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397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李延年道:“相信咱们搞文宣的同志,他们说是四面楚歌,那就是四面楚歌。”

李延年的目光落到了收音机上,因为现在唱的曲子就是中国之声广播电台六点后准时播放的。

在李延年他们不知道的地方,就在他们对面的美军阵地里,已经有一群美国士兵在战壕里开始哭的和傻逼一样。

霍华德旁边的一名上等兵已经开始痛哭流涕了,他双手抱膝痛苦的低着头,嘴里还在不断的呼喊着:“妈妈!爸爸!我想回家了。我想在家里过圣诞节,我想吃我爸爸做的黄油烤鱼排和我妈妈做的蓝莓派。”

而这位上等兵的呢喃唤起了更多美国士兵们的思想之情。很多人都开始在悠扬的歌声中思念起自己的亲人。

就像是霍华德一样,很多美国士兵心口中憋着一股无名怒火。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愤怒和火气。

而当这首歌曲响起之后,他们知道了。他们的怒气是远离家乡在这里打一场不知所谓的仗所产生的怒火。

越是不正义的战争,越容易积攒这种无名的怒火。对自己的愤怒,对失败的愤怒,对长官的愤怒,对国家的愤怒等等。

外面的响动惊动了小屋里那些光屁股的美国士兵。尤其是霍华德的牌友们。今天霍华德已经输了差不多两百美元了。

他们就打算逮着这个肥羊宰呢。他去撒个尿就不回来了算什么事情?

“你去看看霍华德怎么还不回来。在看看外面的动静是怎么回事。”光屁股的连长鲍里斯指挥者另一名少尉鲍威尔。

鲍威尔骂骂咧咧的穿好衣服不情不愿的钻出了温暖的小屋。等到他在战壕里找霍华德的时候,他发现有些不对劲,为什么战壕里的士兵都哭了?发生什么事情了?都在同一时刻想家了?

当鲍威尔好不容易找到霍华德的时候,他发现他正蹲在那儿抱头痛哭。

“怎么回事霍华德,不过才输了两百美元。你还不至于伤心成这样吧。走,我们进去继续玩吧。”鲍威尔准备去拉霍华德。

但是霍华德却一把甩开他的手,并且低声咆哮着:“我真是一个畜生啊!”

“哈?!”鲍威尔双眼充满了不解:“怎么回事?我说你们都怎么了?为什么所有人都哭了。到底发生了什么?!谁能告诉我!”

就在鲍威尔充满疑惑的时候,从远处飘飘渺渺的传来的声音揭开了他的疑惑。

一段用中英双语播放的广播传来。

“各位听众大家好,这里是中国之声频道。这里在为各位听众朋友们做圣诞节特别节目。圣诞节是西方信仰基督教国家的特定节日。”

“本台之所以在今年临时开办这个节目乃是因为我们志愿军在朝鲜前线俘虏了大量的十七国联军士兵。其中其大部分都是基督教信仰国家。”

“出于人道主义,以及对战俘们的信仰尊重。我们特别在战俘营为他们开办了圣诞节联欢晚会。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现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在朝鲜的志愿军进行的乃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行动。”

“也希望全世界听到了这场广播的所有有志之士,都以推动朝鲜和平为己任。接下来本台将把播报交到战俘营现场。”

碧瞳战俘营内,厂房车间内已经架设好了各种录音广播的设备。这里将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战俘营圣诞节联欢晚会的电台广播。

为了迎接自己的亲人来战俘营,现场的战俘们早就排练了许久。很多人都报名参加了今晚的文艺汇演。

中国人最讨厌各种文艺汇演了。从读书到工作,很多人最头疼的就是被抓去替班级、小组、单位去参加汇演,表演唱歌跳舞什么的。

因为中国人的表现欲一直不是很高。所以很多时候文艺汇演对很多中国人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苦差事。

但是对欧美战俘来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因为欧美人在自我表现欲上极强。在一个月前战俘营说要搞文艺汇演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踊跃报名了。

有报名唱歌的,有想要表演说笑话(脱口秀)的,还有报名乐器演奏的等等。

几千名战俘中,想要露脸的人可是不少。

当然,除了这些文艺汇演之外,李锐借鉴了一下后世的春晚。后世春晚虽然被骂成狗,尤其是春晚大拜年更是被很多人批为形式主义。

但是李锐却觉得,在这个时候,这个时间,把春晚大拜年放在战俘营的广播宣传上特别的合适。

所以当广播交到现场之后,由战俘里选出来的并且排练了一个月的两名主持人非常娴熟的用充满热情和饱满的语气说道:“这里是碧瞳,我是主持人乔治。我是主持人丹尼尔。今天正逢我们基督教信仰国家的重要节日。”

“我们借着这个机会向所有听众,不论是什么国家的,都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战俘营内战俘们传来一片喜悦的欢呼。尤其是伴随着背景音乐(金沟杯~金沟杯~金沟哦了喂——)就显得更加喜气了。

没错,这场来自战俘营的圣诞节联欢晚会,李锐就是要让他们向着后世已经被人骂成烂俗的春晚靠拢。或者说至少一部分地方要学习。

首先就是那种管你听的人热不热闹呢,反正播出的人一定很热闹。

因为这样才能有反差。

就像是现在这样,霍华德、雷蒙德、鲍威尔等一群美军士兵蹲在战壕里吹冷风呢。远处传来的战俘营里战俘们欢快的声音。

而且最诛心的是开场的大拜年(大拜圣诞节)环节。

作为主持人的丹尼尔和乔治,随机挑选战俘营里的战俘。然后让战俘们说几句话。

“这里,我作为被俘的英国皇家来福枪团代表,向各位听众致以最诚挚的问候。祝大家圣诞快乐。尤其是还在战壕里的同僚们,希望你们圣诞快乐。”

“在这里我代表被俘的陆战一师向全世界报个平安,我们陆战一师被俘的战友们目前都活的好好的。也祝愿圣诞节的各位今天快乐!”

“我代表法国工兵营业报个平安……”

“我代表土耳其……”

“我是泰国……”

“菲律宾……”

在战壕里的霍华德等人都听傻了。

“等等,我刚刚是不是听到一个叫做李察司的家伙代表陆战一师祝我们圣诞节快乐?!”鲍威尔张着嘴巴:“我以为他死了,他还欠我一百美元的赌债呢。他现在居然还活的好好的。而且还祝我圣诞快乐?!fuck!”

人的幸福和不幸福其实并没有一个很准确的标准,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东西。一般来说是通过比较而得出来的。

就像是现在这样,你蹲在战壕里吹冷风。而你讨厌的家伙在温暖的地方向你问好,而且不仅仅是向你问好。

他们甚至还有亲人可以见面!

战俘营还搞了个战俘和家属交换礼物的环节。当作为主持人的乔治用饱满的热情说道:“在这里,我们还要感谢五百零二名家属不远万里来到碧瞳看望我们。在这里我们有很多话想说,也准备了很多礼物想要交给家属亲人!”

蹲在战壕里的美军士兵气的牙都要咬碎了。

他们居然还能在朝鲜半岛的战俘营里和亲人交换礼物!我们连圣诞袜都没有!

第四百七十章 黑人为什么能过好?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鲁迅。

美国的大兵们很显然是没有读过鲁迅的文章的,他们甚至不知道鲁迅是谁。但是他们现在的朴素感情中必然能非常理解鲁迅的这句话。

所以鲁迅的很多文章和句子,当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性真理。

霍华德等人蹲在战壕里,时间已经是下午六点多钟了。朝鲜半岛的天色已经黑沉了,北风开始呼呼的刮着,在战壕里喝冷酒。入喉冷,胃也冷,心就更冷了。

尤其是在听到中国那边传来的广播,所谓杀人诛心不过如此。

“为什么战俘营里还能和亲人见面啊?!”鲍威尔后槽牙都咬碎了。人比人气死人,自己这边这么惨,战俘营里说是被俘虏的家伙们居然还能和家属见面。

而真正让他生气,并且气的不能自已的还在后面呢。

在战俘营里,气氛是热烈的,温度是温暖了。

因为有很多火炉在燃烧,把车间里的气温拉的很高,很多人都把外套给脱下了。

那些有亲人送衣服来的战俘们更是迫不及待的换上了家属们给他们送来的衣服。那些家属没来的,但是委托了其他人带礼物来的战俘们。哪怕是家里送来的是一条围巾,他们都把围巾好好的围上了。

哪怕车间里的温度围着围巾都让他们的脖子开始流汗了。但是他们对于这样会不会悟出痱子这种事已经完全不在意了。

因为感情是真挚的,温度就不算什么了。

当然还有很多战俘们连家人的礼物都没有。或者是家属实在是没办法,甚至连电报都发不过来。

但是战俘营里的管教们已经给他们做了心理疏导,让大家伙要理解他们家属的不容易。毕竟这个年代,相隔万里想要传个信都是个天大的麻烦事。

所以在管教们的开导下,很多战俘们也看开了。

并且管教还对战俘们说道:“我听说圣诞节在你们信仰基督的国家里代表着一家人的团圆,就和咱们中国人一样。你们不发压岁钱红包,但是互相交换一些小礼物。现在你们回不了家,但是在碧瞳战俘营里,那些和你们相处很好的朋友,不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家人吗?”

“你们也可以互相交换礼物啊,好朋友也是一辈子,也是没有血缘的亲人啊。”

所以在管教们的劝说下,今天的战俘营里,除了战俘家属们的礼物。更多的是战俘们之间的礼物交换。

“查尔斯,圣诞节快乐!”一名战俘向另一名战俘送上了圣诞节的礼物。是小包大地牌的糖果,是他好几天的劳动工分换来的。

“也祝你快乐,里查德。”查尔斯回赠了他一小包黄油饼干。这是其他家属帮他带来的家乡礼物,带来的一盒黄油饼干被他分成了三块一包的小包装。从管教那里要来的纸张,把这些饼干包装的整整齐齐的。

还有人给战俘营里认识到朋友送上别的圣诞祝福。

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小礼物,或者是一份手写的贺卡,甚至是一段笑话都行。

今天的战俘营显得特别有分享精神,佩姬帮另一名家属从美国千里迢迢带了一盒非常漂亮的精装巧克力给战俘营的一名战俘。

这名战俘打开巧克力盒子,里面一共装着六十四枚造型漂亮的贝壳形巧克力。拿到的时候这名战俘都不舍得吃,但是今天却非常大方的拿出来,给自己小组里的几十名同伴每人发了一颗。

“谢谢你,乔纳森。”

“乔纳森,你爸爸送的巧克力真棒!我祝你父亲圣诞快乐!”

“我最喜欢贝壳巧克力了,今天圣诞节,乔纳森你就是我的上帝!”一名没有家人送礼物的战俘给乔纳森一个大大的拥抱。

而这一切都通过广播传递传出去。虽然说穿出去的只有声音,但是那种欢笑和真实是不能做假的。

战壕里的霍华德、雷蒙德、鲍威尔等美国士兵听着战俘营的欢声笑语,在互相瞅瞅。

当真是龟丞相见猪八戒,都嫌对方丑。

其他美国士兵也是如此。

“连战俘营都有圣诞礼物互相送啊。”一名美国大兵低声呢喃着。

雷蒙德听到后把自己的口袋里的一条巧克力拿了出来递过去:“圣诞快乐,二等兵。”

“谢谢,中士。你也圣诞快乐。”二等兵接过巧克力,也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条相同的巧克力递了过去。

嗯,都是随军发放的,大家都一样。

两人互换巧克力,完成了圣诞节祝福。

但是这样的场景却莫名的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气氛。

越是这样,似乎越是悲凉了几分。

而战俘营里,交换礼物的环节中,最令人意外的是战俘们给管教们礼物,以及白人和黑人互相交换礼物的环节。

因为现场转播的是广播,并没有真实画面。真实的画面需要等下一期的战俘营纪录片才能看见。

所以战壕里的美国大兵们并不清楚现在发生的一切。

但是在现场的海明威却要把自己的相机按冒烟了。胶卷和不要钱一样,一卷一卷的用。

战俘营圣诞节这么大的事情,当然也有来自北京的记者来现场记录和报道,甚至还有苏联的记者来。

但是还真没人和海明威一样舍得用胶卷。胶卷也要钱啊,也就是海明威这种世界级的大作家可以这样肆无忌惮的用胶卷了。

而这样的广播可不仅仅是在朝鲜半岛上传播,同时也伴随着一路上的中转站,将信号传播到了北京,传播到了中国各地。

在北京,主席今晚请了朱老总和总理来吃饭。所以今天特地让后厨烧了一碗比较大份的红烧肉。而且主席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放战俘营的节目。

就着战俘营的节目吃晚饭,主席等人甚至觉得吃饭都香了几分。

“主席啊,今天过洋节请我们吃红烧肉哩。”朱老总看着今晚的菜,不由得打趣几分。

“过不过洋节不说,但是今天我确实是高兴啊。”主席笑呵呵的招呼着朱老总和总理落座吃饭。

总理道:“主席啊,今天这红烧肉要多吃几块啊。我来之前刚收到报告,我们的外贸又增长了。现在几乎每个月都在涨啊,按照这个趋势来算。我们195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要增加百分之三十五啊!”

这话说的确实是让人高兴。因为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1959年,新中国每年的经济成长高达20%。

不过当中有相当部分是来自于苏联的援助外资涌入,从而拉动国内经济增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资本绝对稀缺的情况下能做到最好的程度了。

当然这样也存在问题,那就是历史上1959年中苏交恶,苏联撤出所有外资援助,并且要求中国在几年内还清贷款后,新中国经济急剧恶化。

1960年新中国的经济数据难看到不管用什么算法去算都极度难看。

主席等人时看过李锐搞来的历史资料的,自然知道这一点。而现在总理高兴的原因是目前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十分健康。

这种健康的表现是苏联以援助形式存在的外资占新中国发展中的一成都不到。

更多的是以技术交换、外贸等方式等价公平换回来的资金,以这种方式来弥补新中国建国时期的资本绝对稀缺的劣势。

简单来说就是网咖用自己的方式全方位发力,以技术力拉动新中国经济增长。当然,现在能有这么大的成效,主要还是因为新中国底子薄。

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新中国起点太低,所以进步空间巨大。

等新中国底子慢慢厚了,那么增长就不可能这么恐怖了。

主席听罢点点头:“好啊,好啊!经济不好,我们老百姓就吃不饱饭啊。现在这样看来,我们明年财政状况能宽裕一点了。投入到教育、医疗,尤其是农村教育医疗,解放农民劳动力的资金可以更多了。”

朱老总也不客气,趁着主席和总理谈话的时候,他直接上筷子夹了一筷子肥瘦相间的红烧肉放入嘴里嚼起来。

肉吃完了,朱老总开口:“经济是一方面,老百姓能不能过肥年不能看一年。要看更长远的,美国佬要是一直盘踞在东亚,我们就要一直提心吊胆。要把更多的资源留着对付可能会突然冒出来的美帝国主义势力。”

主席一指收音机:“诺,所以我们现在不是在给美国佬唱四面楚歌嘛。”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