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斤小鳄梨
麦克阿瑟闻言很为难:“夫人,这不容易……”
“你能办到的,将军。我的丈夫总说您可以办到别人办不到的事情,不是吗?”史密斯太太站了起来,在离开办公室前说了一句:“您不会让我们一群女人失望的对吗?”
“夫人……”
“让一群因为战争而受活寡的女人失望,恐怕我们也会让你失望,将军。”
咔哒。
门关上了,等着所有人都走了。麦克阿瑟才一脚踹翻椅子。
“FUCK!那些家族的人居然让一群女人冲在前面给我威胁!FUCK!”麦克阿瑟只能疯狂咆哮。
政治就是这样,真以为这群女人是她们自己来的吗?她们代表的可不仅仅是她们自己的态度,还有她们背后的家族和她们丈夫的家族的态度。
即便是利益为重的政治家族,也很少有那种完全把家族里的儿子当成可随时消耗的牺牲品来用的。
不然维系贵族阶级高墙的就不是血缘了。
在冷静下来之后,麦克阿瑟找来秘书:“帮我联系艾森豪威尔。”
而就在他的秘书准备去联系艾森豪威尔时,他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喂,啊!请您稍等。”秘书把电话小心翼翼的递到麦克阿瑟手边。
“谁?”
“艾森豪威尔将军。”
……
没有人知道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的电话里再讲什么。但是大家知道的是,华盛顿特区内闹事的战俘家属越来越多,五角大楼门前都已经堵满了。
宪兵不敢开枪弹压,因为很多家属都把他们二战时获得的军功章拿了出来挂在胸口。
各国媒体也闻风而动,白宫外已经被记者的长枪短炮而彻底围住了。
所有人都在等待美国政府究竟要怎么选择。
而在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通完电话后。他们的助理帮他们打扫房间,各自发现了他们办公室里突然出现了很多被毁坏了的家具和摆件。
而在白宫内原本打算装病,但是现在已经装不下去的杜鲁门不得不在自己职业生涯末期作出一个重要决定。
一个堪称违背美国祖宗的决定。
因为他已经打算彻底躺平摆烂了,真以为是他自己决定的缩短总统任期过度权力吗?真以为是他自己想要这么做吗?
不过是背后的利益群体推动罢了,需要有一个负责人出来把绿光计划的烂事扛下来。
绿光计划是我一个总统一个人能推动的吗?出了事你们嫌一个马歇尔不够,把我一起拉下水。
现在有事了,杜鲁门找这群人,一个两个全都装死。
“您是总统,这件事还在您的处理范围内。”
“这,我不懂军事啊。要不您问问艾森豪威尔将军?”
“麦克阿瑟将军不是在华盛顿吗?您请他调动坦克车啊。”
电话打烂了,但是这群家伙没有一个愿意出面帮他把这群战俘家属给弄回去。
好啊,你们一个个的明哲保身。
你们一个个的都是好人,都是不坏金身,都是好议员好部长。坏人都是我这个马上要下台的垃圾美国总统。
杜鲁门已经可以想见了,自己现在的最后阶段一定是会被这群人当成垃圾桶来用的。
最后的最后,万千罪责一定是归于我杜鲁门身上的。历史书上自己多半是各种骂名了,朝鲜战争泥潭开启,绿光计划万恶不赦。
好啊,都这样了,我还怕什么呢?难道你们还能因为接下来的事情派人杀了我?你们也没那么统一,我可太清楚你们了。没动你们蛋糕,但是恶心恶心你们,我还是可以做到的。
白宫草坪,早就等在白宫外的记者们被召集起来,一场临时的总统讲话开始。
杜鲁门在白宫草坪上也没有客套,他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的记者,有美国的也有欧洲的。
他对接下来要讲的话有一种难以言语的快意。
只听在所有记者的期待下,杜鲁门发言道:“美国原则上不反对我们的战俘家属通过欧洲前往战俘营进行战俘探亲活动,尤其是在圣诞节……”
接下来的发言已经听不清了,因为现场记者们的惊呼和不断按下的快门声让现场哗然一片。
第四百五十九章 你爸也能来
什么叫作我要死,你们也跟着一起死啊?
现在这样就是咯。
杜鲁门在白宫草坪上的这场讲话绝对是能恶心死不少人的。
他已经彻底摆烂了,那些要拉着他下台,要他背负起绿光计划责任的人在他需要的时候没有伸出援手。
自己已经为他们背负起很多了,难道现在还要帮他们把这些都扛下来?
战俘家属的骂名也要自己扛?
杜鲁门实在是没这个闲心,而且他还要操心自己的晚年生活。
要知道现在的美国还没通过领导人的晚年退休保障法案。在历史上中,杜鲁门就是在退休后生活过的极为穷困的总统。
因为他不是出身名门,而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家庭,读大学的时候还借了贷款。后来很长时间是当记者,本身的储蓄并不多。
当了总统后虽然一年有十来万美元的收入,但是总统开销也很大。因为总统的幕僚要自己养,白宫里总统的日常开销也是总统自己买单。
所以杜鲁门并没有存下什么钱来。
杜鲁门一直在操心自己退休后生活的事情,原本还指望着那群人以后能帮自己一把。
他的积蓄不多,从总统位置上退下来后肯定是不够自己体面活到死的。
所以退下来后多半还需要工作,原以为自己扛下所有,他们多半会给自己一份体面的,可以养老的工作。
但是这些天,那些人的推诿已经让杜鲁门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他们不可信。
自己在总统位置上他们已经开始推诿了。为什么?因为自己任期快到了,也把责任扛起来了。对他们来说,自己的利用价值已经没有了。
等到自己真的从总统位置上退下去了,他们能正眼看自己?他们能为自己提供一个体面的工作?
杜鲁门瞬间就想通了这点。
而在历史上中也确实如此。别看他当上了美国总统,但是阶级是以血缘为高墙的。杜鲁门没有和高墙内的那些“血族”们联姻。所以他的总统职位结束后,他就立刻不行了。如果不是58年美国推出了退休保障法案,他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
而在历史上,另一名美国总统。那个被称为好人卡特的美国总统,退休后还需要去工地工作来保障基本的生活。甚至在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作为志愿者跑去四川参与救援。
资本异化下,没人可以幸免,美国总统也一样。除非跨国那道血缘的高墙,成为高墙内的“血族”。
杜鲁门想清楚了,既然我也过不好,那么大家都不要好好过了。
这多少带着一种报复的心态,而且最重要的是国防部也好,或者是其他的军方发言人也好。都没有对总统的这一发言表示出任何反对。
反而是有的地方官员和议员对总统的发言气的跳脚,不过杜鲁门已经不在乎了。
而就在他发言完毕后的两个小时,关于美国总统的发言立刻随着电报传遍世界。
英国的丘吉尔还在苦恼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法国政府还在觉得学生们的抗议很麻烦。
土耳其的政府还在想办法压下民众的抗议,以保持自己和北约统一脚步呢。
结果就在所有北约其他集团都没有明确表态的时候,美国政府自己先表态了。
什么叫背刺啊?
亚美利加背刺教学告诉您。
这一波可是刺的北约其他集团的国家欲仙欲死。
我们这边还没咋的呢,您美国佬人家到好,您直接反水了啊!
行吧,您老人家都这么说了,咱也不管了。
许是前面压制的太狠了,这一波直接放开了,反噬就显得极为强烈。
仅仅在杜鲁门发布声明的一天后,丘吉尔政府也顶不住压力了,英国发表声明不反对战俘家属前往战俘营探亲。
而法国、比利时这一类出兵人数比较少。而且经济状况还不错的国家除了发表类似声明之外,还表示国家会提供一定比例的资助。大约是百分之五十。
简单来说就是往返机票,国家给你报销一半。
……
北京,功德林。
以史密斯为首的美军将领们正聚在一起踩缝纫机呢。这是功德林的主要工作之一,为志愿军缝制冬衣和鞋袜。
在这群美国将军的后面,则是纬国公子和周师长。他们不怎么受杜聿明为首的接受新中国改造的原国府将军们的待见。
所以只能和美国人凑在一起了。也只有少数国府将军还和他们走的比较近。
纬国是属于彻彻底底的死硬派,改造他的难度很高。
不过功德林所长王英光却很有信心:“他现在是难改造的,但是但等到他哥哥和他父亲一起进来了,相信就好改造了。”
当然,现在纬国还是很抵触改造的。
不过最近纬国公子没怎么说话了。
因为他之前可是在所里说过,李锐部长搞的那个电影《异尘余生》有重大缺陷的。
后来也确实是出了很多风波,证明了纬国公子的猜想。外面的风言风语也稍稍影响到了功德林内部。
那段时间,几个美国将军都感觉自己可以抖起来了。
谁知道这风水轮流转啊,人家那不是缺陷,是个巨大的陷阱。挖好了就看你往不往里跳呢。
结果不仅仅是纬国公子跳了,很多欧洲人也跳了。这一波可是把所有人都给坑死了。
当蓝孔雀计划和绿光计划被曝光,不仅仅是欧洲人吓一跳,就连中国人都吓一跳。
那段时间里茶馆里都是讨论美国佬和英国佬怎么这么坏啊。
连自己的盟友,甚至是连自己的国民都炸。
虎毒还不食子呢,美国人比老虎还毒呢!
原本在功德林里抖起来还没几天的美国将军们又立刻怂了。
国府将军们凑在一起讨论。
杜聿明说:“美国佬当真是不可信,连英国都准备炸。”
沈醉道:“老头子还那么信美国佬,你说台湾会不会也埋了核弹?”
邱行湘说:“难说,说不准就埋了。”
“可怜我中华百姓啊!”杜聿明长叹一声。
他们看美国将军和纬国公子的眼神越发不善了。甚至打算和他们好好谈心。
这些日子,纬国公子和美国将军们越发的低着头做人了。
就连功德林播放电影,他们都只敢坐在边边角角。前段时间,功德林播放了最新一集的战俘营纪录片。
说是搞战俘营探亲这件事。
这把功德林的一帮将军们馋坏了。因为他们也有很久没见家人了。短的两年,长的三年。
很多人都不知家人日子如何。
不过他们想要见家人的难度可不小,因为很多人的家人在台湾呢。老头子不会放行的。
不过死硬分子纬国还是不信,他说道:“不过是共产党的宣传。他们怎么可能真的做这件事呢?”
而就在他说这句话还没一个星期的时间呢,王英光就找到了关押在功德林的史密斯等美国将军。
“史密斯,你的夫人已经申请来中国看望你了。按照时间来算,差不多是在十二月二十日左右可以抵达北京。到时候你准备一下。”
“还有你迪安,你的儿子也来看你了。也差不多一天到。还有你们两个,也有家人过来看望。我们把时间整一下,都安排在二十一号一起见面。”
四个被俘的美国师长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史密斯更是说道:“我的妻子要来?”
王英光道:“对,要来。你们的家属都有代表来看你们。除了你们外,我们在朝鲜的碧瞳战俘营,也有很多战俘家属要前去看望亲人。”
索尔师长震惊:“怎么可能?”
王英光笑了笑:“怎么不可能?”他随即把一份报纸递给他们:“诺,这是你们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看看上面写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