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20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想到这里,张集就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这场农村的变革,也许仅仅是起源于两个小村子的两个支书的公义之心。但是张集相信这场变革终将席卷全国。

他拿出一张电报。那是他邀请安长民后,借了别人村的自行车跑去县里发了一个电报。电报直接发到了大营区焦裕禄书记手上。

张集作为战斗英雄转业,他的职位不高但是待遇很高,工资比焦裕禄还多。他一口气花了半个月的工资给焦裕禄发了电报。把彭家村发生的事情简明扼要的做了介绍,想要问问焦裕禄书记的看法。

而焦裕禄书记回复的电报就要简单的多了:抛开表象看本质,抓主要矛盾,保护农村革命火种。

张集把电报摊开来给彭学武和安长民看。两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抛开表象看本质,本质……”安长民想着,然后说道:“这表象是光棍娶不起老婆。那本质嘛就是光棍为什么娶不起老婆。那就是穷!要有钱了致富了,那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了。”

彭学武拿着电报看了好一会儿,他摇摇头:“我一开始想的和你一样,安支书。但是我觉得不止于此。你看啊,张集同志介绍说焦书记是个很有能力的区委书记,裴县长也是多有推崇。”

“他这发来的分析我们问题的电报,上面写抓主要矛盾,保护农村革命火种。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单纯是钱的问题,会不会是我们想简单了。”

安长民看着彭学武:“那彭支书你还有什么见解?”

“安支书,你想啊。这件事是怎么被发现的?”

“你们村二丫要闹自杀啊。不然他们私下里就把事情办了,生米煮成熟饭,我们这些当支书的都没有办法介入了。睡在一起了难到还能把他们给分开了?”安长民道。

彭学武点点头道:“对。是因为二丫闹自杀,这事儿大了。为什么闹自杀呢?我问过二丫了,因为她不想嫁给一个她压根不认识的人。她想要找一个小二黑一样的好小伙。她的老公她要自己选。”

“有想法的姑娘。”安长民点点头。

“是啊,有想法的姑娘。也正是因为她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才和她爸她哥有了冲突。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咱们在部队里指导员常说的,落后思想和先进思想的互相对撞。落后思想对先进思想的不理解!我觉得这才是这场事件的主要矛盾!”

彭学武这么一说,安长民和张集都点头。安长民跟是拍着巴掌说道:“彭支书,觉悟可以啊!我都没想到这点,我觉得你说的对。这个事的表象是光棍娶不到媳妇,光棍没有钱。但本质就应该是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碰撞。”

张集也道:“对,本质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的主要矛盾问题也就浮出水面了。看似主要矛盾是穷富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如何让农村更多的人有先进思想,而不是抱着封建残余思想不放。”

“就像是安支书你说的那个严金花,她就是被封建荼毒了一辈子的女人。但凡家里有那么两个人帮安家的小女儿,他安有力都做不出这种事。你说这是不是另一种方面上的主要矛盾?”

“对!”彭学武用力赞同:“主要矛盾就是封建余毒对我们的压迫。我们在物理的层面上推翻了地主老财、恶霸宗亲对我们的压迫。但是在精神层面上它们的压迫依旧在。”

“如果没有封建社会的那些余毒。安有力一家和张长生一家意识到他们做的事情是多么错误。那么他们应该知道,他们穷娶不起媳妇,那就应该努力想办法致富,而不是想着拿女儿互相交换。他们从根子上就错了。”

道理是越说越明白的,三人讨论着讨论着就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了主要矛盾的点在哪儿。

而至于什么是农村的革命火种?这已经很明白了。

“张二丫这样接受了新思想的进步农民就是我们农村革命的火种。正如我之前说的,我们在物理上推翻了地主老财和恶霸宗亲。但在思想上却没有斩断它们的余毒。农村需要一场二次革命,很明显张二丫有了革命的火种。”

“革命的武器就是《朝闻》、《进步文摘》、《曙光文摘》这些具有先进思想的文学杂志。而想要让革命的火种传播,就需要农村有更多人识字。不要让农民觉得认识自己的名字就够了。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先进的正确的,什么是落后的愚昧的。”

“要让他们懂得先进思想的正确性和封建余毒对他们的压迫。”

彭学武如此说道,他话锋一转:“焦裕禄书记说的保护革命火种,如张二丫这样的孩子我能保的了一时,但是保不了一世。保的了一个,保不了一百个一千个。所以现在的困难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张集发言道:“我从朝鲜回来后就开始读书,最近读了一些书,我觉得对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有帮助的。”

“哦,张集同志你说说。”

“我们现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的“道”也就是我们的目的,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的“术”也就是我们的手段。但是我们现在缺乏直接从本质上动手的能力。”

张集说道:“我们需要用“术”先解决表象问题,在由表及里,解决本质问题。表的问题是什么?是穷,是没钱,是光棍娶不到媳妇。里的问题是什么?是需要提高群众觉悟,是解决许许多多如安有力、张长生这种重男轻女家庭的思想问题。解决封思想迫下男性沦为生产工具,女性沦为生育工具的问题。精神与物质建设都要有。”

“彭支书,我听说你们村里有个养兔能手彭梅花,你说她在她家的地位怎么样?”

彭学武笑了:“那彭梅花老厉害了,她老公可服气她了。因为她会养兔子,挣的现金是她家最多的。全村的兔子都她统筹来养,谁不服她啊。剪兔毛可是咱们村最大的现金收益,比卖余粮挣的都多。”

“是了,所以表象的症结其实我们已经找到了不是。”张集笑了。

彭学武和安长民猛的反应过来:“是啊!我刚刚怎么没有想到呢。自打建国后村里给女性也分地,我们村和附近村里溺死女婴的情况少太多了。就是因为女娃长大了也有一块地啊!”

“女娃不受待见主要还是在农村种地都是劳力活,女娃力气不够,种田都怕不够自己口粮。”安长民点头。

“但那只是一时的。”张集笑道:“彭支书,还记得我们去县里,赵宏民开的拖拉机吗。他说一台拖拉机能顶多少马力?”

“三十匹!”彭学武伸出三根手指。

“是啊,姑娘种田抡锄头是没有男的有力气,但是开拖拉机呢?我看了报纸了,河北的国营农场已经有女拖拉机手了。这证明这拖拉机女的也能开。”

安长民想了想道:“可是也没那么多需要开拖拉机的地方啊。也没那么多拖拉机给人开啊。”

张集却道:“是的,拖拉机不需要那么多人开。但是养殖场呢?养殖场虽然也累也辛苦,但是是农村妇女能干得动的活了吧。彭支书,还记得我们去县城裴县长说的吗?寿县以后要成为支撑淮南、六安粮食安全的重要农业大县。”

“国家新弄出来的鸡鸭鱼猪品种都会放过来,饲料厂、养殖厂、各种各样的东西都会来。虽然现在的建设集中在县里,但这些东西早晚要下到农村才合适。只要农村合适弄这些,为什么不能弄呢?”

“彭支书,你搞来了砖厂。烧砖用的粘土在后山,但是后山的粘土早晚烧完。烧砖能挣钱,不光是要大家伙赚钱,更要让村里有能长久发展下去的产业!而且发展产业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我们的手段。”

“赚再多的钱,我们都只有一个目的“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消灭封建余毒的迫害,禁绝如安家小女儿和张二丫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你和县长说赚了钱要搞小学,我觉得很对啊,只有搞教育才能实现我们目的的第一步。手段和目的我们要清晰明确,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农村的二次革命!”

彭学武道:“你说的对。而且对于张长生和安有力两家,我个人建议开村民大会点名批评他们的行为,并且要对他们进行劳动再教育。不是为了处罚他们,而是让其他人明白什么是对什么事错。”

安长民在旁附和道:“我同意这个提议。”

“我还有个提议。”彭学武道:“龙岗村有大量的林木资源。既然我们村都要搞砖厂了,安支书不如顺着一起,向县里提议搞个林木场。让林业局的同志直接来管来也行。我们村要是搞砖厂,那肯定没有人力再去搞木材了。不如龙岗村做起来。”

安长民想了想:“行,话都说道这份上了,那还有什么说的。不过刚刚张集同志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的。烧砖粘土会烧完。这砍树啊,木材也会砍完。咱们两村都要在这之前找一个长久的产业来做。赚钱不是主要目的,我们从战场上退下来后在农村开展的二次革命才是主要目的!”

“这件事做起来估计要很久,但是咱们能想到能做,我觉得就算是向前一步了。这就好比打攻坚战,咱们至少是已经找准了攻坚方向!”

彭学武呵呵笑着。

安长民摸了摸脑袋:“哎呀,今天是和彭支书和张同志学了很多啊。你们脑子是比我聪明啊。”

张集却哈哈一笑道:“要我说啊,咱们仨智慧都一般,但是咱们能讨论啊,道理不就是讨论出来的嘛。”

彭学武也道:“今天这事儿你们觉得特像一句话吗?”

“什么话?”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第五百章 年轻人

彭家村的支书彭学武正准备召开村民大会。

现在正好是冬天农闲的时节,各家各户都被通知到了要去村委大院开会。

彭家贵收拾了一下准备去村委,他这边收拾呢,他十四岁的儿子和十五岁的女儿也在穿外套。

“你们俩干啥呢?”彭家贵皱着眉头说道。

“不是通知去村委开会吗?”十四岁的儿子彭金刚抬头说道:“支书不是说全村都去嘛,我和姐姐也去。”

“胡闹!”彭家贵喝骂了一声:“开会是大人的事情,你们小孩子家家的去干什么。”

彭家贵十五岁的女儿彭金枝道:“爹,你这话说的就不对。彭支书说的是全村村民都去,我和弟弟是不是彭家村的村民,咱们当然也能去。”

“对啊!姐姐说的对,我们也能去!”彭金刚今年十四岁,因为男生本来发育就晚,再加上营养一般,彭金刚比姐姐矮了一个头。

但是他倔起来的神情就像是一头牛犊子一样。

彭金枝搂着弟弟的肩膀道:“对,我们也要去。要给张二丫姐姐讨个说法!”

“对!”彭金刚在一旁硬着脖子道:“村子里的事儿,和咱们都有关系。”

彭家贵瞪着眼睛看着自己的一对儿女:“你们这一套一套的都是和谁学的?!”

“彭支书!”彭金枝说道:“彭支书每天晚上都教咱们读书识字,还教咱们算数。还给咱们讲故事。支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咱们彭家村的好坏,咱们每个村民都有责任!”

彭金枝挺着胸膛说着。彭金刚叶一并挺着胸膛站在姐姐身边。

彭家贵看着家里两个孩子都这样,他哼哼了两声:“天天学这玩意儿有什么用。”随后又转头看向李惠然:“你这一天到晚怎么教孩子的,天天学这些有的没的。”

李惠然坐在火盆边上纳鞋底,头也不抬的说道:“我觉得挺好。彭支书是有本事的人,当年解放咱们村就是彭支书带着一个排的战士打进来的。现在又是咱村支书,人家教的东西还能错咯?”

“你要觉得他教的不对啊,你自己当面和彭支书说去。不过你可别忘了,支书可是要重开砖厂,许了你去砖厂做事。要是做得好,你说不定又能管砖厂了。”李惠然和彭家贵都相处半辈子了,最清楚自己丈夫那别扭的性格。

对于比他笨,没他厉害的人,他骂起人来可是祖宗十八代都带上。但是对于彭支书这种比他有本事的人,他又不敢说什么了。

而且啊,彭家贵这人虽然骂人厉害,但是真让他动手打人呢,他又不敢。因为他又怕真把人给打坏了。

李惠然这泼辣的性子刚好拿捏着彭家贵,算是性格上的吃定吧。

果然李惠然这么一说,彭家贵就蔫了。

“那你去不去啊。”彭家贵索性不管两个小的,转头问李惠然。

李惠然还在纳鞋底:“你和孩子去就行了,让金枝和金刚去记下来开会说了什么,带回来和我说就行了。我就不去了,每次开会你们大老爷们都抽烟,抽的我都喘不过气来。你们去吧,我在家里做饭。”

“那我今天要吃烙饼。”彭家贵提出唯一的要求。

李惠然和哄小孩一样:“行,吃烙饼。再给你炒个土豆丝。别废话了,带孩带子们去吧。”

彭家贵带着彭金刚和彭金枝往村委走。如张二丫一样,年级小的彭金刚和彭金枝还未被乡村中封建思想完全洗脑,而且他们的母亲李惠然也是个泼辣的性子,刚好克制住了他们父亲彭家贵那种别扭的性格。

所以他们活的要比村里其他的孩子都要更加自由。他们也接受了彭学武通过报纸杂志传递而来的新思想。

《朝闻》里会一些“科幻文章”,不过这些科幻文章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科普的性质。就像是《小灵通漫游未来》一样。也会有很多关于村外面的故事。

这就是《朝闻》《进步文摘》《曙光文摘》等杂志要做的事情。把乡村的故事带到城市,同时也要把城市的故事带到乡村。

所以彭家村的孩子第一次知道,在哈尔滨的夏天,街边有卖冰棒和冰激凌的小贩。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夏天也可以吃到冰,还是甜蜜蜜的。

他们也第一次知道,这个世上有一种交通工具叫火车,一次性可以拉着他们全村的粮食和家当全部带着跑。

原来人类可以坐着飞机飞翔,原来大海有那么大。南方会有香蕉,新疆会有甜蜜蜜的葡萄干,东海之畔每一次退潮都能在滩涂礁石上摸上满满一箩筐的贝壳。

为什么李锐要坚持把办理的杂志和报纸向下推广,《朝闻》《漫画新时代》在城市里是赚钱的,但是配送到乡下却是赔钱的。

尤其是下放到农村的配额,全都是免费的。杂志从城市赚来的钱,其中有一半以上被消耗在了农村的免费配额与运送到乡村的费用上了。

并且李锐作为文化宣传教育部长,推动的第一条重要法令就是关于农村文化宣传的。每个村至少要开办一个扫盲班,每个星期除了扫盲识字外,和村民们读报纸讲杂志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且李锐已经准备要开始在1952年开年后,将成本更贵。但是更简单易懂的《漫画新时代》推动免费配额进入乡村。

同时通过文化产品从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赚来的钱,也都将投入到对内宣传与精神文明与教育文明的建设之中。

其中在1952年的规划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村通喇叭工程。争取要将现代文明和新中国的曙光传播到这个国家的角角落落。

李锐是以他部长的身份,在大的宏观层面影响着中国。

彭学武身份不如李锐,但是他以自己彭家庄党支部书记的身份,在彭家村这个小的地方,在对于中国来说可以说是个微观的层面改变中国。

两者都在向着一个方向发力。

而这样的上下结合不能说轻松的就可以将中国数千年来的吃人文化一扫而空。但是李锐提供的武器在彭学武的手里发挥了用处。

他已经在彭家村的年轻人心里砸开了一道口子。

因为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啊!农村太小了,他们向往更大更远更美好的世界。但是却被裹足不前。

如彭金刚当知道火车这个东西,并且和彭学武详细了解了火车之后。他第一次萌生出当一个农民之外的念头。他相当一个火车司机,不是因为火车司机赚的比农民多。而是他就觉得,能开火车拉那么多货就是很了不起。特别的有男子汉气概。

彭金枝也第一次有了除了找个好丈夫嫁人之外的想法,她想去海南种油棕榈树炼油。因为她喜欢吃用油炒的菜,而不是用水煮的。但是家里一直舍不得放油。

年轻人的理想是千奇百怪的,如果有的选,这个世上没有谁一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搞钱。因为搞钱只是为了活着,活着只是为了搞钱。

这与没得选的农民没有差别,因为农民除了种地只有种地。只有种地才能活着,那么活着就只有种地。

但是彭学武给彭家村的年轻人们开了一扇窗,这扇窗户外面有一个千奇百怪,让人心驰神往的世界。

但是彭家村的年轻人却摸不到前往这个世界的大门。

就像是张二丫,她不仅摸不到这扇门。甚至这扇窗户都要被她爹她哥给关上。

而如张二丫、彭金刚、彭金枝这样的年轻人在彭家村里不少。

所以今天彭家村的村民大会有些奇怪,原本每次村民大会,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大老爷们,或者是夫妻俩一起来。

但是今天,确来了很多十几岁或者是刚刚二十的年轻人。他们进来了,他们人数不多,他们盯着张长生一家,盯得他们发毛。

第五百零一章 雷霆霹雳

张长生一家被那些年轻人的眼神盯得的有些怕怕的。

换亲这种事在农村是常见的,但是农村这个地方是很奇怪的。一边认为换亲很正常,但同时又鄙视这种行为,认为换亲是一种丢面子的行为。

农村之中,一边是重男轻女,一边又要风光大嫁。

就像是有两个人在拉锯子锯木头一样,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但总体来说都是因为封建思想下虚伪的面子在作祟。

张长生一家就是被封建思想束缚得很深的一家人。所以他们在换亲这件事被彭学武揭开后,他们自己反而是最难受的。

不是因为他们知道错了,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丢了面子。

现在这些年轻人看着他们的目光,他们就觉得自己在村里遭受了鄙视。

当然,那些年轻人对他们的目光确实是鄙视。但是这个鄙视是因为张二丫所遭遇的不公待遇而产生的。并不是张长生等人自以为是的面子问题。

不过张长生等人是分不清这些的,他们会把这些混为一谈。如果不加以教育,而是单纯地批评。那么他们不仅不会认识到他们的错误。反而会加深他们对封建思想的维护和固执。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