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1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后世思想宣传的三驾马车:电影、小说、ACG几乎包含了全球百分之九十的人群。

其中电影是最重要的,因为电影是最容易被普罗大众所接触的。

而且电影的表现也是最直观的。不管你有没有文化,认不认识字。只要听得懂人说话,看的来画面,那么就可以看电影。

后世美国最强的宣传阵地从来都不是白宫或五角大楼培养的各种谍报组织。

而是洛杉矶的好莱坞山。

美国只差一点点就能在后世取得文化胜利结束全球游戏。

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好莱坞了。所以李锐也有自己的想法。

这些电影不光要在我们国家播放,最好还能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播放。

这样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国家带来一定的外汇。

虽然现在的电影产业不可能和后世那样是个聚宝盆,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

同时李锐在以电影作为武器这方面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李锐同志说,希望我们把这一部分电影放到日本去播放。让野阪参三同志在日本进行反军国主义宣传。”

毛主席的烟总是抽的很快,他现在已经快要抽完了。

“这点我觉得很好。”朱老总说:“如今美国在东亚最大的基地就在日本。他们的舰队和飞机都是要依托于日本的港口和飞机场进行维修。如果没有日本这样一个跳板,他们想要发动朝鲜战争的难度将要增大十倍不止。”

“让野阪参三同志组织日本共产党内的同志观看电影,甚至是发动更多的群众。让马列主义的火把在日本烧起来!”

“要让日本民众知道,军国主义对他国人民造成的伤害。也要让他们知道美国在朝鲜是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样的战争。有良知的人都应该站出阻止这样的战争。”

毛主席也赞同道:“对!就是这样。给他们看一遍电影,比政委给他们讲十遍马列主义还有用。我们要在美国的后方也开辟一个战场,一个舆论的战场。”

“不要担心人少,也不要担心无法撼动美国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要号召日本的工人阶级站出来。

他们不该为军国主义奋斗,也不该为帝国主义流血流汗,更不是为了资本家财阀拼命。”

“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他们要为自己幸福的未来工作。为自己国家的美好前途工作!我们要感谢李锐同志为我们送来的这些“武器”。它们直白的揭穿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一个国家的破坏!”

周总理也点点头:“李锐同志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和帮助。他已经把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旅一级以上的指挥官资料都收集齐了。”

“关于美军的部分,他更是把收集资料的级别下调到了团一级。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朝鲜战争时期,美军任何一个团级以上包括团级指挥官的姓名、年龄、作战风格和个人性格。”

“这些材料李锐通知已经移送中央军委。包括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时美军的详细布放情况,军队驻扎情况,还有完整的1950年朝鲜半岛地图。”

“主要战场的详细地图收集了百分之九十了。兵力驻防图也来了。”李锐带来的是网咖电脑,并不是人形高达。

朝鲜战争这件事他不可能在正面战场上率军杀敌,他没这本事和能耐。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帮助入朝作战部队的能力。

在这种动辄几十万人纵横交错的大型战役中,李锐就是有本事从现代社会召唤一百个游戏玩家来朝鲜战场也没有太大意义。

因为他们无法在大兵团决胜战役中取到一锤定音的能力。

真正能帮助到入朝作战的反而是这些地图、兵力驻防、指挥官的作战风格和个人性格等等。

这些资料才是真正千金难换的东西。朝鲜开战迫在眉睫,想要短时间内强行提升新中国的整体工业能力和后勤保障是不现实的。

李锐能做的就是提供足够多的资料为志愿军进攻朝鲜时找到合适的作战风格。

现在彭德怀已经被秘密召回北平,宋时轮的九兵团也在开始轮换。

大量的棉衣冬装已经运抵全国铁路沿线的大城市。

全国有能力生产棉衣的被服厂都被动员了起来。

这一次要求每个战士至少要有两套极寒地区作战的棉外套。

抗美援朝还没开始,但是新中国已经是绷紧的一根线,外松内紧。陈毅已经在上海抓投机倒把了。

这次新中国没有时间和上海的大亨们慢慢玩,想要在抗美援朝时倒卖两白一黑?想要发国难财?

先一步就把他们按死在萌芽状态。

任何有囤积倾向的大商人和买办都被陈毅请去喝茶。

要是懂事,那么自然好说。要是不懂事,那么你就等着被陈总盯着吧。

只要你敢这个时候冒出一点头,立刻会有人上门。这个时候不是讲仁慈的时候。

谁要在这个时候给新中国下绊子,那就等着吃花生米吧。

李锐已经在着手让志愿军第一次战役时就打疼最好是打残美军。

同时也希望日共能努努力,自己给他们送去那些电影。不管是《黑太阳》系列,还是《紫日》、《哑巴女人哑巴弹》或者是日本人自己拍的《望乡》、《人间的条件》、《少年H》等等。

这些电影对这个时代的民众产生的冲击是巨大的。

李锐在获得中央的批准后,组织了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两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了一场《黑太阳南京大屠杀》的小规模放映。

效果非常显著,当天晚上几乎没有一个学生睡着。所有学生都在读书学习,那晚图书馆的灯亮了一夜。

学校里的几个学社发起了规模浩大的讨论。

议题是论如何振兴中华。

其中一名叫做于敏的学生洋洋洒洒的写下了数千字的论文。

其核心议题就是中国人必须要搞出自己的核弹!

“当今国际社会,强者为尊!弱小者为鱼肉!新中国建立,一扫百年陈腐之风,乃锐意进取之政府。

我们想要发展经济振兴民生,但是丘吉尔在1946年发表的铁幕演说就已经说明了当今世界的情况!”

在北大未名湖畔的一块大石头上,一个激昂的年轻人正在振臂高呼。

在他的周边有数百名莘莘学子抬头看着他。

“当今世界,我们想要和平就必须要我们自己强大起来!旧中国打了几十年仗。从封建国家打成了半封建半殖民主义国家!中华百年积弱啊!”“我为鱼肉人为刀俎。这样的日子不好过啊。想要我们国家不被欺负,核物理一定要搞起来。原子弹一定要有!我知道有人会说苏联老大哥有。可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走。”

“今日我提议,我们学社学子应该更努力学习。以图科学报国!我于敏今日在这里想要组织一个共进学社,组织物理学、力学、化学、数学等系的同学们一起学习进步。为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祖国母亲构筑铠甲!”

中华百年,贫病交加。

幸,总有猛士热血难凉。1919年,正是这所大学,李大钊与一众前辈们为国家生死存亡奔波忙碌。

1950年,还是这所大学,一群新的教授和学生们为了这个国家的远大光明而奋勇前行。

这个国家,总有一群人,他们会在这个国家最危难的时刻跳出来,他们穿上铠甲抽出宝剑,为这个国家流干最后一滴血。

第三十七章 终于赚钱了

目前李锐已经开始从网路上赚钱了。

毕竟摄影干事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供他发到网上。

其中那个名叫刘佩云的女摔跤手是目前最火的一个账号。

不仅在国内火爆,在国外网站上也有很多人关注。

还有单口相声的频道也开始渐渐有了起色。

那些手工艺的视频在国内播放量一般,但是放到外网上却播放量不少。

因为老外很喜欢看这种手工视频。有一期打造中国传统清剑的视频,在外网播放量破了百万。

这是李锐都没有想到的。而除了这些之外,基地内的科学家们还在上网查资料的时候找到了其他赚钱的方法。

一个叫做李凡生的科研人员发现在网络上有一个兼职的网站。

里面提供了很多外包作业。其中编程之类的东西李凡生不懂。

但是其中有几份工作李凡生觉得自己等人可以做。

包括一些文件材料的翻译工作,大学论文的修改工作等等。这类工作给的钱不算很多,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他把这条消息上报给李锐后,李锐拍了拍脑袋。他当时还真没考虑过从这方面赚钱。

这就是所谓的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自己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的。

这些工作,基地里的科学家都是可以做的。

甚至一些没有明显后世痕迹的工作都可以外包到普通高校去做。

1950年的人工成本可比2022年低多了。

这个思路被打开后,李锐疯狂的在网络上找可以在1950年兼职的工作。

还别说,有挺多的。比如动漫外包的线条填色工作。这完全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纯纯的靠人工劳动力去做的在2022年,这种工作一般都是发包给一些落后国家去做的。

李锐让冯石在军队里直接找了一些忠诚可靠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战士来,简单培训了不到七天,他们就能完成这种外包工作了。

这种工作看着用电脑完成好像高大上,其本质上和工地搬砖没有区别。

就是靠人工熬着赚钱。李锐计算过,这种工作一个小时可以赚到的钱只有十块钱人民币。

可以说是超乎寻常的低。

这收入放在2022年根本没什么人愿意干。

不过在1950年,李锐觉得可以搞。

他先集中了三十名战士开始在网络上到处接这种外包的工作。

而且还在相关的网站上注册了工作室的名称。

他的价格真的做到了全网最低,工时费都快和印度看齐了。而且交货很准时,所以工作室的名气渐渐在网络上打开了。

2022年中国动漫正在飞速发展。不论动画还是漫画,都需要大量的填色民工。

之前这些工作基本上是外包到了朝鲜或者是印度。

但是那毕竟是外国,沟通是有成本的。尤其是印度那边虽然价格低,但是交货总是不够准时。

其实所有公司都希望能在国内找到相关的填色民工。

但是国内目前的工资水平上来了,要在国内请人的话,成本立刻暴涨。

国内类似工作,一个小时的时薪最低也达到了了十七块五毛钱一个小时。

而且还没几家在干的,仅有的几家都准备搬到东南亚去了。

李锐这出现的小工作室现在在行业内还没冒头,但是却解决了不少网站的刚需。

当然也为破晓基地带来了不少收益。每个战士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差不多能赚一百块。

三十个人就是三千。这一下就缓解了李锐的经济压力。再加上网站收益,以及科研人员们零星做了一些材料翻译与论文修改的工作等等。

现在破晓基地的收入正式达到了每日伍仟伍佰元的水准。

李锐一下子就从经济危机的状况中摆脱了出来。

而有钱之后他能做到事情就更多了。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放电脑的生产力。

不能让电脑在单纯的作为一个计算工具。

李锐通过网购购买了一大批科学计算器。

后世这种东西只需要几十块到一百块一个。

单纯的计算工作完全可以用这个来代替。

有了科学计算器后,李锐让人把上面的生产信息全都打磨掉。

然后再让陆光达和冯石从科学院里选一批信得过的技术员,让他们在破晓基地最外围的地方建立了一个专门的计算中心。

每天人员到齐后,有专门的战士将计算器下发。完成工作后,所有计算器都要有战士们统一回收。

门内外都有战士站岗。确保计算器不会遗失被偷。

用完计算后每天会送回破晓基地核心,再点验一遍。

而基地目前的电脑主要是用来整理资料以进行跨时空外包作业来赚钱。

李锐还花了大价钱购买了好几个正版的工业软件。

包括ANSYS、ALCFD、CLABSO等力学软件。

还有如犀牛、CAD之类的专业建模设计软件。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