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14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谈判是这样的,谁占据主动谁就有优势。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战争如此、搏击如此、谈判亦如此。谁掌握节奏谁就赢了。

总理这么搞就是打乱了他们的节奏,一下子把赫鲁晓夫等人给整不会了。

按道理这个时候中国人不是应该很着急吗?

因为来之前,斯大林就开过小会分析过。中国之所以要一个东北的出海口,多半是和日本有关系。

日本有美军驻扎对中国来说也是如芒在背。如果在图门江有一个出海口,那么背靠东北重工业基地。中国支援日本革命就会相当简单一点。

而这是对苏联有利的,苏联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染指东北亚的企图。但是斯大林是懂得取舍的领导人。

美国人的双线作战成什么样子,现在大家都看见了。苏联的综合实力还不如美国呢,更不能搞双线作战了。尤其是在东北亚还要和中国争一波。

所以苏联最多是在东北亚下暗棋,没有余力真的下场去做什么。苏联最大的图谋还是要放在欧洲的。

所以把图们江入海口的一小片区域画给中国不是不行。

应该着急的是中国人啊,怎么他们一点都不着急呢?

嘿,现在着急的还真的不是中国人。因为跟随着总理活动了几天,并且每天跟随总理回中南海汇报工作的时候,李锐大概搞清楚了主席他们的打算了。

图门江入海口,一边在苏联,一边在朝鲜啊!

确实并不是苏联独有呢。

如果是历史上中那样,金日成在汉城、平壤之战失败后,对朝鲜革命党人进行大清洗。把延安派和苏联派都洗干净,逼得朝鲜人民军二把手武亭都不得不借助彭德怀的庇护逃亡中国。那么朝鲜的问题还真的不好解决。

而在这个时空中,变量实在是太大了。因为从朝鲜战争最开始志愿军还未介入的时候,朝鲜之战就有了很大的变数。

在主席亲自和武亭、金斗奉等人通信后,延安派联合苏联派反对了以金日成为首的游击派的提议,反对速战速决思想。

而是进行步步为营,每到一地消灭反动派后就进行土改活动。这不光是收回了韩国伪政权夺取的土地,同时也很快的收了民心。

而引发的连锁反应便是以武亭、金斗奉等延安派为首者收获了巨大的声望。

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武亭在主席的建议下,原本会被扣上大帽子的平壤失败也被他甩开了。反而是让金日成背上了一个贪功冒进,导致人民军全线溃败的名义。

这一行动没能彻底扳倒金日成,但也是让金日成不得不捏着鼻子推出了一名心腹出来顶罪。不然他就要被拿来问罪了。

而经过一系列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朝鲜内部出现了和历史上中完全不一样的局面。目前是三足鼎立,不再是游击派一家独大。

延安派、苏联派、游击派分庭抗礼。

这些都是总理趁着带苏联代表团游玩的时候顺便告诉李锐的。

李锐都听麻了:“朝鲜这么小的国家,一个劳动党内还分这么多派系?!”

总理也是笑笑说道:“套用你给我看的资料里面的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是什么呢?无非名利二字。”

“金日成代表着本土游击派。但是朝鲜人民军的骨干是我们曾经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的朝鲜旅。延安派势大啊,哪怕我们中国没有倾吞朝鲜的想法。但是在巨人身边酣睡真的睡得着吗?”

总理一句话就点出了金日成害怕什么。

他在历史上中大清洗延安派,说到底就是怕中国利用延安派安的势力倾吞朝鲜,让朝鲜重新成为历史上的中国附庸国。他更怕的是自己靠边站,甚至是遭到清洗。

因为喜欢搞大清洗的人总觉得其他人也会对自己大清洗一样。

尤其是延安派的实力是最大的。毕竟人民军的骨干都是中国这边的几个朝鲜旅组建起来的。军队里上上下下都在讲毛主席如何如何,彭德怀如何如何,朱老总如何如何。你们这样搞,我金日成很难办啊!

所以只能是大清洗!

如果以这个角度出发看待历史上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就不难理解了。美军入场初期,金日成用王牌军主力的命去填战线这种弱智行为也可以解释了。

因为王牌军主力几乎都是朝鲜旅扩编而来。是朝鲜人民军最强大战力,同时也是延安派的主要力量。

借助外国人的手削弱本国革命力量,这种事情可做不可说。所以历史上后世里也甚少从这个底层逻辑去讨论金日成在朝鲜战争中的各种智障操作。

这几天游山玩水,大吃大喝的。总理是真的有时间好好教一教李锐,什么叫做肮脏的政治。

这些东西一说透,李锐就清楚很多问题的症结所在了。不是金日成不聪明,相反,他太聪明。但也太自私。

“这人的性格已经定型了,改是改不了的。他当权,早晚是“朝特修”。啊!不对,是“朝主体”!”李锐听完总理在爬长城的间隙给他讲的关于金日成和朝鲜内部斗争后,他忍不住说道。

“是啊。要是没有你的资料,怕是又要走老路了。”总理看着远处烽火台那边,朝鲜代表团愉快的和烽火台合影。赫鲁晓夫一人拍了七八张照片。

“武亭被逼走,金斗奉被斗下去,朴一禹在被杀。那么我们对朝鲜的影响就将彻底消失了。”总理面无表情的说着:“还好我们这里还没有,相反延安派的实力反而更加强大了一点。”

政治斗争有的话是不能明说的。朝鲜战争胜利后,志愿军是在朝鲜驻扎的,目的也很简单,金日成清洗延安派惹怒了中国。朝鲜到底是倒向苏联,还是倒向中国。小国必须二选一,不能做墙头草。至于完完全全的独立自主,完全不受任何影响……人活着总不能一直说梦话吧。

真的进入社会主义高级形态和共产主义初级形态的时候,说这些可以。现在还是资社斗争时期,谁不讲地缘政治啊。

结果也很显而易见,金日成害怕中华文化圈的朝鲜真的融入中国。所以彻底倒向苏联。

志愿军刚入朝的时候,金日成甚至跑来志司想要接管志愿军管理权。被彭德怀一顿批。

抗美援朝1953年结束,但是志愿军是在1956年才撤军的。就是延安派在朝鲜的斗争彻底失败了,并且金日成对苏联的投诚颇有成效。

在朝鲜和苏联的双重压力下,志愿军从朝鲜半岛撤出。而志愿军一撤,金日成原本说好的不动苏联派的承诺也成了放屁。赫鲁晓夫不是斯大林,他对金日成的压制没有那么强力。

最后朝鲜被金日成改成了一言堂,甚至到后面禁绝马列主义,只许主体思想。

说到底还是朝鲜对苏联是没有归属感的。但是对中华文化圈的老大中国是有归属感的。想要彻底消除这种归属感,那就要另辟蹊径独断专行。

朝鲜半岛、中南半岛、日本列岛、南洋诸国在历史上后世几十年里一直在做类似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东亚的外交和活动,说简单简单,说难是非常难的。”看着苏联代表团玩的非常开心,总理干脆找了一个地方坐下。

“我和主席之前和你说的,我们和苏联之间的刺。对那些更小的亚洲国家来说,我们比苏联给他们的压力更大。刺也比苏联给我们的更尖锐。能做主权国家,没人想要做附庸。哪怕我们吼的很大声,说我们不会吞并他们,但是你猜他们信吗?”

李锐想了想,摇摇头:“不信。”

“是啊,不信。我们老祖宗太强了,留下了一个很大的中华文化圈。但是这文化圈不能裂,裂开以后想要在拼上就难了。就像是现在,每个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民族独立思潮席卷全球。”

“反殖民地运动是好事,但对我们带来了很坏的效果。那些曾经中华文化圈的小国不想被洋人殖民,也不想重新进入文化圈体系。他们害怕我们吃了他们。”

李锐点点头:“这就是中央要搞东北亚一体化的主要原因吧。总理,其实我说一句难听且直白的话。那些小国不是怕重新融入中华文化圈体系。而是怕进来了,但是又没有了曾经的大中华朝贡体系吧。”

所谓的朝贡体系自然是不需要多言。可以说朝贡体系对小国是有利的。

而现在的中国显然不像是能支撑的起朝贡体系的国家。相反,那些小国怕朝贡体系不但没有,中国还爬到他们头上吸血。至于中国会不会这么做不重要,关键是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总理点点头:“是啊,难听的话就是如此。想要实现共产主义,那么前置的很多步骤中就有一项重要活动:盘活经济。”

“东北亚一体化对未来十五年再造中华,推进进一步的社会主义进步有重大关系。我们不是要搞剥削,是要搞双赢。要先给那些国家打个样。”

“那这么说来,图们江入海口就更重要了。它直面日本海。”

“是的,所以我们需要它。没有苏联,那么我们现在就只能转头向朝鲜了。”总理如此道。

李锐挑挑眉。看起来总理说的还是保守了,他所谓的延安派现在实力壮大了一点是谦虚。真实的情况怕是朝鲜内部,金日成已经焦头烂额了。

不然武亭、金斗奉等人怎么可能有资格来搞这种事。

但是李锐还有一个疑问:“就算是和朝鲜做交易,我们也要拿出足够的条件。不然即便是延安派强行推动了这一计划,那也会打击延安派在朝鲜的威望,可能得不偿失。”

总理笑了笑:“是啊,所以我们确实有一个计划方案。”

“什么?”

“帮助在战后劳动力稀缺的朝鲜开发建设矿山、铁路、水坝。”总理说到这里看着李锐:“说起来能有这计划还要感谢你和基地的专门搞出来的三年计划。”

“嗯?这又有什么关系?”

“呵呵,你们三年计划带来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扩散了。因为大量工厂的扩建,吸引了大量城市周边的农民从选择务农工作,变成了一边务农,一边在农闲时期进入工厂工作。也因为工厂能赚到钱,改善生活更明显。在扩建工厂的城市周边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想要成为工人。如果农民从土地上解放,那么我们下一步的大型国有农场计划也可以展开了。”

第四百九十三章 王母娘娘一般的日子

总理说的还真的是没有错。当“三年计划”以经济建设拉动相应的基础建设。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以点带面的情况。

很多产业布局都是带动整个上下游一起走的。

就像是一个纺织行业,这个行业不仅仅本身需求大量的人力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同时本身在上游源头会拉动种植、化工、染料等多方面产业,下游也会拉着包装、运输、仓储等等行业的一并发展。

为什么说脱实向虚是一个伪命题呢。因为人只要还以物质形态存在,那么人就无法脱真的脱实。

就像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出的一个非常质朴,但却直至核心的论点。

【一个国家的财富并不源于这个国家有多少黄金、白银、珠宝。而是农田里的小麦,工厂里的钢铁。】

后世有许许多多的经济学派,“创造性”的提出各种新经济理论。李锐也不好评价这其中一些理论的对错。不过他把这些资料也都交给中央了。

在后世有一些人批评毛主席是不懂经济的,而这位“不懂”经济的毛主席看了这些经济理论后,他就非常简单的评论了一句:“按照他们这些子搞法,普通人吃什么喝什么呢?”

到是不奇怪,因为后世很多“经济学家”创造的“经济学说”已经不适于普适性的世界了。而是专门为富裕阶级更好的剥削穷苦阶级而诞生。普通人吃什么喝什么,他们自然也就不在乎了。

完全脱离了实体的经济已经不能叫经济了。

就像是后世很多专家学者推崇的“软实力”“巧实力”,其实这都是建立在实体经济与工业化这种“硬实力”上的。没有硬实力,一切都是乱弹琴。

而三年计划带来的改变是很多的。

就在北京正在进行着关乎中国战略决策的谈判时。在安徽的彭家村,一场对彭家村几百号人的变革也在静默无声的酝酿。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彭家村。

今年彭家村的村民非常的高兴开心,为什么?因为去年一年时间,村支书彭学武带着村民搞得村民互助小组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

在村民小组的互助下,尤其是擅长种田的几名老农的指点下,全村小麦亩产到了顶格的三百斤每亩。

割麦割麦不过三百。这是自古流传的谚语。小麦亩产三百斤已经是人们不敢相信的数字了。

因为当时麦种的质量不行,同时化肥也跟不上,以及没有更加科学的田间管理等等。

而彭学武组建村民互助小组之后,可以把全村的力凝成一块使,人多力量大真的不是说说的。

彭家村平均每人三亩耕地。村里的成年男性和相对健壮的女性都被安排做了不同的体力活。

一部分去后山将晚晴时期修建的水坝重新修复,一部分人被安排种田,还有一部分人负责平整村里的土地。

老人和小孩以及相对体弱的男女也被动员起来,全村饲养的安哥拉长毛兔被集中起来一起管理养殖。由最擅长养殖的彭梅花带着,搞集体化养殖。

当然,这一年来不是没有出过问题。相反,问题很多,多到彭学武脑袋都要炸掉的那种。

首先就是农田工分计算问题。虽然说有自报公议制度,但是实际执行起来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小组想要偷奸耍滑。

彭学武不得不将小组经常性打乱,甚至故意把关系不好的人安排进一个小组。这样让那些喜欢乱打分的人吃上几次亏,他们才老实。

还有就是有人觉得加入小组后亏了,总觉得还是种自家的地才放心。对于这类人彭学武也不拦着。小组来去自由。

但是那之后彭学武学了一个乖,那就是小组可以随便出,但是不能随便进了。不然根本无法管理,人的一些短视思想会促使他们只想在有好处的时候进来,没好处的时候出去。

审核卡严了之后,原本有是十七家退出了互助小组后又后悔的家庭想要加进来。彭学武却拦着了,没让他们进。

反正今年是不行了,想要进等明年吧。

还有就是集体化养殖安哥拉长毛兔也遇到了问题,大量养殖兔子容易生病。当时彭学武踩着村里最高级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风驰电掣的跑去县里的农技站。

在农技员下班前一秒抓了他的壮丁,好说歹说,半请半绑的把他从县里带回村里。农技员给兔子用了些兽用的青霉素才算是治好,没让这一大群兔子染上瘟病,导致村里血本无归。

农技员当时还嘀咕:“你们还真是运气好。咱国家的青霉素刚好在今年大规模铺开,这兽用青霉素的药还是上个星期才配发到县里。要是早一点,我还真的只能用土法子碰碰运气,也不知道能不能治得好。”

当时彭学武在一旁搭茬:“是啊,是啊。运气好,这也是咱国家一点点强了嘛。都说了嘛,有国才有家嘛。技术员,您肩膀没事吧。”

农技员抬了抬之前因为彭学武半绑半请而扭到的肩膀,他没好气的说:“痛!”

彭学武一拍大腿:“鸡蛋,扭伤了鸡蛋最管用。那个谁,老四家媳妇去我家拿仨鸡蛋。在去火根那儿弄些他自个儿酿的地瓜烧。我给技术员赔罪。”

反正1951年对彭学武来说就是风风雨雨的过了一年,各种罪没少受,各种埋怨没少挨。但是最后的成果是喜人的。

小麦亩产达到三百斤,这不仅仅是有农业技术的指导。更是因为集体饲养安格拉长毛兔,剪毛卖钱后经过集体同意,把一部分卖毛的钱拿去多买了一些化肥,这才有了这样的好成果。

在交完农业税后,每家每户的余粮都比去年增长了不少。如果按照平均值来算的话,平均每家每户的粮食收成都增加了30%。

这对彭家村的农民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一般的增长。要是在民国多收个三五斗是个坏事。但是在新中国,多收个三五斗,那农民是能放进自家粮仓的。

而且更加可喜的是今年不光粮食多收了,后山的水坝也修好了,村里的路平整的差不多了。明年的日子能过的更好了。

粮食多了,一些家里人口少的农民就想着能不能卖掉点粮食换成钱。因为农村没多少现金收入。

现在眼瞅着要过年了,卖些粮食换成钱,在把最后一茬兔毛卖了。今年彭家村可以过一个肥年了。

往日里村民要卖粮食也都是个麻烦。因为各家各户单独卖,当真是量小又费事。现在好了,套上马车,村支书彭学武带上种粮好手李贵和从前村里的破落户葛蛋一起出门,三个人就能把全村的粮食都帮着卖了。最后彭学武在把钱分给大家就好了。

“驾——”

拿着马鞭赶着马车的葛蛋有些兴些奋。因为上次去县城对他来说都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

作为村里的破落户,去年冬天都穷到偷吃老张家的四只兔子来度日。但是今年在村民互助小组里,他不光靠劳动还清了老张家的四只兔子钱,还给自己存下了好几百斤的粮食。

葛蛋光棍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么多粮食,自己吃是肯定吃不完的。他也拿了八十斤粮食出来卖。准备换点钱在县城里买块好看的布。然后让镇上的裁缝给自己做件衣裳。

自己这衣裳补丁叠补丁的,都看不出穿的是补丁还是衣服了。

彭家村距离县城差不多十八公里,马车走走歇歇,差不多花了三个小时才走到。他们出发的时候天都没亮,走到县城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

寿县县城也苏醒过来,充满了活力。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