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82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但是中央知道了,说明中央可能有另一条情报线,这让华东局的人做事更谨小慎微。

同样的蔡老乾第一次被捕,老蒋是压着消息的,只有情报特务部门的少数几个人知道蔡老乾的事情。

虽然他们都没敢确定蔡孝乾一定是共党。

但是蔡孝乾逃跑之后,老蒋等人就断定蔡孝乾一定是共党了。

不过没抓到蔡孝乾,自然也就没有他那份重要的情报。老蒋虽然派特务到处抓人,也抓了不少地下党,让台湾方面的地下情报系统受到一些毁坏。

但是大体上还是完整的。损失比蔡孝乾被捕要小得多。

毕竟蔡孝乾手上的花名册可是能把整个台湾地区的地下党连根拔起的。

现在台湾的地下党保存的还是相对完善的。

而现在台湾的地下党组织正在无声无息的推动一件事,那就是让更多人收听平漕那边的广播电台那边的广播电台天天在播放关于大陆的新消息,还有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真正战况,以及各地的发展情况等等。

还有关于各地土改、招工等情况等等。

当然,还少不了各种有意思的文娱节目吸引人。

所以台湾很多人其实晚上都会悄悄的收听这个频道。

王复为什么会想出投降回国这种点子?这还真的不是他想到的,是他偷偷的和一些人去听广播。

其中有个人无意间根据广播里的内容说了一嘴:“志愿军那么厉害,要是能去朝鲜,我直接投降。志愿军善待俘虏,咱们就直接回家了!"因为有人这么说,王复才记下了。

而如同王复这样人显然在台湾国军里不少。

等到他们登上美国人的战舰出海时,其实很多人的内衣口袋里都偷偷藏着不少大洋。

因为他们中不少人的目的很明确。前进朝鲜!向志愿军投降!回家看老娘!

第三百一十二章 北洋遗勇

这次老蒋在美国佬的请求下,准备出动大约九万人的兵力进入朝鲜,为美国佬增加一些有生力量。

没办法,老美是真的要撑不住了。再不去,他们要真的被推下海了。第三次战役,志愿军已经前出三七线,美国佬的防线危若累卵。

不过这个时候,彭德怀却先停下了脚步。原因有很多,可以摆在明面上的说的一个大原因,就是因为后勒跟不上。

志愿军打到现在,前进了这么远。后勤已经快要接近极限了。李锐带着网吧回到五十年代,提供了很多东西给新中国,算是给志原军开了一个巨天的挂。

但是这个挂并不算是全能的,就像是可以用技术资料换取苏股的外汇和军事设备,比如坦克什么的。

但与此同时,不管是买了苏联的坦克,还是自己研究的107火箭,亦或者买了苏联的40火和更多防空高炮等等。

这些虽然带来了志愿军战斗力的增强,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后勤压力的增加。

虽然说站前已经对后勒做了很多加强了,但是车辆可以买,可是卡车兵是没有办法那么快培养出来的,还有掌握专业技能的工兵不过这都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在之前老美的撤退中,为了阻击志愿军,他们是尽可能的把所有的道路、桥梁、铁轨都炸毁了。

碰到这种事情,彭德怀也没法。路烂了人可以走过去,但是运载着辎重的车辆可没法过去。

尤其是朝鲜北部多山,铁道是重要的物资运送通道沃克和李奇微两人和麦克阿瑟打仗最大的不同就是两人都更加谨慎,他们撤退前是能炸的铁道就炸了,能炸的涵洞也炸了现在工兵正在加班加点的抢修这些运输通道。

不仅仅是要抢修通道,现在还要抢修机场。在历史上之中,志愿军只能打出一个米格走廊。

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朝鲜没有一个机场合适用。(还有后勤压力,政治问题,防空问题等等)现在这个时空中,志愿军有条件在朝鲜境内设置一个机场了。

哪怕驻扎的飞行员数量少,但是只要能快速机动,那就是好的。因为打过三八线后,志愿军明显发现从国内来的空军支援变得无力起来。

毕竟从中国出发,飞跃半个朝鲜半岛赶过来支援,比美军那种直接从近海航空舰上起飞的飞机要跑的路程远的多。

航空母舰太方便了,它可以运载着飞机四处机动。对于海军基本为零的中国人来说,美国海军就是无敌的存在。

他们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

中国沿海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门户大开。

所以现在很多沿海地区都开始大量训练民兵。

尤其是话合登陆的地区以及适合大型船舶停靠的深水港地区,那就更是布防的重点区域了中国海军司令萧劲光现在就像个光杆司令一样。

威海。萧劲光看着碧波万顷的蔚蓝色大海,他的心潮澎湃。自从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就下决心要组建一个大国海军。

但是组建海军那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啊。

都说百年海军,这话真的不是一句玩笑。你看志愿军空军练习了一年多,再靠模拟舱的训练,就能在朝鲜半岛上空和美国空军去厮杀了。

因为志愿军的飞机可以从苏联买,备件可以从苏联买,就连地勤都可以让苏联专家手把手教。

苏联一年可以生产几百架飞机卖到中国来给大家用。

但是海军行吗?苏联一年才能生产多少现代战舰啊。维护一条战舰的消耗太可怕了。

吨位越大,需求越高。

就算是苏联现在送个四条退役的巡洋舰外加配合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来,中国都开不动,养不起。

现在海军已经在组建了,但是海军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船。

现在很多海军单位还在陆地上训练呢。

甚至有非常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解解放军第一代海军士兵创造性的发明了将迫击炮搬上几十吨吨位的打渔船。

然后兴奋的告诉萧劲光:我们有自己的炮船了!萧劲光去参观后当真是哭笑不得。

但是他还是表扬了这么做的士兵,因为这一船官兵,为了练好在木质小船上利用迫击炮集中目标,可是下了血功的。

想想吧,在一条五十吨的木板船上,战士们组成两到三个迫击炮班组,在摇晃的海面上对着一两公里外的目标进行迫击炮攻击。

船上其他战士则苦练跳帮战术。练习飞索抓钩,小船如何跳大船等等。

所有人都下了大功夫的。萧劲光无法说战士们不对,因为要说不对,那也是自己这个中国海军司令不对。

自己没有办法给战士们弄来海船,就海军手上一些老旧到不行的船,现在都是宝贝。

尤其是当劲光最近听到了消息,在台湾的地下工作人员传回来了信息,说是台湾那边已经有国军十乓登上了美国佬的船,要参加朝鲜战争了。

不说其他中央军委的领导是怎么想的,反正萧劲光是气的不行。一是生气老蒋的助纣为虐,二是生气自己作为一名海军司令,明知道人家的路线,都不能半路而击。

根据情报人员传回来的信息可知,老蒋运兵的船就是普通的客船和货船,美国佬甚至懒得派护航的舰队。

就让老蒋的几万人就这么光秃秃没有防护的从台湾一路前往釜山。

别人的感受不好说,但是萧劲光觉得这是赤裸裸的在打自己的脸。

“中国现在还没有像样的海军啊。"身穿便装便的萧劲光低声叹息一句。站在他身边的参谋大许说道:“司令,英国人不是说要把我们定的船交货过来嘛。一共七千吨的排水量呢,到时候我们也算能有点底子的。”

萧劲光听到这话摇摇头:“一共才七千吨排水量,几条几百吨的扫雷舰,几条护卫舰,两条驱逐舰。这就是我们全部的家底了。

这还要英国人的货切实到才行。"“就这还是人家用剩下的老货。买回来我们还要想办法搞配套,还要学怎么修船,怎么维护,怎么开。

就这么几条船,能出海作战都要几年时间。"萧劲光说的没错,海军的训练太要时间了。

“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造船厂,要自己生产战舰才行。靠人不如靠己。"参谋大许点点头道:"司今说的不错,听说北京那边的李部长是个能人,他出了好多主意,从老大哥那里弄了不少钱和技术支援,司令,你说你要不要那李部长帮咱海军也从老大哥那里弄点好东西回来?"萧劲光:“你以为老大哥的东西是那么好要的?海军这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要到的。"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一名身穿便装的战士跑了过来说道:“司令,参谋找到船去刘公岛了。"萧劲光和大许停下了聊天。萧劲光道:"走,去刘公岛看看。"今天萧劲光来威海是为了公务,但是他特地抽了半天时间,准备去刘公岛好好看看。

因为刘公岛是中国近代海军发源地,是大名鼎鼎的北洋水师的驻地,也是山东以及渤海咽喉。

这里不仅仅历史意义重大。在军事位置上也同样重要,在还外干炮战海战的时代,刘公岛炮台的位置极为重要不过乘坐小渔船前往刘公岛的体验非常不好。

萧劲光上船一开始还好,等离开岸边越来越远,海上的波涛越来越大之后,他就开始渐渐不对劲了。

最开始只是有些想吐,但是他觉得自己要忍住,自己是新中国的海军司令啊。

怎么能吐?萧劲光就这么熬着,但是大海的颠簸不是说你熬就能熬得住的。

长江黄河的最险峻的波澜在大海面前都只能算是孩童的嬉戏。

大海之上,无风也起三尺浪。等到海面上略有风浪,小渔船便是上下颠簸的几平要把人用出去一样操船的船老大是海边的老渔民了,他看着萧劲光等三人的模样,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是生活在海边的。萧劲光虽然年纪不小了,脸上也是一脸沧桑岁月。

但是他的那种沧桑和海上讨生活的船家的沧桑是不一样的。

船老大忍不住说道:“今天海上有些小风浪,你们看着还行啊。没晕船。"参谋大许抓着船帮,一脸苦笑的说道:"大哥,你别说笑了。

我现在头晕眼花的厉害。

这海上的风浪比大江大河的厉害多了。"船老大哈哈一笑:"那是自然的。

长江黄河也比不上这大海啊。我看你们这个小年轻比你还不行啊。"船老大说的是跟随者大许和萧劲光一起出来的战士小王。

小王现在已经头晕眼花的闭着眼睛不敢说话了。

现在船上出了云淡风轻的船老大之外,只有萧劲光一脸严肃的看着大海,仿佛在思考什么,看上去他的状态还不错。

船老大忍不住称赞道:“嘿,老弟,还是你厉害啊。坐我这种小船出海不晕的,从前也出过海吧。在海上漂过一段日子吧。

我和你说出海啊,还是大船好。越大的船越平稳。我这种小船,有点小风浪就颠簸的很。

要老水手才能吃得消。"船老大的年纪和萧劲光相仿,不过船老大长期漂泊在海上,所以看着年老一点。

他自觉叫萧劲光一声老弟没问题。毕竟萧劲光现在穿着便服呢。当劲光对着船老大点点头,没说话也没表情,他的这个态度计参谋天许有些释惑。

因为萧劲光如果是穿便服出来碰到老乡和他聊天,他一般都会很客气的回话,不会这样不理人。

不过船老大却不知道萧劲光的习惯,只以为他就是这样。

萧劲光板着脸不说话目视大海的模样还是挺有气派的。

毕竟是打老了仗的将军,气场还是有的船老大还夸奖道:"老弟真的是好气派啊。看气度就不一样,就像那个说书先生说的那什么……”

“哦,对了,那叫风采卓越啊!"船老大夸奖道,而就在他这话刚说完,萧劲光就彻底憋不住了。

“呕——_”堂堂新中国海军总司令趴在船帮上差点把苦胆给吐出来了。

船老大……这小老弟咋这不经夸呢?说两句夸奖的话就吐了?大许和小王连忙拍着萧劲光的背,让他吐的舒服一点。

还真别说,吐完之后萧劲光舒服了不少。他往船板上一靠,忍不住说道:“我想憋着,憋不住。这……呕……新中国海军司令开始吐第二轮了。还好刘公岛距离他们所在的岸边不远,在海军司令吐第三轮前,总算是到了。

萧劲光视察着刘公岛,这里还有许多北洋水师遗留在此的痕迹。

包括营房、炮台等等。

刘公岛的一些建筑上还残存着当年战斗的痕迹。

萧劲光走上残破的炮台,用手轻轻的抚摸过那些岁月的痕迹。残破的炮台见证了一段历史,一段中华民族的衰弱史。

“中国百年积弱之始,始于海防线大开之日。"萧劲光说道。参谋大许道:“敌人来自于海上。如今我们新中国依旧海防薄弱。现在朝鲜战争打的欢,若是我海军但凡有一点力量,能在海上阻击美军一时半刻,陆上的美军早就灭亡了。"当劲光听到这话忍不住重重的点头:"是啊!如果我们有一支能拿得出手的海军,别说正面狙击美军,只要能骚扰一下,不让他们那么轻松的运送物咨和援军就好了。

两人聊天时,一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者穿着一身破烂的衣衫猛的冲上这座炮台。

警戒的战士小王差点就拔出藏在腰间的枪。

但是萧劲光猛的按住他拔枪的手。“不要拔枪,看那老者应该没有恶意,不是冲我们来的。"小王闻言观察老者,老者却是不是冲着三人来的。

穿着破烂的老者跑上炮台,站在一门损毁的炮边上摇晃身体大呼小叫。

“左偏角三度,瞄准高千穗号。三发急促射击!”“遵命,三发急促射击!”“瞄准,瞄准。快速装填!"“开火,开火!"“管带大人,我们的火炮打不准啊。"“啊!吉野来了,大家伙准备炮弹。"“打啊,把吉野打沉啊!”老者如同疯癫一样在炮台边上叫着,晃着。

这个时候萧劲光三人才看清老者穿的衣服赫然是清军军服。

就在三人不知所措的时候,那老者猛的回头发现了三人,他朝着三人走来。

小王手按在腰间的枪上。老者没有靠太近,在距离三人十米的距离停下脚步大声喝问道:"尔等三人是何人部下?我北洋已到危急存亡之秋。

尔三人还不速速作战,还在此偷闲耍滑?!"萧劲光等人已经猜到了老者的身份了,他怕是前清北洋水师的老兵。

萧劲光问道:“大叔怎么称呼?”“军营之中岂可称呼大叔,我乃炮营管带胡大炮!"老者拍了拍胸脯道:“尔等三人还不速速去搬炮弹?日本军舰就要打过来了!"萧劲光三人面面相觑,这前清老兵怕是脑子不大清楚了。

好在他似乎又有些疯癫劲发作了,他猛地跑到海边,一边跑还一边大喊道:"撞沉吉野了,撞沉吉野了!邓舰长千古啊!你撞沉吉野了,我们打赢了!"萧劲光三人远远的瞧着这一切,心中突然无限唏嘘。

“胡大炮补给来了,还不快来领。"忽然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只见一名年轻人带着一些粮食和日常用品站在岸边招呼着胡大炮。

胡大炮听到声音之后跑了回来,从年轻人手上接了东西后拱手抱拳道:"多谢后勤官。"趁着胡大炮搬运东西的时间,萧劲光走到年轻人身边:“你好。小伙子,和你打听个事,这胡大炮是怎么回事啊?"年轻人看着萧劲光三人,疑惑道:“你们是干什么的?"大许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工作证给年轻人看:"我们是海军的。"“哦。”

年轻人看了工作证后放下戒备说道:“这胡大炮啊,从前是前清北洋水师的,据老一辈说,他当年在北洋水师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后来北洋水师败了,他也颓废了好久。接着听说是去参加拳会去了,去北京闹义和团,说是打洋人去了。"“接着义和团不也失败了吗。他从北京逃回老家,靠着早年习武的经历,在老家开了个无关,安稳了一些年。

再后来小日本进来了,胡大炮带人和他们干了起来。""后面还加入了咱们的民兵,武工队,他那时候枪法好,又会开炮修跑,还能造土炮。

还有功夫,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体不差而且手艺在。是咱们这一带敌后武装的重要力量。"年轻人将胡大炮的故事一件件的说出来。

“后来日本人不是闹三光搞屠杀吗?日本人得到消息,知道和他们作对的胡大炮的具体信息了,就闹到胡大炮的村子里去了。

胡大炮当时在林子打猎,人刚好不在,等他回去的时候一家子人死光了。"“他一大家子人,父母 兄弟、姐妹、老婆和四个孩子十来个孙辈全被日本人烧死在他们家的大宅子里了。""那时候他就不行了。

人时不时的就疯一下。经常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像什么【当年要是北洋打赢了,小日本就死光了】之类的。"“等到四八年之后,他就彻底疯了。把从前在清军当兵的衣服找出来,还想把辫子扎起来。

老是跑到海边,自己还偷船来刘公岛。幻想着还和当年的日本人干仗呢。

“后来不是解放了嘛。胡大炮当年抗日的时候出过力,人现在虽然是疯了,但是组织上考虑他曾经的贡献,觉得还是养着他,让他颐养天年吧。

就是他人实在是看不住,总是跑出来。管不住他,也就随他了。"“他爱待在刘公岛,就让他待在这吧。我每个星期来送些补给,看看他的情况。"年轻人把胡大炮的故事简单的说完了。

萧劲光沉默了许久,最后开口道:“胡大炮,他是个义士啊。从前清开始就在为了中国抵抗外族入侵立下战功。和日本人打仗,他也出了力,一家人都惨死了。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