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而且他们只能仿造生产(存疑)里面那些复杂的机械机构。而随身听的核心磁头解码,他们是一头雾水,根本无法生产。
所以贝利亚只能叹息一声说道:“恐怕是不行。不知道中国人怎么搞到的磁头技术,还有他们的磁带录音技术,我们都无法生产。他们从全球召回的华裔科学家中看起来很多人在欧美工作时都藏拙了。” 自从中国开始搞自己的期刊,并且合成胰岛素在圈内小范围确认真实性后,科学圈子内小小的爆发了一阵浪潮。
那些被新中国从全球各地接回去的华裔科学家似乎回到中国之后,他们一个个都学术之魂爆裂,搞出各种新东西,这让很多欧美研究所气得肝疼……
他们以为这群华裔科学家在欧美工作留学的时候全都留了一手。
尤其是钱学森这样的人,美国FBI和CIA已经头号通缉他。
美国已经断定了,钱学森当年在美国组建了【钱谍网】覆盖了整个美国科学界,美国科学成果与技术对中国单向透明。
甚至这个谍网一直到现在还发挥作用。
让美国技术不断外流。现在贝利亚就觉得随身听技术,就是中国科学界将他们所掌握的技术进行整合改进后发明的产物。
听着贝利亚这么说,斯大林很遗憾:“真是可惜啊。这样一台小机器,说不定真的能和那些欧美记者所说,改变人生活的方式。”
至少斯大林听音乐的方式已经改变,他已经受不了黑胶唱机的声音了。
一切都回不去了。贝利亚道:“实际上不止是生活方式。这种设备的小型化,对我们的情报工作有巨大的作用。”
贝利亚说道这里眼皮忍不住跳了跳,中国人既然掌握了这种小型化磁带技术,也掌握了小型化磁带播放技术,那么小型化磁带录音技术掌握了吗?
想必是掌握了吧……斯大林被贝利亚点醒,他思考道:“能和中国人要来这个技术吗?”
贝利亚眼皮又跳了跳,他领导的部门已经多次和中国人打交道了。
之前的火控技术、近炸引信技术等等,中国人总是笑容满面,可是要价从来都不便宜啊!
贝利亚很想用苏援拿捏中国一下,但是当他翻开资料一看,新中国成立之后也就头一年苏援要的多了点,还有抗美援朝的苏援多一点之外,中苏之间似乎在走一条等价交换的路线。
中国人挖尽了每一寸技术,每一项产品从苏联换钱换设备,而不是单纯的和苏联谈援助。
你要和中国人谈苏援,中国人只会笑笑。
难道还能动抗美援朝的援助?贝利亚敢动,斯大林都会绞死他。
现在朝鲜半岛牵扯着美国一多半的兵力,这才能让苏联在西欧从容布局。
想要和中国人要技术?行,中国人这一点其实很大方,技术方面并不藏私。
只要苏联拿出相应的价码,中国人是可以转让一定技术的。
但是这次要割掉多少肉?贝利亚知道这个技术的价值,他相信中国人也知道,所以他想一想都觉得肉疼。
斯大林似乎是看出了贝利亚的想法,他说道:“中国人都是吃软不吃硬的。我们之前对中国的态度过于的强硬,总是让人不喜欢的。我和毛接触过,他是个不吃威
胁的人。只有心平气和的和他谈利弊,提出相对公平的交易原则,他才会接受。贝利亚,你也许该改一改对中国人的态度了。”
贝利亚深吸一口气后说到:“好的,我明白了领袖。”
斯大林想了想说道:“十月一号中国商场是不是要开熊猫随身听的专门商店?” “是的,领袖。” “十月一号……好像是他们的国庆节。” “是的。” “这样吧,你去安排一下。莫斯科、东柏林、华沙三座城市,开启中苏、中德、中波友谊周。”
贝利亚有些愣住,他盯着斯大林:“领袖有这个必要吗?”
斯大林淡淡说道:“想要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就要先给予他们什么。事先的大方,比事后的追加价格更让人心情舒畅。” ……
东德,柏林。早上七点。中国商场的员工们如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去食堂吃早餐,然后去商场准备开业上班。
一切好像都如常一样。只是马上要十一国庆了,商场总经理在策划在商场搞一个中国国庆专题。
员工们在食堂里听着总经理说的话,有的人还没完全醒,还有些迷迷糊糊的。
在早上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大家伙一起动身上班,员工宿舍距离商场有一段距离。
商场给员工配备了大巴车每天接送。今天好像和往常似乎一样,东德还是和往常一样一派祥和的景象。
悠悠糖果店的店长江长明趁着坐车的间歇发呆,他百无聊赖的看着窗外的景色。
突然一抹红色刺激了他的双眼,他有些发愣,揉了揉双眼,他再次看向那一抹红色。
随即他不可思议的对车内的同事们说道:“大家,大家看车外!” 大家伙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他们都看向了东柏林的这条主街道。
他们发现了不可思议的景色。一夜之间,中国国旗与东德国旗相互交错,插满了道路两旁。那一抹抹红色,似乎将他们带回了国内一样。
第一百三十二章 过于震撼
东柏林的街头突然之间插上了大量的五星红旗,在东柏林工作的中国外派工作人员都傻眼了。 “经理,这是啥情况啊?”
有员工弄不明白了,现在东柏林摆的是个什么阵仗啊?
这没见过啊?不光是他们没见过,总经理也没见过啊。
这外国人咋平白无故的插咱们家的国旗啊?
经理只能以怀疑的口吻说道:“也许是因为咱们国家国庆节,他们给咱们国家庆祝?”
目前来看好像只有这么一个理由了。
虽然这个理由在许多中国员工耳朵里听起来也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外国人凭什么给你庆祝你的国庆节啊。
就这么说吧,在国内还没参与这种外事(外国工作)工作的时候,国内倒是会和大家讲中苏友谊,中德友谊等等。
可是中国商场的员工们在被内部选拔阶段的时候,就会有专门的文化部门和外事部门的领导来上课。
其中有一节课,这些人记得很清楚。是文化部李部长派过来的人,也是中国商场员工培训的主讲官。
他开口就直接对所有人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把你们从前所学到的,什么中德友谊,中苏友谊,民间美好的说法全都忘记掉。因为它们统统在放屁!”
当时主讲官这么说的时候可是让全场哗然,就连当时已经定下了职位的总经理都愕然。
而那位主讲官不待他们反应过来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些外国的故事,很多加了美好西洋景的事物。你们中肯定不止一个人听说过【外国人谦谦有礼】【外国人素质高】【外国人讲规矩】。从现在开始你们要把这一切都忘记掉。” “尤其是你们所听的故事里,外国人和中国人关系好的故事全部都忘记。因为那些都是放屁,如果你们之中还有人保持着这些理念参与接下来的培训和以后的工作的话,我的建议是现在就立刻滚蛋。这种人现在不滚蛋,以后也是要滚蛋的!” “这个世上没有谁的友谊和尊重是平白无故的。我问你们,你们会专门去尊重讨饭的流浪汉吗?
最多就是好心可怜罢了,怕是很多人心中是心生嫌弃的。我现在告诉你们,我们中国人在这些外国人,不管是苏联也好,东德也好,还是欧美其他国家人眼中也好,我们就是那个来讨饭的。” “人家凭什么尊重我们?”
主讲官的话让很多人心中的一些理念破碎了。
但是主讲官并没有打算让这些人破碎的心灵随便愈合。
他继续说道:“尊重是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东西,因为只要人 愿意放低姿态,谁都能做到。而尊重也是这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因为你凭什么要让别人放低姿态好好看你一眼呢?”
培训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主讲官的话犹言在耳。
悠悠糖果店的江长明记得,在场的其他中国商场的员工们也记得。
所以他们深刻的明白什么叫做工作中的不卑不亢。
也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是为了什么。
想要人家尊重你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强。
当两个人心平气和的坐在谈判桌前以文明的语言商讨着双方的互惠互利时,很多时候并不是处于对方的文明和有素质,更多时候是因为己方的强壮。
来德国工作时间长了之后,很多员工都觉得当初那个主讲官讲的东西非常正确。
确实,来了之后很多滤镜都碎了。而且所谓的尊重,也确实是建立在自身强大的基础之上。
中国商场不是没有接待过无理的客户。
因为国内部分产品产能有限,而某些产品又因为异常的热销而抢手。
所以有的顾客几次三番都没能买到。其中不乏有人愤怒生气,这些本可以理解,一般店长和楼层经理都会出面安抚。
而有的人则已经不是简单的生气愤怒了……他们把自己的愤怒上升到了人身攻击和种族歧视上。
在华沙,在柏林,乃至在莫斯科,这样的情况都不算少。
就有人曾经大声的叫嚣道:“你们不过是生产一些印花布料和糖果罢了!这玩意儿全世界到处都是。你们还真的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吗?你们这些中国人,黄种人,只配生产最低级的玩意儿!”
还有很多更难听的话,也不是第一次出现。
苏维埃不是乌托邦,它有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同样也有人类最肮脏的恶臭。
这些在外面工作的中国员工比谁都了解这一切,他们越发的认同那位主讲官的话。
没有平白无故的尊重。尊重很廉价,但同时也无比贵重。
当东柏林的街头抬头随处可见中国红飘扬在城市上空时。
所有人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
东柏林市长郑重其事的在早间新闻宣布:“十月一日是新中国建国的日子。作为中德(民主)友好的象征,从今日开始到十月七日都将是中德友谊周。希望中德友谊长存。”
正如东柏林市长所说的一样,在他的早间新闻过后,东柏林还专门在广场的位置开辟了一角,放置了很多宣传材料,来介绍新中国的成立的经过。
从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国,到新中国建国的十几年都大概的介绍了一遍。
和东柏林一样这么做的还有华沙和莫斯科。
很多市民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因为这是苏联率先做出的态度,这让很多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国家感觉到不可思议。
什么时候中国需要让苏联这样尊重了?
而这样的消息传回国之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人欢喜的是,中国在外国所得到的尊重。
而担忧的人担忧的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但不管怎么说,苏联的态度是摆出来了,不管怎么衡量这都算是一件好事。
对于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乃至在国际上的声望都是一个提升。
而就在这样花花轿子众人抬的情况下,十月一号终于是到了。
……
苏联,莫斯科。十月一日刚好赶在了休息日,茹科夫斯基航天学校难得休息。
作为一个军事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难得的一个休息日,学校里的一些学生们组团前往莫斯科。
茹科夫斯基距离莫斯科不远,也就六十来公里,大巴车开得快一个半小时,慢也就两个小时就能到了。
这群在军校里都学傻了的孩子们上了大巴车后就兴奋的不行。
快到莫斯科的时候大家伙一起合唱《喀秋莎》呢。就连司机都跟着一起打拍子来着。
黄志明和孙家栋也在这群学生之中。十一国庆,他们有空本来就打算来莫斯科。
因为大使馆准备在国庆召集他们这批留苏学生聚一聚,问问他们学习生活有没有困难,然后大使馆准备请他们搓一顿,帮他们改善一下伙食。
毕竟现在的留学生都是公费留学,伙食费方面的预算其实是比较紧张的。
中国的留学生基本都集中在莫斯科或者是莫斯科附近。
黄志明和孙家栋乘坐着大巴车才刚刚进入莫斯科,他们就被惊呆了。因为通往莫斯科红场的主道路两侧,苏联国旗与中国国旗交相辉映,插满了大街两侧。
虽然他们也通过广播和新闻知道了莫斯科在搞中苏友谊周。
但是他们属实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阵仗,十月一日的莫斯科居然全城飘满五星红旗。 “家栋,你看,是国旗!”
黄志明看见五星红旗后先是一呆,随后是无比兴奋的摇晃着孙家栋的肩膀。
孙家栋也从恍神中恢复过来,他推开黄志明的手说道:“我也看见了。”
而大巴车进入莫斯科后,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声音也传来。【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领袖斯大林总书记做出批示,新中国是我们苏联重要盟友……中苏友谊长存是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和谐的重要因素……】
【今日一早,斯大林总书记便专门电贺中国毛主席,祝贺新中国成立三周年……】
【在这里为各位送上一首中国歌曲《我的祖国》……】当【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旋律在大巴车内响起的时候,黄志明和孙家栋两人已经双拳紧握,眼睛微微湿润了。
安德烈看见后,过去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不要哭,今天是你们国家的生日,你们应该高兴,感到自豪!”
孙家栋和黄志明对视一眼,纷纷说道:“你说得对,今日应该是要感到自豪!” “这就对了!”
安德烈重重地点头:“等会儿我们要去中国商场,体验熊猫随身听呢。你们去吗?”
孙家栋和黄志明闻言也是猛地点头。
安德烈当时作为苏联大学生运动队的代表前往朝鲜后,回来就捞回来一个熊猫牌随身听。
还真别说,这个随身听在学校内引起了轰动。甚至有教授在课上专门拆解了一遍,给学生们讲述里面的机械构造。
孙家栋和黄志明当时还记得那个教授把随身听完全拆卸后的眼神,那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 “真是不可思议。中国在生产这款机器上用了大量的冲压件和注塑件。这些细小的零件几乎都是一次性冲压成型。他们生产的模具已经达到了如此精度!这机械结构简直就是一个艺术品!”
教授这么说时,同学们也是非常好奇的上前围观。
当看见其中的精密零件时,很多同学也赞叹不已。全程只有安德烈黑着脸。
还好教授不是熊孩子,不会出现东西拆了装不回去的问题。
教授原封不动的把随身听给装了回去,并且可以正常使用。这才让安德烈脸色好了起来。
而安德烈的随身听在学校内是引起风潮的,所有听过随身听的学生都想要拥有一个。
孙家栋和黄志明也想要。他们平时生活很节俭,国家发的生活费还有一些剩余。
年轻人嘛,喜欢这种新鲜的东西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