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23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李锐笑着摇摇头:“哦?那我还真不知道。”

不管历史上对赫鲁晓夫的评价如何的低,也不管后世网友如何把他戏称为玉米小夫。但是李锐觉得像他这样的人,既然最后能成为苏联的国家领导人,那么他必然是有些实力的。

应对他还是需要小心的。

赫鲁晓夫把橄榄咀嚼完,把橄榄核吐了之后才说道:“斯大林同志在前段时间在莫斯科开了一场会议,议题就是关于苏联文化工作的开展。”

“斯大林同志很不高兴,认为我们苏联的文化工作展开的还不够。”

李锐捧了一下说道:“还不够吗?我听说苏联集体农场里的女工都会跳芭蕾。”

赫鲁晓夫听闻之后哈哈大笑:“哈哈哈!也许吧,但仅限于小姑娘。干的活多了,吃的东西多了,长胖后可跳不了芭蕾。你带人给我们送来的电影也好,那些流行歌曲也好,那些东西更容易被普通老百姓接受。”

这是实话,斯大林本身的审美是便古典的。他喜欢芭蕾、古典乐、哥萨克舞,喜欢的画作也是便向古典流派。

以斯大林在苏联的崇高威望,他的喜好自然会影响这个国家的部分审美取向。才会有了集体农庄的女工都会跳芭蕾的故事。但说实话,集体农庄的女工跳芭蕾多少有些不现实。

就像是赫鲁晓夫说的一样,年轻的时候能跳着玩。但是农庄干活时很累的,基本上农场里的男男女女都是走一条:干的多吃得多的路线。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伙都会中年发福,有时候还没到中年就开始发胖了。你要让一个个壮壮胖胖的男男女女去跳芭蕾确实有些为难他们,估计他们连脚尖都垫不起来了。也就是十几岁的学生能在课余玩一玩。

李锐觉得,其实以苏联大众身体状况的国情,更加适合苏联的东西其实是东北大秧歌或者是后世广场舞类一类的东西。

就是斯大林站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内远眺红场的时候看见一群群中老年男女在红场上,在列宁墓前跳广场舞,他会不会血压高。

“斯大林同志批评了我们党内搞文化的一些同志。认为他们不该因为他(斯大林)喜欢古典审美,而刻意逢迎他。审美和文化应该是多元的,通俗文化也应该在苏联进行发展。”赫鲁晓夫这么说着。

因为斯大林已经看见了,李锐带人搞出的流行文化已经在苏联占据一席之地,甚至说莫斯科已经开始刮起一股中国的通俗流行文化风。

而这股风吹到欧洲后,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所以斯大林希望苏联的从业人员也把这方面给抓起来。

“哦。我们欢迎啊,欢迎苏联投资更多。在我们中国把电影、电视剧等产业都搞起来。我们这边的成本比苏联低很多。我听说51年苏联受限于成本,仅仅拍摄了五部电影。”李锐接着话题说道。

赫鲁晓夫点点头:“是的,这个瞒不住你们。苏联要把钱花在最该花的地方,今年电年影和文化产业的投入会进一步降低。52年预期的电影只有四部了。所以斯大林同志找过我。让我来中国后和你谈谈。”

“你们之前提交的中苏合拍计划,能不能再进一步降低成本。拍电影太贵了。”赫鲁晓夫直接说了实话。

老大哥有钱也只是相对中国而言。实际上在一众老牌工业强国中,苏联一直算是大而不强。它的国土面积比西欧诸国加起来都要大。但是实际工业能力却并没有比全西欧诸国加起来强。

如果对标美国的话,那就显得更弱了一点。

李锐脑经一转道:“拍电视剧吧。”

“嗯?”

“拍电视剧更省钱。效率更快。我们合拍的《赡养人类》拍了一年了,每天加班也还要一两个月才能完工。因为电影更加精良,但是电视剧可以更加简单一些。一部电影的钱可以拍摄几十集电视剧了。而且周期更短。”

“唔……也不是不行。”赫鲁晓夫思索道:“拍摄什么呢?”

“苏联空军志愿军在安东,和我们一起帮助朝鲜抗击美帝侵略者。不如就拍摄关于苏联和中国飞行员日常生活的情景剧。”对于怎么编排文化产业,李锐有满脑子的点子。

赫鲁晓夫觉得李锐的想法不错。两人又聊了一些细节,说的差不多之后,赫鲁晓夫话锋一转道:“你看,我们苏联和你们在文化产业上的合作是无比紧密的。甚至很多时候我们是无条件帮助你们宣传。我还知道扎罗多夫以及其低廉,甚至可以说是以赠送的方式转交了大量的苏联文宣用设备给你们。”

“李,你是受益者。现在我们苏联需要你的帮助。”赫鲁晓夫话说道这里,目的其实很明确了。

政治上很多话确实不会说的很明确。但是因为语言和表达的问题,苏联也好、英美也好,他们的政治话术其实相对简单。多是“遗憾”“帮助”“应该做些什么”之类来代替明确要指出的东西。

而中国因为从一千多年前就步入了官僚体系管理社会的阶段,比欧美早了数百甚至上千年。导致中国政治话术的复杂性让人头大到脑袋能裂开。“中译中”是个笑话,但是在官僚体系的政治话术中还真是存在的。中国政治有一套自己的话术体系。

相比较来说,赫鲁晓夫的政治话术相对简单的多。不过是先给好处,再提我们帮助过你,在期许未来的好处。然后在提出他需要帮助。

虽然没有那么复杂的政治话术,但是却简单有效,是个直球。

李锐靠在沙发上,看着赫鲁晓夫道:“赫鲁晓夫书记(副),您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图们江口……”

“不不不,这件事您应该和我们的总理谈。这不该是我能涉及的东西。”李锐想也没想的打断了赫鲁晓夫的话。

赫鲁晓夫很自然的说道:“当然,我明白。但是有的话我不能在谈判桌上说。但是你们中国应该很明白,如果苏联不点头,你们也无法拿到朝鲜的那块土地。”

“嗯?!”李锐扬了扬眉头:“所以您的意思是……”

“我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赫鲁晓夫把一张写满了中文的纸张递给了李锐,这显然是不想让翻译知道。

李锐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看完后直呼赫鲁晓夫可是真他妈的会做生意。

就在李锐想把这张纸收起来的时候,赫鲁晓夫却先夺过来。他笑道:“这东西你还不能带走。你去和周谈一谈,最好再和毛谈一谈。”

李锐重重的的喘了一口气,然后道:“好,那我先走了。”

“一路顺风,祝你健康。”赫鲁晓夫举起酒杯。

……

西花厅,总理等待着李锐的归来。

而李锐一回来,总理就看得出他的面色不是很好。

“怎么,赫鲁晓夫又提出什么不可理喻的要求了吗?”总理问道。

李锐看着总理,然后说道:“我说赫鲁晓夫和苏联提出的要求是连土地都不出。但是要求中、朝直接缴纳保护费,这算不算不可理喻呢?”

第五百零五章 各有盘算

“保护费?”总理用询问的语气说道:“是我想象中的那种保护费吗?”

“如果您想的是旧上海青帮对外滩码头工人和淮海路店铺收的那种保护费的话,那么您没想错。”李锐眉头一扬。

是的,赫鲁晓夫拿出来的条件差不多是这样的。

其实斯大林也不是很想要吐出一些领土来。所以当得知朝鲜和中国的交易后,他从最开始的生气过后,就想到了要不要干脆顺水推舟。

中国需要一个东北出海口的战略意义,斯大林是知道的,正面面对日本嘛。以后日本搞革命能不能成不好说,但至少是能给美国搞出很多麻烦。

从这个方向上来说,给中国一个出海口是合理的。斯大林也有这个魄力让出一块土地。但是有魄力是一回事,给的舒服还是不舒服是另一回事。

尤其这件事还可能会让自己背上骂名。斯大林是有魄力,也愿意承担骂名。但是这不代表他就没有其他想法,人都是复杂的。

当得知朝鲜方面是愿意主动以交换领土的方式和中国进行交易后。斯大林之前的想法就推翻了,中国要一个出海口,那未必需要苏联给啊!朝鲜给也一样嘛!

这样苏联既不需要出土地,同时也能让中国完成战略意图,同时威胁到美国在东北亚的控制力。

既然这是一个一石三鸟的好事,那么就这么干吧!

所以斯大林以苏联中央的名义发了一封电报给苏联代表团。让他们尽快推动这件事。并且最好是借着这件事将技术费用给降下来。苏联既然不出土地了,那么就想办法让技术包便宜下来吧。

不过赫鲁晓夫和代表团内的成员开会后,他们非常聪明的想到了是不是可以借着这个事情攫取更多的好处呢?

因为之前谈判进度实在是太慢了,所以他们想要搞出一些超过苏联中央指标的东西来。这算是将功折罪,也算是庆贺邀功。

拍板做出这个决定的正是赫鲁晓夫,而历史上的他不止一次做出类似“大聪明”的决定。

这所谓的保护费就是如此。当然,它的书面用语并不是保护费。而是【鉴于中朝缺乏海军保护海港安全,苏联红军可以提供适当海上保护与部分航道保护等。中朝只需要承担部分苏联海军的维护保养费用……】

“东北亚问题彻底绕开苏联是不现实的。”总理听完李锐的汇报后说着:“正如赫鲁晓夫所说,我们连保护港口的能力都有所缺乏。苏联人是可以在这方面拿捏住我们的。”

李锐微微皱眉:“那我们就这样被苏联人拿捏着?”

总理看着李锐微微有些不服气的样子,他指着李锐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有时候可以和平以待。但有的时候是需要一方低头的。很显然啊,赫鲁晓夫同志是要我们中国对他们低一下头啊。”

李锐道:“面子上的低头其实不是不行,但是真的同意赫鲁晓夫的这个条件。先不说我们要承担多少红海军在远东的维护费用,钱都是其次的。关键是苏联以后不就有了“以保护方的名义”插手中朝港口的权利了吗?这条绳子勒在脖子上太难受了。”

和总理待了这么多天,总理算是手把手教李锐。李锐很明白政治有的时候就是利益交换。如果说苏联只是单纯的要一笔钱,那么即便是不满,但也是可以同意的。

但是政治上最怕的就是落人以柄。

外东北为什么要不回来啊?还不是当年沙俄精明的很,和满清政府签订的是自愿割让协议。中国除了能抓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柄之外,抓不住外东北任何在法理上的把柄了。

总理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带着李锐很快去找到了主席。

主席亲自听了李锐的汇报之后,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这件事赫鲁晓夫落到纸面上了吗?”

李锐想了想,摇摇头:“他是写了一张纸给我。但是只许我看,连翻译都不许看,更加不许我带出来。”

主席走出办公室,在外面的连廊里踱步,今晚月色不错,照的花园里的积雪白莹莹的一片。就像是一整块无暇白玉嵌在四合院内一样。

走了好一会儿,主席突然站定,他看着院内的白雪道:“赫鲁晓夫怕是心虚,所以不敢把这件事落在纸面上。找李锐私下谈,其实代表着他的心虚。如果这个方案是苏联中央研究出来的,大可以让斯大林发公文过来,直接落到文件上。”

“既然没有公文而是在私下谈,那就很明显了。不管这是赫鲁晓夫的私人决定,还是斯大林的决议,他们自己都知道这件事有违基本道德。所以他们才想要通过李锐来私下传话逼迫我们自己主动提出来这个条件!”

“这件事无论我们答应还是不答应,只要主动提出来了,我们就怕是会落人口舌。所以要问我的个人建议,我建议不要理会。李锐你就当从来没听过这件事,代表团谈判该怎么谈就怎么谈。”

“另外一方面加速推进和朝鲜方面的谈判,同时趁着美军如今军心不稳,让志愿军在前线在打两场战术性的胜仗。以此来推动谈判的顺利进行,同时给苏联一定压力。”

“李锐,你明天开始就不要跟团谈判了。”

“好。”李锐点点头。

“战俘营的联欢晚会不是做要好了吗?趁着机会发出去。同时也要给欧洲制造一定压力。要让斯大林清楚的看到,他到底是要在这种事情上和我们来回扯皮,还是把重心放在欧洲。”

主席很快做出了决断,总理和李锐都点头赞同主席的决议。

所以在会议的第二天,赫鲁晓夫惊讶的发现李锐没有参加会议。他皱着眉头问总理:“周,你们的李部长呢?”

“哦,感谢赫鲁晓夫同志对我们李锐同志的关心。最近可能是烤鸭吃多了,昨天晚上突然肚子不行了,去医院检查说是急性肠胃炎。现在正在接受治疗呢。”总理笑呵呵的回应道。

“烤鸭吃多了?”赫鲁晓夫的光头上写满了不信,但他还是说道:“那李部长有没有和你说什么?”

“他昨天回来的路上就不行了,去了医院都快拉脱水了。嗓子是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啊。赫鲁晓夫同志这么关心李锐同志,不如一会儿散会了和我一起去探望探望他?”总理还是那副春风满面的样子。

赫鲁晓夫却强笑道:“我看等会儿忙不忙,看看忙不忙。”他打了个哈哈。

而接下来的谈判依旧进展不顺利,因为赫鲁晓夫自己人为的提高了一些对自己谈判的标准,导致谈判进展的非常缓慢。尤其是他还惦记着之前和李锐说得条件呢。

他现在有些忐忑,自己能不能超额的完成斯大林和苏联交给自己的要求呢?

有的时候人真的不能太过自作聪明。

因为就在赫鲁晓夫和夫总理的谈判陷入僵局的同时。

朝鲜也陷入一场震荡之中。

原因很简单,乘船而来的日本兵终于踏上了朝鲜半岛。而就在他们抵达的第一天,胡琏和陈永清率领的国民党军队和韩国伪军就炸开了锅。

同时,距离日军下船地最近的一个韩国伪军排朝日军连续发射了三枚迫击炮弹。本来他们是带来了二十一发炮弹的,准备给日本兵来一次最隆重的二十一响。

可惜才响了三下,这个伪军排就被抓起来了。

李承晚、冈村宁次、胡琏,中、朝(南伪)、日三伙人坐在同一个会议室里,气氛说不出的压抑。

因为这三伙人现在要做同一件事,那就是联合起来帮助美军打志愿军。

其他人怎么想的不知道,反正胡琏只觉得难以言喻的荒谬。

抗日打了八年,自己说不上是多么英勇多么厉害的抗日将领,石牌之战多少也有些夸大战功。但老子至少是货真价实杀了不少鬼子。

今天却要和日本兵联合起来一起打志愿军……

啧啧……

也不知道是老子疯了,还是老头子疯了,亦或者是美国佬全疯了。

胡琏想了半天,只有一个结论:大抵上是这个世界都疯了吧。

李承晚这人虽然说堪称朝鲜半岛近百年来最大反动派。但是现在这位反动派的脸上表情也是很复杂,有羞辱,有愤怒,还有害怕。

相对来说岗村宁次的表情就简单多了:志得意满!

他只要坐在了这,就代表着他已经胜利了。

而现在他们都在等待着最高司令阿尔蒙德的到来。三人都想要看看,往朝鲜半岛这一锅闷不熟的加生饭里再加三色豆,他美国佬是真的能吃下去吗?

第0章 番外一一穿越方式打开错误

消毒水味那种不好闻的味道弥漫在房间中,病房里一名青年男子躺在病床上嗅了嗅鼻子,随后便被这强烈的消毒水的气味给刺激醒来了。

“哈求!”男子男揉了揉鼻子,随后睁开眼睛。

“医院?”他语气有些迷惑的喃喃自语:“等等,我不是应该死了吗?我要是没记错的话,我应该是癌症晚期,已经放弃治疗了啊。”

“为什么现在身体不痛了?等等,不大对劲,头痛,痛痛痛——”

男子抱着脑袋整个人蜷缩成一团,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来。这个时候他已经出了一身冷汗了。

男子名叫张俊,1990年生人,作为最大的一批90后,他恰好赶在了85后与95前这最尴尬的十年。

读书的时候学校都是老的,等到一毕业,学校就开始各种翻新。新修操场、教学楼、图书馆。小学读完翻修小学,中学读完翻修中学,大学读完翻修大学。

自己是一点好都没赶上啊!

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开始找工作吧,您猜怎么着?嘿!刚好赶上欧债危机波及全球,全球主要国家政府都开仓放水。自己的工作是找到了吧,结果物价也是蹭蹭的涨。房价更别提了,说多了都是泪。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