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作为一名理科生,陆光达这辈子的精神和精力都花在了研究技术和学问上,关于政治的问题其实他基本上没怎么思考过。
现如今听到了李锐的话,他放下筷子好好思考。“按你这么说,那确实是很危险。中国有句老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些习惯于攀附权贵的旧式文人一定会复制相同的路子来换取他们在新中国的进身之阶。”
“对,他们还会蛊惑我们的干部,要开始搞龙生龙凤生凤的那老一套了。我们有的干部也许并没有想那么多,他们刚入城的时候还是有着坚定的无产阶级信仰。但是架不住耳边一直有人说的。”
“旧式文人的讨厌之处便在于这里了。他们如付骨之毒,你逃不开也跑不掉。而且这群人在乡间地头与基层百姓之间还拥有巨大的话语权。”
“百姓大多不识字,这些旧式文人往往还充当乡野之间的调解人。因为他们识字,所以还垄断了乡野间政府法律条文的解释权。
甚至有很多旧式文人他们压根就不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有什么问题,因为中国几千年来向来如此。他们不过是效仿祖宗罢了。”
“最重要的是,你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他们也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他们只会认为,这是新一代当权者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他们发自灵魂的认为,这世上就该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陆光达听到这里挠头了:“按你这么说,那还真的麻烦啊。这样的旧文人怕是二三十年内都死不光。”
“不光死不完,还会有徒子徒孙。”李锐也是叹气。
就在李锐和陆光达两人聊天之时,冯石回来了。
他摘下帽子说:“刚刚你们说的话我都听到了,小李啊。如果是你,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
“能做其实无非就是将旧文人势力与大众切割开,让他们失去对大众的影响力。另外就是对内做好文化宣传工作,反复对我党内人员进行教育。
大的方向就这两步,让旧式文人失去生存的养分,他们自然而然的会在新的世界里慢慢枯萎凋零。”
冯石笑了笑,他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件。
“小李,你肩膀上的担子又要重了。中央开会研究,决定你在负责管理破晓基地的日常运作外。
同时兼任文化宣传的工作。对外的意识形态进攻,对内的政策的宣传,全都要交给你来做了。”
“小李,毛主席很看好你啊。毛主席和周总理,还有中央其他的几名大佬都说了。小李同志是有觉悟有眼光的。”
“尤其是在文化宣传方面,微微动个手就把欧洲大陆那边的资本主义老爷们搞得手忙脚乱。在香港搞个广播电台就能让我们的地下工作进展顺利。民心向背不过如此。”
“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宣传,小李是可以的。让小李同志牵个头把组织架构搞起来。以后文化出版方面都管一管,不要群魔乱舞什么东西都能出现。”
冯石说完,拍了拍李锐的肩膀。
李锐呆了呆,这岂不是往后每天自己都要加班了?六月正是逛北海公园的好时间,北平的天气很奇怪。
这个城市似乎是没有春天和秋天的。冬天过了便是夏天,夏天过了就是冬天。
往往是晚一场雨,隔天便是两个季节了。六月的时候有些热,但又没有那么热。
在树荫下刚好是最舒服的。
毛主席和一个年轻男子并肩在北海公园僻静的地方散步。
毛主席不是一个喜欢搞排场的人,他不喜欢自己到一个地方去,就要把一个地方的人全赶走。
他认为这是封建帝王做派,就是皇帝老子才喜欢在出行的时候把其他人都赶走呢。
毛主席更喜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过现在毕竟身份不一样了,虽然开国大典前毛主席自己也一个人溜达着进了北平逛了一圈,还去夜市吃了一碗羊肉泡馍。
但那也被周总理和朱德严厉批评过。他现在出门警卫员总是带着的,只不过毛主席只让他们远远的跟着。
而他自己为了怕被别人认出来,帽子和口罩总是避免不了的。还好今天是工作日,北海公园中的游人很少。
走到僻静处后毛主席一把扯下口罩:“哎哟,憋死我咯。这戴着口罩是不舒服哦,气都喘不过来。”
和他并肩走的年轻男子却开口笑道:“爸爸你现在不戴口罩怕是出不了门。在北海公园的门口就要被人给围起来了。”
毛主席无奈的摆摆手:“诶,当毛主席没什么好的。要是可以啊,我真希望我们的国家赶快强大起来,然后我就当一个小老百姓。去学校上上课,当个老师,轻松自在些。”
“爸,你这可想的有点远了。我们国家要走的路很长呢,怕是等到你孙子长大了,我们国家才能真正强大了。”
毛主席没有说话,他凝望着北海波光粼粼的湖面:“岸英啊。”
“爸。”年轻的毛岸英应了一声。
“你在苏联学过一段时间炮兵是吧。”“是的。”“还记得里面的专业知识吗?”
“我们国家四面环敌。新疆还未全部收复,西藏问题还没解决。西北西南的土匪山贼还有百万之众,那位蒋介石还虎踞台湾。我的这些知识不敢忘啊。”
“炮兵射角,计算距离角度方向,调整诸元那你还是会的咯。”“嗯,一直没有放下。”
毛岸英听到这里明白了,父亲把自己找来北海,并不是单纯的逛公园。
他肯定是有事。而且还问自己还记不记的在苏联学过的炮兵知识。
毛岸英直接开口道:“爸,是不是有不得不打的仗?我现在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你说吧!去哪只部队报道!”
毛主席看着自己这个儿子许久,都说儿子随母。
毛岸英长得很清秀,眉眼之间与杨开慧近有七分相似。“毛岸英,你有没有怪过爸爸。”
毛主席突然这么说道:“在你和妈妈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你们身边。”
“你和弟弟流离失所的时候我也不在你们身边。后来国内形势不好,我又把你们送去苏联。我不是一个好父亲,从来没有好好的管过你们兄弟。”
毛主席说着突然眼角有泪划过,毛岸英连忙抽出一条手绢。
“爸,说实话。小的时候我怪过你。我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有争执常常会打架。然后他们会回家找爸爸,而我们兄弟没有。”毛岸英低声说着。
“因为你不在,我们只能被人欺负。妈妈总说你是去做大事去了。但是那时候我不懂什么叫做大事。我只知道我被人欺负了,你不能帮我出气就是最大的事。”
毛主席突然老泪纵横,一只手紧紧抓着自己儿子的胳膊。
毛岸英也眼含泪光:“但是后来母亲死了。我和弟弟们过上了颠沛流离的日子看见了更多可怕的景象。我才知道母亲说你做的大事是什么了。”
“你不能帮我们兄弟出头,是因为你要帮更多的老百姓出头。你不能帮我们出气,是因为你要帮更多受欺压的老百姓出气。”
毛岸英抓着毛主席的手:“所以我长大了,我不怪你。我想成为你,这天下还有好多的事情要做。爸你说吧,那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毛主席双手摸着毛岸英的脸颊,他虽然眼眸含泪却微笑的说道:“好孩子,好孩子!我们一家已经有很多人牺牲在了革命的路上。你姑姑、你叔叔、你母亲等等等。”
“我这辈子最后也是要死在革命路上的,孩子你怕吗?”毛岸英目光坚定:“我会跟在你后面,披荆斩棘,开山破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开创一片光明的未来!”
“好好好!革命这条路上,是避免不了牺牲的。也没有谁是不可以牺牲的。我要死在了革命的路上,你要记得举着红旗一直走下去!”
第七十四章 是微型直升机吗
毛岸英还是参军了,即便是已经知道了另一个时空的结果,但是毛主席还是这么做了。
彭德怀问他:“合适吗?”
“没什么合适不合适。别人的儿子可以牺牲,我的儿子就不能牺牲吗?如果在这个时空毛岸英还是牺牲了。那就只能说明他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我所能做的就是不让他的牺牲白费。”毛主席如此说道,他的目光坚定语气深沉。
“其实让他当我的翻译也挺好的。既然已经知道了那个时空中毛岸英的结局,这一次我们是可以避免的。”彭德怀还是有些难过。
“现在让他去当“特殊飞行员”,他可能会更危险。”
“是危险,但是李锐同志搞得那个“特殊飞行员”计划需要至高无上的忠诚,也需要对炮兵专业有相关的知识。
毛岸英是个合适的人选,让他去吧。革命的路上没有谁是不可以牺牲的。有一天轮到我的头上,那把我这条老命拿走就好了。”
彭德怀没有说话,他只是默默的看着毛主席最后重重的叹了口气:“要是朝鲜不打多好啊。”
“这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美苏争霸已经是世界趋势了。他们在欧洲制造了东西德的对立。在亚洲也要制造相对的地方。”
毛主席抽起了烟:“就算金日成同志能顺利的打下韩国,但是美军只要出动,他也是守不住的。”
“美军是不会坐视金日成同志顺利夺取朝鲜的。因为拿下了韩国,美军在东亚的登陆地就没有了。不好牵制我们和苏联了。”
“美军只要登陆朝鲜,我们就必然要出兵的。如果美国占领全朝鲜,那对我们这个新国家来说太危险了。”
“所以这就是一个死局。统一朝鲜不仅仅是金日成同志一个人的愿望,也是他麾下所有朝鲜人民的愿望。这一点不是说动金日成同志一个人就可以的。”
彭德怀也忍不住点头:“是啊,朝鲜人民军的同志对祖国统一的期盼很深呐。现在的朝鲜就像是我们中国解放战争时的模样。
如果当时真让老蒋搞了个划江而治。那么我们战士请战打过长江的心愿也不会小的。”
“是啊,金日成同志必须要发动战争统一朝鲜。不然他和其他朝鲜同志,甚至是马列主义思想在朝鲜的合法性都会被推翻。这是一场无解的死局,只能打。”
彭德怀道:“李承晚的部队不堪一击,和伪军没区别。朝鲜人民军中有很多在我们华野东野锻炼过的同志,他们在朝鲜沦陷的时候进入我们国内加入八路军。还有人帮我们打过解放战争。”
“这群朝鲜的同志回国,朝鲜人民军的战斗力我一点都不怀疑。如果没有美军帮助,金日成同志完全可以在两个月内结束朝鲜战乱,统一朝鲜。”
“现在不能寄希望于美国人。我们自己也要搞起来。战士们的夜战训练不要落下。在那个时空里,我们对美国人还是轻敌了。总是希望能一次性围歼一个师一个旅的美军有生力量。”
毛主席说的是他和彭德怀等人观看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等纪录片后的观感。
“但是实际上美国人的强大远超我们的设想啊。一个师一个旅的部队,即便是我们以数倍于敌的战士包围住他们。我们也是啃不下来的。他们的火力优势太大。”
“美国人一个加强营的火力比我们一个旅甚至一个师还猛。而且还有召之即来的空中支援。大纵深大包围的战术不能拿来对付美军了。”
因为已经看过纪录片,彭德怀和毛主席对即将到来的朝鲜战争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
在另一个时空中大纵深大包围的战术一直持续到第三次战役,后来才发现这种战术是几乎无法达成的。
美军是真正武装到牙齿的钢铁猛兽。
想要击溃这样的怪物不是凭借一腔热血就可以的。
所以原本是在和美军交手多次最后才总结出来的战术,现在就已经被毛主席和彭德怀讨论了起来。
“零敲牛皮糖的战术思想是正确的。我们啃不动美军一个师一个旅,但是一个营一个营的啃还是可以的。”
“从纪录片和各种资料来看,美军是不怕物资消耗的。他们可以创造各种战争奇迹,包括为截断退路的美军从日本空降一座钢铁大桥来。”毛主席抽着烟思索着。
毛主席所说的空降大桥,指的是朝鲜战争中的水门桥战役。
当时志愿军已经截断了陆战一师南下的退路了,唯一的退路只剩下水门桥。
只要将水门桥炸断,那对陆战一师就是关门打狗之战。
志愿军将有可能第一次成建制的消灭美军陆军第一王牌,陆战一师。这一站对志愿军和美军一样重要。
为了堵住陆战一师的退路,志愿军前后三次组织敢死队炸桥。按照志愿军的设想,水门桥被炸断,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维修好。
但是这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次了解什么叫做世界第一工业化强国!
第一次炸桥,美国人隔天就修好。第二次炸桥,美国人仅仅用了十六个小时就修好。
第三次炸桥,志愿军的敢死队连桥基都炸断了。想着美国人这次没法修桥了吧。
是的,美国人没有修桥。
他们直接从日本空投全套钢结构大桥的所有组件。
美国工兵只需要按照需求组装就可以。
在一天的时间里,美军修建出一座可以通行坦克、装甲车、大型卡车的重型钢结构大桥。
当大桥出现在志愿军眼前时,每个人眼中只剩下绝望。彭德怀得知这个消息时人已经失语,毛主席知道后抽完了一包烟。
这就是世界第一的实力,它的强大已经超出了所有中国人想象力的边界。
这个时空中朝鲜战争还没开始。但是彭德怀在看到这个纪录片的时候,他依旧全身如同过电一般,整个人都麻了。
从前对日军和国军的战术全都不适合放在美军身上。
美军飞行员敢在双方士兵只有五十米的间隔上投下燃烧弹进行阻拦轰炸。
重型机器配备到每个连队,美军使用炮弹从来不需要考虑成本,只需要考虑效果。
如果能达成效果,他们可以把一座山炸平。士兵的子弹多到永远用不完,所有人都可以如泼水一样的挥洒着致命的子弹。
当后世资料第一次全景式的将美军的强大展现在彭德怀面前的时候,在一瞬间他甚至都觉得这仗是打不赢的。
还好这个念头在他脑子里存在不超过一秒钟就被他亲自掐灭。
另一个时空中的老彭能赢,自己为什么不能赢?
更何况自己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
所以在和毛主席的会议中两人探讨着对美军的战术。
“多块分割,小口吃掉。美军不怕物资消耗。但是他们怕人员伤亡。美军是为了钱打仗的,打朝鲜不是打纳粹。打纳粹他们还可以用反法西斯的大义去鼓动国内的年轻人参军打仗。”
“但是打一个贫穷的朝鲜是为了什么呢?这是他国的内战。所以我可以断定,美军士兵的士气不会很高的。他们都是处于军人的命令或者是为了赚钱才来的。”毛主席下了定论。
“如果战争顺利的话,他们这仗是可以打下去的。但是只要战争逆风,或者出现了他们无法承受的伤亡,美军士兵的厌战情绪会比国军还要高。”
“所以你在朝鲜战场上要以尽可能杀伤美军士兵为主要目的。不求成建制的消灭美军一个师一个旅。但是要成建制的消灭一个营一个团。”
现如今朝鲜战争连影子都还没有,但是毛主席和彭德怀就已经商定好了入朝作战的计划方略了。
“麦克阿瑟的指挥能力是比不上你的。但是后面那个李奇微是个麻烦的事情。如果可以,尽可能在麦克阿瑟在任的时候把美军推下海。”
“帮助金日成同志统一朝鲜对我们有利。不过入朝作战我们也要争取我们的利益。到时候我会让周总理和苏联和金日成同志去谈。”
“图们江的入海口我们还是要拿回来的。那是东北唯一可以前出日本海的基地。我们现在可能没用,但是半个世纪后我们的子孙说不定有大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