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095章

作者:一斤小鳄梨

  尤其是那个男主播还煞有其事的分析赫鲁晓夫的笑容的含义呢。

  “可以看的出,赫鲁晓夫是在用笑容来掩饰他的苦涩。因为这么多年了,苏联在计算机上都没有特别大的突破。只是和中国合作做了一些项目,在网络技术上更是毫无建树。所以赫鲁晓夫是用笑容来掩饰尴尬。但凡他有办法,都不会笑成这样。大家请看,赫鲁晓夫的笑容,他嘴角不自然的弧度。这就是三分苦笑,两分苦中作乐,五分自嘲……”

  男主持人侃侃而谈的在新闻直播里扯淡。女主持人则是当着捧哏的角色:“原来是这样的吗?难怪看起来赫鲁晓夫的笑容这么不自然。对了,艾伦教授您有什么看法……”

  好嘛,这还不是对口相声,这是群口相声。

  赫鲁晓夫笑出猪叫声。

  因为当初格鲁什科夫两人可是他推去中国的啊!

  中国秘密修建网络这个事情,他是苏联极少数知情人。

  赫鲁晓夫可是指望着用这来捞政治资本呢。所以他也是谁都没有告诉。到时候再把格鲁什科夫两人调回苏联,反推苏联的网络工程。自己就有机会再次进入中央了。

  虽然七十岁了,赫鲁晓夫的野心还是很大的。

  他一边笑着看电视上的相声,一边问秘书:“中国的代表团来了吗?”

  “到了,但是您可能无法拜访他们。他们被英国人安排在了和我们相距十公里外的另一个酒店。如果我们拜访他们,肯定会落在英国人眼里。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监视我们呢。”

  听到秘书这么说,赫鲁晓夫砸吧砸吧嘴:“果然,英国人就会搞些这种小手段。算了,好好休息。明天直接去会场见面吧。中国派谁来了,不会真的派钱学森吧?”

  “不,当然不是。他们派遣了之前驻联合国的新闻官,现在他们中央电视台的副台长马列带着人来的。”秘书道。

  赫鲁晓夫又是笑出了声,因为和中国人打交道很多,这些年和李锐见面也不少,他瞬间知道了中国人绝对憋着更坏的心思。

  所以他笑着摆摆手,示意秘书出去,他还要继续听相声。

  转过天来,英国网络技术开发大会现场。

  整个会场可说是高朋满座了。欧美计算机、通讯领域的专家几乎都来了。他们都在热烈的探讨着英国技术的发展。

  “庆幸科技掌握在文明的手中。”来自美国美的白宫新闻官罗德如此道。

  他在展会大厅里,已经采访了很多欧美的学者了。大多数学者都是很兴奋的。对于罗德来说,只要是白人掌握技术,那就很好了。毕竟英美算是盟友啊。只要不是什么黄人、黑人搞技术就行。

  罗德就是个种族主义3K党+性别歧视+老白男傲慢的集合体。

  如果在元时空后世,他这种人在美国可能会被人冲到连饭都吃不起。但是在这个时代,别人只会评价他:哦,罗德,稍微有点保守罢了。

  现在罗德正在美国学者约翰逊和斯塔克旁边。这俩也是美国在这方面的领军人物。

  罗德和他们寒暄采访了他们一番之后,手上握着咖啡杯的约翰逊四处张望:“为什么没有看见中国的学者团队?”

  这种大会开始之前,都是各国学者们互相交流的好机会。一般人都会趁着这个时间来互相交流心得。但是看了一圈,怎么没有中国的学者来呢?中国在计算机领域也是很强大的啊。

  罗德听了这话,他嗤笑了一声:“约翰逊教授,不用看了。中国人根本没有派遣学者团队来。他们只是派遣了一个四人的新闻小队来了。领队的还是个女人。”说罢,他的讥笑怎么都藏不住。

  “中国人肯定是知道自己在这方面不行,过来也是自取其辱,所以就干脆不来了。这倒是个好计策,只要不来就不会受辱了。顺便派个女人来受辱,可以保存颜面。”

  霍华德和斯塔克听着罗德的话,两人不知可否的扬了扬眉毛,没有发表意见。

  而另一边,赫鲁晓夫已经和中国代表团的马列握手了。一番寒暄,在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赫鲁晓夫知道马列,因为这个女新闻官之前在中国联合国代表团任职的时候就出了名的能言善辩,在新闻上搞的很好,没给西方人抓到破绽过。

  派这么个人过来……赫鲁晓夫看了眼会场最大的那面墙,墙上贴着丘吉尔的大副海报,赫鲁晓夫摇摇头,内心道:希望你身体还好。

  不过都九十的人了,应该也无所谓了吧。赫鲁晓夫又笑的发出猪叫。周围人纷纷侧目过来。

  而马列作为中国代表,他们来的是一个新闻小队,没有学者,没有大政治人物。在会场上无疑是受人瞩目的。

  很多人都在窃窃私语,说中国人大概是不行了。

  面对这些风言风语,马列整理了一下衣装,根本不予理会。

  很多人都准备等着看中国人出丑呢。

  队伍里一个年轻点的记者被看的浑身不舒服。马列低声道:“不要紧张,做些自己的事情。实在不行,口袋里的糖吃了。这时候别给我露怯。”

  “是。”年轻记者立马点头。

  好不容易熬到大会开始,首先就是丘吉尔上台后的一段冗长的致辞。

  这个致辞在马列听来简直就是毫无意义。

  比如丘吉尔说的什么,科研要让科研人员去做,搞网络技术要让搞网络技术的人去搞。

  马列握着的铅笔都有些颤抖了。

  就这,全程还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二十七次。最长的一次足足有三十秒。

  马列觉得英国人是不是搞的有点过分了?但是她看了眼那巨大的丘吉尔海报,她又明白了些什么。

  等到丘吉尔的发言终于结束了,艾伦教授终于上台介绍他的技术了。主要是终端信息交换技术突破了。

  这个技术交流会不仅仅是炫耀成果,同时也是寻找潜在的投资者。毕竟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啥事都靠政府啊。

  在技术介绍完之后,就是各种提问环节了。当然,对艾伦和英国的吹捧是少不了的。这都是环节的一部分。

  不过当点到美国那边,罗德站了起来他看向中方那边,开口问道:“对于这样巨大的突破,中方没有派遣人来,应该是已经知道自身的差距了吧。我们总归是要庆幸科技掌握在我们这样文明的国家手里,而不是一些烂国家手里。中方代表你们觉得呢?”

  所有人都看向了马列那边。这本来就是大会的议题之一,借由这个事情开始攻击中国和苏联。你们来了就当面骂,你们不来就背后骂,并且骂的更加难听一点。

  马列整理了一下自己耳边的短发,站起来带着笑容说道:“是的呢,真的庆幸科技掌握在文明手中,就像是我国,已经实行了华北、华南、华中、东北四大区的并网,已经将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终端并入网络,下一步将要推进西北、西南、中原等区域的并网计划呢。”马列笑着,笑容和蔼,毫无攻击性。

第一百零四章 吃枣药丸

  马列笑着说着,真的是一点攻击性都没有了。那么的儒雅随和,看着就像是邻家的大姨刚刚烙了张大饼,问你要不要来一牙尝尝味道一样。

  这话是轻飘飘的,但是落在一些人的耳朵里那可就是重于泰山了。

  要知道,这次可是英国人搭了台子。为了给自己涨涨国运的。这次把老态龙钟的丘吉尔都请来,是为了让伦敦阴霾的上空升起一轮新的太阳的。

  你们在干什么?啊?!

  这可是现场直播啊!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在看啊?

  还真别说,自从李锐搞了几次全球级别的直播之后,欧美的媒体也学会了这一套。毕竟美国也给太空上发射了卫星,紧跟着中苏的步伐,虽然晚了两年。但是他们的电视信号卫星也发射上去了。

  说来也是好笑,一开始他们并不想要使用中国制定的信号频段和传播格式。毕竟这是一个很大的争端。

  就像是元时空之中,美国人研究计算机用了二进制,苏联就用三进制一样。有时候科学技术要给政治让路。(注:理论上三进制计算机能力更强,但是就目前而言,研发条件并不充分,在六十年代搞三进制基本没办法成功)

  所以一开始,他们并不想要用中国的成套技术。但是吧……但是……人家的技术成熟啊!

  美国又不是苏联。苏联是真的能用行政命令强推不使用XXX。美国有的,我们苏联就不能用美国的,如此云云。

  苏联在这方面还算实行的比较彻底。

  但是欧美自有国情在此,我们是资本主义国家啊!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什么?是让资本不断增密不断增长。

  所以资本的特性就是寻找最低的成本来撬动最高的利润。所以资本主义国家最后脱实务虚,全面走向虚拟金融经济而不适实际生产就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这个过程很漫长。而反应在了六十年代的当下,那就是美国折腾了一圈,最后选择了直接购买了成套成熟的中国产品,然后直接逆向了技术。

  这个时候,东西方也不认对方的专利,也就不存在专利技术之类的事情了。美国直接逆向,然后在贴上自己的牌子。这事儿干的中苏对他没有任何办法。

  不过他们这么搞,中方倒是不介意。欧美如果选择这条技术路径,他们肯定是想要以后能技术反超,然后制定技术规则。但是李锐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

  这么几年下来,每当欧美在相关技术上有一点突破之前,中国那边就卡着点的进行技术路径的更新。尤其是欧美那边只是技术更新,中国那边直接拿出了成熟的技术方案。

  导致到现在为止,欧美在电视信号格式、解码、色彩等等方面都稍微落后半步。气的那些厂商一个两个的都有些疯。然后不少资本又花钱去继续投入研发。他们都想要占据头筹。毕竟谁都知道技术垄断能带来多少的利润。

  而李锐就是用这种方式,一步步的把欧美的那些资本投入到消耗之中。军备竞赛不想和你们搞,但是技术竞赛可以搞。

  就是不知道等到那些厂商搞个几年,发现最后怎么样都追不上的时候会不会放弃,舍不舍得那些投入的沉没成本。

  反正到了现在,英国的全球直播使用的技术虽然号称是英美研究的,但是不能细细研究,拆开来里面的底色是什么大家都清楚,但是说出来就不好了。

  在场的学者们其实都很清楚。所以,现在好像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情况了。

  美国人和中国人在英国的地方,用着中国底色技术的直播,在全球面前开始了他们的“辩论”。

  现在伦敦的会场里,马列微微的笑着,看着美国的罗德。这位罗德在美国ABC的职位也是挺高的,年轻时候是记者、主播,年纪上来了成为了管理层。

  他带着政治任务来,就是要给中国难堪。结果被马列这样轻轻松松的话给回过去了。

  但是这罗德如何能相信马列所说的话。因为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呢?虽然罗德不是专业的学者,但是他知道搭建网络有多么的困难。

  中国能在不声不响之间就搭建了全国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网络了? 要知道,英国都没完成呢,而英国的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两个省份的大小罢了。还不能是新疆、内蒙这样的大省做比较。

  英国都没完成,你们中国是诈我们的吧?

  罗德下意识的就觉得不相信,于是他也直接开口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们怎么可能完成,技术才刚刚突破,你们……”

  作为一个傲慢的3K党,党罗德是真的打心眼里歧视黄种人的。那种觉得中国人是劣等民族的思想在他脑海中根深蒂固。

  所以他才会不假思索的这直接开口反驳。但是现场的其他学者们都没直接开口,反而是开始交头接耳。私下讨论这种可能性。

  这个时候罗德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定论下的太早了。但是话已经出口了,收不回来了。

  所以现场的转播都已经对准了他们这边。整个西欧和北美能接受到信号,并且在看这场重要直播的人都能看见这一幕。

  来自中国的代表团,在简单的整理了自己的短发后,径直走向讲台那里。在艾伦教授还有些懵逼的时候,直接站在了他的边上,并且微笑的开口道:“我知道,肯定会有很多人不相信。所以在这里,我代表中国团队展示一下我们国家已经完成的技术参数。和各项指标。”

  伴随着马列的话,跟她一起来的同伴们立刻把公文包里准备好的文件资料一下发。直接传阅给了全场的学者们。

  这下赫鲁晓夫更乐了。因为他看见在讲台上的那个丘吉尔,脸色明显不好了。

  作为本时空之中,看乐子不嫌事大的主儿。赫鲁晓夫站了起来,准备发挥一下他大嘴巴的本色。

  于是他直接在全场都惊讶的时候开口对全场人说道:“全场看向我,我宣布一件事。关于中国是否有网络,其实我比较有发言权。”

  “因为中国构建网络这事,是我推荐了我国的格鲁什科夫和季科夫两名科学家前往中国,他们有最初的网络构想。中国也想要尝试搭建网络。所以一拍即合,两者结合互补。”

  “所以,现在中国的很多大学和机关单位,真的完成了联网。而且他们网速还挺快的。反正感觉比刚刚艾伦教授在台上说的快。”

  说到这里,赫鲁晓夫转头看向丘吉尔:“首相阁下,你说你们英国怎么做什么事情都晚人家一步呢?”

  “你们现在在全球直播吧,直播用的各种技术都是抄袭中国的吧。用的信号格式也是中国的吧。”

  “你说你们也是,听说BBC和几家电视媒体都投入了不少钱,作为投资人去投资信号格式,你们这么多年不说没有一点收货吧,也可以说是收获一点没有。”

  “你看看,你看看。你们怎么混的。怎么什么都不行呢。现在这网络也是。你们啊,按照中国的话该怎么说呢?哦!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啊!”

  赫鲁晓夫雅言雅语,自有大国雅量。

  元时空,他就是大嘴巴出名,在联合国都敢敲皮鞋的主儿。

  这种大嘴巴的性格,可不会因为本时空的变量而不存在。毕竟都七十岁的人了,都大嘴巴半个世纪了,这要是能改还不如相信美国一夜之间转成社会主义国家。

  不过赫鲁晓夫同志的大嘴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常常不分场合。

  就像是现在吧,他说爽了。但是有的人没有听爽。

  没听爽的正是丘吉尔,只见这人捂着心脏,开始喘不上气了。

第一百零五章 伦敦的太阳落下

  是的,丘吉尔先生现在很不舒服。

  毕竟是九十岁的老人家了。他有点沉年老病不是很正常?

  现在他突然捂着心脏,觉得有点不舒服,是不是也很正常?

  然后因为捂着心脏而低着头是不是很正常?

  因为低着头而身体蜷缩是不是很正常?

  因为蜷缩在一起,而搞的身体有些发抖,因为发抖而有些喘息不均匀。因为喘息不均匀而导致呼吸不上来,这些是不是都很正常?

  最后因为呼吸不上来,然后一头栽倒在地,那就是更加的正常不过了。

  再加上丘吉尔的体重,他栽倒的时候发出碰的一声巨响,也是很合理的,对不对?

  于是乎,就在赫鲁晓夫的话说完,就看见了丘吉尔首相先生如同高速路上越狱的肥猪一样,狠狠的落在了地上。赫鲁晓夫恰到好处的配出了一个猪叫声。

  现场乱套了,真的乱套了。

  “医生医生!”

  “快点来人啊!”

  “让开让开,让首相先走!”

  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着会场。好吧,这原本要作为拉一拉英国国运的大会,进入到了一个非常不一样的转折。

  其实看英国这场直播的人还挺多的。因为英国说不做人是不做人,但是殖民两百年,很多地方都被调教成了英国的模样了。

  不管是现在的南非,还是自说自话的印度,亦或者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他们其实在六十年代还是被英国深深影响的。

  他们可都是有收看这场全球直播呢。

上一篇:光阴之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