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5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再加上这位赫鲁晓夫同志在任内做的其他事情,我基本可以判断,这位被李锐同志称为赫玉米的人,他不过是个外强中干的人罢了。”

“如果中国能在1957年以前掌握原子弹和中短程导弹。哪怕数量只有几枚,这位赫鲁晓夫同志也不敢向中国提出长波电台和共建海军这样的无理要求。”

“因为他知道我有勇气让这几枚核弹在苏联爆炸。”毛主席说着话时一脸严肃,没有人会怀疑他这话的可信度。

周总理也忍不住说道:“可惜我们这边没有办法延长斯大林同志的生命。就连李锐同志他们后世都搞不清楚斯大林同志到底是怎么死的。”

毛主席摇摇头:“不用烦恼这个。斯大林同志不管是生病死亡或者是什么其他原因,那都是我们鞭长莫及的。

我们要去管的话,说不定还会惹出事情来。到时候别吃不到鱼还惹得一身腥,以不变应万变才是这时候的好选择。”

“我们外交部的同志要做好后斯大林时代的工作,有些工作要提前准备。”

“这方面已经安排了。”

“原子弹的研究让有关部门抓紧,先组成专家团进行理论研究。尽快进行,尽快吃透。

导弹的研究我们还是却一个领军人物啊。周总理,钱学森同志他们那边安排的怎么样?”

“我们的人已经和他们接触上了。正在准备接引他们回国。”

“尽快。按照李锐同志提供的消息,他们要再不走,恐怕就走不了了。到时候我们又要等五年,又要用十几个飞行员和上百个俘虏来换他们了。这五年我们等不起啊。”

“是啊,钱学森对我们太重要了!对了毛主席,关于李锐他们提议的先从功德林开始放电影和歌曲改造战犯这件事你看交给谁去办。”

“让罗瑞卿去办吧。他知道李锐同志,也知道破晓基地。同时也是公安部长,这件事他做最合适。

对了,陈赓最近不是常说想去功德林看看老同学吗?让他一块去吧,刚好让他看看那些黄埔高材生的反应。”

毛主席说道这里突然笑了起来:“说起来还真要感谢蒋先生,要不是他,我们功德林也没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啊。”

周总理却话锋一转:“毛主席,你不该光感谢蒋先生,你还要感谢一下你自己啊。”“怎么讲?”“你可是黄埔一期的招生办主任啊。黄维都是你招进去的啊!”

“啊,对对,哈哈哈!我都差点忘了!”美国,加州,洛杉矶。

在洛杉矶郊外一处装修别致的别墅中,别墅的主人正在急匆匆的收拾行李。

“蒋英,蒋英。你看见我的那本《高等物理学》了吗?”“你上次看完放在卧室的书桌上了。”

“好!我找到了。”

“我要不要把冬天的衣服带过去?北平的冬天可比加州冷多了。”“回国在买吧。”

“听说新中国成立,什么都没有。”

“就算什么都没有,北平的瑞蚨祥总是开着的。防风大衣大衣做不了,狗皮帽子和狗皮大衣总是有的。”

“讨厌!我才不穿狗皮帽子呢。”一位美丽女子巧笑着假打了自己儒雅丈夫一下。

女子名叫蒋英,男子名叫钱学森。在得知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就准备着手回国事宜。

原本他是打算在九、十月份回国的。但因为一些意外,他和妻子已经提前到四月底就准备回国了。

两人正在别墅内收拾行李,突然别墅门口传来敲门声,钱学森和蒋英都吓了一跳,两人停下手中的活对视一眼。

钱学森皱起眉头:“你别动,我去看看是谁。”

第二十六章 提前转移

这不怪钱学森和蒋英两人小心。

原本钱学森想要回国这件事只是他自己的私人意向罢了。

一直到半个多月前,新中国方面居然派人主动和他接触。聊起了回国的事宜。

这个时候钱学森才知道,祖国也是很希望他能回去的。只不过他在美国这边身居高位,是五角大楼的特聘教授,在美国军部的待遇极高。

所以新中国摸不准他的政治意向是什么。

而在和他接触之后,新中国那边知道他有意向回国,这边的相关人员就立刻着手安排这件事。

而且劝说钱学森不要按原定计划的九月、十月回国了。

那个时候他就走不了了。钱学森再三追问对方为什么,相关人员告诉他,现在朝鲜半岛局势不明朗。

随时有可能打仗,而朝鲜半岛的博弈背后站着美苏两个大国。

到时候中国也许都会成为棋盘上的棋子,和美国进行面对面的博弈。到那个时候你就是想走,美国也不会让你走了。

趁着现在美国方面还没有那么谨慎,所以就赶紧的走。

得到了这个消息的钱学森立刻开始着手准备离开的事宜。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他也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时候,似有若无的有人在关注自己。

这种关注一开始还以为是正常现象。但是钱学森在仔细一想,自己这可能是已经开始被人监视了。

如今美国国内最可怕的权力部门是FBI。

而现如今的FBI正是权力最大的时候,因为他们的领袖名叫胡佛。

一个让美国政坛谈之色变半个世纪的男人。

关于他的传说很多,就连钱学森这个一心搞科研的科学家都听说过关于胡佛的传言。

所以在猜测自己可能是被FBI盯上后,钱学森这段时间异常小心谨慎。

在工作中保持常态,收拾家中的行礼也看似不经意。

周末有的时候借口外出去唐人街采买物品。

实际上是蚂蚁搬家似的将自己的行礼一点点的放到国内相关人员指定的交接处去。

虽然国内的交接人员再三表示,国内会帮钱学森处理好一切事物,不用担心专业书籍和生活问题。

但是钱学森还是坚持将自己重要书籍全部带走。

书籍连同他这些年的研究资料加起来超过八百公斤重。

他这一个月每次都分次分批的在周末将这些东西送去唐人街那边。

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钱学森对每一次意外的敲门声都异常警惕。

他小心翼翼的走到门边,通过门上的猫眼向外观察,原来来的人是赵忠尧。

赵忠尧是钱学森的朋友,同时也是一名核物理专家。

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正电子的科学家。

他松了一口气,连忙打开了门。

“你怎么来了?”他注意到赵忠尧提着一个公文包。

赵忠尧等钱学森关好门之后,他才低声说道:“计划提前了。国内在美国的情报人员已经得到消息。麦卡锡在二月九日炮轰国务院后,最近他已经开始掀起反马列浪潮了。”

“为了避免可能的麻烦,我们要提前离开。联络员小王跑去通知我了,并且让我先来你这通知你一声。他还要去通知其准备回国的科学家。”

“学森啊,我看你也不要收拾太多东西了。这一次我们要轻装简行了。”钱学森表情凝重的点点头。

同时回到对二楼的妻子说道:“只带随身换洗的衣物。其他什么东西都别带了。”

“那你的书呢?”蒋英看了眼钱学森收好的各种书籍。

钱学森摇摇头:“重要的我之前已经交给小王他们了。这些不能带就不带了。这里面的内容都已经记在我的脑子里了。”

钱学森将几十本已经捆扎好的书放到了一旁,这些书是带不走了。

它们太重,带起来太麻烦了。晚餐是蒋英煮的意大利面。非常简单的一个番茄酱口味。

但是三人的思绪都不在吃上。草草的解决一顿晚饭,三人一直枯坐到夜里十点。

敲门声再起响起,这是一个有节奏的敲门声。

是之前联络员小王和钱学森商定好的暗号。

钱学森透过猫眼一看,果然是联络员小王。

他连忙开门:“进来。”

“不了,钱学森同志。东西收拾好了吗?”“好了。”

“那就走吧。我们已经安排好了一艘船,不过不是游轮是一条前往香港的商船。这段时间你们可能要辛苦一下了。”

“好。”钱学森点点头。

他招呼着自己的妻子和赵忠尧一起出门。

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直接坐上了小王安排好的汽车一路前往洛杉矶的港口。

登上了一艘挂着英国国旗的商船。

商船内部有一部分被改装成了可供人休息的休息舱。

在这里钱学森还见到了农业专家洪用林、材料学专家陈柄兆、道路桥梁专家张士铎等二十余名精英学者。

他们都是抱着满腔热忱想要投入伟大祖国的建设之中。

其中有的人钱学森认识,有的人不认识但是听过名字。

二十多名科学家、艺术家在狭小的船舱里互相问号,并且满怀着激情。

当天色破晓,旭日东升之时,这艘英国的商船拔锚起航。透过船舱的窗户,美国的海岸线在众人眼中渐行渐远。

“中国现在好像什么都没有,也不知道我这专业回去有没有用。”

“正式因为没有,才需要你回去来个开天辟地第一声啊!”

“工业自动化,自动化。中国的工厂数量都不够多,生产方式还停留在十九世纪。我回去怕是要从头干起哦。”

“哈哈,那还不好吗?一砖一瓦都是你老兄亲自建立的!”

“那倒也是。没有什么比参与我们祖国的伟大建设更让人激动地。我下定决心,我要我有生之年看见我们国家能达到美国百分之五十的工业产能,我就能闭目了。”

“老兄你的口气可是有点大。”

“哈哈,做人嘛,理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钱学森望着越来越远的美国国土,他的心中既有回国报效的激动。

也隐隐约约的有些不安,自己的专业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真的有用吗?

第二十七章 功德林(1)

在北平德胜门外有一处特殊的建筑群。

这里曾经在清朝时是一个寺庙,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则变成了一座监狱。

它在历史上很有名,因为为中国革命取来星星火种的李大钊便是被张作霖吊死在这座监狱的绞首架上。

并且足足吊了二十七分钟才让李大钊痛苦的死去。

很多人说功德林不吉利,文强也觉得这里不吉利。

他今天跑操的时候又看到了绞死李大钊的绞首架了。

他拍了拍跑在自己前面的人问道:“邱老虎,你说共产党的人什么时候吊死我们?”

被文强称呼为邱老虎的人正是原国军206师师长邱行湘。

邱行湘听到文强的话后没好气的说道:“放心,吊死谁也吊不死你文强。现在的国家毛主席是你表哥,周总理的弟弟还是你的好友,当年周总理结婚你还是伴郎。这里的人都吊死了,你都死不了。”

文强苦笑一声:“我都被关进甲字号监牢了,不用说了。肯定已经内定了,我是甲级战犯。共产党的人最不讲人情面了。要判我死刑,我那个表哥可不会站出来为我说一句话。”

“当初他们枪毙黄克功的时候可是一点情面都没讲。不像我们的蒋介石,能把张钟麟改名张灵甫后又放出来。”

说道这里,邱行湘也忍不住点点头:“对,还是蒋介石爱兵啊。”

这两人所说的黄克功与张灵甫乃是两党间发生过的著名案件。

黄克功是毛主席爱将,从1927年就跟着毛主席打仗。立下的军功数不胜数,还打下了几场关键战役。

但是在1937年在抗大学习时结识了进步女青年刘茜,进而开始追求。

很快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但是相处一段时间后刘茜发现两人不适合,随即提出分手要求。黄克功因情而怒,他无法接受刘茜分手的提议,在挽回无果后愤怒的开枪杀了刘茜。

这件事震动了全党,毛主席当下以极其严厉的措辞写了一封信给判处此案的法庭,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来。

功是功,过是过。我党不搞功过相抵这一套。

不能因为黄克功从前有功劳就故意轻判。

这样是对司法最大的不公。于是在保证司法公正的情况下,黄克功被判处了死刑。

而张灵甫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