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50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然后武训的结局是什么,他虽然装疯卖傻不接受黄马褂,但这重要吗?

黄马褂赐下来不就证明他已经被统治阶级给接纳了?

他可以成为新的统治阶级了。

他所谓的装疯卖傻不接受,其实表达的核心含义是:我可以不要,但你们不能不给。

其主旨充分表明了旧式文人的那种矫情,和他们骨子里那种渴望精英的劲。

再搭配武训搞义学,自己乞讨受苦,受尽旧社会盘剥,最后还能穿黄马褂这件事就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赤裸裸的告诉所有人,大家受苦的时候忍一忍,以后都可以穿黄马褂的!

这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

李锐直接将义学里面的剧本部分全改了。

武训还是去搞义学,还是去乞讨,还是送人去读书。

但是如何呢?八股文开蒙是需要家学的,而所谓家学不是随便请个先生就能教的。

知识被真正的贵族阶级和所谓的书香门第(学阀)垄断者。知识和文化的解释权不在人民手里,武训不管送多少人去读书,结果都是一样。

封建主义上层阶级垄断了文化和知识的解释权,你们读书?

读什么?考八股,我说什么是什么,我说你不对,你就是不对。别人狗屁文章又如何,他就是对的。

不为什么,就因为他家三代提学,提学家能错吗?

李锐的剧本里设置了大量的这样桥段。

武训选出来的那些才华横溢的读书种子,最后结局最好者不过是去县官身边当个幕僚。

然后出各种残暴的主意让县官更好的盘剥百姓。

大多数也不过泯然众人矣,屡试不中,白首童生,蹉跎岁月。

成为统治阶级?不要想了。一起和武训先生要饭去吧。在李锐的剧本里,武训最后也没有得到黄马褂,他一生送人读书,算是做好事。

可是又如何?上层垄断着文化知识的解释权,没有一个人能出头。

最好的不过是做人身边的一条狗罢了。

在一个风雪夜,武训看见自己资助的一个学生也在街上乞讨,武训大惊:“你读了书,怎的也做了乞丐?”

学生道:“正是因为读了太多书,我才只能做乞丐。我懂大清律法,知道县令师爷贪赃枉法,知道班头牢头将人犯屈打成招。

也知教喻提学买卖秀才名额。我当有一股清气,与他们为伍或可算是文人是秀才,但那与禽兽何异?”

武训大惊:“这世道已然如此?”

学生道:“满堂之上皆为禽兽,自诩文人傲骨,不过待价而沽。或为豺狼之狈,或为猛虎之伥!”

武训听罢嚎啕大哭,与该学生抱在一起,冻毙于雪夜之中。

而且李锐故意把这些桥段写的简单易懂,要让不识字的人都能看明白。

所谓的高级文人和所谓的精英阶级是什么。

他们就是一群勾结在一起,喝人血吃人肉,杀人不沾一滴血的家伙。他们把所有的上升渠道堵死,不论你做什么都不行。

你以为自己成为了上层阶级,其实不过是豺狼的狈,是猛虎的伥。这套剧本发到昆仑电影公司之后,公司里的人大惊。

这些拍电影的一个个都是人精,他们怎么看不出李锐这个剧本映射……

不,不是映射,这已经是公开怒骂了。而他骂的是谁则不需要思考了。

昆仑电影公司立刻表示这个剧本拍不了。

李锐则直接表示:“你们不拍?好,我拍。把演员召集起来,我这边派人过去直接拍。”

这群人里有的人骂过国家不该管文艺,也有人骂过应该给文艺家更多自由。

李锐可是来自于一个给文艺家过多自由的时代,那时代出现的都是些什么垃圾。

他早就不会为这种话语而动摇了。李锐就是主管电影与书籍的,昆仑电影公司能怎么办?

李锐的话下来了,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拍。

之前的武训是用来美化封建社会与统治阶级的。

而经过李锐改剧本后,则变成怒斥所谓文人垄断文化知识解释权,阻碍人民进步与社会进步。

怒斥那些想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的思想的人,妄想着搞血统论搞自己的世家和千秋万代。

武训的主演赵丹,表示这样的戏演不了。

这人其实说他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没错。

他不傻,他知道这电影上映了怕是会被一群手握笔杆子的人喷死。

没改版的《武训传》是歌颂他们,是满足他们的幻想意淫。而改版后的《武训传》则是把他们拔下来打拔下来踩,还把他们的意淫幻想丢进粪坑里。

所以赵丹表示不想演了。说自己演技不行演不了这样的角色。

李锐直接去信:演技不行不想演以后就不要演了,让年轻有为的演员顶上来吧,你服从分配去工厂上班吧。

当演员还是去拧螺丝?赵丹最后思来想去还是选了前者,因为他吃不了拧螺丝的苦……

最后改版的《武训传》送过来,是李锐亲自剪辑的。把导演的剪辑权都没收了,本来导演还想着委婉一点来着……

最后上映前,李锐还拿去给毛主席他们看过。这版《武训传》毛主席等人倒是看的很满意。

因为这个剧本才真正的符合实际。

你一个乞丐办个义学随便请几个教书先生就能教出秀才、举人、进士?

这才是真正的意淫。而李锐这个改版才真正符合那个时代的客观事实。

穷人搞得义学还想培养出统治阶级?顶天培养出统治阶级的爪牙,他们将比统治阶级更残暴的压榨自己也曾经是其中一员的劳动阶级。

果然,这电影上映后不少握着笔杆子的文人跳出来了。

各种阴阳怪气,各种辱骂批评都来了。和另一个时空中那种《武训传》上映后全国文人一大片赞美声完全相反。

李锐也不急,把这些人先记在小本本上。以后慢慢收拾。而李锐提出“不优待不虐待”这条建议的时候正是以“国家电影与书籍出版署局长”的身份发出去的。

所以立刻有一批和李锐不对付的人跳出来开始唱反调了。

面对质疑的最好方法就是正面击穿他。

所以李锐安排人对这批美军飞行员进行了跟拍,他要拍摄一部最真实的纪录片。

而巴基斯基将军则是第一个看了这部纪录片样片的外国人。

巴基斯基将军对于美军飞行员的变化很好奇,中国方面就给他看了之前记录下来的样片。

第一天美军飞行员来到这里,面对这里的伙食和住宿环境非常不满。

他们骂脏话,砸东西。

这才是巴斯基斯所熟悉的美军飞行员。

但是他们的行为很快被部队里的指导员阻止。

一起被阻止的还有美军内部的阶级制度和相互之间的不团结。

被俘虏的雅克因为是中队长,他的级别是最高的。所以他似乎拥有某一种特权。

就像是他因为胡子很茂密,每天都要剃胡子。但是他从来不自己打水,而是让级别更低的飞行员去做。

而且他从来不自己洗衣服,也是让其他飞行员去做。这个行为很快被阻止了,解放军要求官兵一体,只要手脚没残疾这些事情就该自己做。

雅克被勒令自己去打水,自己去洗衣服。大家做什么他也做什么,没有人有特权。

而被送进来的五个美军俘虏中有两个被百姓打伤了,每天要换跌打膏药。

他们自己换的很辛苦,而另外三个飞行员则是冷眼看着。这个行为也被教育了,会英语的指导员教育他们什么叫做互相帮助友爱。

如果他们不互相帮助有爱的话,就去关禁闭吧。还真别说,这招很好使(指关禁闭)。

另外三名飞行员开始主动为伤员换药。

一开始这些政策确实搞得他们鸡飞狗跳。

因为美国人确实无法理解中国人要他们这样干什么。

这打破了他们的固有价值思维,但是有的东西就是不破不立。哪怕破的方法很暴力(比如关小黑屋)。

但是一旦有的东西被打破后,他们会发现确实不一样了。受伤的伤员真挚的感谢自己的战友,雅克和其他飞行员一起洗内裤的时候会被人开玩笑。

大家开始聊一些家乡的琐事和童年的趣事。

没有上下级,只是大家都作为人罢了。因为美国飞行员发现,中国军队似乎都是如此。

在这里连长、营长都是和战士们一起吃饭。

战士们吃难吃的窝窝头,他们也是吃这种窝窝头。

大家都是喝难喝的土豆白菜汤以及难吃的肉末炒咸菜。

营长和连长也会自己洗衣服,他们也是自己晒被子。

雅克和他的飞行员战友们不止一次见过解放军的军官和官兵们一样搞勤务,而不是和美军一样,军官把一切都丢给勤务兵。就连下来的团长旅长,他们来部队时也没有特殊招待。

士兵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部队也不会因为他们的到来而特别准备什么。

而美军不会这样,就像是埃森豪威尔在二战下军队做访问时,前线部队强行提供了一类餐标。

但即便是这样,埃森豪威尔在记者拍完照后就放下了餐盘,和军官们一起回到营地里吃着他们的火鸡红酒大餐。

这群美军飞行员被安排着和中国边防军的战士一起吃,一起出操,一起运动。

除了他们住的地方有人看守,他们不能随意离开指定区域活动外,他们甚至觉得自己成为了一名中国军人。

当雅克和自己的飞行员战友都忘记大家之间有阶级之分时,他们才忽然意识到也许这才是身为人最快乐的时候。

而巴基斯基看着这样的纪录片,他忽然问安东高炮团团长刘志和:“这就是你们对美军的改造?”

“对。”刘志和点点头:“就是让他们消除阶级,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一个纯粹的人。不是谁的长官谁的下属听命于谁或者为谁服务。”

刘志和背着北平那边来的指导员经常说的话。

“当他们单纯的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人,基于一个人的本性而生活时。其实对他们的改造就已经完成了一半了。”刘志和说道。

这些话自然不是他想出的,而是来自北平的一名指导员,也是专门来改造这群飞行员的管带。

同时也负责对他们纪录片的拍摄。而他,自然也是在曙光厂接受过李锐的培训。

第一百七十七章 学我者,将成我

官兵一体化,并且是真正的官兵一体化而非一种形式。

这在人类的历史上空前绝后,从前没有,另一个时空中再过几年搞授衔仪式以后也不会再有。

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闪光的一段时间。

并且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军队,什么叫人民军队。

美军飞行员从来没有感受过这样的气氛。

所谓人人平等在这里不是一句空话。军队里大家虽然有职务上的区别,但是却没有人格上的阶级划分。

这和美军太不一样了,尤其是美国海军。作为美国海航的一员,雅克等人可是太了解美国海军的制度了。

美国海军里可是阶级划分的非常明确。

可以说在军队中的等级之严格,与封建贵族时期没差别。老兵欺负新兵是传统,长官随意辱骂触发士兵也是常事,新兵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全班甚至全排刷鞋。

长官看你不爽就让你拼命刷甲板。打骂、体罚是家常便饭。在这种制度下,人性被异化了。

他们不再是人,而是船上的一个零件。在军队里,所有人似乎都不再是一个人,而是某种工具。

自上而下的被使用着,已经失去了一个作为人的人性。而在解放军的军队里这是不存在的,在这里有士兵委员会。

这是美军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的东西。也是在后世时空中故意被忽略掉,很多影视作品都不拍摄的一个组织架构。

它真实的存在于这个时间,并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士兵们都会开大会,讨论军队的干部。

小到班长排长,大到营长团长,甚至旅长师长都在讨论范围内。谁打骂了士兵,为什么打骂。

谁体罚了士兵,为什么体罚。干部是需要受到士兵监督和质询的,不能够打骂士兵是基本原则。

因为打骂他人是对他人人格的践踏。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