你们在这里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共产生活。虽然很初级很微弱,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对于这些战俘来说唯一的缺点就是这里没有异性……如果有异性谈个恋爱,最后在这里结婚生子的话……

他们中很多人甚至觉得就这么在战俘营过一辈似乎也不错呢。

这里的生活更简单存粹,但也更舒心。

争执和吵架甚至打架这些事情在碧潼战俘营自然也是存在的。

但是暴发率并不高。甚至有很多战俘开始写信给中国管教,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而一部分行动派则是在学习了马列和毛思想后,开始自组自己国家的共产党。

并且自称为毛派。十二月一日当天,战俘营如往常一样运行。该上工的上工,该去后厨做饭的去做饭。

只是在中午的时候,战俘营的大喇叭里传来了新闻播报。 “中美双方代表于平壤时间十二月一日上午十点正式在衣阿华号战列舰上签署了停火协议。并且签订了战俘移交协定。从今日起至一月一日前将所有战俘移交完毕。”

在食堂里,所有战俘都听到了这条用不同语言播报的新闻。

原本闹哄哄的食堂里一瞬间安静了下来有人低声道:“我们可以回家了?!” “对,我们可以回家了!” “回家!终于可以回家了!”

在安静过后现场又喧闹了起来。

很多人跳了起来站在凳子上嘶吼着。

现场热闹的就像是东非大草原的春天一样,好像又到了动物们求偶的季节了。

这一次管教们也没有人来阻止他们,就让他们这样嬉闹。这样的嬉闹持续了足足十分钟,当最先跳出来吼出【可以回家】的战俘闹够了,他喘了口气说:“我们终于可以离开这里了!”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