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90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但是每个星期从上百个镜头里截取需要的素材,然后剪辑成一个真人秀。

这后面需要动用的是几十名受过专业训练的摄影干事,在基地利用跨时代的电脑剪辑手段将他们拼接在一起。

再加上字幕、特效等等。实际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后期处理,其实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如果没有李锐带来的专业软件,和算力强悍的电脑。

光是每个星期几百上千小时的各种素材里剪辑出两个小时的内容,这个工作量丢给现在的电影工作者用剪胶片的方式来做的话,可以让他们忙上几个月。

而现在几十名后期工作者在基地里疯狂干七天,就能剪辑出来。加上后期配音,配乐等等。

还真别说,大家搞得兴致非常高。因为李锐主任说得很清楚了,剪辑这个可不仅仅是搞一件文化娱乐产品出来。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诛心之战。朝鲜半岛,彭德怀负责杀人,李锐负责诛心。

现在就是诛心的开始。这第一期的战俘营,截取了十二名主视角的战俘。

其中有英国士兵威廉,有皇家来复枪团的旅长布罗迪耶。有法国战士皮耶尔,有美国中校团长邓肯等等。

就像是后世的真人秀一样,他们上来第一件事就是住宿问题。不过和后世明星真人秀,那些明星知道自己会被拍。

所以看见住宿环境后无论好坏都会有所收敛不同。

这群战俘可不知道自己会被拍,所以他们的表现才是真正的原生态,不加掩饰。

而且在营房内,偷拍的摄像机是可以收到音的。威廉是军队的职务一名排长,但经常干副连长的活儿。

他被分配到十八人居住的营房后,上下打量后说到:“比想象的好,至少不是糟糕透顶的上中下三层床,而且营房的高度也够。伙计们按照管教的要求收拾一下。保持营房的整洁。”

这年头,战俘营真的不能奢求。

很多国家的战俘营为了省事,都是直接搞个人字顶和帐篷一样的建筑。

这种建筑不仅里面很矮,而且非常不透气。同时里面都是三层甚至是四层的床,人躺进去之后根本不能动弹,就像是躺在棺材里一样。

志愿军修建的营房,都是正经的木屋,层高有两点五米。放下正规的双层床完全没问题。

上下铺都有足够坐直身体的空间。床也没有想象中的窄小。这让威廉很高兴。

而观看这部真人秀的许多民众也发现了这点,这年头很多欧洲老百姓当年都参过军,打过纳粹。

所以他们对于军队里的那套东西很了解。

相比较而言,志愿军提供的住宿条件甚至比一些军队的还要好了。

而法国士兵皮耶尔和战友们分配进入营房后,他兴奋的拍手道:“哈!我以为要住那种很糟糕的如同猪圈一样的地方呢,这地儿看着不错。”

主视角下的其他战俘士兵都表现出对住宿环境满意的表现。

虽然确实很挤,房间放满床后仅仅只有一条过道可以活动。

但是以战俘来说,这个条件已经不错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战俘都对这种住宿条件感到满意。

比如说布罗迪耶,志愿军没有优待他,把他也安排在了十八人营房里。

他非常不满,找来了管教。“我要求,我要有军官待遇!”管教直接一句话怼回去:“官兵平等。再说了这里是战俘营,你要耍你的将军威风,等你回国去。不然你就老实的住这!”

没法,布罗迪耶只能强忍着怒气住下了。

而相比于英国军官还能稍微有些文明的态度之外,美国军官则是完全不知天高地厚了。

中校邓肯串联其他美国军官抗议,认为分配给他们的住房太小了。

而且邓肯还强迫营房其他的士兵给他让地。

邓肯那种强势霸凌的态度,当真是充满了美国老大的意味。

看的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对他立刻没有了任何好感。

甚至大家都很希望他受到惩罚。比如关小黑屋之类的。住在同一个营房里,邓肯都是阶下囚了,还要摆军官架子。

自己的衣服不洗,让士兵去洗。自己也不去排队打饭。

这让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看的直骂娘,特别是欧洲人。法国南部某个小酒馆内,正在收看这从东德传来的电视信号。

虽然因为传播距离很远了,造成信号时断时续,声音也不是很清晰,画面有时候还会跳雪花点。

但是一个酒吧的大几十号人却都非常专心的看着画面。

一名正在喝酒的中年男人骂了一声:“狗屎的美国佬!”

另一名年级更大点的老者则是说到:“美国佬一直是狗屎,我们早就知道,你不需要强调。”

酒保则是擦着杯子说:“看起来中国人搞得战俘营其实不错。没有虐待我们的士兵。反而是那个美国人很让人讨厌。”

他们都想美国佬得到报应,而战俘营的管教们也开了一个会。

就是为了这群美国军官的。

会议上,战俘营的指导员李夏提出一个建议:“既然美国佬那么喜欢搞阶级制度,不想搞平等化。那我们就满足他们吧。”

于是乎,战俘营把邓肯之流的美军军官全部集中到了一个宿舍之中。

你们去搞阶级压迫吧!都是中校,你们去互相压迫吧!这个决定一出,法国这家酒吧里的客人们一个个笑出猪叫声。

而电视画面里,邓肯和其他十七个美国中校面面相觑。

“你什么职务?”“中校啊,你呢?”“我也是中校啊!”“那我们谁去打饭?”

“谁给我洗衣服啊?”他们想去找其他组的士兵战俘,但是却被其他组的管教给拦下。

“你们先学会平等和干活再说。”在战俘营管教的小妙招之下,这群美国军官不得不开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而之后画面切换,皮耶尔和同伴们搞战俘乐队。

还有管教们对战俘们宣布英国战俘可以发电报等等,这些都记录在了画面中。

尤其是当英国战俘第一次接到电报的时候,背景音乐那种敲锣打鼓的喜庆氛围,把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感染了。

而美军不能发电报的原因,也在电视里说明了,是管教们直接对美军士兵说得。

“因为美国现在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还坚持认为台湾的中华民国为正统。目前中美之间已经没有正规沟通的渠道,所以你们无法发电报。”这个理由非常有道理。

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完全理解。联合国军只有英国士兵能发电报,那是因为英国在1950年承认了新中国合法地位。

虽然没建交,但是两国是可以正常沟通的。其他国家的士兵也不能发电报,都是通过英国士兵转发的。

英国士兵拒绝帮美国士兵发报,是因为美国佬太不是人了。战俘营里,他们可是把美国佬怎么卖队友等等都说出来了。

再加上李锐神之一手的剪辑,所有看这记录片的人。尤其是英法等其他联军国家的人,更会对美国气到不行。

所以当美国佬挑事,并且开展了第一次战俘营全武行,迷你版第三次世界大战后。

英法民众更是气的气血上涌。尤其是挑事的那个邓肯,一开始大家就不喜欢他。

而当这部纪录片随着东德的广播信号在欧洲大陆上开始传播。

很多英法国民对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态度开始一百八十度的调转。

尤其是战俘家属互助会的家属们,更是闹了起来,甚至要搞游行反战。

而就在英法头疼的时候,中国方面又开始给他们火上浇油。

“出于人道目的,我方愿意将冲突中受伤的士兵交还给贵国。”

“同时,我方也非常有诚意的愿意将所有战俘遣返。只要贵国签订永久性退出朝鲜战争协议,并且公开签署保证书,不向朝鲜战争中的美军一方提供任何援助。我们将送还贵国所有战俘。”

这一份非公开的信件送到唐宁街时,克莱门特首相看完就想要骂娘。

“中国人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在挑拨离间吗?”首相发怒的时候,他的幕僚安抚道:“首相,事情还没到最坏的时刻。请您冷静,接下来还有大选演讲,注意您的仪容。”

“现在国内的反战情绪很高,如果让我们的国民看到这封信件,怕是会逼迫着我们同意。

但很显然,如果这个时候不跟随美国的脚步,对我们也将是巨大的损失。没有美国的重建欧洲计划,我们能走多远?”

“其实中国人的这一切都是算计。让战俘发电报,让这种节目播出,他们可都没有问过我们的意见。

而现在他们发了这样一封非公开信,而不是故意发公开信过来,说明事情可能有的谈。”

克莱门特深呼吸了一口气,强压下不快道:“那你觉得这是什么意思?中国人想谈什么?”

幕僚想了想道:“怕中国人现在只想谈一件事,那就是在香港的军舰。”中国北京。

破晓基地内,李锐难得的偷得浮生半日闲,今天下午基地休息。

他搬了把椅子坐在操场边上看大家伙打排球。

基地里的文体节目安排的也不少。

有组织班组之间的篮球赛、排球赛什么的。

现在就是一场女排比赛。

看着年轻充满活力的女生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闪闪发光的模样,本身就挺让人赏心悦目的。

李锐靠在椅子上,一边喝着可乐一边看着排球赛。

陆光达走了过来,调笑道:“嘿,我们李大主任还真悠闲。”

“老陆,活是干不完的。要懂得适当给自己找放松。”李锐慢悠悠道。

“你放松就是看姑娘们打排球啊。”

“对啊,看美好的东西能让人身心愉悦,连寿命都会增长一点。看她们打一个小时排球,我觉得我人生都增长了一个小时。”

李锐吸溜溜的又来了一大口可乐。

陆光达道:“你说你搞得这么麻烦,英国人真的能把在香港的军舰乖乖交过来吗?”

李锐头也不回的说到:“当然能。”

陆光达问:“为什么?”

李锐笑道:“因为英国人最喜欢折中了。你要开一扇窗,他们不同意。但是你要是把他们的门拆了,他们就又同意拆窗了。”

陆光达觉得不对:“等等,这不是鲁迅先生说中国人的吗?”

李锐摆摆手:“不要在意这些细节。鲁迅先生只不过是见过的外国人少罢了。实际上他写的那些文章,讽刺的那些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弱点简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你真以为美国佬和英国佬就强无敌?”

“不过是没人可以刚好拿捏到他们命运的后颈肉而已。现在咱就捏一捏,看看英国人是能死硬到底,还是折中一波。”

“他们要折中,我们拿回船。”

“他们要死硬到底,我们挑拨离间,让英国国内自己乱一乱。”

“不过是一支七千吨级排水量的小船队罢了。无论怎么选,都是我们赢。选择权在我们。”李锐慢条斯理的说到。

陆光达明白了,他点了点头。

但是他又发问:“但是英国人要求用俘虏换舰队怎么说?”

李锐哈哈一笑:“怎么可能?我们的信件不是很明确了嘛。要人可以,公开签订退出朝鲜战争书,公开发表不支持美国战争书。要是英国人能签,我们把几千英国战俘全都放回去又何妨?”

“几千战俘换这样的政治承诺,我怕毛主席周总理他们做梦都能笑醒。”

第三百二十二章 并不顺利的谈判

香港第二十二任港督葛量洪(格兰瑟姆,在这里使用他的中文名)很头疼。

头疼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点都和北边的新中国有关。

自从1945年日本战败,英国重新回到香港,葛量洪就成为了新一任的港督。

原本香港在英国的殖民地中算不上一块多么好的肥肉。

但随着英国在全球殖民地的退潮,全球霸权的衰弱,香港慢慢的成为了英国众多殖民地里的一枝独秀。

尤其是在1945年后,中国大陆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内战。内地许多民众为了躲避战火,跑来了相对和平的香港。

这让当时只有六十万人口的香港,在1949年人口数暴增到了二百四十万。

而在49年,被寄予厚望的蒋介石败走台湾了。真的是出乎预料,葛量洪之前还和国民政府打得火热呢。

国民政府有百万大军,还有来自英美援助的大量武器。

想当初国军的海军还在香港集训过一段时间,然后开着英国送给他们的船再走呢。

结果他们居然把被拿着杂乱武器的解放军给击败了。

当时可把葛量洪给弄无语了。让他觉得国军都是废物。但是在1951年,朝鲜战争进行到志愿军入场后,葛量洪就再也没有批评过国军废物了。

因为从战局上和支撑的时间上来看,如果要说国军废物的话。

那么朝鲜战争的美军和英军更是废中废了。

所以现在就不能批评国军了,不然就连自己人都被骂了。现在的香港,说起来是英国对中国的情报中心。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