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81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毕竟它十八世纪就在中国开始出售印染机器和染料了(诺华医药前身是一家化学染料公司)。

他们在内地和香港都有更多的触手。

而就在诺华尝试向新中国进行试探性接触时。

辉瑞集团在香港的代表埃蒙德通过渠道向新中国发来了一个堪称无礼的请求。 “辉瑞集团打算买断关于胰岛素的全部专利,以及相关文章、生产工艺等等。” “他们开价,三千万美元。”

当张文裕看完这封信后,他都气笑了。

虽然说张文裕是研究高能物理和合宇宙射线的。

对生物基因工程领域不算多么了解。但是基地里有这方面的专家啊。童第周和谈家桢可是在呢。

童第周是主研生物的,谈家桢是研究遗传学的。不过来了基地之后,谈家桢接触到大量的关于DNA知识后,又兼学了DNA工程。

张文裕是现代科学的挂名总编,童第周和谈家桢则是基地在生物与遗传方面的大佬。

李锐自然是要把他们一起请过来。

把香港那边获得的消息交给三人传阅后,三人都气笑了。这群科学家虽然说是比较老实,一心扑在自己的科研项目上。

对于外事,特别是商业上的事情都不太关心。但是毕竟和李锐共事很久了。

从前他们觉得卖不上价格的技术都在李锐手上卖出了天价。

大佬总有一种奇怪的迷思,那就是大佬们觉得自己掌握的技术其实不难,别人可能一下就突破了。

所以对自己的技术总会有严重的低估。

这还不是个例,比如说历史上中的于敏认为印度可能会在2010年左右彻底掌握氢弹技术。

所以于敏建议,关于他的氢弹信息和一些可以解密的文章要放到 2010年后再进行解密。

可是谁都没想到,左等右等,等到于老都去世了,印度的氢弹也没爆。

很多知识太满的人都会有一种奇怪自谦。

历史上中童第周和谈家桢就有这样的性子。

还好和李锐待久了,他们知道自己的这个性子,做研究就好了,不要插手任何商业行为。 “人工合成胰岛素这个项目,其实远超我们现在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

谈家桢说道:“目前世界主流对DNA双螺旋结构都没有了解……而我们的人工合成胰岛素用的是基因工程。” “这里面有很多前置项目,包括基因工程、 PCR器械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很多东西。把这些东西全都以三千万美元的价格打包出售……太低了。”

谈家桢不是一个商人,但是以他一个科学家的角度来看,他都觉得这个价格太低了。

童第周在旁说道:“许是那辉瑞集团内部根本没有意识到人工合成胰岛素意味着什么。不过也是,我们发的期刊其实隐去了关于基因工程的项目,也许辉瑞那边以为是化学合成的?” “化学合成的这个价格也很低。”

张文裕摆摆手:“三千万美元,够什么啊。还不够咱们原子弹项目的几次实验呢。” “原子弹项目是个吃钱的老虎,但是换一个角度考虑,原子弹项目需要拉动全国三百多家工厂,修建大量的电力、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虽然耗钱,但是除了战略意义外,还有不小的基建意义”。

李锐插话道。 “我的想法一直很简单,我们掌握着技术。网咖里的很多技术已经被诸位摸透了。其中很多技术是领先于当今世界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 “但是受限于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要一边优先于国防建设,一边解决温饱民生,很多项目是没法上马的,所以我一直想要借鸡生蛋。之前和辉瑞药厂的合作不算多么愉快,但也算得上是各取所需吧。” “用威戈,让辉瑞帮我们建立了一个白云山药厂……其多余的利润还顺带给国内建设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医院、诊所,还扩建了北京的医学院。但是最近辉瑞有些不安分了。”李锐如此说道。

也确实是如此,最开始新中国和辉瑞的交易中,辉瑞拿了很多自己淘汰的二手生产线来抵债。

对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来说,这些二手生产线也是很宝贵的财富,加上建设白云山药厂需要大量的设备。

所以也就同意了这样的交易形式。可是伴随着白云山药厂的建设完毕,最近一年和辉瑞的交易中……

新中国提出的交易需求大多数变成了其他更先进的设备和高价的化学原材料。

这些和二手设备不同,辉瑞拿出去很心痛啊。资本家的性格总是这样的,不占便宜就是吃亏。

公平交易对他们来说就是亏死了。所以最近一年以来,辉瑞已经多次试探性的踩线。

国内主持这方面工作的人员过于礼貌了,再加上辉瑞一开始踩线的试探并不过分。

而且看上去总是在其他方面进行了补偿。

比如说国内要的是A类品的原材料,但是辉瑞给出的是A一级别的原材料,但是数量多给了。

貌似好像还赚到了一样。

主持相关工作的人员和辉瑞的账务是每三个月一交割。

李锐注意到辉瑞已经用这种方式试探踩线两次了。

在李锐的提议下,主持相关工作的人员已经下马接受调查了。

没有查到利益链接,但是这种思想大意的办事作风依旧让整组人员全部受到惩罚。

主要负责人已经被降级免职,打到基层重新接受党政教育去了。资本家是这样的,你只要给他点脸,他就能踩在你头上吐痰。

现在就是这样,因为前两次试探性的踩线,让辉瑞觉得什么事情都可以谈了。 “这次辉瑞又是一次更大的试探。我原本抛出这样的胰岛素是做多手打算的……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期刊扬名,还有依靠合成胰岛素拉到一笔更大的赞助。”李锐无奈地摇摇头。 “原本以为辉瑞方面是可以谈的。”

说话间,李锐掏出另一瓶胰岛素,是一瓶提取自猪的胰岛素。 张文裕三人看着这瓶李锐让人弄出来的猪提取胰岛素,好奇道:“主任,这是……” “原本指望着合成胰岛素送去香港进行投石问路。以合成胰岛素为饵,获取猪胰岛素生产线。

甚至于给辉瑞做猪胰岛素做贴牌代加工也行。

合成胰岛素价格更贵,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注射合成胰岛素的。

但是猪胰岛素价格更便宜,与合成胰岛素配合使用一样可以延长病人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以合成胰岛素为饵,钓药厂给钱,再想办法拿下猪胰岛素生产线和代生产。在以胰岛素生产线牵头,拉动养猪厂、饲料厂、农业的发展,这本该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李锐摇着头把他心中的计划对这几名科学家和盘托出,这本是一个大棋。

一个糖尿病人一年需要消耗七十头猪(胰脏)。而辉瑞和诺华这样的大厂,一年要提取多少猪胰脏啊。

中国需要这样的生产线,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物资进来搞生产开发。

李锐最开始的计划就是想要用合成胰岛素为红利,拿下帮辉瑞代加工生产出胰岛素的权力。

合成胰岛素的技术虽然不可能交出去,但是成品可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去卖。

主要是要拿下整个胰岛素产业链的生产能力。

因为相比于小药丸来说,猪胰岛素生产能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和就业人数更多。而更多的养猪场需要更多的饲料,需要更多的产粮……

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去投入才有收获。

本时空中的中国没有历史上那么缺钱,但是也不是那么富裕。

国家并没有那么多钱来做这么多事情。

李锐必须要想办法借鸡生蛋,但是很显然,辉瑞这个鸡不想下蛋了,甚至他还有点想要跳反。

李锐看着那瓶猪胰岛素,他喃喃道:“现在看来不行了。我们组织内想要找到合适处理这些复杂事件和关系的人不好找啊。看来只有把他从南阳调回来了,还是他擅长处理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五十五章 谈崩了

南阳,滨城。江明来这已经一年半了,各项工作基本理顺了。在这一年半里,他和走访了南阳诸多华商和华人家庭。

他来南洋是有任务的,中国需要南洋的资源。尤其是橡胶、锡这样的资源。

中国不管是自己开发还是种植,都需要时间。而发展是不等人的,早一日获得这样的资源就对中国有利。

要是历史上的话,中国还不好和这些南洋华商进行交易呢。

因为新中国的货币对南洋华商没有用处。

他们用不出去。你可以打爱国牌让南洋华商贡献一点。但是打一次打两次,总不能三次四次吧。

想要双方的友谊长久,还是要以一个互相公平的方式来做交易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时空之中,中国的外汇没有像历史上那么紧缺。虽然南洋华商不要卢布,但是港币和美元他们是认的。

再加上国内还能以抗生素之类的硬通货来以物易物,江明在南洋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大量南洋的物资通过香港再转运到了内地。

英国政府也有一些搅屎棍的属性,他们一边恶心中国,一边又让这些物品走私进入中国。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在朝鲜战场上更好的牵制美国。

美国的精力被分散得很厉害。

丘吉尔在历史上中虽然对美国亦步亦趋,但那也是受限于时世,现在美国精力有限。

拆分英国殖民地的速度都慢了下来,给英国一些回血的机会。

美国现在七成的海军被拖入朝鲜战争的泥潭之中。

就来拿对南洋的管控力度都下降了。这也给了江明左右活动的空间。在尽可能的整合南洋华人资源之后,江明总算是不负组织的重托,在马来西亚的槟城成立了一家名为【华远】的公司。

专门负责调度南阳方面的资源,以及南阳和内地的链接。现在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公司也差不多走上正轨了。

而上面的一纸调令下来了,江明又要回香港了。

能处理好国际药厂利益取舍的人不多,江明算一个。尤其是经过最近两年的锻炼,他的气质更加内敛了。

当小孙开着汽车把江明从机场接回来的时候,小孙都有些不敢认他。 “江明同志,这一年半没见,你整个人变了样啊。” “噢,是晒黑了吗?南阳那边的太阳太毒了。我们华人还算白的,本地人更黑”。 “倒不光是你皮肤变黑了,你现在气质也起来了。你穿着西服在机场出口一站,我还以为是哪个大公司的总经理来视察呢。” “哈哈哈!”适当的恭维和玩笑,总是令人愉悦的。

……

有间茶楼的包厢内。一壶刚泡好的碧螺春佐以干蒸烧麦、叉烧包、豆豉排骨、马拉糕、虾饺被热气腾腾地摆在桌上。

辉瑞医药的代表埃蒙德正打量着面前这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中国人。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看起来有一种沉稳的气质,似乎久经商海一般。

江明看着埃蒙德递过来的文件,他眯着眼睛看了许久。然后把文件放在一旁一言不发。

文件里的要求对江明来说有些离谱。

埃蒙德希望以三千万美元的价格一次性买断关于合成胰岛素的全部科研资料和生产技术、生产工艺。

然后还提到希望对蓝色小药丸的分成形式提出改革。

现在的交割形式是三个月一次账务交割,中国生产多少小药丸,然后就向辉瑞要多少价值的解物。

辉瑞董事会在最开始的时候还很乐意这种交割方式,但是两年了。他们觉得规矩要改改了。

总有一种中国人在辉瑞身上占便宜的感觉。

于是…… “半年一次交割,先货后款?”江明指着关于小药丸的分成提议这一段。

江明的脸上充满了玩味的表情:“埃德蒙先生,您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吗?”

埃德蒙笑得很谦卑,作为一个商人,演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见他有一种无奈的语气说道:“没办法啊,江先生。你知道的,二战之后百废待兴,生意没那么好做,大家口袋里的钱包多不富裕。生意不好做的,我们只能卖多少再结多少账。”

他的演技非常逼真,比好莱坞里那些大演员们都要好。

如果不是江明这两年见惯了商业资本家的脸面,说不定江明也被骗了。

江明只是嘴角挂着微笑:“真的?没的谈?” “嗨,江先生。咱们两家合作这么愉快,其实也不是没得谈。现在的情况就是有很多药丸还压在我们的手里,卖不出去。我们现在为了完成商业合约已经很吃力了。”

埃蒙德就是吃准了现在的中国没有在全球的耳目,根本不清楚小药丸在欧美市场的真实销量,所以才敢用这种谎话来骗人。

如果是历史上其他中方人员来处理这个工作的话,说不定还真的被他给蒙住了。

因为现在的中国人大多不懂西方商业运行模式,很容易被唬住。但是江明来和埃蒙德谈判之前,李锐就从北京发了信过来。

信中李锐笃定地写道:威戈在全球的销量必然是好的。而且肯定是供不应求的。

在这方面不需要理会辉瑞集团的任何恐说辞。

是的,中国是没有全球的眼线去监控辉瑞的一举一动。

但是来自于后世的李锐却对威戈的销量充满信心。

而且他懂欧美资本家的心理,但凡威戈没什么利润,他们早就不干了,还和你谈个屁啊。 现在要谈,就是要追求更大的利益罢了。

为了追求利益,资本家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不奇怪。

任何普通人认为的资本家干傻事的事情,只是因为普通人不够资本家贪心,不够资本家那么丧良心罢了。

埃蒙德一直在倒苦水:“真的不好卖。要说没利润,那我是在骗你,但是利润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多。不信的话,我甚至可以招待江先生去美国实地走访一趟。” “胰岛素虽然不错,但是贵方提出的要求太离谱了,我们公司没有那么多资金的。”

江明把文件夹合上:“不必了,美国我就不去了。既然贵公司觉得威戈和胰岛素都没有那么多的利润,那么我们也就不强求了。” “中国有句话叫做好聚好散。”

江明突然说出了一句让埃蒙德有些没反应过来的话。 “今天这顿就算是我请了,祝愿贵公司以后的日子里生意红红火火。”江明站起来,对着埃蒙德一抱拳,笑着离开了。

文件夹也不带走,一点和埃蒙德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留。

这让埃蒙德有些懵逼了。

因为之前和他交割的中方人员很好说话啊,自己几次试探性的踩线,他们都没说什么……

所以自己这次干脆大胆一点,多踩一点。以中方人员的性格,他们要是质疑了,那么自己就往回缩一点嘛。

埃蒙德自诩是已经拿捏清楚了那些中方人员的性格了。

但是他没有想到,之前和他接触的那些中方人员都换人了。

换了江明作为主事人上来,他一点面子都没给。看着江明的离开,埃蒙德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而离开了包间的江明脸色也不好看。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